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皇上又詔見吳元慶,拜為左金吾衛大將軍,護送永安公主至回鶻,下嫁給回鶻保義可汗。就命吳元慶為賜婚使。
回鶻原稱回紇,是居於漠北的少數民族,屬鐵勒之一部,因取「迴旋迅捷如鶻」之意,改為回鶻。隋唐時期,回鶻受突厥政權統治。公元605年(隋大業元年),回鶻聯合僕骨等部族起來反抗,終於擺脫突厥的統治,逐漸強大起來。公元646年(唐貞觀二十年),回鶻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公元744年(天寶三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自立為可汗,建立回鶻政權。這時回鶻控制的地區,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今阿爾泰山,勢力日益強盛。於唐「安史之亂」時,出兵幫唐廷平叛,立有大功。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代宗廣德元年,十四年間,因中央勢衰,地方節度使權重,而發生安祿山、史思明之亂。當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以回鶻兵精,勸皇上多征其兵以擊賊。回鶻葛勒可汗應徵,遣其子葉護率領精兵四千餘人出發。
他們來到陝西鳳翔、扶風一帶部署隊伍,準備出擊,唐大將郭子儀先留宴三天。葉護說道:「國家有急,遠來相助,何暇食為?」及安祿山亂平後,唐肅宗回到長安,在其所降的詔書中為回鶻人表功說:「功濟艱難,義存邦國,萬里絕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聞也。」從中可見唐與回鶻關係之一斑。
回鶻歷來首領都聽唐朝廷冊封,但唐朝廷此時已弱,而回鶻正強,所以唐朝廷對回鶻結納多過統屬。
其時回鶻可汗為保義可汗,多次請婚,憲宗都沒答應,此時要討伐淮西,害怕有北顧之憂,乃答應結親,遂於宗室中選一女子,冊封為永安公主,命吳元慶為賜婚使,北送公主至回鶻完婚。
吳元慶本以為可以率兵出征淮西,殺父之仇不日便可得報,卻沒想到竟得了這樣一個差使,心中悶悶不樂。更加不樂的是,此為奉旨出差,不許帶女眷。吳元慶不願與林潔分離,遂叫林潔與王茵圓女扮男裝,扮作自己的親兵跟隨左右。
這日領了聖旨,拜別皇上,大隊人馬出了長安城,向北而行,浩浩蕩蕩,風風光光,倒也威風得緊。
出城十餘里,公主便命紮營,此時天色尚早,吳元慶還想趕趕路,但公主既命紮營,只得聽從,心想公主遠嫁他鄉,此一去路遠山高,再難回來,對故鄉自是戀戀不捨,遲去得一日,便多望望家鄉的山山水水也是好的。
紮好營,便有公主遣人來請,吳元慶不知公主有何事吩咐,隨來人來到公主帳外,只聽那人稟道:「左金吾衛大將軍吳元慶到。」
裡面一個人說道:「進來罷。」聲音甚是熟悉。吳元慶心中奇道:「公主的聲音如何這般熟悉?倒好似我的一個熟人似的,但我如何會認識公主?」掀簾進去,只見一個丫環黑著臉道:「跟我來罷。」
這人吳元慶卻認識,乃是李紅英的丫頭小玉,奇道:「你怎麼在這裡?」
小玉冷冷的道:「我為什麼不能在這裡?」
吳元慶便不再理她,心想這個勢利的丫頭,捨李紅英而攀上公主,那也平常得很。跟著小玉轉過兩道迴廊,到底是公主,只見雖然不過一座帳篷,裡面也是豪奢亮麗,雍容華貴。又進了一道門,只見裡面卻是公主的臥房,雖也是錦繡流蘇,陳設卻極為簡單,一個女子正對鏡梳妝,吳元慶覺得到公主臥室中來,未免不妥,但已經來了,也就不放在意下,向公主行禮道:「小將吳元慶叩見公主。」
卻見那公主轉過頭來,笑道:「二哥,你跟我也這麼多禮幹嘛?」
吳元慶吃了一驚,見那公主竟是李紅英。驚道:「三妹?怎麼會是你?你怎麼又成了公主了?」
李紅英淒然一笑,說道:「皇上要與回鶻和親,便封我為公主,叫我嫁給保義可汗,什麼公主!說得好聽,其實就是一件討好別人的禮物而已。」
吳元慶道:「皇上沒有女兒嗎?保義可汗要娶的可是公主。」
李紅英憤然道:「他好幾個女兒呢!但他自己的親生女兒,又怎麼捨得送到這種邊荒之國去受苦?以前嫁到回鶻的只有一位是真正的公主,其餘的還不都是皇室宗親?有一位甚至是大將僕固懷恩的女兒。反正只要被封為公主了,不管是否親女兒,也在名義上是公主了,回鶻要的也就是這個名義而已。」
吳元慶道:「那怎麼就選到你了?」
李紅英道:「還不是我爹爹!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就在皇上面前毛遂自薦,把自己骨肉往火坑裡送!他就只知道一味的討好皇上,但討好又有什麼用?我恨死他了。」她自然不會知道,恩王此舉實有深意。原來恩王素結反心,表面卻裝得乖順異常,懦弱無能。所以暗中收羅壯士,並推舉將帥,李愬、吳元慶便都是他所推薦,日後豈不成了他的人?他把女兒嫁到回鶻,心想回鶻兵精將強,日後自己起事,女兒自然幫助自己,若有回鶻出兵,大事可成。但這種大圖謀,當然不能與女兒說,與她說的自然是一番民族和睦、為國解憂的大道理。聽得李紅英又是惱火,又是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