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王奇本來已經可以不公佈這一本《政論》了因為王奇前面的四本書,已經讓王奇的名聲提升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如果真要招募人才,此時的名聲應該已經足夠了。這是當初郭嘉和王奇都沒有預料到的。
郭嘉以前並沒有看過王奇的書,當然不會知道王奇的書會有這麼大的影響,不過即使看過了,其實也不一定能預測到眼下的這種情況。當初郭嘉在王奇準備發佈《地理》一書時,還曾經認為那個時候不行,應該等到第二年,和《天文》一起發佈,共同為後來的《政論》造勢。
等到發現《地理》和《天文》這兩本書的影響後,王奇已經安心的準備留在書院當一段時間的祭酒了。所以作為自己的政治主張,王奇還是決定發佈這一本《政論》。
當然,最後的成果還是很喜人的。在三年的時間裡,穎川書院陸續有大量的歷史名人前來求學訪問,首先少不了的是蔡邕的徒弟顧雍,此時已經被取了表字元歎;以及特地來穎川看望顧雍的廣陵名士張紘張子綱;曾經和王奇一起被稱為京師四小才子的司馬朗司馬伯達;右北平名士田疇田子泰;冀州名士逢紀逢元圖;還有穎川當地的名士郭圖郭公則等眾人,再加上一直跟隨王奇的周瑜周公瑾。真要說天下名士出穎川,也不算過分。
當然,這些遊學的名士一般都只是聽了王奇的幾堂課,和王奇有了點師生之誼,但並沒有真正對王奇行師禮,也沒有在穎川書院留下來。王奇本來還想找幾個尚未成年的未來名士來培養的,但是這些未成年的名士,許劭給的《各地名士目錄》中並沒有提到,而王奇自己又不記得這些人現在住在那兒,只得放棄了這麼一個很好的機會。
當然,王奇在這三年中,還寫了很多的書。最多的是關於政治上的書,不過他仍然是託言古人,來宣傳自己的觀點。對孟子的推崇,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書院中不僅供了孔子像,還供了孟子像。當然王奇可不是那種政治掛帥的人物,他也寫了一些關於經濟學方面的書,來宣傳經濟學知識。
只是王奇沒想自己在書院中講授經濟學知識,會引起學子和名士們的極大抵抗。當王奇把寫了經濟學的書發給學子們時,他們還沒什麼反應,但是聽說是要交給他們經商的知識,他們就立刻對這本書嗤之以鼻了。甚至不願意和想聽經濟學的學子們一同上課。
王奇雖然知道這個時代對商人十分看不起,但沒想到會到這種程度。因為現在的各大家族,其實都有自己的生意,只不過一般都是手下的家臣或旁系子弟在運作,像王家這樣的豪門,卻是由王奇親自掌管家族的商務的。王奇想不通他們為什麼會不對自己起反感,不過後來就想明白了,因為王家的商品主要是像白紙、折扇這樣的文人用品,所以不會被文人認為是純粹的商人。本以為也就只是幾個名士會有意見,沒想到最大的反抗反而是來自普通的學子。
而那些喜歡聽經濟學的學子,也基本上是來自原來金村的子弟。當初王奇答應金村的村民,將舉薦他們的子弟進入書院就讀,等王奇接掌了書院,也就實現了當初的諾言。但這些子弟和其他學子們總是很難相處,由於出身低賤,經常被其他學子們看不起,剛好對書院中傳授的五經知識也不是很喜歡。此時王奇提出的經濟學,讓他們認識到,這個東西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的出路所在。
