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軍魂 第三卷 兵鋒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子的奏議
    第二百六十九章太子的奏議

    天竺道、滇池道、安南道幾路大軍出發後一個半月,最先從西寧方向傳來消息,天竺道行軍大總管韓威率領麾下將士及一部泥婆羅僕從軍,直擊中天竺,已經取得了勝績。

    為了對抗我大唐軍隊的攻擊,五個天竺結成聯盟,共同防衛,這次天竺道行軍部的大軍遭遇的也是幾個天竺的聯軍。

    在天竺的茶博及羅城一帶,韓威以火牛陣大破天竺軍隊的數萬象軍,中天竺王阿羅那順魂飛魄散,飛奔數百里,逃回國都王捨城,韓威以火炮、拋石車、雲梯等手段,在十天內連續將茶博和羅城攻取,這幾城的天竺兵潰敗,被斬殺近萬,餘部盡俘,在戰報發來的時候,韓威正率大軍往中天竺國都王捨城方向進發,準備攻取王捨城。

    滇池道的大軍已經與梁建方所領的嶲州一帶的邊軍匯合,往滇池一帶進發途中,沿途的蠻人聞風而逃,還未遭遇過抵抗。

    安南道的大軍已經抵達嶺南一帶,在嶺南的龍州一帶休整,準備在休整數日後,往西南方向進發,先抵交州,在交州分兵,一路直擊林邑,一路攻擊真臘。

    天竺道的戰報還是很讓人興奮的,主持兵部工作的李業詡,也是秘令兵部所屬的情報司,派出所有能派的人員,為出征的大軍服務。

    南方次大陸一帶,基本沒有什麼季節之分,以晴暖的天氣為主,一年到頭都適合作戰,這也給我出征的大軍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此前的戰事準備中,冬衣類的東西除天竺道準備一部分外,其他兩道基本沒準備,這也讓後勤方面的供應少了許多的壓力。

    只是天氣較熱,將士們容易生病,受了傷也容易感染,為此李業詡在大軍出發前,向李世民建議比以往戰事多一倍的醫官數量配置於軍中,準備的藥物及紗布之類的東西也是成倍地增加,將在南方作戰的注意事項製成手則,給每名隊正以上的主官都配發一本。除了這些外,非常重要的問題還是糧草供應方面,因南方溫暖,植物長得不錯,戰馬食用的草料基本不能擔心,唯一要擔心的是將士們的吃飯問題。天氣熱,食物不容易保存,運送的糧食也容易在路上壞掉。

    所幸交州一帶包括整個嶺南盛產稻米,朝廷將糧食補給的任務交給了嶺南道的諸州,出乎李業詡意外的是,李世民責令由曾經在南方主過事的吳王李恪去負責大軍的後勤補給。

    李恪也即奉命而去,在與李業詡告別之時,並未說明其中的情況。

    李恪在給負責糧食運輸的官員令中,嚴令一定要保證糧食的密封與乾燥,以防霉變。在對將領們的命令中,也是一再強調不可吃生的水和食物,以防出現瘟疫。

    已經是初冬了,長安的秋末冬初還是比較乾燥的,雖然有些讓人難受,但這樣的天氣對於患李世民那樣病症的人來說,還是挺適合的,屋內不潮濕,空氣也乾燥,不會對身上的疾病造成不利的影響,也使得這段時間以來,李世民的身子得到了明顯的康復,精神也是好多了。

    一直擔心著李世民的病,親自服侍李世民起居的長孫皇后,也終於喘了口氣,放下心來,只不過這大半年來的辛勞,使得長孫皇后的身體也變差了,天氣變冷起來,又時常出現氣喘不過來的情況,讓李世民很是著急。

    所幸,休養了一些時候,調理了一陣,長孫皇后的病情也穩定了,這才讓李世民放心。

    身體好了,一些朝事李世民也親自處理,特別是前方戰事的情況他都一直在關注,一些決策也是李世民當著太子李承乾的面做出的,只不過所有的戰事李世民都讓李承乾知道,基本的事也都先問詢李承乾的意見再做決定,以此查看李承乾對戰事方面的決斷能力。

