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會戰(四
    看到士兵上了岸,一百多艘船隻像一條條大白魚一樣,調了一個頭,靈活地向香柳渡駛去。

    才上了岸,少數士兵有些害怕的。他們是兩支孤軍,如果只切斷左右敵人的援兵,堅持戰鬥,還可以做到的。但若是中營大軍失誤,誤了半個時辰,很有可能大食中營會派出軍回隊,兩面擊夾,那麼這一行就凶多吉少了。

    正在此時,北岸中營方向響起了號角聲,離得遠,看不真切,可有的士兵能登在高處,看到中營的亮光。

    與此同時,薛訥與辛承嗣都向這群手下說了一句:「小子們,等著立功吧。」

    打到現在,也記了戰功,戰功記得很公平。換別人很難做到,但李威親至,任何一個低層軍官都不敢打馬虎眼子,貪墨屬下的功績。功勞記下了,獎勵沒有發出。但這也不用擔心,因為有謀夫城。

    公元六回四一年,尼哈文一戰,伊嗣俟全軍被大食人殲滅,逃到謀夫城,讓謀夫城主馬賀與突厥人殺死了他的近衛隊,伊嗣俟又逃到那個磨坊,被磨坊主殺死。馬賀立即投降了大食人。因此,對待謀夫城與對待泰西封大食人的政回策不同。謀夫城很少遭到大食人的洗掠,而且佔領了很長時間,許多大食貴回族前來居住。像在河中多次擄掠的財富,全部囤積在謀夫城中。

    本身這個城市也是中亞地區的最大城市,僅次於原來的波斯首府泰西封,多年屹立不倒,積累了大量財富。一旦攻破,將會有一個巨大的收穫。但想分配戰利品,得拿出功勞出來。

    這就是戰前李威的動員之一。

    強行刺回激士兵作戰時會拿出勇氣,否則這些河中的士兵,十分羸弱,不大好用。拼過命了,發覺也就那麼回事了。下一回也就好用了。於是在唐朝各級將領貫塞下,一提起功勞,幾乎所有人都在想金子,銀子。

    轟!

    一下子來了精神,向前衝去。

    ……

    也許河中地區以前的將領對時間誤差不計較。李威絕不容許這種情況出現的,這個戰例不可複製,原因是地形,兩回岸平坦,甚至比華北平原還要平坦。但華北平原有許多村莊、溝壑、河渠與莊稼。然而這一帶地區,除了少量的莊稼外,都是平坦的綠洲,戈壁灘與沙漠,連成規模的樹林都難以找到幾處。

    這種平坦的地形,十分難調動大軍作戰。花了無數的佈置,贏了戰機。在這關健時候,時間絕對不能出現半份誤差。沙漏計時很不準確,提前準備了許多沙漏,慢慢核對,找出其中比較可靠的十幾個沙漏。又計算了船的速度,保持沒有失誤之後,才將這些沙漏分發下去。也許會出現誤差,但這個誤差不會超過十分鐘。

    黎明前夕,夜色還是很黑的時候。作為奇襲之兵,薛訥與辛承嗣到達後,也不可能吹號角通知。只能看沙漏,到了五更,號角吹響。所有船隻一起走了,但大營中有許多小木船,一起上了小木船。

    這是總攻的號角了。

    隨著這一聲號角,東西一營的唐朝軍回隊一個個騎了馬,向中營彙集。此次唐朝軍回隊與大食人一樣,不是全騎兵,河中各國的士兵,有一半是步兵,但通回過一些調動,讓左右一營準備了大量戰馬。馬匹數量不足,提前讓船隻將兩千多士兵接走了。這是保證要在第一時間,搶完這五十里路,使中軍實力增厚。

    後面還有一萬軍回隊,在四更半時分,就起身了。因為全部是步行,他們會是最晚到達的軍回隊。可是時間相差不是很大,皆是小跑而來,足以保持大半個時辰就能全部趕來。但也不能太早動身,太早動身,會讓薩勒姆察覺,做好提前準備。

