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奮鬥 第二卷大時代 第二卷大時代 第314章 限制
    鐵路是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借口戰時軍運的需要輕便鐵路。從安東到蘇家屯,長2611公里,1904年動工,1905年竣工。這條窄軌鐵路作為通往北部前線的輔助線,以用進運送軍事物資。

    1905年清日北京條約把這條鐵路的管理權委託給日本。這條鐵路與釜山義州鐵路連接將使它成為日本與歐洲間的最快路線,也是一條從朝鮮到滿洲的軍事供應線。為此,滿鐵試圖把這條鐵路換成標準軌距。對此清政府表示強烈反對,因為條約中沒有規定這種變換。日本最後在1909年夏發出最後通牒,強迫清政府屈服後自行其是。

    從那時起,安奉鐵路與南滿鐵路一起構成了日本南滿鐵路公司重要組成部分,而安奉鐵路附屬線一帶即成為了與南滿鐵路一般完全論為日本殖民地,3月6日國防軍發起對關東州日軍的空襲後,國防軍第5師出平頂山沿安奉鐵路向安東挺進,而遼寧省國民警衛隊亦同時對安奉鐵中沿線車站附屬地發起進攻,儘管至少中午已收復安東全城,但卻未能及時阻擊安奉鐵路日軍護路隊對鐵路橋的爆炸,多達15鐵路橋遭到不同程度的爆破壞。

    這時國防軍鐵道兵則派了用場,這支國防軍最龐大的工兵部隊,在搶修和修建鐵路都有著傑出的表現,早在對日作戰計劃擬定時,國防軍參謀部就制了六個鐵道兵團伴隨國防軍進攻的計劃,從6日起,截止至211日,鐵道兵部隊就完成南滿鐵路、安奉鐵路,四十三處臨時鐵路橋的搶建,同72公里遭到破壞的鐵路搶修,但對鐵道部隊而言,搶修鐵路並不是最繁重的任務。

    頭頂的嬌陽毫不客氣地照顧著在鐵道兩旁的拚命趕工的鐵道兵大顆的汗珠順著他們濕透的衣服滴落下來。長時間的工作讓這些鐵兵兵抓握鋼棍的手變紅了,有的鼓起了水,有的手套慢慢殷出了紅色的血水,鐵路疾馳的火車從他們的身邊駛過時,從車頭噴吐出蒸氣混雜著油污噴濺到他們的身。

    「安奉鐵路全長2611里,增建會讓站、搶修復線和迂迴線路,合計需要新建鐵路62公里,爭取使鐵路每晝夜通過能力增加一倍以達到至少20∼26對列車水平天列車前運物資從目前的1萬噸,增加到2萬噸保障作戰物資供給……按照目前的進度,必須要進一步加快速度。」

    作為鐵道兵技術顧問的華強邊走邊對身邊鐵15團團長王德林說道,在這種舊鐵路進行的改造,一天3萬噸的運量已達到此時鐵路技術水平所能達到的極限。安奉鐵路和國內的幹線鐵路不同,國內的幹線鐵路在過去的三年之中都改用了IY43公斤鋼軌,而安奉線和南滿線使用的卻是英制標準的5鋼軌落後的「舊式鋼軌」限制了鐵路的運輸能力。

    「先生,我們目已經完成了十四處鐵路會讓站的全部,摩天嶺會讓站是最後一處會讓站,復線和迂迴線路也已經完工,根據紙面計算,達到2萬噸運輸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王德林在說話時臉著些許驕色16天完成這些任務,鐵15團創造了鐵路建設史的一個奇跡管這些會讓站、復線、迂迴線都是臨時性的戰備道,但15團卻把工期縮短了6天。

    鐵為道兵王德林知道這條鐵路對於即將開赴朝鮮的第二集團軍意味著什麼,後勤運輸是國防軍戰鬥力的根本保障勤直接關係到國防軍在前線是勝或負,喀山城下的教訓給國防軍了最深刻的一課。也正因為如此,鐵15團才會不惜一切的搶修鐵路。

    「現在每天達安東地火車是多少列?」

    望著去地列車平板貨車拉送地平底船江華強隨口問道。儘管江華強不是軍人。但是卻一直關心著這場戰爭。要不然也不會以交通道鐵道總監地身份爽快地出任鐵路兵總技術顧問。

    「九列!這已是京奉線讓不開路。吉開線過於老舊運力有限。瀋陽站地會讓又過到緊張。現在九列已經是極限了!」

    在回答總顧問地話時。王德林地語中帶著些許懊惱之意。自己這邊拚命搶修。可運力地瓶頸卻在另外兩條鐵路給卡住了。

    「九列!……難怪……」江華強想起從安東來時冷御秋到車站送行時眼中地期待之色。顯然第二集團至今仍然在安東止步不前。不是外界推測地諸多原因。而是受運力限制。

    鴨綠江畔。被炸斷地安奉鐵路橋鐵梁垂落於江畔。在江邊地塹壕內。一位國防軍地軍官用望遠鏡觀察著對岸義州方向日本軍地工事。對岸日軍地工事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新意。無非是大量地散兵塹壕配以土木工事其間零散分佈混凝土堡壘加以鞏固而已。在河灘地區同樣分散著多處混凝土堡壘。顯然是為了防止國防軍登陸而特意修建。

