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臥龍助理 網友上傳章節 第二百九十六章 勁敵不止一個
    第二百九十六章勁敵不止一個

    夏侯淵之事,對張合來說是個意外,但他也並非震驚到不可想像。

    自潼關被漢軍奇襲之後,因是受到這個刺激,夏侯淵就變得愈發的剛愎自用,完全是聽不進去勸告。而在當初自己無奈之下棄守陳倉之後,夏侯淵竟是不顧自己為曹氏效力多年的之情,當著諸軍將士加羞辱斥責,差點還把自己給斬了。對此,張合當然是心有介蒂的。

    而今聽聞夏侯淵戰死,張合心裡反而有一種釋然的感覺。

    不過,釋然之後,憂慮卻不減反增。

    因為張合知道,夏侯淵乃是曹操的心腹愛將,與其除了主臣關係之外,還兼有一份兄弟之誼,如今夏侯淵之死,必會令曹操大為悲憤,而關中的失陷,同樣也需要有人來擔責任,如果非要尋一個人來擔責的話,那自己豈能脫得了干係。

    儘管張合明白關中如今的局面,與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有時候政治就是這麼殘酷,到時候難免自己會成為犧牲的對象。

    此時此刻,張合才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不過,在得到郭淮的情報之後,張合還是暫時放下包袱,決定棄守武功,率這兩萬寶貴的兵力,繞道前去與郭淮和徐晃部會合,共同堅守三輔北部的馮翊郡再說。

    所謂三輔,其實是漢景帝之時,所設的三名管理京畿之地的官員,武帝之時名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後來久而久之,便將這三位官員的轄境定為了京兆、馮翊、扶風三郡,而張合所在的武功城,既隸屬於扶風郡內。

    然而,就在張合準備棄守武功,沿渭水向東退往扶風郡治所槐裡時,細作送來的最新情報卻讓張合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漢軍吳懿與龐德率軍繞過武功,以夏侯淵人頭招降三輔各郡,扶風太守和京兆尹在聽聞夏侯淵戰死的消息,又無兵可守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了開城投降。而司隸校尉鍾繇亦率留守長安的官員,棄卻長安向北撤往馮翊郡。也就是說,洛水以南,武功以東的廣大三輔地區,已經為劉備傳檄而定。

    這個消息同樣也意味著,張合和他這兩萬弟兄,如今已變成了一支孤軍,被困死在了武功城。

    當張合陷入絕境時,馬超和方紹所率的奔襲部隊,已由涇陽出發,一路勢如破竹,在無人敢擋的情況下,於數日之後順利的抵達了洛水之南,打算由此渡水奪占馮翊郡治所臨晉。

    這臨晉城與蒲津渡之間直線距離不過百餘里地,其間再無可供屯紮大軍的城池,也就是說,臨晉城是洛水以北唯一的一個戰略支撐點,如果能奪取此城,就算曹操的大軍佔據了蒲阪津,並成功渡河,但他在黃河以西,洛水以北也將沒有立足點。

    一切似乎都在按著預計的設想發展,然而,就在馬超志得意滿,準備率軍渡洛水,以為可以像之前一樣,不費吹灰之力,在城中官民的迎接下,大搖大擺的昂首入城,然後大吃大喝一通時,馬超驚奇的發現,臨晉城上已是旗幟遍佈,刀戟森森,高聳的大旗上,赫然的書寫著一名「徐」字。

    三天之後,臨晉南門,此地,距離洛水不過數百丈,由一條大渠引入洛水,環城形成了護城之河。

    此刻,百丈之外的灘頭上,已經是伏屍數千,遍地是漢軍留下的衣甲與兵器。

    一隊千餘人的曹軍正在打拾戰場,撿拾漢軍留下的戰利品。內中,一名英武的中年將軍,正默默注視著洛水,那些乘著竹筏狼狽退往南岸的漢軍。

    三天以來,這已經是漢軍第四次的試圖強渡洛水,但都無一例外的被徐晃擊敗。剛剛結束的這一場戰鬥,漢軍的一支千餘人的敢死隊,甚至冒著密集的箭雨,強行的衝上了河灘,但卻被徐晃暗伏的一支騎兵車垮,在留下千具屍體之後,尚在河上的漢軍不得不選擇退歸南岸。

    打掃過戰場,在回歸的斥候確認南岸的漢軍歸營之後,徐晃方才率軍退回臨晉。

    當天晚上,另一支兵馬繞道東南抵達臨晉,正是郭淮所率的兩萬步軍。郭淮將兵馬於臨晉東南沿岸下寨,與臨晉城形成犄角之勢,當天晚才匆匆與城與徐晃相見。

    一見面,郭淮便是一臉讚歎色,感慨道:「公明將軍,虧得你臨機決斷,撤潼關之圍搶佔臨晉,要不然我等皆要被困死於關中矣,魏王面前,你必是大功一件呀。」

    涇陽縣距臨晉有七八百里之距,而潼關與臨晉則不足七八十里之距。

    當初夏侯淵臨行之前,令徐晃統率潼關的一萬兵馬,負責進攻潼關。徐晃久戰不下,正自無奈之時卻接到了郭淮的急報,方才聞知夏侯淵隕命的噩耗。

    得此震驚的消息之後,徐晃果斷的決定棄潼關之圍,率軍北渡洛水,早於漢軍三天進駐臨晉。當馬超的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奔而來時,徐晃才得以以逸待勞,藉著洛水之險,屢番擊退了漢軍的進攻。