    十月初一,依慣例是個大朝會日,在京一定品級以上的官員基本都出席了朝會。

    在大臣們所提請的一些事務都討論處理完畢後,站在朝臣隊列最前面的太子李承乾站了出來,將一份奏折呈給李世民,「父皇,這是兒臣這段時間來所考慮的事,就是進行賦稅方面的改革…」

    「兒臣認為,如今我大唐國力漸強,百姓安樂,一派盛世的景象,然兒臣卻有憂慮!」李承乾已經把這段時間所準備的事項都背得爛熟了,說起來很是順溜,「我大唐境內,世家佔據著非常多的土地,這些土地並不與百姓田地般正常交納賦稅,使得我大唐國庫的收入遠比實際能徵收的少,還有在京及各地官員的封地,這些封地也不是正常交納賦稅,據戶部統計,以上這些不徵稅的田地已經佔了如今我大唐可耕種面積的近三成,而且官員封地的規模和數量也是越來越大,若長此以往,百姓手中的田地會越來越少,終有一天,我大唐所有的土地都置於世家和官家之手,產生動亂…」

    「百姓的田地數終是有限,出產也不可能無限制提高,到時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大唐國庫的賦稅會逐年的減少,所以兒臣上表請求父皇,在暫時無法收回這些田地的前提下,世家與官家的田產,一併納稅,官紳一體,同時減少百姓所徵賦稅的比例,兒臣在奏本裡,有詳細的納稅數額比例等的講述,請父皇定奪…」

    李承乾的話剛一說完,朝臣列中像似炸開了窩一般,議論開了,李世民卻不說話,眼睛一直在群臣堆裡掃,看群臣的反應。

    「陛下,臣支持太子的提議!」李業詡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了對李承乾的支持,「如今天下豐足,百姓衣食無憂,然待天災之年,百姓很有可能食不裹腹,我大唐百姓一向溫順,若非活不下去,絕不會做出犯上作亂之舉,如果能有效減輕進姓的賦稅負擔,那百姓感恩戴德,對朝廷自是更加的擁護,此有得民心之舉;而世家門閥,數百年來都獨然於外,沒有正常交納賦稅,這使得天下百姓不滿,也使我大唐的賦稅收入減少至半。世家佔有大量的土地卻不納稅或者納較少的稅,百姓田畝少卻要納繁重的賦稅,天災之年,百姓收入不足納稅,衣食的憂慮,會使百姓心生怨恨,而暴力相抗,如今陛下對官員所封田畝頗多,也無須納稅,而官員及有功之臣會越來越多,這也使得百姓手中土地越來越少,但按人頭繳納的稅卻不會減少,如此以往,天下必生亂…」

    向世家和官家收取賦稅是第一步,接下來要進行的還有田地所有制度的改革!

    「陛下,臣不認同李尚書此言!」在李業詡喘口氣,想再繼續說時候,長孫無忌卻站了出來,表示反對,「陛下,我大唐立國才不三十年,而世家存在已經數百年,根深基固,若此時強行對其徵稅,那世家必定不服,因其影響力巨大,必定會鬧得人心惶惶,生出亂事來。再者,我大唐官吏俸祿並不高,大部都是依仗陛下所賞賜的田畝產出維持府上生計,若與百姓一同徵稅,那官員的日子更是難過,說不定會出現貪污之像,此舉對朝廷、對國家有百害而無一利,不但會寒了百官的心,還會讓官員們生活陷入窘境,不能一心為陛下做事…」

    長孫無忌此話說得也是挺在理,博得了不少人的認可,一些朝臣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長孫侍中此言差矣,」,李業詡正想反擊,一旁的於志寧出來說話,「陛下,官民俱是我大唐的根本,與百姓相比,官員們的日子算過得非常好了,但百姓呢?卻相差甚遠!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吃不飽飯!」