    「真不知道他姥姥的還要等到什麼時候!狙擊手都是幹什麼吃的,沒看到日本兵在那加固鐵絲網嗎?敲掉他們!」

    從望遠鏡中看到隱隱有一些日本兵正揮著木錘加固被空軍炸毀的鐵絲網,宋千湖恨恨的罵了一句。安東「前線」和旅順前線不同,旅順前線是炮火連天,而在安東卻是寂靜無聲,至少安東的第二集團軍所屬部隊的大炮幾乎就沒開過炮,對義州方向日軍的攻擊主要是空軍的俯衝轟炸機的轟炸,這裡似乎不是戰場,當然除了狙擊手不斷打出的冷槍之外。

    「數十萬雄師一夜間殺入朝鮮只不是小說家設想而已,現在國防軍的戰役容量已經被運輸能力嚴重限制了。總理和參謀部讓以旅順為首,結果咱們這……」

    查明山在說話時聲中隱隱帶著一絲無可奈何之意,打仗這個在俄羅斯同紅俄血戰過的宿將,從來沒有碰到像現在這樣,鬱悶至極的戰鬥。

    「沒辦法!」

    有些疲憊的靠著椅背的冷御秋,用三個字回答了顯得有些鬱悶的老夥計,老夥計從參謀部再一次調到第二集團軍讓冷御秋非常高興,兩人從俄國分開兩年多了再一次相聚顯然是總理

    安排,就像總理說的那樣「你們兩是國防軍中有著出驗的,讓你們一起去朝鮮,我放心!」

    「集團軍後勤處剛才打來電話,今天到現在只過來九列火車,萬三的物資,如果現在動手,咱們的物資只夠用十天天以後,如果還是像現在這樣旅順讓路,到時咱們舉許就重陷喀山之境,等等!要打就打個穩當的!冒不起險了!」

    提到喀山時冷御秋的眉頭一皺,神情顯得極不自然,直到現在還有九千多名遠征軍將士的遺骸埋骨他鄉「我帶他們去,就要帶他們回來!」自己是國防軍中第一個未做到這個承諾的指揮官,或許正是因為喀山後路被斷的教訓,讓冷御秋不願意再冒險。

    同樣的聽到喀山兩字後,查明山這位當時喀山突圍戰的司令官的眉頭也是一跳,喀山是兩人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

    「讓路!讓一天的路,對面的朝鮮軍就多一天準備時間他們多一天的準備時間,到時咱們的進攻難度就加重一分奉線一天有3萬噸和吉開線的15萬噸運能,一天45萬噸的運能噸要讓給民間,四萬噸旅順方向至少需要25萬噸以,咱們能分配到15萬噸都是老天爺保佑了!今天咱們還有萬三的初給,放到五天前,咱們一天才只有兩列火車3000:的補給!還算不錯」

    現代戰爭的物消耗水平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同此時各隊大依賴騾馬不同,因為缺少優良役用馬,國防軍從建軍之日起,即依賴卡車運輸物資、火炮以及兵員,國防軍一個摩步師,共有各型裝甲、運輸、牽引車輛2500餘輛,集結集中期每天消耗物資,參加作戰行動時每天需要補給600:物資,而裝甲師則需要增加近一倍,即便是消耗物資最少的國民警衛隊一個師,每個戰鬥日也需要補充至少200:物資。一個集團軍計算,一次進攻戰役至少需要準備25萬噸物資,如果的戰線突擊耗用的物資既將倍增,其中油料佔到約戰3分之1,而油料卻需要從海、西北等以的煉油廠運輸到前線,至於彈藥更是90都是從西北省方向運輸,其它物資從南方運輸。

    而在遼寧作戰的國防軍後勤保障之大半,所依賴的鐵路是日本滿鐵公司的兩條鐵路,這兩條鐵路,儘管兩條路日人保養良好,但是自建成以來並未進行大改規升級改造,落後而陳舊的鐵路已經嚴重地影響了許多地段的通過能力。在這種條件遼寧的運能緊張是肯定的。

