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口氣已經是帶著點請求的意思,自己好歹也是這個聯盟的名義共主之一,這般放下身段來請求,你就算不答應,拒絕的也該委婉一點吧。
可是周瑜就是這麼直接,先前對劉備剛剛有點起色的態度,就這樣煙銷雲散了。
眼前的周瑜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周瑜,赤壁一戰,周郎之名天下聳動,這可是將曹操「八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的周郎啊,放眼天下十數年間,能讓曹操如此慘敗的人,簡直是區指可數。
所以,當劉備被周瑜乾脆的拒絕之後,他就看出來了,周瑜的傲氣比赤壁之戰前不止長了多少倍,只怕之後更難與之相處。
儘管碰了一鼻子灰,但事關到自己將來的前途命運,劉備不能不拉下老臉來,壓抑著一肚子的不爽,強做出笑容,厚著臉皮又道:「南方四郡不平,都督攻江陵就有腹背受敵的危險,眼下江陵仍有曹軍數萬,只怕都督也難以抽出兵力來南下,我兩家既然聯盟,備自當義不容辭的出一份力。」
劉備這話就真是有點厚臉皮了,不錯,南方四郡雖然與南郡一起可以對吳軍構成南北夾擊之勢,但就四郡那點兵力,能不能自保還是問題,何況去斗膽來攻剛剛大敗曹操的周瑜。
而江南作戰,水戰當先,南四郡通往長江的水路共有兩條,一條是湘水,一條即是油江。早在赤壁之戰前,吳人就攻佔了長沙郡東北部的下雋、漢昌、劉陽三縣,控制了洞庭湖的入江口,而現下周瑜兵馬駐紮於江陵對岸的油江口,又把這第二條出口出給堵了,南四郡縱然想出兵聲援江陵的曹仁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說,劉備的所謂借口,理論上是根本不成立的。
「好你個劉備,赤壁之戰不出一兵,烏林之役光記著搶糧搶錢,那個時候你怎麼沒記著我們是聯盟呢,現下看到好處了就又想起來了,你還真是好意思,我偏偏就是不准,看你敢和我翻臉不成。」
周瑜打定了主意,臉色更加的決然,冷冷道:「兩家聯盟,我周瑜只是奉吳侯之命行事而已,取南郡這般大事,我可是不敢做主的,劉使君若是覺著自己有那個能耐,就去跟吳侯商量吧。瑜還要去視察各營,就先不奉陪了,使君請自便。」
周瑜也沒再給劉備說話的機會,當下起身揚長而去,把劉備尷尬的甩在了大帳中。
劉備受了一肚子的氣,只得拉長著臉回來,一進帳便罵道:「周瑜這廝太過目中無人,真是氣煞人也,這口惡氣我劉備早晚必報。」
諸葛亮與方紹相視一眼,均想能將脾氣一向好的不可思議的劉備氣成這樣,估計周瑜今天又給他吃了不少憋。
諸葛亮遂笑道:「主公且息怒,若亮所料不錯,周瑜不但是拒絕了,還推脫讓主公去找孫權相商。」
劉備當下將之前不歡快的對話說了一遍,張飛聽罷,氣得是鬍鬚倒豎,怒罵道:「他周瑜小兒算了屁,兄長與曹賊相爭時,他還在江南的溫柔鄉里過家家呢,真是氣死人了,兄長,不若今晚偷襲吳營,出期不意的滅了周瑜那廝吧。」
張飛一言,眾人皆是臉色微變,就連方紹也是為之動容。
方紹不是為張飛的怒而震動,而是他所說的「偷襲吳營」之策。眼下劉備軍雖少,但因周瑜毫無顧忌,故而一直放鬆戒心,如果真如張飛之言,出其不意反戈一擊周瑜中軍,將其擒殺未嘗沒有可能。
只是,這其中僥倖的成份太多,而且就算殺了周瑜又如何,迫使其軍潰散又如何,單以劉備一軍,又當如何面面對北岸江陵城數萬之眾的曹仁,況且還有程普的一萬人馬,一直處於半獨立於周瑜的指揮之外,又當如何以應。
張飛的計策,戰術性很強,但於大局觀卻顯然是不利的。
果然,不等諸葛亮發言,劉備便先搖頭道:「算了,吳人勢大,那周瑜赤壁功成,耍些傲氣也在所難免,翼德你那計策,眼下是痛快了,卻只會將我等陷於更加不利的處境。」
張飛被劉備駁回,無話可說,只能一屁股坐下,歪著頭生悶氣。
劉備這時的氣也消了,整個人也冷靜下來,遂道:「軍師,如今周瑜不許我取南四郡,依你之見,當如何是好。」
諸葛亮來回踱了一會,搖扇道:「依亮之見,既然周瑜說了讓主公去與孫權商議,那主公就不妨派人前去遊說孫權,若是孫權點頭了,料那周瑜也不敢再反對。」
劉備卻心懷疑惑,道:「孫家三代對荊州覬覦已久,如今南四郡無主,這麼大一片土地,那孫權多半早就垂涎三尺,就怕派了人去遊說,那孫權也不會拱手讓我去取。」
諸葛亮自信的笑道:「主公不必擔憂,眼下周瑜被阻在江陵城下,程普方任江夏太守,正忙著蠶食江夏江南地。而曹操敗歸,合肥方面有機可趁,周、普兩個能獨擋一面的統率皆在西面,合肥方向孫權必然親往,這個時候,吳人很難再把手伸向南四郡。」
方紹也跟著補充道:「軍師說得沒錯,何況荊州人與吳人世仇,南四郡雖兵微將寡,但若吳人來強攻,必然全力抵抗,所以吳人派的兵若少,多半是攻不下來的,但此時又無處去抽調更多的兵馬。主公就不同了,主公乃劉表同宗,在荊州本就有人望,而且還可以打著大公子這面正統旗號,前去收四郡可說易如反掌。孫權與主公聯合,就是想利用主公的這一點,所以他不可能想不到的。」
這師徒二人的分析,讓劉備多了不少信心,他三思片刻,遂道:「好吧,就先派人去遊說下孫權吧,此番看來又要勞煩軍師辛苦一趟了。」
諸葛亮道:「亮辛苦倒談不上,只是目下新收了不少荊州降兵,還待於收編,夏口劉琦那裡,也有待於亮親往使一些手段,恐怕一時抽不開身。」
外交方面,劉備一直有賴於諸葛亮,這時聽他一說,便又犯了難,道:「軍師確是抽不開身,那不知派誰前往合適。」
諸葛亮笑了一笑,羽扇指向方紹,道:「主公何須多想,眼下不正有一個最佳人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