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對方軍艦被炮彈擊中後升起第一團火花的時候,每個人心裡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該死的德國人,居然想以小欺大,好,看我怎麼收拾你們!——美國巡洋艦「布法羅」號艦長吉姆上校,當時德國驅逐艦「弗萊歇爾」號正在距離他3000多碼的地方向他的戰艦開火。
該死的美國人,居然膽敢冒犯德意志帝國海軍,我要讓你們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德國驅逐艦「弗萊歇爾」號艦長沃爾特中校,當時他的戰艦正遭到對方兩艘巡洋艦的猛烈炮擊。
慘了,吉姆那個笨蛋,居然將我們捲入和德國人面對面的戰鬥,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可怕後果!唉,反正主要責任由吉姆扛,自己也就跟著打吧,但願不要將德國人打得太慘。——美國巡洋艦「馬波海德」號艦長菲利普上校,由於那艘德國驅逐艦集中火力打「布法羅」號,他的軍艦此時尚且毫髮無傷。
混蛋的美國人,竟然敢向德意志帝國挑釁,好樣的沃爾特,一定要狠狠的給我打,有什麼責任我擔待!——德國巡洋艦「豪森」號艦長維森伯格上校,他的戰艦正趕往戰場,5分鐘之後即加入戰鬥。
要命啊,我來到這裡可不是要打仗的,要是一發炮彈不巧擊中這裡,那麼國家就要損失一名極其優秀的情報官了,不行,我得找個更加安全的地方。可是哪裡比較安全呢?——美國情報官諾沃少校,當時身處「布法羅」號巡洋艦的指揮塔裡,戰鬥中最不安全的地方之一。
不幸的預感總是最靈驗!不過,既然戰鬥開始了,就讓他們好好瞧瞧德國海軍的厲害吧!——德國驅逐艦「弗萊歇爾」號副艦長安德雷少校,前途看好的青年軍官。
這樣一個團結、強大還有榮譽至上的國家和它的軍隊在受到侵犯時地反應還用試探嗎?天啊,真不知華盛頓的大員們是怎麼想的!看看那些德國人的反應吧,他們恐怕已經達到視死如歸的境界了!唉,棋子。我們都是棋子!——美國中央特別觀察員丹尼爾少校,身負重要任務的神秘人物。
什麼?外面的美國船還沒沉?那好,就再請它吃幾發炮彈吧!德國驅逐艦「弗萊歇爾」號,號主炮塔火炮指揮官施奈德上士,在德國海軍中服役超過7年的老海員,曾兩次獲得戰鬥勳章,他指揮地這兩門,力毫米炮第一次射擊就命中美國巡洋艦「布法羅」號。
救火啊——,美國巡洋艦「布法羅」號艦載機飛行員那特少尉,戰鬥剛開始他停放在艦尾的水上飛機便被炮火引燃,30秒後迅速化為灰燼。
上帝啊。好精彩的戰鬥場面!——巴西海軍「巴卡巴爾」號潛艇全體艇員,在德國水兵已經登艇的情況下,他們在整個戰鬥中成為最忠實的觀眾。
揍他娘的美國人!——德國G512隊中7艘萬噸級貨輪上的船長和水手,整個戰鬥過程中一支在為德國艦隊助威,還有人打算用船上的105毫米速射炮攻擊美國巡洋艦,可惜對方始終在射程之外游戈。
在「豪森」號加入戰鬥之前,2100噸的「弗萊歇爾」號不得不單獨與兩艘美國輕巡洋艦作戰,其中「布法羅」號1908年下水,排水量5750噸,裝備203毫米艦4門、120毫米炮10門、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其中4門203毫米主炮以雙聯裝方式在艦首和艦尾各配備一座。10門120毫米炮以單裝形式配備在戰艦兩舷,此外還有若干40毫米和20毫米機關炮,最高航速30節;「馬波海德」號1907年下水。排水量5500噸,裝備152毫米艦炮6門、105毫米速射8門、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6門152毫米主炮分3座雙聯裝炮塔呈前二後一配置,105毫米副炮以單裝形式配屬在兩舷,最高航速28節。