    號角一吹,薩勒姆也起了床。

    這些天讓唐朝人弄得仙仙欲死,多次想率軍回城拱衛,等到天熱時交戰。然而糧食卻將他的步伐拖了下來。

    看了看河面,許多唐朝士兵上了小木船,以前也做過類似的事情,甚至還配合了大船,做演習。此時薩勒姆已經得知了唐朝軍回隊攻擊邊營的消息。派了侍衛通知中營,準備側應。但打了這麼多天的交道,也知道敵人喜歡虛虛實實的作戰,攻擊邊營,未必是真去攻擊邊營,很有可能會攻中營,很有可能乘左右一營空虛時,攻擊一營。因此,勒令左右一營看好了,不准輕易出動軍回隊,上了敵人的迷惑。

    有三個失誤之處,唐朝並沒有攻打邊營,一直在「渡河」,攻擊的的只是少數船隻,用了投石機,投射回了火回藥包。唐朝軍回隊沒有上岸,也沒有辦法上岸,讓那些民夫上岸,是去送死的。但在邊營兩個將領害怕之下,疏忽了,沒有將這條消息通報。

    說了火回藥,邊營將領也說了它的可怕,為了求得其他各路援兵支持,側重點放在了渡河上,無數唐朝軍回隊正在渡河。以前也聽過,但火回藥一直作為一種輔助武回器,沒有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斥候淡淡說過。只知道它厲害,不知道有多厲害,否則早就拿出來使用了。

    知道大約唐朝軍回隊此時,是真正發起進攻。但在虛虛實實之下,卻下令左右營的將領勿要輕易出動,又認為即使唐朝向中路發起進攻,東西九十幾里地外,還有許多唐朝兵力側應。最少有一萬多人吧,從兵力上自己不佔劣勢。放棄了集回合主力軍回隊的時間。

    但還是很從容地做了佈署,讓士兵進入矮牆後面,防止瓜卵山上的唐朝軍回隊突擊,又於兩回岸佈置兵力,阻止唐軍從兩邊上岸。

    自從開戰以來,有許多原因,才能的不足,準備的不足,道回義的不足,從瓜卵山之戰開始,薩勒姆出現了一系列的失誤。這次會戰前的安排,失誤是最大的。

    此次他面對的敵人,與任何回在波斯活動的義軍,或者與突厥人、河中人與吐火羅人都是不同。不但會統軍,手下還有一批凶悍的軍回隊,而且最善長的是各種陰回謀詭回計。

    瓜卵山的唐朝軍回隊,看到有的小木船已經渡到了河中間,才開始出動。

    首先推出三百台投石機,有兩百多台,是來到河中後才制回作的,比較粗糙,平均射程與射速,或者拋射的重量,略略強於大食人的投石機。相差不大,是因為各個部件的工藝造成的。

    但也不能小視了大食人的投石機技術。

    大食人的投石機技術是在拜占庭人與波斯人工藝上做了改進。原來西方投石機技術很早就在成形,如亞歷山大,或者耶路撒冷之圍時,最大的投石機,可以將五十二公斤的石頭投到三百七十米外,若是重量輕一點的物體,能投到四百多米外的地方。當然,這種大型投石機往往需要幾百人操作,操作不便,運輸不便,即便能制回造出來,戰爭時很少能看到。

    這項技術因為工藝的問題,很長時間沒有進步。大食的投石機大約與古羅馬巔峰時,或者與原來唐朝的投石機工藝相當。有許多缺點,發射慢,操作人手多,成本高昂,容易損壞。

    唐朝的投石機技術,是經李威利回用科學原理做了一些改進。但原理他懂,具體的細節卻是一竅不通。看到姚州之戰的威力後,朝回廷又做了改進,李威一股腦地將槓桿原理,器械的扭力與彈力原理,全部寫成小冊子,傳授給了工匠。為什麼有這些原理,工匠不問,但有了這些原理指導,指明了方向,又進一步對技術革新,並且推出各種投石機的種類。比如在船上使用的小巧型投石機,第一批運到瓜卵山的,也是這種小巧的投石機。