見書院的其他學子都不願意和這些愛學經濟學的學子們在一起,王奇有點無奈,只得下令在書院所在的山腳下,再建立一座書院,稱為下院。專門教授經濟學、工業學等雜學。不過這個書院被上院的人蔑稱為「雜院」。
王奇知道了心中好笑,這個雜院的本事,恐怕遠比那些只會讀五經的傢伙要強,等將來他們大顯神威時,天下人就會認識到了他們的力量。所以王奇並不管其他人的非議,經常去下院給學子們講課。
王奇後來又寫了一些哲學書,以前閒著沒事時喜歡看看黑格爾,尼采的書,現在也終於派上用場了。
但後來寫的這些書,他們的地位都比不上王奇前面寫的這五本書。實際上,在書院中,已經有學子在私下裡稱這五本書為《小五經》了。認為他們的地位僅次於真正的五經。而後世在評價這五本書時,也同樣喜歡把這五本書和五經聯繫起來,稱為《王氏五經》或者《新五經》之類的。
不過這些事情和王奇有關係,但關係不大。真正和王奇關係密切的,是蔡琰和王奇分居了。到並不是鬧矛盾了,而是蔡琰為了工作的需要,搬到了書院的對面,一座新建的書院中了。
當初王奇提出想和蔡琰分房睡的建議,竟然馬上被蔡琰同意了。而且蔡琰竟然還說,即使王奇不提出來,她也要提了。因為她看到穎川當地的很多名門仕女,都有專門的教師教她們讀書寫字,所以心中也忍不住想開一個女子書院。當然,如果書院開成了,她就要住到女子書院去了,自然不能和王奇住一塊兒了。
對於蔡琰的提議王奇並不驚訝,當初他知道穎川的名門仕女也都會讀書寫字後,就曾經想過要建立一個女子書院,但是因為自己的男子身份,並不適合提出這樣的建議。所以故意在蔡琰面前暗示過好機會。此時見蔡琰果然不負期望的提出了要辦女子書院,當然不會感到驚訝了。只是看到蔡琰那一副顯貝的樣子,王奇不得不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肚子裡面卻是連腸子都笑抽經了。
有很多名門望族對於辦女子書院不同意,但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也就不敢對蔡琰有什麼指責,只是拒絕自己家的女孩去女子書院。
幸好漢末的風氣還比較開放的,並不是所有的家族都是這樣,還是有不少的家族,都把自己家的女孩送到了蔡琰開辦的書院中去了。一則是因為蔡琰此時的名聲已經很響亮了,雖然還比不上王奇,但是卻還在一般的名士之上。再則這書院是蔡琰辦的,而蔡琰已經是王家的媳婦了,也就等於是王家辦的,所以給蔡琰面子,其實就是給王家面子。現在整個豫州都歸王家管,大家能不給他們面子嗎。
蔡琰要倣傚男子開辦一個書院了,當然也想學男子那樣取一個表字了。
「小武哥哥!你說我取什麼表字好?」蔡琰摟著王奇的手臂說。
「啊!表字!隨便吧!」王奇發現成親後,蔡琰的脾氣好了很多,更像以前在外人面前表現的那樣溫柔了,但是有一點讓王奇十分遺憾,就是她還沒完全改掉喜歡掐自己的毛病。所以每次蔡琰抱住自己的胳膊,王奇的心中都會有點緊張。
「嗯!那我叫昭姬好不好?」蔡琰問道。
「什麼?不是叫文姬嗎!怎麼叫昭姬了?」王奇問道。話一出口才想起來,蔡文姬原來的表字是叫昭姬,後來晉時為了避司馬昭的名諱,才改稱蔡文姬的。
「文姬!蔡文姬!恩!這個表字好!小武哥哥!以後我就叫蔡文姬了!」蔡琰高興的道。
於是,蔡琰就有了個表字,文姬。
蔡琰的女子書院就建在穎川書院對面的小山上,王奇特地給他取了個名字叫穎川別院。取意是穎川書院的別院。一座山上的穎川書院,一座山下的下院,和一座山對面的別院。從此以後,穎川的書院就正式由這麼三大院組成了。
