燃燒的海洋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五十一章 快節奏空戰
    對F-22造成最大威脅的不是配備了遠程防空導彈的戰艦,而是同樣出色的J-20。

    雖然在多部雷達並網工作之後,艦隊獲得了探測隱身飛機的能力,但是以二零一九年的技術水平,艦隊並不具備跟蹤隱身飛機的能力。

    原因無二,探測只需要截獲目標反射信號,而跟蹤卻需要持續截獲信號。

    即便多部雷達並網工作,防空戰艦也只能偶爾探測到F-22反射的信號,據此大致計算出F-22的飛行線路,然後引導防空戰鬥機進行攔截,或者把信息傳遞給預警機,由預警機引導防空作戰。要想用防空導彈攻擊F-22,至少得用火控雷達鎖定F-22。因為「蘭州」號的防空作戰反應時間為十二秒,「海紅旗9」在發射後需要數十秒才能逼近目標,所以至少需要確保在兩分鐘內持續鎖定目標,不然就算發射了防空導彈,也無法把導彈導向敵機。

    這個技術上的門檻,限制了防空戰艦在艦隊防空作戰中的能力。

    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不僅僅有中國海軍,還有美國海軍。

    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現代防空戰艦更趨向於反導作戰,而不是攔截敵機。雖然反艦導彈與彈道導彈對艦隊構成的巨大威脅,讓防空戰艦不得不把重點放在反導作戰上,但是攔截隱身飛機遇到的困難,也有一些影響力。

    雖然KJ-2000截獲了F-22火控雷達發出的信號,大致確定了F-22的方向,但是沒有提供更加重要的距離數據,防空戰艦也就無法鎖定F-22,甚至無法向F-22所在的大致位置發射防空導彈。

    防空戰艦能做的,就是用雷達搜索預警機指定的空域。

    不管怎麼說,六艘防空驅逐艦、以及四艘擁有不俗防空能力的多用途護衛艦總不至於望空興歎吧。

    結果就是,一時之間,十部防空搜索雷達開始以最大功率工作。

    對正在突擊的F-22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戰艦上的防空雷達無法持續鎖定F-22,但是每當雷達波束掃過來,戰鬥機上的雷達告警機就會發出警報。

    四架戰鬥機上的日本飛行員肯定非常惱火。

    為了干擾F-22,或者說為了證明艦隊在防空作戰中的價值,十艘戰艦上的防空雷達都以火控方式工作,對每一塊探測區域進行持續數秒的持續照射,而且還使用了專門引導導彈的火控雷達。

    遭到持續照射,F-22上的雷達告警機不響才是怪事。

    此時,F-22的處境無異於遭到高強度電磁干擾。

    雖然雷達工作頻率不同,戰艦防空雷達發出的波束沒有干擾F-22的火控雷達,但是這樣造成的「烽火戲諸侯」效果,讓日本飛行員嚴重忽視了雷達告警機發出的警報。

    當時,四架F-22的飛行速度正在向兩馬赫的最高速度衝刺。

    雖然理論上,只需要一架F-22發起攻擊就能擊落KJ-2000,但是為了保險,四架戰鬥機全部啟動了火控雷達,而且以邊跟蹤邊搜索的方式工作,以確保在跟蹤KJ-2000時,繼續探測前方空域。

    不管怎麼說,日本飛行員非常清楚,KJ-2000附近肯定有防空戰鬥機。

    更重要的是,在啟動火控雷達之後,F-22沒有探測到掩護KJ-2000的戰鬥機,因此斷定為KJ-2000護航的是同樣具有隱身能力的J-20。如此一來,在攻擊KJ-2000時,還得提防隨時有可能出現的J-20。

    顯然,日本飛行員不是笨蛋。

    問題是,如同J-20不容易探測到F-22一樣,F-22也不容易探測到J-20。

    與F-22相比,J-20的隱身能力還要稍微差一點,只不過體現在全向隱身能力上,在重要的方向上,比如前半球,J-20的隱身能力絲毫不比F-22差,RS面積同樣在零點零一平方米以下。

    原因無二,J-20從一開始就是為防空作戰設計的。

    為了盡快研製出具有實戰能力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戰鬥機,中國空軍在開發J-20的時候做了很多取捨,比如採用了最熟悉的鴨翼佈局、彈艙按照空對空彈藥的尺寸設計,從而放棄了多用途能力。

    集中改善前半球的隱身能力,也是J-20在設計中做出的重大取捨。

    在空戰中,戰鬥機都是迎面交戰,因此對前半球的隱身能力有最高要求,只有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特別是在需要突破敵人的防空網時,才需要加強側面與後半球的隱身能力,做到全方位隱身。

    F-22沒有及時探測到J-20,還有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雖然擁有一樣的名稱,但是日本空中自衛隊的F-22絕對不是美國空軍的F-22,而是做了很多簡化,比如沒有配備性能先進的NP-79火控雷達,而是換成了為F-35開發的NP-81火控雷達。

