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稱職的獸醫 第七卷 血色中原 第十八章 國殤
    崇禎皇帝接見了這位曾是他的親信的太監,首輔魏藻德(溫體仁已經早就因為剿滅義軍不利被撤職削官)也在場。杜勳在其原來的主人面前大言不慚十分坦率地說明了交換條件:明朝封皇太極為王,賜銀100萬兩,承認整個黃河以北為其封國;皇太極則負責肅清山東及皖北的我軍,奪回遼東。

    這些條件雖然很有誘惑力,但是在崇禎皇帝聽來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羞辱,現在的讓步,在將來的正統史家眼中,會永遠成為他曾「偏安」的證明。不過,如果他能在大臣中為此綏靖策略找到者,對他的指責便可減輕,於是他轉向魏藻德問道:「此議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決之。」魏藻德卻一言不發,崇禎頓感不快,再次問道:「此議何如?」魏藻德仍沉默不語,拒絕為此決定分擔責任。崇禎氣得發抖,轉身打發了杜勳。

    杜勳剛一離開,崇禎就當著魏藻德的面猛擊龍椅,並將其一把推倒,魏藻德慌忙退出,談判之事遂再未提起,崇禎則一個人孤單的站在大殿中,將已經推倒的龍椅再次推了一個圈,就連桌案也一同推倒,以此來發洩心中的怒氣。是夜,欽天監官員奏報,象徵皇帝的北極星下移。

    與此同時隨同皇太極一起出征的範文成也為這位大清國主占卜星象,說是若明日下雨,則此城必破。次日早晨,即11月4日,皇太極醒來後,見外面下著濛濛細雨,遂下令部隊準備進城,他也將營帳移至彰儀門外,太監曹化淳為他打開了城門,其實這一早就在範文成的謀算之中,杜勳進城真正的不目的並不是勸崇禎投降,而是秘密聯絡太監頭子曹化淳,開出最大的價碼誘其投降。

    或許是缺少了正常男人的部件,太監極少有忠心耿耿,凜然正氣的,他們一開始就被作為殘缺不全的人看待,包括他們的性格和德操。至夜幕降臨時,皇太極的軍隊已逐漸佔領了南城,孫承宗不得不率部繞開此刻仍然拒不開城的廣渠門,從側翼攻擊清軍,可是一切為時已晚,他被齊爾哈郎阻擋在南門外,眼見著數萬的清軍如狼似虎一樣湧進京城。

    「皇上!」孫承宗大叫著催動坐下的戰馬向正在激戰的清軍衝去,隨後淹沒在人海中。

    「撤!」祖大壽飽含熱淚的看著孫承宗的背影,他不是不想為大明朝盡忠,可是只剩下的這五萬關寧鐵騎是袁崇煥以及孫承宗歷盡心血建立起來的,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士兵為已經不能挽回的戰果送命,於是帶領眾人繞道踏上了回返遼東的路程。

    崇禎皇帝知道,在清軍攻入紫禁城之前,留給他的時間已不多了。

    後世的《明史》上是這樣記述當天所發生的事的:是日酉刻,上遣內監密敕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鞏永固,各帶家丁護送出城南遷。劉、鞏併入內殿見上,曰:「法令素嚴,臣等何敢私蓄家丁?即率家人數百,何足以當賊鋒?」上頷之。又召首輔魏藻德言事,語密不聞。久之,上顧事急,將出宮,分遣二王出匿。進酒,酌數杯,語周皇后曰:「大事去矣!爾宜死!」袁妃遽起去,上拔劍追之,曰:「爾也宜死!」刃及肩,未撲,再刃,撲焉,目尚未瞑。皇后急返坤寧宮,自縊。時已二鼓。上巡壽寧宮,長公主年甫五歲,上目怒之,曰:「胡為生我家?」欲刃之,手不能舉,良久,忽揮劍斷公主右臂而撲,並刃坤儀公主於昭仁殿。遣宮人諷懿安皇太妃李氏,並宜自縊。上提劍至坤寧宮,見皇后已絕,呼曰:「死的好!」遂召九門提督京城內外太監王承恩至,語久之,硃諭內閣,「命成國公朱純臣總督內外諸軍務,並放諸獄囚。」因命酒與承恩對酌。時漏下三更,上攜承恩手,幸其第,脫黃巾,取承恩及韓登貴大帽衣靴著之。手持三眼槍,隨太監數百,走齊化崇文二門,欲出不能。走正陽門,將奪門出,守城軍疑為奸細,弓矢下射。守門太監施炮向內,急答曰:「皇上也!」炮亦無子,弗害。上愴懼還宮,易袍履與承恩走萬壽山,至巾帽局,自縊。大明大行皇帝於崇禎五年十一月四日夜子時,龍馭上賓。