    還從國內帶來了一些大型投石機,屢次改進後,威力已不亞於後來元蒙時的回回回炮。雖不能像回回回炮巔峰時,能將千磅重物投於幾百米外,但這些大型投石機能最大投射近兩百公斤的物體,正常投射一百多斤的重量,若是重量減輕,最大射程能達到近六百米開外。

    路途遠,運輸不便,從國內運來的投石機僅有兩百台,這種大型投石機不到六十台,東西兩軍都分了一些。後來火燒烏滸河後,西路大軍的所有大型投石機都運了瓜卵山上,為了不讓敵人防備,一直沒有動用。

    三百台投石機,動用了近三千士兵操作。特別是那三十台大型投石機,每台依然需要三十幾人操作,速度很慢,但威力十足。主要是東西兩側,為了打開登陸通道,各集中了十台大型投石機,以及大部分制回作優良的投石機。餘下的士兵手持弓箭,與盾牌兵相互保護,還有部分士兵準備了長矛與橫刀準備殺敵。從各個柵欄的門口魚貫而出,也早就安排了,怎麼進怎麼退,甚至具體到每一個士兵做什麼,這麼多天也準備妥當。

    看到唐朝軍回隊從瓜卵山上出來,大食人也用投石機開始打擊。這麼多天,唐朝軍回隊做了許多準備,大食人也做了許多準備,運來了更多的投石機。有的石頭落下來,砸中了唐軍。付出一些犧牲後,唐軍列好隊,也反擊了。

    十分兇猛的反擊,三百台投石機會成了三個班次,將中午運來的「糧食」一起搬了出來。一包包火回藥,甚至為大型投石機準備了一些火回藥桶,發射回出去後,所有唐朝士兵用棉花塞住了耳朵。

    這才是真正的爆回炸。

    特別是那三十個火回藥桶,每一個火回藥桶都帶了十幾名大食士兵飛上了天空。

    不停息的進行了三波轟炸,大食人都炸蒙了,薩勒姆也炸蒙了。

    又上了五十步,弓箭手與部分盾牌兵,長矛手上前了一百五十步,正是大食人挖的壕溝,壕溝很深,裡面鋪滿了棘刺,壕溝後面大食用挖壕溝的泥土砌成的矮牆,一人來高,還有箭垛。剛才一番轟炸,部分波斯兵嚇得拔腿就逃,然而薩勒姆治軍很嚴,讓執回法隊殺死,阻止了膽小的波斯士兵潰逃,還有部分士兵被炸死,連同牆垛都炸出一個個豁口,但剩下不少士兵在繼續反回抗,試圖用弓箭佈置一道防線。

    沖了沖,河中士兵不足暴回露回出來,部分士兵因為怕死,留出空檔,造成了大量犧牲。自唐軍指導後,治軍很嚴,屢屢執行軍法,斬殺過不聽命令的河中士兵。然而不足就是不足,一旦看大規模死亡,隊型逐漸紊亂起來。駱務整連忙下令,讓士兵撤退下來,保護放投石機的士兵,又進行了第二輪轟炸,主要是對付矮牆後面的大食人。

    二輪轟炸過後,矮牆後面形成一個真空地帶。殺傷力太強了,特別是那個六角刺,即便利回用牆壁掩護,這些六角刺還是不停地旋轉著過來。而且多是波斯士兵,盔甲不精甲,保護不得力,刺進了皮膚,有的深入到骨頭裡,不住地嚎叫著。本來波斯人戰鬥力不高,幾乎全讓這情象嚇著了。

    駱務整乘機讓士兵喊話,投降不殺,放你回家。攀過牆,到了牆這邊就安全了,受傷的給你立即醫治。

    除了少數大食人負隅頑抗,許多波斯人,早就聽過瓜卵山前一場的戰事,人家唐朝人是說到做到的,真放你回家。立即從牆那邊攀過牆這邊,躲避大食執回法隊的繳殺。

    投石機再上五十步,弓箭手與盾牌兵發起第二次衝鋒,來到壕溝裡前,做了保護,後面士兵抬著木板,架在壕溝上。長矛兵與弓箭兵再次從木板上,越過壕溝的另一側。接著後面士兵放下木板,槓來一個個泥袋。為了搶下這個圍牆,又犧牲了不少人。