    事實上,這還是日本爭取的結果。

    在第一批十二架F-22上,配備的是F-18F上的NP-73火控雷達。因為這種雷達已經落後,而且在第二次朝鮮戰爭中,美國海軍的F-18F在制空作戰中毫無建樹,甚至很少參與空戰,所以日本以自行開發火控雷達為要挾,最終讓美國做出讓步,提供先進一些的NP-81。在交付了第六十架F-22之後,美國還專門提供了十二套雷達,用來改進最初的十二架F-22。

    顯然,編號的數字大小不代表雷達的性能。

    F-35是典型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更注重打擊能力,而不是用來制空,所以為其開發的雷達在對空方面遠不如NP-79。

    在邊跟蹤邊掃瞄模式下,NP-81的探測範圍僅有水平十二度、垂直六度。

    也就是說,只能發現這個區域類的目標。

    在攔截來犯敵機時,J-20肯定會直接迎戰,不會迂迴,因為敵機正在高速逼近,沒有足夠的時間迂迴。

    問題是,KJ-2000正在規避,而F-22的火控雷達必須跟隨KJ-2000。

    結果就是,在進入到有效探測範圍之前,J-20就離開了F-22的探測區域。

    五點十五分,F-22機群與KJ-2000的距離縮短到一百二十公里,進入了-120D的攻擊區域。

    可惜的是,發射導彈的時機還未到來。

    在迎面攻擊的時候,-120D的射程超過了一百二十公里,而且即目標不做機動規避時能達到一百五十公里,甚至更遠,可是在為追攻擊的時候,射程會根據目標的飛行速度相應縮短。

    拿對付最大飛行速度近有九百多公里的大型預警機來說,-120D在尾追攻擊時的最大射程要比迎面攻擊縮短大約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要想確保萬無一失,應該把射程縮短到九十公里左右。

    如此一來,以兩馬赫速度飛行的F-22還要大概九十秒才能獲得理想的開火時機。

    這個時候,領隊長機飛行員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差點改寫了空戰結果:讓兩架F-22繼續用火控雷達鎖定KJ-2000,並且在到達理想距離時開火,另外兩架F-22則改變雷達的工作模式,重點搜索周圍空域。

    顯然,日本飛行員也很擔心潛在的J-20。

    僅僅十五秒後,擔任搜索警戒任務的兩架F-22就探測到了從西北方向上殺來的四架J-20,而且測算出距離不超過一百公里。

    日本飛行員沒有遲疑,立即調整雷達的工作模式,鎖定了那四架J-20,隨即發射導彈。

    讓日本飛行員沒有想到的是,就在-120D發射後不到十秒鐘,四架J-20就調轉航向加速飛走了。

    顯然,剛剛發射的八枚-120D全部浪費掉了。

    J-20的逃逸速度比預警機快得多,因此在尾追攻擊時,-120D的最大射程不會超過七十公里。

    只是,F-22的任務不是擊落J-20,而是幹掉那架預警機。

    F-22沒有追擊J-20,西南方向上是東海艦隊,而且往西飛行十五分鐘就將進入中國領空。

    五點十六分不到,擔任攻擊KJ-2000的兩架F-22把火控雷達調整到了鎖定模式。

    在完全以鎖定模式工作的時候,火控雷達的鎖定距離將增加百分之五十,而且能夠獲得更加準確的目標數據。

    顯然,這也是為了保險起見。

    只有在對付高機動性戰鬥機的時候,才有必要使用這種工作模式。在對付笨重的預警機時,根本沒有必要。

    日本飛行員的想法很簡單,突襲機會只有一次,絕對不能錯過。

    也就在這個時候,四架F-22的雷達告警機再次發出警報。

    最初幾秒鐘,四名日本飛行員都沒有理會,因為在此之前,雷達告警響過好幾次,每次都是虛警。

    當雷達告警機嘎然而止,導彈告警機響起來的時候,日本飛行員才猛的反應過來。

    這次絕對不是虛警,而是導彈逼近了!

    隨後,F-22上的綜合被動電子系統給出了準確信息,雷達告警機截獲的電磁波來自西北方向,而不是艦隊所在的西南方向,而且是J-20的火控雷達,只不過,照射F-22的不是那四架轉向返航的J-20,而是四架從超低空逼近的J-20。因為雷達探測低空目標的距離會大大縮短,所以在此之前,F-22沒有發現這四架J-20。

    情急之下,兩架負責攻擊的F-22立即發射了導彈。

    雖然發射-120D只需要幾秒鐘,但是這寶貴的幾秒鐘,仍然讓兩架F-22錯過了避開來襲空對空導彈的機會。

    兩架負責搜索警戒的F-22沒有發射導彈,而是立即進行機動規避。

    這時候,兩名日本飛行員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因為是低空的J-20鎖定了自己,所以兩名飛行員認為是那四架J-20發射的導彈,在採取規避戰術的時候,選擇了爬升,而不是俯衝,因為只要爬升幾千米,就能超出中程空對空導彈的最大射高差。

    顯然,日本飛行員並不知道,這些導彈是由第一批四架J-20發射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