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戰旗 第三卷:會戰!會戰! 第五百四十八章 對華援助
    第五百四十八章對華援助

    「軍人,還是不要干預政治的好。」

    蔣介石再一次召見了高飛,說話的時候語氣顯得非常誠懇:「軍人的天責就是帶好自己的部隊,打勝應該取得勝利的戰鬥,至於其他的事情,我看就不要想的太多了。」

    高飛太瞭解蔣介石話裡的意思了:「委座,高飛決沒有干預政治的想法,高飛想做的,就是如何切實有效的打敗日本軍隊」

    「這很好,這很好」對高飛的態度,蔣介石顯得非常滿意:「我們中的有些人,整天在那叫著要民主,要民主,但他們完全不顧中國國內的實際情況,現在在中國還不是推行民主的時候,只有把東洋人都趕走了,才可以推行民主。但很可惜我們中的那些人,卻完全都看不到這些,只想政府按照他們的意思來做。」

    高飛在那一聲不響的聽著,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還是少插嘴的好。

    「還有那麼一些人」蔣介石繼續在那侃侃而談:「打著合作的旗幟,卻在搞著自己的一套,政府的軍令政令無法到達,弄自己的小王國,這算是在統一的政府之下接受統一的命令嗎?。」

    高飛知道他說的是誰:「委座,目前的局勢的確有些混亂,但我相信很快就會大有改觀的。對於這一點我是堅信不疑的。」

    「要做一個純正的軍人。」蔣介石重複了遍自己曾經說過的話:「把心思都用到如何帶兵打仗上去,不要整天想著政治上的那些事情,這一點,你做的還是相對讓我滿意的。福建交給你我也是放心的。福建要搞好,要穩定住局勢,對中央要絕對服從,絕對支持,相反的,中央也會給予你最大限度的支持,互相呼應,就沒有辦不好的事。」

    「是的。」高飛淡然答道。

    蔣介石話題一轉:「現在,國際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波蘭覆亡之後,蘇聯趁火打劫,開始向西擴展疆域,建立所謂的『東方戰線』,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了,這對中國是個機會,同時也是一個挑戰你對這一點是怎麼看的那,高飛?」

    高飛沉吟了下:「委座,德、日、意同盟的建立,預示著世界大戰遲早都會爆發,現在英法雖然對德國宣戰,但英法德三國還不會全面開戰,歐洲的事情也就暫時和我們無關,我們的主要目的還是應當放在自己的戰場上。之前英法對於我國實質性的援助並不多,在對德宣戰之後,我想這樣的援助就會更加少了。」

    「哦?」蔣介石來了興趣:「你具體說說看。」

    飛整理了一下思路:「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我國的援助主要來自於德國。嚴格地說,日本人並不把德國看作援華國,畢竟蘆溝橋事變後德國意大利對日本的態度相對友好。但問題在於日德關係良好,中德關係同樣良好,而且蘆溝橋事變後短期內德國還在試圖維繫中德的『傳統友誼』,這當然遭至了日本的抗議。

    首先遭到日方抗議的是德國軍事顧問。民國十七年以後,德國軍事顧問以個人身份受聘於中國,參與了包括圍剿紅軍在內的大小戰役。蘆溝橋事變時,仍有二十多名退役將校等為我國民政府服務。蘆溝橋事變後不久上海爆發大戰,日方就抗議有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德國方面否認了這一指控,並以我們撤離,蘇聯人就會來等原因拒絕撤走軍事顧問。同時,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中德簽署協定,德國開始大規模為中方提供武器,中國則向德國輸出金屬礦產。簽訂這個協定的同時,德國也向中國提供了一億馬克的貸款。民國二十六年德國外銷的軍火,37%供給了中國。截止到民國二十六年八月,中德雙方簽訂的軍火協議金額高達2。23億馬克,不久後又追加5900萬馬克。

    蘆溝橋事變後,日本指責德國繼續向中國提供軍火的行為違反了兩國間的防共協議。7月下旬,德國儘管聲明停止向中國輸出軍火,但是又聲稱將履行完簽訂的合同。蘆溝橋事變後一直到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日軍攻佔廣州切斷香港援華路徑為止,平均每月有六萬噸的軍火經過香港流向中國。其中,60%左右為德國物資。

