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華 第一部 關河夢斷 第二十四章 柳樹灣整編
    義勇軍已經在柳樹灣呆了兩天,部隊一邊總結浪子山一戰的得失,一邊開展各種訓練,並幫助老百姓挑水、砍柴和作一些宣傳群眾的工作。在作戰總結會上,馮華著重指出:浪子山一戰雖然打得乾脆利落,但是彈藥的消耗也是非常驚人。考慮到這是對日作戰的第一仗,必須打出義勇軍的威風,打出戰士的信心,馮華並沒有過多地予以批評,只是提出義勇軍今後必須注重射擊的訓練,決不能因為自己的武器先進、火力猛,而無節制的消耗彈藥。

    馮華知道,按照歷史記載,義勇軍應該能有半個多月的休整時間,這段寶貴的時間必須好好加以利用。一面應進一步提高戰士們的戰術素養,提升義勇軍的作戰能力,一面要加強對義勇軍戰士現代化戰術思想的灌輸。同時,還要盡快通知賀國光、周天宇補充給養,並派出大量諜報人員,收集日軍動向。

    12月15日中午,一支服裝混亂、軍械不整的中國軍隊進入了義勇軍的防區。接到哨兵的報告後,邢亮和李九杲趕往村外,經過盤查和交涉,得知這支軍隊是原駐守金州的部隊,這支軍隊的長官自我介紹叫連順,要求會見義勇軍馮指揮。

    在與邢亮和李九杲進行了簡單的商議之後,馮華會見了這支軍隊的指揮官。這個人正是曾在金州與徐邦道一起抵禦日軍的金州副都統連順。

    這連順,是蒙古鑲黃旗人,曾任金州副都統。據幾十年後,金州地區挖掘出的一塊《連公德政碑》記載,連順在任職期間是個深得民心的地方官員,能夠「培元氣,滌貪風,以身倡之」;對農工「不失其時,不荒其業,不難人所短,不棄人所長」;「上下一體,宛然有家人父子之誼」;對「市井無賴,遊惰奸民」、「嚴為究治」,「凡事先之以公忠,而私心臆見勿得」,致使「兩署有和衷共濟之休」,客軍駐境「修睦聯歡」,「孝弟各安其事,以享太平」。故而深得金、復各界人士的愛戴。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金、復旗民紳商等」為他立了這塊《連公德政碑》,馮華也是因為此碑,才知道連順任職期間的主要政績。

    雖是第一次見面,馮華卻從連順那透露著頑強和不屈不撓信念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種同仇敵愾的悸動。看著眼前這個鬚髮凌亂、滿臉倦色,卻神色堅定的中年人,馮華明白他們在敵後的這四十天肯定異常艱辛。緊走兩步馮華握住了連順的手,非常熱情地說道:「馮華久仰副都統大人的威名,今日才有幸一見。」

    連順顯然是很不習慣這種西方的見面禮節,顯得有點兒手足無措。意識到自己握手禮的不合時宜,馮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西洋住久了,時不時地就忘記了咱們的禮節,倒讓副都統大人見笑了。」

    連順也是豁達之人,呵呵一笑說道:「哪裡,哪裡,什麼事情都是習慣成自然嘛!不過,那副都統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現在還提它做什麼?」

    旋即,他的話語有些低沉起來:「連順失陷金州,國之罪人,恐慌之極!慚愧之極!」

    雙方重新見過禮後,馮華向連順詢問起了金州戰役的情況。開始,連順並不願多說,後來明白馮華是想借此瞭解倭寇的虛實,才將當時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述說了一遍。

    10月24日,日軍大山巖部乘三十艘船隻,在軍艦的護衛下,由花園口登陸,向金州進犯。作為金州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連順有責任籌備金州的防衛,但連順手中能夠支配的軍隊只有馬、步軍一營兩哨數百人。面對著十倍的敵人,連順除了向外求援以外,別無他法。