    崇禎死了,除了日期不對幾乎和歷史上沒有太大的出入,得到這一訊息時,已經是皇太極佔領北京的第十天了,眾人在徐州的官邸內默默不語。

    一個傳承了二百多年的王朝就這樣沒落和消亡了,儘管朱慈烺一定會在南京繼位,可是那或許只等同於南宋,隨著北京政權的陷落,預示著大明朝的分崩離析,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我們,由於朝鮮政權的異軍突起,使得明朝的滅亡整整比歷史上提前了12年,而這時崇禎只有20歲多一點,對於一個二十歲,心智發育還不健全的少年來說,選擇自殺或許是最好的出路。

    隨同崇禎一起被葬送的還有大明王朝,隨著北京淪陷以及崇禎死訊的傳出,各地都發生了震盪,或許是意識到一個時代的結束,而群雄並起的時代即將來臨,給地的土豪劣紳都蠢蠢欲動,隨著北京政權的轟然倒台,整個北方也陷入一種無政府主義狀態,凡是手中握有兵權的人無不處於觀望狀態。

    「好了,現在不是為此事感慨的時候,我們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應對當前形勢,皇太極奪得北京後必揮軍南下,而南明政權若是想有所作為擇要北伐,我們如今在夾縫中可是不好生存。」這確實是一個讓我頭痛的問題。

    「先生您看我們是否可以考慮率軍北上,和山海關的守軍一起反攻北京,畢竟關寧鐵騎已經回到山海關遼東十數萬的大軍隨時可以破關而出,這正是攫取天下的好時機!」李巖興奮的說道,不光是他在場的眾將都用期盼的目光看著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時機。

    「正是,崇禎皇帝自盡,整個北方都混亂不堪,我們可以趁機以抵禦胡虜的名義率軍北上,和駐守在山海關的佟養性會合,一舉拿下京師,奠定天下霸業!」鰲拜更是眉飛色舞,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使得他有些沖昏頭腦。

    這當中惟有袁崇煥還是一言不發,對於攻佔北京我倆私下裡早有研究,他一直持保守態度,確實北京就好像一個燙手的熱山芋,並不是誰都能捧在手裡的,皇太極佔領北京將會成為眾矢之的,即使不會,我也會想辦法讓他成為眾人的靶子。至於我們有山海關在那裡作為屏障又有十萬大軍駐守,借他個翅膀也會被我們打下來。

    「我看還是應該暫時緩一緩,此時人心浮動,我軍剛剛取得淮海大捷,一切求穩為上,自然了皇太極在北京我們是不能讓他消停的,我們不是馬上要換裝燧發槍麼,那些什麼火繩槍、轉輪打火槍賣出去一些也是可以的麼,要是不掙一些錢我們不是太虧了麼。要賣我看就不如賣給史可法一些,我們可以和他休戰麼,他一定會很高興的,也會積極組織北伐的。」

    最初湯若望和高卡烏斯等人仿製的是火繩槍,這種槍早於一個世紀前在西方開始裝備了,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比較完善了。

    這點不得不佩服西方人,要說火槍還是中國人發明的呢,現在明軍所使用的銃就是這種早期火槍的變種,只可惜後期不重視火器的發展讓西方人後來者居上。

    公元14世紀,歐洲人和阿拉伯人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戰爭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國人發明的火藥兵器,使歐洲國家吃了大虧,這些歐洲人從戰爭中認識到,管形火器確實威力很大,於是,紛紛學習製造火藥和火器,當時,歐洲國家工業技術水平較高,所以,中國的管形火器在自己手中以及阿拉伯人手中都沒有長足進步,在歐洲卻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所以才有了現在所使用的火繩槍。

    可是火繩槍還有許多不足,它不能在風雨天使用,戰鬥開始前和戰鬥進行時,火繩必須始終燃著,不僅消耗量大,而且非常容易發生危險,特別是在夜間作戰時,燃著的火繩所發出的光亮,無疑暴露出己方所在地及作戰兵力的多少。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這些缺點一一顯露出來,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射手也不過每3分鐘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也就在100米∼200米之間,這些都不能滿足戰場的需要。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湯若望等人又引進了轉輪打火槍,轉輪打火槍是用燧石打火引燃的前裝槍,這種轉輪打火槍的零件主要有:帶鋸齒的鋼輪、鏈條、彈簧和擊錘等,擊錘頭上有一隧石(即打火石),靠鋼輪表面的細齒與隧石摩擦而發火點燃火藥。射手射擊前,需用小板手卷鏈條,在卷鏈條的過程中將彈簧壓縮,彈簧張開帶動鋼輪旋轉,整個過程就像鬧鐘的發條,據說他的發明者就是一個鐘錶師。

    這種繁瑣的部件雖然提高了發射速度,可是卻使得製造成本居高不下,所以部隊中只有我的親衛隊才用得起這種火槍,甲種兵團以及一部分換裝的乙種兵團的主要配置還是火繩槍。

    在我的提示下,吳能他們取掉了那個源於鐘錶的帶發條鋼輪,而是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在傳火孔邊有一擊砧,如果需要射擊時,就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點火藥,這種擊發機構被我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槍。撞擊式燧發槍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現在從朝鮮和遼東已經運來了大量的這種燧發槍正等待換裝給甲種兵團,而替換下來的火繩槍則成了眾多乙種兵團追逐的寶物。