    聽得郭淮的讚歎,徐晃卻高興不起來,臉上是憂色重重,歎道:「關中局勢發展到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我等皆難辭其咎,哪還還談得上什麼功勞。」

    郭淮卻寬慰道:「關中之失,雖然有我們自身失策的原因,但也是劉備僥倖而已,若不是那魏延如此順利的走出子午谷,偷襲了潼關,局勢也不會到如今這地步,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也。所幸馮翊郡保住了,只等著大王的援軍抵達,形勢應該就會逆轉了吧。」

    徐晃亦努力的振作精神,「為今之計,當一面派快報催促援軍,一面當收拾各支軍馬,極力穩定軍心。只是如今夏侯將軍殉職,我關中諸軍群龍無首,軍心士氣實難收拾呀。」

    曹軍之編制,似徐晃、於禁等將,麾下各有部曲五千,彼此之間的從屬關係,皆乃曹操所委命。

    便如曹操令夏侯淵都督關中各軍,全}文}則徐晃、張合等將便聽命於夏侯淵,夏侯淵則通過指揮各將來完成調度的,至於其本身,一般並不會越級指揮各將的部屬。

    而當夏侯淵一死,魏王最新的詔命尚未抵達,則關中諸將實質上屬於互相獨立的狀態。如郭淮在夏侯淵死後,能說服諸將,率兩萬兵馬趕往臨晉,則完全是諸將看在郭淮的面子和威望上才聽其調令。

    而如徐晃,之所以能調潼關之軍北上,則是因為夏侯淵死之前有命,令其統帥潼關之軍,所以徐晃才能指揮得動這批人馬。

    也就是說,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想要指揮本部人馬以外的部隊,完全就是憑著個人在軍中的影響力與威望。

    說到此時,郭淮忽然眼前一亮,忙道:「誠如公明將軍所言,諸軍不能一日無首,方今關中諸將中,唯有公明將軍威名最著,不如就由將軍暫代統帥之職,率我等共禦大敵吧。」

    徐晃神色一怔,忙推辭道:「這等重任,還是由張將軍來擔任最佳,晃難擔此重任也。」

    徐晃指的是張合,在關中軍團中,張合是曹操指名安排給夏侯淵的副手,理論上來講,在夏侯淵死後,眾人共推張合為軍主也是情理之中。

    這時,郭淮卻歎道:「張將軍若在,確也可以擔此重任。只是除馮翊之外,三輔之地儘是望風而降,張將軍已是被困在武功之地,只怕是凶……」

    「凶多吉少」四個字,郭淮沒忍心說出口,但意思卻也很明瞭,那張合眼下已經是棄卒了,指望他是不用想了。

    徐晃私下與張合的關係還算不錯,如今聽聞張合的處境,不禁也是搖頭而歎。

    郭淮振作精神,「如今之形勢,實是危如累卵,還望公明將軍為大局為重,就不要再推辭了。」

    徐晃沉思再三,環看諸將,見他們也多面懷期望之色,權衡良久之後,遂沉聲道:「既是如此,那徐晃不才,就暫代這統帥之職,不知諸位是否願聽從晃之號令,我等齊心協力,共渡此難關。」

    一見徐晃答應,自郭淮以下諸將皆是鬆了一口氣,齊聲叫道:「唯將軍之命是從」

    …………

    蒲阪之南,三十里。

    左側,滾滾河山奔騰不息,河岸之側的大道上,旗幟遮天蔽日,一支漫無盡頭的軍隊,正沿著黃河向北匆匆而行。

    大道之上,身裹紅袍的曹操斜觀黃河怒濤,一顆心就如這迭蕩起伏的黃河之水一樣難以平靜。

    多年以前,他也是率領著千軍萬馬,走得這一條黃土大道,入關平定了馬韓的作亂。多年以後,何曾想過會又一次「故地重遊」,但他的心境卻是沉重的。

    做夢也沒有想過,曾經的那個織席販織之徒,現如今,卻將自己逼迫到這個份上,堂堂魏王之尊,想入關中卻不得從中原大道而入,只能屈辱的繞行河東。

    這是對他最大有羞辱。

    「劉備啊劉備,想奪去我奮鬥一生的成果,你休想」曹操心中暗暗咬牙。

    正自神思之時,一騎飛而近前,正是劉曄,卻見他行色匆匆,面色間極是惶恐,彷彿發生了什麼大事一樣。

    「子揚,如今失態,有失體態啊。」曹操笑諷道。

    劉曄躍下馬來,顫聲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剛剛收到徐公明將軍的來報,夏侯將軍在涇陽中了馬超的伏擊,已經……已經為國捐軀了。」

    一瞬間,曹操的腦袋彷彿被從天而降的驚雷劈中,他只覺頭腦絞痛欲絕,當場大叫一聲,便是從馬上栽了下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