    為此連順一方面向盛京將軍裕祿告急,另一方面親赴大連灣向大連灣守將趙懷業求救。當時大連灣有步兵六營,加上旅順守軍共三十餘營,且多新式槍炮。連順來到大連灣,跪求趙懷業出兵抗敵,而趙懷業以守炮台為辭,堅拒不出。剛從天津率部到達大連灣的正定鎮總兵徐邦道認為金州關係旅順、大連灣安危,主張分兵出擊以顧旅大後路,但被趙懷業拒絕。10月31日,徐邦道在日軍壓境援兵無望的情況下,不顧自己兵單勢弱,毅然率領拱衛軍四營進至金州。

    徐邦道到達金州後,同連順商定,留連順所部一營步隊及兩哨馬隊駐守金州,他自己則率所部拱衛軍四營步、炮、馬隊到石門子以東的台山(即鍾家屯西台山)、狍子山(在鍾家屯北部,日人稱為破頭山)山上,修築堡壘陣地,防守金州東路,並分兵一部扼守金州北路的十三里台陣地。一切佈置就緒以後,徐邦道派出拱衛軍馬隊和榮安指揮的捷勝營馬隊前往陳家店、石砬子和廿里堡附近進行偵察活動。

    徐邦道、連順誓死抵抗日軍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深深感動了當地的人民群眾,金州人民自發的組織起來,支援清軍抗擊日軍。金州南街年過花甲的老鐵匠馬忠信帶領全城鐵匠,夜以繼日在爐火旁鍛造大砍刀,一部分送往前線,一部分用來武裝城內青壯年。城內10多家燒餅鋪,通宵達旦烤制大燒餅,派年輕人肩挑車拉送到石門子前沿陣地,犒勞正在與敵人搏鬥的官兵。石門子附近的群眾也自動參加戰鬥,協助官兵修築工事,向山頂拉炮,搬運彈藥等等。金州人民的愛國熱情給了金州守軍以極大的鼓舞。

    11月初,清軍與日軍在大和尚山一帶激戰,清軍苦戰三日,乞趙懷業援應,趙勉強應允,卻仍不出一兵。6日,日軍以火藥炸毀金州城門,清軍傷亡慘重,徐邦道、連順被迫撤退,金州遂告失陷。連順亦因金州失守被革職。

    講述到這裡,連順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痛苦的神色,沉默了片刻後他才繼續說道:「連順退出金州後,即與徐總兵失散,此時身邊尚有許多軍民追隨左右。後來得知旅順、大連失陷,就只好向奉天方向轉移。由於路途不通暢,一路上輾轉反覆,遇到日軍大部隊就繞道躲開,碰上小股日軍就抽冷子打他一下。前幾天,聽村民講一股日軍向西而來,一路追蹤才知道鬼子已被貴部消滅。馮統領運籌帷幄,部下英勇善戰,在下不勝欽佩,今後連順願在大人麾下為一小卒,為民報仇,為國雪恨!」

    說完他起身恭恭敬敬打了一躬,慌得馮華趕忙攙扶,連聲說:「不敢,不敢,副都統大人乃國家之重臣,下官怎敢無理!」

    連順正色道:「馮統領說笑話了,在下現在只是一介平民,千萬不要再大人長,大人短的。連順帶來的部隊共有五百二十八人,大部都是我在金州時的舊部,還有一些在保衛金州中參戰的老百姓和行軍途中收容的散兵游勇,雖說人員有些繁雜,但全都是鐵錚錚的好漢子!我已經與大家商議過,他們全都願意參加義勇軍。我說的全是肺腑之言,只要能消滅倭寇,為金、復百姓報仇雪恥,在下馬革裹屍,死而無憾!」

    連順說得慷慨激昂,馮華等人聽的心情激盪:「前輩愛國愛民,行事光明磊落,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我等願與前輩同仇敵愾,共滅倭寇!」四隻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國家仇,民族恨,把這些素不相識的人們緊密地聯繫了起來。