    於志寧娓娓而道:「前些年,山東百姓作亂,正是因為田地歉收,百姓日子過不下去,而所治之地官員沒有及時救濟,這才使得那些落難的百姓揭竿而起,在陛下親令賑災物資送抵,並承諾不追究作亂者責任時,這些人也都散去,動亂平息!若是百姓不餓肚子,如何會有這事?在下想問長孫侍中的是,你可知我大唐有多少世家門閥?特別是山東一帶?如今天下又有多少官吏?有多少封地?光這些人所佔之地就佔了我大唐登記在冊的田畝數的近三成,而這個數量還在增加,再過幾年,又會如何?他們佔著土地,卻不需交稅或少交稅,使得我大唐的賦稅流失越來越多,如此以往,我大唐的賦稅將會越來越少,請問長孫侍中,你有何計?」

    於志寧是山東人,對山東的事也最是關心,前兩年,因黃河決口,山東遭災,當地官員處置不當,加上世家囤積居奇,不願開倉放糧,致使因災生亂,災民圍攻官府,讓於志寧著急萬分,在朝廷準備派兵鎮壓時候,也就是於志寧上奏,以撫即可平亂,建議朝廷火速賑災,並懲罰處事不力的官員,後來李世民聽從了他的主意,派戶部官員趕赴山東,調運大批物資過去。

    在救災物資送達後,災民領了物資後即散去,動亂平息,幾名趁勢作亂的禍首被誅,使得山東地得以快速恢復秩序,於志寧也因此受到李世民的嘉獎。

    山東一帶正是世家勢力最強大的地方,這些年朝廷針對世家也做了不少的動作,這讓一些世家大閥不甘心既得利益被剝奪,採取與官府對抗或者不合作的態度,因世家佔有大量的田產,山東一帶百姓戶均所佔田地是河北、河南道一帶最少的,田畝少,產出也相對少,在大災之年百姓更容易歉收。

    「你?」被李業詡如此一問,長孫無忌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但還是向李世民奏言,「陛下,臣如此想,是覺得此舉太過突然,若強行推廣,必定會激起我大唐的動盪,因此臣建議,此舉能否暫緩施行,或者逐步施行?」

    「陛下,臣附議!」長孫無忌說完後,褚遂良也馬上站了出來,「此舉定會招致世家抵制,前些年,兵制的改革,還有舉辦官學之事,已經讓世家非常的不滿,若此時提出此議,必定生亂,特別是山東之地!」

    「陛下,臣同意向世家徵稅之舉,」這時李世績站了出來,「就如當初進行兵制改革時候,許多人也是反對,認為會遭到民間的反對,可是施行後,反對之聲何從來?如今我大唐得益於兵制改革的成果,對外征戰連續取得勝利,折扣兵員數量極少,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稅制改革後,朝廷國庫收入增多,百姓的負擔減少,此舉對我大唐江山的穩固,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臣以為,如此對百姓有利之舉,即應該施行,如何施行,這只是個策略問題!」

    在李世績說完後,又有不少的朝臣門站出來地表意見,只是反對的人佔多數,這項改革對於朝堂上的官員利益都是有損害的,大多的人都不希望看到這樣情況出現。

    在眾臣吵鬧間,李承乾再次站了出來,「父皇,兒臣認為,我皇家應該帶這個頭,皇族成員皆按名下田畝收入納稅,如此還有何人敢言反對?凡事都是一個漸進過程,剛開始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不理解,但時間長了,牴觸的人會慢慢少去,何況所抽之稅只佔其產出的不到兩成…」

    李承乾如此一說,朝堂上頓時沒了聲音,所有的朝臣們都是啞口無言,皇家也一併納稅,這在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事,當朝太子這話是何意?不成皇帝就是此意思?

    若真的如此,皇家都納稅了,官吏還敢反對?世家還敢對抗同?只是反對與支持人都不敢站出來說什麼,畢竟關係到皇家的事,沒有人敢隨便發表意見的。

    一直看熱鬧的李世民很是滿意出現這樣的情況,見沒有人站出來再說什麼,當下便道:「此事各位愛卿回去好好考慮一下,朕也會將這份奏本仔細看一下,散朝!」

    隨著李世民站起身離去,朝臣們也都散去,許多人臉上都是神情凝重,大多的人都明白,太子所提的這個奏議,將在長安及整個大唐治下的土地上引起不小的風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