    「這怎麼行,明軍現在還使用長銃呢,將這些火槍賣給他們那不是增長了他們的作戰能力麼,再說乙種兵團還沒有裝備全火槍呢!」一聽將火繩槍賣給明軍,古塔第一站出來反對,其他人也議論紛紛。

    「這有什麼,落後的就應該被淘汰,配備給乙種兵團也是耽誤事,換些錢倒是真的。」一直沒開口的袁崇煥突然插口到,這讓我大跌眼鏡,從來是就知道張嘴向我要錢的袁崇煥何時也開始動腦筋想著賺錢了呢,這可是好事,值得。

    「元帥說的是,現在一隻火繩槍的製造成本大概是和燧發槍差不多,我們大可以趁著燧發槍還沒有應用於戰場前賣上一個好價錢,估計賣上個兩三倍沒有問題。這筆錢足可以我們裝備一個乙種兵團了,從今以後火槍也不用單獨在朝鮮製造了,我看山東就不錯麼,燧發槍製造工藝並不是很難,一般的作坊就可以製造,估計只要銀子充足到明年春天,在中原的所有士兵就都能使上這種火槍了。這種速度可是絕對和銀子掛鉤的啊!」要說善於說服部下,還是我的專長,果然經我這麼一說,眾將都不再反對了,心中都在為我如此黑心而咂舌,賣上兩三倍的價錢,還不如打劫去好了。看來被誰盯上都好,就不要被我看上,否則一定是背我賣了還給我數錢呢,眾將紛紛表示,甲種兵團更是爭著要先將自己的火繩槍賣掉,而乙種兵團則嚷著要率先裝備。

    「這個好辦,這個好辦,你們看,我將燧發槍進行了改造,在前面裝了刺刀,如此一來,步兵以後就可以不必配備長矛或者是大刀了,這又可以節省一些銀子。」說著我讓孫福亮遞上一支經我親身改造的燧發槍。

    準備裝備部隊的隧發槍有步兵隧發槍和騎兵燧發槍兩種,前者口徑20毫米左右,槍長1.5米,槍重10斤,彈丸重6錢;後者口徑17毫米左右,槍長1.2米,槍重8斤,彈丸重4錢。而我手中所拿的是步兵隧發槍,在槍管下部套著一把直形雙刃的刺刀,長30厘米,錐形木柄邊長30厘米。這樣,刺刀不僅使火槍在任何時候都具有自衛能力,而且不影響槍的射擊功能。

    要知道拼刺刀可是解放軍的優良傳統,自從火槍開始配備軍隊以來,我就發現步兵既要背著沉重的火槍,又要拿著長矛和大刀等防身武器,一旦射擊完畢,又趕上向敵人發起衝擊,很多士兵都將火槍扔在地上,或者是背在肩上,極大的影響了作戰效果。腦子中就產生了創製刺刀的念頭,火槍製造那需要專業的工匠,我只是將自己的想法轉述出來就可以了,可是刺刀並不是什麼難事,這樣能名垂千古的事,我是從來不會放過的,於是就有了我眼前的這把裝備刺刀的步兵隧發槍「我看看!」鰲拜一把接過隧發槍,將刺刀衝前作了幾個突刺的動作,隨後又在手中掂量掂量道:

    「不錯,不錯,有了這傢伙,就省事多了,只是看來要編練一些基本的招法,否則士卒可不好上手。」鰲拜在這方面確實很在行,他一眼就看出了刺刀的優勢。

    「正是,步槍上裝刺刀,不僅可以使持槍者在無彈藥及近距離與敵膠著無法發射火力時用來刺殺敵人,更重要的是激發與培養軍人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今後要讓士兵知道刺刀見紅方是步兵之魂。」我得意的說道,眾人紛紛叫好。

    要知道最後一句話可是俄國著名將領蘇沃洛夫的名言,能不好麼,但是他也十分貼切的形容了刺刀的作用,刺刀戰不僅需要士兵有熟練的技巧,更需要士兵有堅強的意志,刺殺訓練除具有一定的實戰用途外,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培養士兵最重要的勇敢戰鬥精神。這些作用在隨後的幾百年間得到了驗證,我不過是提前將他搬出來罷了,儘管在16世紀的歐洲,沒有火槍的軍隊沒有膽量與裝備火槍的部隊較量,但是,很多戰爭又是通過白刃戰決定勝負的。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戰場上起決定作用的兵器仍然不是流行的火槍,而是老式的長矛和弓箭。所以,每次戰鬥,參戰雙方都既要有火槍兵,又要有長矛兵,這樣,管理、訓練起來十分不便,有了刺刀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隨著我將刺刀和步兵隧發槍帶進大營,眾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上面了,似乎忘記了要攻陷北京等等,或許他們也只是暫時將這個想法擱置罷了,一旦隧發槍全部到位,這些戰力大大提高的部隊,不可能不躍躍欲試招人開刀。火器裝備落後的清軍自然是他們最好的靶子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