    然而民國二十七年二月德國政局突變,親日的裡賓特洛甫成為新的納粹外長後,兩國關係立刻冷淡了下來。德國軍事顧問和中方的合同簽訂到了民國二十八年底,被裡賓特洛甫強行終止。德國於民國二十七年七月全面召回了軍事顧問。民國二十八年四月下旬,德國也決定終止和中國的軍火合同。但是雙方的協議金額高達2。82億馬克,終止這個協議對德國軍火業打擊巨大,德國人曾經猶豫是否履行完成之前簽訂的協議。最終考慮到外交上的關係,德國仍然於民國二十七年五月全面終止了中德雙方的軍火合作。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國政府就失去了這一最重要的援助夥伴」

    高飛稍稍喘息了下:「另一個被看成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援助夥伴英國,原本被我國民政府寄予了很大希望,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日本內部的五相會議上,陸相板恆視蘇英為當時對華援助的最為積極的國家。然而英國的援助主要體現在政治道義上。實際上的物資援助,所佔份額意外的小。

    比如民國二十六年7月到二十七年11月為止,平均每個月有6萬噸物資經香港援華,英國所佔比例微不足道。從著名的滇緬公路流向中國的物資以蘇美物資為主,次年底開始的一年間,英國物資僅僅佔據3.4%的比例。英國之所以沒有在物質上積極援華的原因,首先是由於歐洲局勢牽制,能力有限。其次,為了避免刺激日本而冒亞洲殖民地被日本報復的風險,英國也不得不謹慎從事。

    導致英國認真考慮援華的直接原因,是德國停止援華。如果任其發展而不做努力,將很難避免中國過度依賴於蘇聯。然而歐洲局勢風雲變幻,英國最終還是沒有能力在物資上大力援華。

    英國對中國最初的支援,是滇緬公路的建設。早在二十七年年初,中英雙方就在探討開闢西南運輸路徑的可能。10月,日軍進攻廣東導致香港無法成為物資中轉站後,12月全長772英里的滇緬公路就建設完成。不久後英國正式撥款50萬英鎊用於購買運輸用車輛。次年3月,為了維持法幣的幣值,英國撥款500萬英鎊作為法幣安定基金。隨著日本侵華深入,英日雙方矛盾擴大,二十八年夏天終於爆發天津租界危機。同時由於日本對中國金融體系破壞的不遺餘力,維持法幣幣值非常困難。英方面對日本的壓力雖然有所退讓,但仍然在盡量支持中國的金融體系。

    德國進攻波蘭之後,歐洲戰事全面擴大。面對難局,無力顧及遠東局勢的英國我認為將會不得不進行大步退讓。抗戰初期,英國為了不過分刺激日本,對華援助一直抱謹慎的態度。但是隨著日本南進趨勢的加強,英日之間矛盾難以調和將會徹底爆發。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英國被日本認定為援華主要國家之一,但是限於自己也很困難,英國對華援助始終不是以物質為主,而是政治經濟道義為主。除上述經濟援助,比如允許中方在印度開辦飛機加工廠

    因此,我們從日本獲得的實質性的援助其實是非常少的」

    高飛說的非常仔細,蔣介石也聽的非常認真,高飛看了一眼蔣介石,很快把援助的話題轉到了蘇聯方面:」蘇聯對華援助,始於26年8月簽訂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蘆溝橋事變後不久中國就向蘇聯請求援助,但是蘇聯方面不願意過於捲入中日爭端而和中方簽訂了這個比較溫和的條約。雖然如此,中國被日本擊敗是蘇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在抗日戰爭初期,蘇聯對華援助最為積極。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的同時,蘇聯就向中國保證了五千萬美元的軍事貸款。而且在雙方還沒有簽訂正式協議時,蘇聯就於26年10月開始向中方提供軍火。27年3月雙方正式簽訂協議時,協議中的五千萬美元已經提供了大半。27年7月,雙方再次簽訂五千萬美元的貸款協議,28年6月,再次簽訂一億五千萬美元的第三次貸款協議。由於中蘇之間尚存在其他協定,以及歐洲局勢緊張使得蘇聯並沒有完全履行這些協定,

    但是,從民國26年開始,我們已經從蘇聯獲得了大量物資。共包括飛機934架,坦克82輛,各種車輛2118台,火炮1140門,機關鎗9720挺,步槍五萬挺,炮彈兩百萬發,子彈等1.8億發,航空炸彈3.16萬發。武器供應的途徑,雖然也有部分從海路海運至印度香港等再轉入中國,大部分通過蘇聯到蘭州的公路運輸。這條道路全長2925公里,抗戰爆發時條件惡劣。道路的整修翻新工作,也是在蘇聯的援助下完成的。

    蘇聯除提供給中國的物資外,還派遣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來華幫助作戰。來華的蘇聯飛行員已經高達450人。隨著德國撤走軍事顧問,蘇聯派遣軍事顧問團來華。26年秋到28年2月,據稱共有3665名蘇聯軍人以不同的方式來華,戰死100到200人左右。