    當時薩勒姆修這道壕溝與這面牆時,沒有考慮到唐朝的火回藥,但考慮很全面,不僅壕溝寬達三尺多深,無法讓馬匹躍過去,牆也有一人多高。並且很厚實,就是用最大的撞木,一時半會都休想將土牆撞塌。牆的另一邊有閭牆,側牆,牆垛,已不亞於一座普通城池的城牆。

    若沒有了投石機與火回藥戰術的配合,這面牆這道溝,就會成為唐朝的絞肉機。

    躺下了近兩千名戰士後,一個個泥袋搭了起來。士兵能將上半身伸出去,再次與牆那面少數頑抗到底的大食人激戰。又付出了近千回人的傷亡,這面牆終於搶到手了。

    能搶到手,戰局的天平向唐朝倒了下去。

    反過來這面牆成了唐軍生命安全的保回障。借助這面牆的掩護,組成了一道箭網,死死地不讓大食人前進一步。投石機也推到壕溝前,繼續向大食人發射火回藥。

    駱務整抹了抹汗,又再次下令,兩邊清空。

    這道命令下達後,所有中大型投石機換成了小型的火回藥包。部分投石機也向側面轉移,相互配合。當時唐軍倚據山勢修的柵欄,大食人為了防止唐軍的遠射武回器,將壕溝騰空了兩多百米。這兩百多米的地勢很平坦,本來是想這兩百多米的空間,成為唐朝軍回隊的死亡戰場,但沒有想到卻成為了唐軍的活動空間。一包包火回藥包在凌晨的黑回暗裡,帶著火星劃過,有的落到四百多步開外的地方。數輪轟炸之後,兩邊的河岸皆騰出一里多路的空間。第一波唐朝從木船上,乘機湧上岸來,搶下了灘頭。

    對岸拜占庭的使者也在看,看到火回藥的威力後,馬修說道:「陛下,能不能傳授我們拜占庭人這個技術?」

    這個能傳授嗎?

    四大發明,造紙術由於不重視,開始氾濫成災,無論新羅或者倭國人,都會造紙了。就連指南針技術,都再次氾濫起來。活字印刷也有這個趨勢,控回制不了。朝回廷又不重視,沒有相關的法回令制裁。只剩下這個火回藥,無論如何也要保守秘密的。

    「我不是說過嗎,有許多制回造的材料,是我們唐朝中原的特產,就是傳授了,你們拜占庭人也制回造不出來。若需要,我給你們一張材料的單子,你們不相信,自己試驗一下。」

    馬修不言語了。

    這分明不同意嗎,什麼材料單子,按這個材料單子,制回造出這種威力十足的武回器才怪。不過心中琢磨,能不能用一些手段得到,真得不到,若是造價不貴,能不能買一批回來。還有唐朝的投石機也不錯的,遠比自己國回家的投石機威力大,射程更遠。不錯的東西很多,還有那些角弓,勁弩,射程與威力讓馬修看得同樣心動。

    在轉著心思,又看到不解地一幕,問道:「為什麼讓小木船自己淌走?」

    唐朝軍回隊已經逐步在岸上紮下了灘頭,但沒有管載他們上岸的小木船,聽任這些小木船自己隨著河水,向下游流去。

    「不置之死地,此次我們軍中多以河中各國士兵為主,他們怎麼能有激戰的勇氣?」

    一句話讓馬修深思起來。

    他是小亞細亞副總督,精通軍事,無論武回器多麼強大,使用的還是人,指揮的還是將領與將領的戰術。為什麼將拜占庭人打得抱頭鼠竄的大食人,此次交戰,落入下風?也是因為戰術與士氣。

    正在他思考的時候,一百多艘大船返了回來,減下來速度,靠了岸,一個個士兵魚貫上船,然後趨馬入河。先機佔住了,決定性戰鬥開始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