不過蔡琰雖然對王奇取的院名沒有反對,但是對王奇想到女子書院中講學的要求卻嗤之以鼻,她和王奇過了幾個月的夫妻生活,對王奇好色的習性已經比較瞭解了,才成親這麼幾天,王奇就已經教給她十幾種花樣了,想想那些姿勢,蔡琰就覺得臉紅。如果讓王奇進了女子書院,那不啻於將一頭狼放進了兔子窩。蔡琰很明確的定下規矩,只要是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一律不准進入女子書院。
本來這只是蔡琰用來限制王奇的規矩,想不到一公佈以後,很多本來不願意送女孩來書院的家族,紛紛改變了對蔡琰的看法,同意把自己家族的女孩送到書原來就讀了。
這麼多名門仕女聚集在對面的山上,明知道對方在那兒,卻看不見,聽不到,讓穎川書院的很多學子在開頭幾天都睡不好覺。雖然很想偷偷的摸上山去,卻又沒那個賊膽。先不說女子書院就是他們祭酒的夫人開的,就算不是,守在女子書院下的三百劍衛,就已經讓他們不敢行動了。
這三百劍衛就是當初王越給王奇訓練的近衛。這三百劍衛可不同於普通人,他們上馬是弓騎兵,下馬是劍士,若是給他們換上現代特種兵的裝備,那他們就又是特種兵了。不過由於現在的技術限制。王奇只是給他們配備了鋼抓之類的簡單用具。
他們跟隨王奇已經十多年了,王奇也不想讓他們再有什麼大的工作,讓他們每人教了幾個徒弟後,就把他們帶回了穎川,剛好蔡琰的女子書院需要人看守,王奇就交給他們了。至於原來的那三千弓騎,現在已經再次滿編了,不過他們現在成了王允的近衛部隊了。王奇對此並不介意,反正老頭死了以後,這一切都會是自己的。
當然,王奇派出三百劍士還是有私心的。蔡琰已經成了自己的夫人,別人自己然不敢動。但是貂蟬卻因為蔡琰的緣故,王奇一直沒有得手,他可不想讓自己花園中最亮麗的那朵花被別人給採了,所以寧願不然這些老劍士給自己訓練新軍,也要讓他們保護好自己未來的美妾。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現在的王奇已經不是當年的王奇,過完年已經十九歲的王奇,長的已經有近八尺高了。容貌雖然沒有變得更英俊,但卻變得更有男人味了。
此時王奇正站在穎川書院的山腳下,一頭烏黑的長髮被一頂白玉冠高高的束起,再披拂到身後;身穿一件紫色錦緞製成的侯服;腰間繫一條白玉腰帶;腰帶上還掛了一方碧玉珮,在夕陽的餘輝下顯得更加的晶瑩剔透;腳蹬一雙由高明工匠精工製作的黑色布履。看他的神情,似乎是準備迎接什麼人。
「踢踏!踢踏!」一陣馬蹄聲傳來。
旁邊已經留起了短鬚的郭嘉笑道:
「呵呵!州牧大人總算來了!」
原來王奇他們是在等豫州牧王允,其實也只有這樣,才能合理的解釋為什麼王奇會到書院門口來親自迎接。
王奇在三年前寫的五本書,讓他的名聲傳遍了大漢全境,甚至連匈奴,烏桓等地也流傳著王奇的名聲。特別是王奇寫的第五本書,更是讓他獲得海內大儒的稱號。一般的郡守、州牧,聽到王奇的名聲,倒履相迎還來不及,怎麼可能讓王奇出來迎接呢。也只有身為王奇父親的王允,才有這個面子讓王奇親自相迎。
遠處出現了一支馬隊,三千多弓騎護著一輛馬車,看旗號,應該就是王允他們。
王奇忙帶人迎上前去,果然是王允和他的幾個謀臣,除了王允本人外,還有接替荀爽出任豫州別駕的蔡邕,府椽石廣元,破軍校尉王才。荀爽年紀太大,已經辭官回家了。
這邊剛見禮完畢,王奇就拉著自己的老爹進書院了。
