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再生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東 第一章
    建安六年二月十五日。

    壽春郡守府議事廳中,雲集了我軍大半中高級將校文臣。一眾人等以文武兩隊分列於大廳的左右兩側。在謀士文臣一列的首位赫然正是剛被拜為軍師中郎將的徐庶,儘管陡升高位,但徐庶並無半點志得意滿之色,面上仍如往常一般的淡然自若。徐庶之下,則分別是別駕孫乾、治中簡雍、主簿陳震、金曹從事糜竺…………在武將一列中,魏延意氣風發,昂首挺胸地立於第四位,僅位於二哥、我和龔都之下。因壽春一戰中的奇功,魏延被破級擢升為偏將軍,從而成為目前我軍眾將中僅有的四位「將軍」之一。(原本應該是五位,但安漢將軍劉辟已經戰死。)。魏延以下,則是升任振威中郎將的趙雲以及陳到、林豹、林雪、金疇、廖化、周倉、裴元紹等一眾軍校尉和副校。列於最後一位的卻是第一次參加正式軍議的關平。關平現在僅任軍司馬一職,原本二哥還不願讓他參加軍議,認為他的軍職和閱歷還達不到參加軍議的資格,但最後在我的一力勸薦下,二哥才算勉強答應了。此外,甘寧、解世、戴兵因領軍駐防在外,沒有能夠趕回壽春。

    「為今群雄並立,盡皆覬覦天下,漢室搖搖將墜。內中又尤以國賊曹操為甚,曹賊上欺天子、下禍黎民,麾下爪牙林立,勢力雄厚,更兼野心勃勃,且與我軍已成水火難容之勢。前些日曹賊北伐冀州,南奪汝南,實力愈盛。我軍若不再有所作為,日後以壽春一郡抗曹賊數州,其勢必危。」大哥神情凝重,沉聲將我軍面臨的嚴峻形勢擺了出來。

    「軍師!」大哥將目光凝聚在徐庶身上,懇切地問道:「今後我軍該當如何進取,還請軍師賜教?」

    「主公,列位!徐庶不才,就且姑妄言之,不當之處,還請指正!」徐庶出列向大哥躬身行了一禮後,從容自若地說道:「方今之勢正如主公所說,天下大亂,群雄並立。於我軍而言,群雄之中有只可為敵者,如曹操;但亦有可引為盟友者,如荊州劉表、西涼馬騰、河北袁家。我軍進取之道,必要善於引援而制敵。」

    「軍師!那劉表、馬騰甚至河北袁家,論及實力皆勝我軍,如何肯為我軍所用?」孫乾有些疑惑地問道。

    「孫別駕,我並非想讓劉表、馬騰他們聽從我軍調遣支配,只是要以他們來牽制曹操。」徐庶淡然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曹操勢力愈盛,非但對我軍是莫大的威脅,對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便以河北而言,袁曹之間水火難容之勢,絕對不下我軍之於曹操。官渡、平丘兩次大敗,袁紹之死,鄴城之失,使袁曹之間絕無和緩之可能。若我們能引這三方為援應,協力牽制曹操,必能一阻曹操之勢,從而為我軍之進取贏得時間和機會!」

    「軍師,劉表與馬騰確可以為援應,但河北袁家還能指望得上嗎?如今袁紹已亡,鄴城又失,冀州恐怕不用多久便會落入曹操之手。以袁紹几子之能,能夠抗得住曹操嗎?」趙雲劍眉微挑,出聲問道。趙雲當年在公孫瓚麾下時,與袁紹軍多有交鋒,對袁紹軍中情況頗為瞭解。

    「趙郎將,若是平丘一戰中袁紹第三子——袁尚未亡,袁家的確支撐不了多久。但如今袁尚已死,袁家反而不至於速敗!」

    「軍師,這又是為何?」聽罷徐庶的話,不但趙雲一頭霧水,連大哥都有些好奇起來,急切地問道。

    「主公,徐某昔日四方遊學之時,聽聞袁紹在其三子之中,最喜幼子袁尚,曾有意傳位於他。不知此事是否屬實?」徐庶回問大哥一個問題。

    「不錯,確有此事!軍師為何有此一問?」大哥點了點頭,但仍然不明所已。

    聽到這裡,我已經領會徐庶的意思。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河北豪門袁家之所以會在袁紹身死之後迅速敗亡,主要便是因為袁紹長子袁譚和幼子袁尚爭位內訌,致使臣屬離心、軍力消耗,從而給了曹操以可乘之機。如今袁尚已死,次子袁熙又性格儒弱、無心於爭位,袁紹名位的繼承權毫無疑問地歸屬了袁譚。避免內亂的袁家儘管面對曹操仍處於劣勢,但畢竟在河北尚有較高的名望,絕對不會在短時間內便兵敗如山倒。所以,只要袁譚軍能在某一地擋住曹軍的進攻,站穩了腳跟,就很有可能由此進入僵持狀態。如此一來,袁譚固然沒有能力擊敗曹操,而曹操在背後我軍與六表、側翼馬騰的牽制下,要想收拾掉袁譚也不會那麼容易。這種僵持狀態正是我軍最需要的!