    12月18日清晨,義勇軍的警戒部隊在巡邏途中發現了一名昏迷不醒的清軍士兵。經醫護人員檢查,是因凍餓所至造成的昏迷。經過救治,昏迷者很快清醒了過來,在喝過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湯麵後,這個年輕人的精神明顯好了起來。馮華在與他交談之中得知:他是從海城逃出來的,一路上為了避開日軍盤查,夜行曉宿,東藏西躲,終因飢寒交迫,昏倒在路旁

    這個士兵年紀很輕,約摸二十歲左右的樣子,身材廋小纖弱,長相十分文靜,談吐也非常得體,雙目不時閃現出機警靈活的光芒。當馮華、邢亮問起海城敵我雙方的情況以及戰鬥的經過時,這個士兵的表現令他們大感驚訝,他不僅將事情敘述得條理分明,而且對戰鬥的指揮也分析得頭頭是道。驚訝於他的軍事天賦,馮華不由得動了愛才的念頭:呵,這是個人才呀!應該把他留下。

    他看了看邢亮,邢亮也會意地點了點頭,不知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後,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已經達到心有靈犀的那種地步。

    第二天,身體已經基本恢復了的年輕人,來到指揮部向馮華他們辭行。當馮華提出希望他能夠留在義勇軍時,沒想到熱情地挽留卻遭到了這小子的婉言謝絕。馮華雖然有些捨不得,但也沒有強人所難,還是很痛快地答應了。

    馮華和邢亮親自將這個年輕人送到了村口。在分手告別之際,馮華說道:「我們就不再遠送了,將來如果有什麼事儘管再來。對了,還一直不知道小兄弟的尊姓大名呢?」

    「在下張作霖!」

    他的回答委實讓馮華他們大吃了一驚:難道這就是那個叱吒風雲的東北王——大帥張作霖?在馮華的記憶裡,張作霖不會這麼早地出現在歷史的舞台上呀!但是他馬上又否定了自己:既然馮德麟已經出現了,張作霖為什麼出現不得!

    「噢,張兄弟是哪裡的人呀?」馮華進一步瞭解道。

    「老家就在海城架掌寺村,現年20歲。」

    沒錯!確鑿的回答證實了這個年輕人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張作霖,難怪他會有那麼得體的談吐和大將的風度。不過,這個亂世梟雄可絕對不是個易與之輩,想控制他可沒那麼容易!

    送走張作霖後,馮華、邢亮還在不停地感歎,只有李九杲有些不明所以:大哥和二哥為什麼對一個普通的清軍士兵如此看重?

    其實,這支軍隊良好的軍容軍紀,嚴格的軍事訓練,尤其是武器裝備的精良,都給張作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他畢竟是一代梟雄,心中暗想:自己如今這個落魄的樣子,留下來又會有什麼好果子給老子吃?哼,等老子弄出點兒本錢,再來投靠也不遲!

    通過幾天的接觸,孫家兄弟與馮華他們也逐漸混熟了。兄弟倆一方面對義勇軍保家衛國打東洋鬼子異常欽佩,另一方面也十分的羨慕和喜歡義勇軍的快槍。他們二人無牽無掛,經過商量後,向馮華提出了參加義勇軍的要求。馮華、邢亮他們也很喜歡這哥兒倆,於是孫家兄弟歡天喜地的成為了義勇軍戰士,也為義勇軍日後孕育出了兩員勇將。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馮華記不起是誰說的了,但是他現在卻是親眼看到了。孫寶義兄弟參軍後,柳樹灣以及浪子山地區的青年掀起了一股參軍的熱潮。短短十幾天功夫,就有三百多人報名。馮華經過與邢亮、李九杲商議之後,決定把這些新兵編為預備連,繳獲的日軍輕武器盡數下撥。任命孫保義為連長,並從主力部隊中選派了一些戰士,充實到這個新連隊中。