僅從數據上看,「弗萊歇爾」號是處於絕對的下風,但是艦長沃爾持之所以敢向對方挑戰,憑借地不只是勇氣。在不到4000碼地距離上,兩艘美國巡洋艦的203毫米主炮和152毫米主炮並沒有射程上的優勢,而且射速在德艦120毫米雙聯裝炮面前還處於下風。射擊精度方面,高速運動中地雙方命中率都有所下降,「弗萊歇爾」號除了第一次射擊有2發炮彈命中「布法羅」號中後部之外,第2、第3次齊射均只有,發炮彈命中,第4次齊射6發炮彈更是全部近失,高速運動的另一個結果就是雙方都輕易的避開了對方發射的魚雷,一枚枚魚雷只能無奈的在海面上拖曳著一條由氣泡組成的白線,耗盡燃料之後默默沉入海底。
德國人很快發現美國水兵的炮術並不比英國人強多少,「布法羅」號那威力巨大的203毫米炮幾乎成了艦隊的鼓手。隆隆的炮聲響徹海面,一發發炮彈卻只是激起又高又大地水柱,充其量只是讓德國驅逐艦在它們掀起的波濤中顛簸幾下,戰果甚至還不如那些120毫米副炮,3發120毫米穿甲彈先後命中「弗萊歇爾」號,一發將其右舷炸出個大口子,一發打穿煙囪落入左舷海水中,還有一發最為驚險,落入水兵餐廳並將裡面炸得一塌糊塗,幸好當時連廚師也不在餐廳,所以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相比之下,「馬波海德」號的152毫米主炮對於「弗萊歇爾」號的威脅要大上許多,儘管只有1發直接命中目標,但更多的近失彈所造成的損傷也是不可小視的。
值得慶幸的是,「弗萊歇爾」號畢竟是一艘1917年設計、1918年完工的新式驅逐艦,2100噸地排水量要比以往的驅逐艦大近一倍,而且吸取了德一英海戰中的諸多教刮,使得艦艇在火力、防禦、航速和續航力上尋找到了一個較好的平衡點,儘管是輕型艦隻,但德國船舶設計師們並沒有忘記戰艦的生存能力,6台鍋爐、2台輪機分兩組安置在相互獨立地艙室中,即使其中一個艙室被擊中也不會出現整艦失去動力的情況。這種刺刀級驅逐艦使用全燃油鍋爐。可載重油650噸,續航力3000海里,最高航速30節。
在最初5分鐘的炮擊中,「弗萊歇爾」號吃了4發中等口徑炮彈和10餘發近失彈,底艙輕度漏水,但基本上不影響艦艇的戰鬥能力,這段時間德國炮手們的表現一如既往的優越,他們的120毫米炮1次命中美艦「布法羅」號。只見那艘不幸的輕巡洋艦甲板上濃煙滾滾、烈焰沖天,航速雖未降低,但主炮地射速和精度已經大大下降。
就在這時,4發152毫米炮彈在「布法羅」號周圍轟起4根高高的水柱,紛紛揚揚落下的水花或許有助於緩解上面的火勢,但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宣告了戰場局勢的改變——單艦能力足以和「布法羅」或者「馬波海德」號相匹敵的德國守護者級巡洋艦「豪森」號終於加入戰鬥。
看到自己的小弟被人打得彈痕纍纍,這可讓「豪森」號上的眾將士們非常氣憤,才剛剛進入魚雷射程,四枚魚雷便毫不猶豫的竄了出去,直接命中對方並不是它們地主要目地。逼迫兩艘美國輕巡洋艦扭動身軀進行規避之後。「豪森」號上的152毫米炮開始發威了。
從「豪森」號上發射的炮彈還是優先照顧到了受傷地「布法羅」號頭上,只見德艦的一輪齊射之後,只有四根水柱在「布法羅」號周圍升起。不用說,另外兩枚不是命中「布法羅」的甲板就是鑽進它的艦體。儘管美國軍工實力強大,但是在穿甲彈技術上,就連海軍傳統強國英國在德國人面前也要略遜一籌,更何況是多年未逢敵手的美國海軍。一陣爆起的烈焰之後,「布法羅」號冒出的黑煙更加濃烈了,但到目前為止,上面的水上還沒有選擇跳海逃生,看來儘管火勢兇猛,那艘船暫時還沒有沉沒之憂。
己方旗艦受損嚴重。「馬波海德」號一面集中艦上火力轟擊剛剛加入戰局的德國巡洋艦,一面橫擋在「布法羅」號和德艦之間,「布法羅」號的指揮官心領神會,隨即指揮著這艘甲板以上均被燒得面目全非地戰艦脫離戰場。「豪森」號是1917年下水的新艦,可畢竟只有輕巡洋艦等級的防禦,在吃了「馬波海德」的一發152毫米炮彈之後,它的右舷也燃起了大火,滾滾濃煙很快燻黑了它嶄新的艦體,好在火勢並不大。在水兵們的努力下,大火很快得到控制,這艘巡洋艦也就鍥而不捨的和「弗萊歇爾」號一道追擊美國艦隊。直到「馬波海德」號釋放煙霧並掉過頭來釋放一排魚雷掩護自己撤退時,兩艘德國戰艦才戀戀不捨的退出了戰鬥,它們很快回到船隊,並受到水手們地熱烈歡迎。