    好一個徐庶!果然是「盛名」(後世的盛名)之下無虛士。我能夠想通這些,還是憑借對歷史的瞭解以及徐庶的提點。而徐庶依靠自己掌握的一點點情報,竟然就能夠分析得如此深遠準確,的確厲害!論大局觀和戰略能力,他要比我強太多了!不過這樣的徐庶才是我軍最需要的。想到這裡,我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主公,張將軍似已有所悟,可否請張將軍來解說一二。」徐庶恰好看到了我微笑的表情,和聲對大哥說到。

    「哦?三弟,你已領會軍師的意思了?說與大家聽聽!」大哥既驚又喜向我問道。

    我知道徐庶這樣做的意圖所在——剛任要位,太過出風頭難免會招人嫉!雖然認為他這樣的想法是沒必要的,但我還是笑著說道:「大哥,無非就是袁紹死後的長幼嫡庶之爭。袁尚不死,必與長子袁譚爭奪名位,如今曹興而袁衰,一旦內亂袁家必然速亡。但袁尚身死,袁譚繼位再無疑問,如此反而繼續支撐下去。」

    「原來如此,軍師所言甚是!若我四方聯手,確可一阻曹賊之勢。但拖住曹賊之後,我軍又該向何方進取?是復奪汝南,還是東取徐州?」大哥面色欣喜地點頭說道。

    「主公,以庶之見,短期內我軍進取方向,可以八字概之。」

    「哪八字?」大哥急聲問道。不光是大哥,廳中所有人包括我在內,都將目光聚集在徐庶身上,凝息靜氣地傾聽。

    「北不可圖,南不可守!」徐庶從容不迫地朗聲說道。

    北不可圖,南不可守!大哥將這八個字反覆低喃了幾遍,隨即急切地問道:「軍師是說——我軍不宜向北進取,而應當是向南。可是這個意思,這卻又是為何?」

    「正是如此!」徐庶點頭說道:「北面曹操目前已雄距青、徐、兗、豫、雍、司隸六州,若是再得冀州,便是七州。天下十三州曹操已佔過半,其人力、軍力、物力、財力已為天下群雄之最。我軍以一郡之力,數萬之軍貿然北向,莫說進取,連壽春根基能否穩住,尚存疑問。所以,在我軍實力得以壯大之前,北面不可圖!」

    「那『南不可守』又是何意?莫非是要兵進江東?」二哥輕捋長髯,沉聲問道。

    「君侯,正是要兵進江東。江東孫權與我軍之間,雖不能說勢同水火,但將來恐難也免刀兵相見。孫權早有意與曹操結為盟約,若非前次將軍阻隔,恐怕盟約已成。我壽春橫梗於孫、曹兩軍之間,必成此二方眼中之釘,況且江東重臣張紘亦死於我軍之手。若我軍不取江東,孫權遲早亦會引軍攻我壽春。」

    「但孫氏一族已盤踞江東數載,可說根深蒂固。我軍若要兵進江東恐非易事!」糜竺疑惑地說道。糜家在江東也有不少商會,所以糜竺對江東的情況也算比較瞭解。

    「表面看來雖然如此,但江東也並非無懈可擊。以我看來,江東其實身處內憂外患之中!」徐庶自信地說道,「先說內憂,江東之地士族林立,若說根深蒂固,朱、陸、張、顧幾大族甚至要勝過孫氏一族。江東上代之主孫策以其雄才偉略,恩威並濟方才撫慰下了這些士族。但如今孫策暴斃,孫權以弱冠之年繼承兄位。江東士族會服孫策,卻未必會服孫權。若我所料不差,沒有三到五年,江東士族之心絕難盡歸孫權。」頓了一頓,徐庶接著說道:「再說外患,荊州劉表與孫權乃是世仇,兩家積怨極深,近年來大大小小戰了不下二十次。再者,江東之南,山越諸部對孫家亦是深懷不滿。孫權有這些內憂外患,我軍南取江東雖說不易,但卻非沒有可能。」

    聽到這裡,我也不由得眼前一亮。我軍被曹、孫兩方包夾在中間,處於要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而且還缺乏拓展空間。要想擺脫這種惡劣局面,只有尋找一邊作為突破口。在曹操勢大難敵的情況下,江東孫權實際就成為我軍唯一的選擇。原本我對進軍江東還有所顧忌,但徐庶的一番分析逐漸打消了我的疑慮。的確,只要能夠利用好這些孫權的內憂外患,奪取江東並非沒有可能。而且,江東軍最為依仗的水軍優勢,在「三國水上第一強將」甘寧投靠我軍之後,其實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

    「大哥,軍師言之有理,南取江東確是我軍最佳選擇!」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