    海城淪陷後,義勇軍每天都要收容許多從海城潰散下的清軍士兵,經過考察甄別,先後也留下了八百名青壯年官兵。

    半個月後,一支約摸百十人的騎兵隊來到了柳樹灣。而讓馮華、邢亮感到驚異的是,這支騎兵隊的隊長竟然就是前些日子拒絕了他們邀請的張作霖。

    張作霖少年時學過相馬、醫馬的本事,因此結識了口裡口外不少的馬販子。上次離開柳樹灣後,他四處揚言招兵抵抗日本人,恰巧遇到了一個舊相識。這個已經發了大財的馬販子認為他有貴相,日後必有大福,資助他招兵買馬拼湊了一支騎兵隊。於是他帶著這筆本錢回到了柳樹灣。

    對於張作霖帶著一支騎兵參加義勇軍,馮華、邢亮他們既感到驚訝又感到為難。自從上次送走張作霖以後,兩個人都有一種既輕鬆又惋惜的感覺。惋惜的是失掉一個人才,輕鬆的是對張作霖這樣一個極富心計的人,如果留在身邊怕是防不勝防,他這樣一走到也落得一個清淨。現在,既然他來了,馮華、邢亮也只得迎了出來,並對張作霖參加義勇軍表示熱烈歡迎。只是由於在一些小說、傳記上瞭解過張作霖是如何發跡的,因此馮華、邢亮兩人都對他都存著很大的戒心,對於如何任用他,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浪子山大捷」的戰果,一路經吉林府、吉林將軍衙門誇大,等上報到兵部、軍機處時,戰果已被誇大為實際的數倍。這是中日開戰以來,中國軍隊打得最漂亮的一場勝仗,不但令光緒皇帝和滿朝文武興奮不已,而且也讓剛過了六十大壽的慈禧太后感到很滿意。除了吉林將軍長順等人受到賞賜嘉獎外,馮華也因此仗的勝利,被任命為「遠征軍」的統領,領正四品銜,義勇軍遠征部隊的聲威也傳到了京華。

    「遠征軍」由於在柳樹灣一帶招收了三百多人的新兵,又收編了近八百名從海城潰散下來的清軍士兵,再加上連順和張作霖帶來的部隊,部隊規模一時間迅速膨脹起來,人數目前已達3300多人。

    為了便於指揮和加強對軍隊的控制,馮華經與邢亮、李九杲進行商議,決定對部隊再次進行整編。邢亮、李九杲擔任遠征軍副總指揮、仍兼一、二營營長,並對一、二營補充了部分新兵;由連順這個當過副都統的人屈尊擔任參謀長,連順倒是不在乎官職大小,只要能夠打鬼子,出出心中這口惡氣就行。

    以炮兵連為基礎,組建新的炮兵營,連順部隊和收容士兵中幹過炮兵的人員補充到炮兵營,營長劉三林;補充原預備連中一部分身手矯健的獵戶與各連隊選拔出的練兵尖子,重新編組特種大隊,大隊長林喜,副大隊長孫寶義;組成編製為300人的騎兵大隊,任命蕭山為大隊長,張作霖任副大隊長。

    不知內情的李九杲開始時提議由軍校畢業的、現任二營四連連長、擅長騎術的馮德麟擔任騎兵大隊大隊長。但馮華考慮到歷史上的馮德麟屢屢吃張作霖的啞巴虧,論心機恐怕不是張作霖的對手(當然不能告訴李九杲),以騎兵大隊是義勇軍機動性最強的部隊,還是由頭腦靈活的蕭山擔任較為合適為理由,說服了李九杲。

    警衛連改編為警衛大隊,大隊長由馮德麟擔任,丁方任副大隊長;另外新建第四營編制,以連順帶來的部隊和收容的清軍士兵為主,營長由連順兼任。

    至此,義勇軍遠征部隊計有步兵三個營(1、2、4營),炮兵營、特種大隊、騎兵大隊、警衛大隊共7個營級編製。除了1、2營、特種大隊及警衛大隊的一中隊使用的是無名洞中的武器外,其餘的部隊都裝備的是繳獲日軍的武器、收容清軍自帶的武器以及賀國光、周天宇新從奉天、吉林採購的武器。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