    而遼寧運能緊張,卻又直接導致的了第二集團軍,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對面的朝鮮軍在那裡加固工事,而不能像第一集團軍那樣在6號的當天,對朝鮮實施猛烈突擊,對朝鮮軍的攻擊只能依靠空軍的轟炸,甚至於空軍的俯衝轟炸機、轟炸機都是從濱海省和吉林、黑龍江方向起飛,原因非常簡單,從三地起飛的轟炸機可以防止擠占更多的運力。

    「現在咱們已經儲備了以滿足16至1個進攻日的物資,如果在能在16天內打到仁川方向,我們可以海得到補給,現在旅順方向能擠出運量,是因為非戰鬥物資都推給了海路由大連碼頭轉運。」

    這時明山走到作戰地圖前,右手指著朝鮮半島中部的一個位置,有些焦切的看著坐立起來的司令。

    「你是說借海路?安奉路一天15萬噸,如果再加仁川的碼頭,即便是……我看成!明山,你立即以集團軍的名義詢問參謀部。」

    起身到地圖旁的冷御秋的眼前同樣一亮,像第一集團軍一樣,在16天內打下仁川,然後變仁川為已用,想到這冷御秋的呼吸立即變得急促起來。

    共和八年年底,當國會以微弱半數通過將共和中國行政首都遷至西北市後,國會的反對黨要求國務院必須在年底前完成、國會、國務院以及國務院下屬機構辦公場所的興建則遷都議案必須要暫時擱置,他們顯然無視了當時尚未改編的國防軍的西北邊防軍十餘萬鐵道兵和數萬工兵的存在,除去國會使用邊防公署辦公大樓之外,僅僅只用了九個月,在數萬工程兵的日夜努力下,他們所要求的國務院下設各部的辦公大樓就在西北市的中心聳立起來。

    而位於實業大道原邊防軍司令部原址的國防部大樓這個號稱世界佔地面積最大的辦公建築也正是那一時期建成,從國防部大樓四面望去,國防部大樓是一個工整的正方型建築空中望去,其樓頂則組成了國防軍的四角稜星標誌意含方正之意,同時也隱括著國防軍的信仰「榮譽、責任、國家、奉獻」,共和十年元旦投入使用後,這裡便成為了中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所在地。

    在對日宣戰之後,作為中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的國防部大樓也就成了中國最為繁忙的一個政府機關國防部大樓負6層的戰時指揮中的任何舉措都決定著前線的一切,這裡是國防軍的名副其實的心臟甚至於一定程度超過那處位於市中總理的私人「綠島」的那處最高統帥部。

    「不可能!」

    國防部大樓負6層的作戰室內響起一聲駁斥聲。

    未等匯報的參謀官把話說完,王公亮就站起身來用三個字作了回答。王公亮的反駁讓作戰室內的氣氛一變,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這個不過三十五歲的國防軍副總參謀長,不過更多的時候人們還是願意稱他為「王總長」,原因非常簡單,他是代理總長個代子他已經扛了三年多,在大多數時候多數人更認為他是總理司馬在國防軍的一個棋子,畢竟他太過年青。

    幾年前改編國防軍時方儘管心知無緣角逐中央之位,但所能接受的總參謀長的人選是蔡鍔或蔣百里是因能接受的國防部長的人選只有蔡鍔一個,所以只能另他人,至於蔣百里卻因其個人原因與這一職務無緣,最終各方還是接受了司馬的建議,由王公亮以副總長之職出任代理總長,一代就是數年之久。

    「我說的不可能,不是第二集

    能在16天內打下仁川,而是因為其它的原因,這一攤子太大了,遼東、朝鮮、台灣、還有以後的琉球,目前根據動員令,除去64個師之外,我們已經動員52個師,官兵多為整編後退役官兵,所以在兵力我們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運力呢?總長,我們在遼東方向是靠著海路和陸路運輸的兩路並進,才保證了第一集團軍的全面進攻和第二集團軍的預備進攻,至於第三集團軍,其所需要的彈藥部分是通過同鄭路南下,所以不會擠占北方方向的運力,但是其未來物資將全部依賴海運!目前我國的商船噸是136萬噸,農商部要求我們必須要給民間保留6萬噸的運能,而現在的這50萬運能,0%分配給了海軍方面,用於保障在台灣的登陸行動,一艘萬噸商船只能掛載6艘登陸艇,海軍和第三集團軍每天都打報告要船!旅順那邊讓第二集團軍催的也是天天喊著要船!現在第二集團軍又要船,而且一開口就是至少15萬噸!就是把咱們生吞了,也湊不出這麼多船給他們!除非不打台灣和琉球!可能嗎?」