下午5時,這支代號為G12德國船隊與一支智利巡洋艦隊會合,此後再未受到攻擊,並在智利艦隊的護送下最終抵達了智利瓦爾帕索港,船隊所載的出了槍械彈藥等軍用物資之外,最為重要的無疑是整整一個中隊的貓頭鷹轟炸機,這也是德國重型轟炸機部隊首次部署到智利。該轟炸機中隊的全體飛行員、技術人員和機勤人員已經先期抵達了智利,常規性的轟炸只是他們的任務之一,和萊托一福克貝爾的地面部隊共同完成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才是他們最為期待的。
海戰結束後的當天晚上,兩艘受創的美國輕巡洋艦灰溜溜的駛入尚未遭到封鎖的巴西薩爾瓦多港,並在那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緊急維修,之後便黯然返回美國本土。海戰的結果自然不能讓美國人滿意,「馬波海德」號不得不進入船塢進行2個月的大修,「布法羅」號更是直接退役,整個海戰中共有79名美國水兵喪生,另有100多人受了不同程度的創傷。作為美國的盟友,巴西人損失了他們最為寶貴的兩艘潛艇,其中一艘被德國人俘虜後轉送給智利海軍,在後面的幾年時間裡雖然沒有突出的戰績,卻為智利海軍訓練出了第一批潛艇學員。
海戰結束之後的第二周,隨「布法羅」號參加戰鬥的中央特別觀察員丹尼爾少校直接向白宮遞交了一份報告,報告中詳細介紹了海戰的全過程,並從艦隻性能、指揮官表現、水兵技術、士氣等方面對雙方海軍進行了有限的評估,尤其對德國驅逐艦官兵在劣勢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智慧稱讚有佳。在報告的結尾,這位觀察員寫上了自己的個人意見:那是一支極其可怕的海軍,雖然他們的歷史並不悠久,但是鬥志旺盛、訓練有素,軍官和士兵的素質尤為突出,指揮層年齡結構合理,統治者懂得如何支配他的海軍,建議在美國海軍沒有掌握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盡量避免與這支海軍發生任何形式的正面衝突。
在海戰結束的當天,柏林便對此事作出了迅速的反應。德國外交大臣緊急照會了美國大使,對美國海軍此舉進行了強烈的抗議和譴責,並警告說如果再有類似事件發生,德國有權採取報復性行動,並且不派出事態繼續升級的可能!次日,德國首相貝特曼親自向全國公佈了這次海戰的細節和實際損失情況,並聲名海戰中雖然是德國驅逐艦開了第一炮,但此前美國軍艦已經在實質上威脅到了德國軍艦和船隊的安全,此舉只是合理的自衛反擊行為。
同一天,華盛頓也作出反應,指責德國軍艦在衝突中開了第一炮,並造成近兩百名美國海軍官兵的傷亡,美國國內輿論也偏向於政府一方。不過,由於雙方政府均沒有將此事擴大的打算,兩國代表最終在談判桌上坐了下來,並在1919年6月15日簽署了《德一美南美戰場互不侵犯條約》,規定雙方軍隊在南美交戰區不得有直接攻擊或參與直接攻擊對方的行為,若誤擊實在無法避免,事後必須雙倍賠償對方的損失。
6月20日,為了保護本國海上運輸線,德國海軍的兩艘航空母艦「齊柏林」號、「麗莎」號在眾多輕型艦隻的護衛下進入南美海域,這既是順應軍心、民心之舉,也受到了智利盟友的熱烈歡迎。作為回應,美國海軍派出強大的戰列艦「亞利桑那」號、「賓夕法尼亞」號和航空母艦「蘭利」號、「列剋星頓」號進駐巴西北部港口,以加強反智聯盟孱弱的海防,並安排本國造船廠為巴西、阿根廷建造戰艦、潛艇。作為參戰國之一,蝸居加拿大的英國流亡政府也派出兩艘軍艦駛往南美參戰,但是很不幸,這兩艘戰艦在中途便遭到德國海軍的阻擊,兩艦最終齊齊沉沒於加勒比海以東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