這次王允可不是來看王奇的,王奇的名聲雖然很大,但還不夠讓自己的父親主動來看望。王允這次來穎川,是因為大將軍何進的召書,讓各地的英雄豪傑進京清除宦官,王允已經同意進京了。但由於手下謀士戲志才認為應該立一個人來代替王允,行使其州牧職權,所以王允才特地繞道穎川,來見王奇,想讓他代行州牧之事。
中平六年四月,漢靈帝病逝於嘉德殿,年僅三十四。作為大將軍的何進,不甘寂寞的立刻扶自己的外甥,皇子劉辨登基,改元為光熹。隨後又將企圖按照靈帝的遺命立皇子劉協為帝的上軍校尉蹇碩處死。但何進又是優柔寡斷之輩,對剩下的宦官並沒有趁機清除。何進自以為手握大權,行為開始囂張跋扈起來,甚至鴆殺董後,不尊禮制。而宦官當然不會放過何進了,得知何進的醜行後,對其大啻渲染,稱何進欲圖大事。
何進此時想再殺宦官,卻遭到了何皇后的反對。何進並沒強行下殺手,卻反而按照司隸校尉袁紹的建議,「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
王奇在聽到靈帝駕崩的消息後,就已經開始偷偷的準備,叫馬鈞主持生產各種攻城器械,叫各大商號收縮在洛陽的業務。並叫王越留意京中動態,隨時向自己匯報。還將大量的戰馬,軍械交給那十萬弓騎,趁現在局勢緊張,沒人注意的當口,對他們進行武裝訓練。
王奇雖然早就知道何進這個無能之輩會讓各地的權臣進京助剿,但沒料到他會連王允這兒也發邀請。當初平黃巾後受封的幾大功臣,差不多都已經都落馬了,只有王允還保持著高位,如果讓王允進京的話,那他的職位肯定會變得更高,王奇沒想到何進竟然還會叫王允前去。
而王允素來仇視宦官,眼前既然有機會找宦官的麻煩,他又怎麼會放過呢。如果不是剛好汝南有劉辟、龔都這兩個黃巾餘孽趁靈帝死了這當兒造反,不得不派徐庶張飛他們率兵平判,恐怕他會帶上所有的部隊進京了。
王奇知道,王允此次進京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畢竟不管是何進,還是可能也會進京的董卓,他們和王允的關係都很不錯。而且有了這三千近衛弓騎保護,只要不被大軍包圍,要保護王允的安全還是沒問題的。而現在貂嬋已經是自己的丫頭了,王允也沒有機會實施連環計了,所以也不必擔心他會再次被圍攻。
王奇現在到反而有點擔心,怕董卓鬥不過自己的老爹,控制不了漢室,那自己想要打擊漢室聲望,挑動群雄逐鹿的計劃就不可能實現了。
為了怕太多的干擾會讓自己對以後的發展無法預測,王奇在這兩年裡很少干涉朝中的事情。以他現在的威望,有些事情想要干涉的話,就連宦官都不得不賣他面子。
唯一一次干涉,就是在去年年末。張遼成功的設伏活捉了匈奴的叛亂分子須卜骨都侯,幫匈奴平定了內亂,同時由於這一仗,匈奴的敵我雙方都損失慘重,所以匈奴單于於夫羅不得不按照張遼的要求上書給漢靈帝,稱其為「天單于」。但竟然有人認為張遼沒有朝廷的允許,就對外族用兵,雖然取得勝利,但也不能賞賜他,還應該好好的懲罰他。王奇知道之後大怒,直接上書靈帝,認為張遼這是在給靈帝長臉面,給大漢朝廷長臉面,應該好好的獎賞。
剛好王奇為了讓張遼能夠當上匈奴中郎將,早就給朝中的很多大臣疏通過了。所以立刻有一幫大臣出言附和。而漢靈帝本人也因為於夫羅稱自己為「天單于」而高興,馬上就答應了王奇的要求,封張遼為匈奴中郎將,主管對匈奴的軍務。
張遼對王奇的保奏感激不已,不過王奇為了長遠考慮,還是沒有公佈自己和張遼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