    王公亮的話讓作戰會議室內陷入了沉默之中,原本還準備再說些什麼的的蔡鍔同樣沉默了,打台灣和琉球不僅僅只是面子問題,這兩地直接關係到這次戰爭是否能夠真正獲得勝利,達到盡可能削弱日本、減輕東方壓力的戰略目的。

    早在參謀部制定對日作戰計劃時,台灣就是必攻之地,原因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不自己打下來,在談判的時候,日本人即使是同意把台灣交給中國,但介時台灣作為中國的必收之地,就會成為日本手中最重要的籌碼,而列強介時出於抵制中國出發點,同樣會支持日本灣、旅順不下,將會對未來的談判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日俄戰爭時,日本人所得到僅僅只是半個庫頁島而已!而之所以可以佔到這個「大便宜」,還是在全世界都支持他的情況下,在英、法債主的威逼下,內外交困的俄國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把半個薩哈林割給了日本,至於戰爭賠款則是一分沒有。

    而1905年時對日本有利的國際大環鏡,卻並沒有出現在這次戰爭的中國身甚至於中國反而面臨俄國那種需要承受外部壓力的局面,各國可以接受一個強大的日本但是卻不能接受一個強大的中國,過於削弱日本實力,是英、法、美等國絕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他們需要遠東保持平衡,如此他們才能維護自己的遠東利益。

    只有打下來既成事實後,即便是他們不支持無力改變國防軍大兵逼境的現實,到那時外交部才能緊緊的咬住賠款問題,在這個問題和列強周旋,最終達到地也要、賠款也不能少的雙贏局面,而不是僅僅只是得到賠款或是一丁點肉沫。

    如果打不下來計劃中需的那些地區,不形成進軍日本本土重兵壓境之勢的局面法美絕對不會逼迫日本同意讓步,接近中國提出的媾和條件。因為到那時對於英法美而言何保住日本不被中國吞併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不像現在法美所考慮的問題是讓日本體面的結束戰爭,以確保日本不被過份削弱。

    「公允交通部是同德國達成協議,從德國租借35萬噸商船嗎?看看在交通部那裡想想辦法,想辦法把他冷御秋需要的15萬噸商船擠給他,新加坡那邊就是一個緊箍咒,咱們拖不下去了!」

    一直未發言的蔣百里口輕聲說道,作為國務院軍事參謀部總長的他,一般情況下並不介入討論,以避免因此引起的與總參之間的尷尬。國務院軍事參謀廳和國防軍軍事參謀部之間處於著一種非常微妙的位置,作為直接向總理提供軍事建議的國務院軍事參謀廳,因其特殊的位置決定了他擁有不遜總參的建議權。

    國務;軍事參謀廳的設立實際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歐戰結束後,出於軍事需要求國務院從德國聘請了一批出色的德軍高級指揮官,將這些外國人以顧問的名義安排進總參或國防部顯然不太合適,所以司馬才會設立國務院軍事參謀廳,廳內的數十名德事專家和將軍並不會直接介入部隊,而是從各個方面為司馬提供軍事建議。

    新加坡!面中略帶著些許病態的蒼白之色的蔡鍔在聽到這三個字的時候,神情隨之一緊,這場仗看似是中日兩國的之間的對決,但是實際卻牽涉到英、法、美三大列強的亞洲政策,從戰爭爆發的第一天起,三國就已不同程度的介入其中。

    這一國防軍打的太順,這種順利只是加深的英、法、美三國的警惕,表面看來的已經被歐戰消弱的英、法兩國看似沒有能力干涉這場戰爭,但對於想績此戰擠身列強俱樂部之中,完成從獵物向獵人轉變的中國而言,因日本與三國徹底決裂是得不償失。

    「讓第二集團軍再稍加忍耐,現在租借的德國商船剛過新加坡,關於船的問題我會出面和交通部協調解決,朝鮮拖不下去了!從新加坡發回了電報,現在英法兩國在支持日本的立場是一至的,他們正在試圖用其他方式迫使外交部門作出實質性讓步,國防軍需要用大炮給他們撐撐腰了!」

    關於鐵路運力的問題,無語參考的是1930年韓國京義鐵路運輸水平,日輸送能力為111萬噸,說實話,這個數字底的無語幾乎不敢相信,又查了一下其它資料後才相信這個數字是應該是可信的,從1905年至19111年時安奉鐵路累計運送乘客569599人,運送貨物651噸。另日本在《遠東蘇軍後勤準備調查》中,詳細計算了西伯利亞鐵路的晝夜通過量和蘇軍作戰物資的需要量,其結論是,西伯利亞鐵路的最大年運量為93萬噸,月平均77萬噸。當然在對日作戰前,蘇聯對西伯利亞鐵路進行的緊急改造,最終達到月平均135萬噸的極限水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