    蘇聯物資對中國抗戰的重要性則不容質疑,蘇聯的援助對中國至關重要。但是,同樣是隨著歐洲局勢的緊張,我認為從今年開始,蘇聯也將大幅度削減甚至是停止對華援助」

    蔣介石平靜的聽著,然後忽然問道:「德國人走了,英國、蘇聯都有各自的打算,那麼,你的意思是說中國的抗戰只有靠自身的力量了?」

    「不,還有一個國家,我相信很快就會成為對我國最大的援助國。」高飛不暇思索脫口而出:「美國」

    蔣介石的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美國?為什麼那?」

    其實高飛清楚,蔣介石心裡早就有盤算了,但還是打起精神說道:

    「之前,美國更多是運用制裁等手段試圖影響日本,比如被認為對日本制裁之一部分的中立法案,禁止向戰爭雙方提供軍火.但是因為這個法案並不禁止原材料的出口,其實更不利於沒有工業基礎的中國。

    隨著日本侵華戰爭擴大,美國國內輿論也漸漸關注中國局勢。民國27年年6月,美國政府呼籲主要廠商控制對日本飛機和零部件的輸出,但是這仍然屬於道義上的支持而不是確實的援助。一直到12月美國才第一次實在地向中國提供了第一筆援助,就是所謂的桐油貸款,金額為2500萬美元。7月美國突然宣佈廢除日本通商航海條約最大的原因還不是中國,而是英國。當時英日矛盾中英國步步退讓,美國希望以此牽制日本。這時的美國雖然拒絕了日本簽訂新條約的建議,還沒有任何事實上的動作。

    德國入侵波蘭後歐洲局勢動盪,當然引起美國方面關注。美國為了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實施國防法,開始控制軍需物資的輸出.隨著日本南進趨勢越來越明顯,美國援華政策也越來越鮮明。

    我認為,我國此前以蘇援為主,此後將漸漸變成美援為主。美國對華援助的動機,非常微妙。雖然美國一直有孤立主義的名聲,但是看看對華援助的時機,德國走了英國跟上,蘇聯少了美國增加。雖然英美在中日雙方中的選擇沒有蘇德那樣一邊倒,但是配合如此天衣無縫,不能不讓人懷疑美國前期的不積極是不是含有中國能夠獲得強大蘇援的因素。美國的孤立主義的表象下,並不那麼簡單。」

    喘上了一口氣,高飛又繼續補充了一句:「因此,無論從自身原因,還是美國本國的需要,我認為美國都會不斷加大對華援助,美國也必然成為中國最大的援助國,沒有之一」

    「高飛啊,你不光會打仗,而且對問題也看的非常透徹。」蔣介石誇讚了一句:「做為軍人這一點就非常難得的了。既然這樣,那我也可以告訴你,我國政府正在和美國政府就『錫貸款』一事展開協商,我相信,很快會有一筆巨大的貸款流向我國,那時候我們就又多了一個潛在的,並且可靠的同盟軍了。」

    這一點高飛實在太清楚了。

    美國必須要大力援助中國。從日本的戰略上來看,日本要的不是整個中國,中國是為其整個東亞戰略服務的。因此,日本需要在中國的中東部建立起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來實現其南下掠奪的目的,這一目的在不久之後的將來,美國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後變的尤其突出,因為那時海上已經不是聯合艦隊的天下了.

    既然日本的戰略如此,因此保持中國的實力,可以使其從側翼打擊日軍就是非常重要的目的。

    在日軍佔領緬甸後,通過西南陸地交通援助的渠道被掐斷,為了穩定南亞局勢,支持英國在南亞的印度的存在,以策應日後的反,必須依靠中國協助打通西南交通線。

    如果失去中國,整個亞洲將基本陷入黑暗,這也不符合西方國家的傳統利益。因而從這幾方面來看,美國全力援華也就成為了必然的事。

    心裡是這麼想的,但嘴裡卻並沒有說出來。高飛相信其實蔣介石也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你比我們的一些官員要強得多啊。」蔣介石指著高飛說道:「我們的一些官員,在失去了德國的援助,失去了英國的援助後,惶惶不可終日,總以為我們再也沒有打敗日本的機會了,再度拋出了抗戰必亡的論點,這些人糊塗啊」

    說著停頓了下:「但你就不一樣了,看問題看得遠,這點讓我非常欣慰。假以時日,我相信你有更加大的前途。」

    高飛淡淡地道:「委座過譽,高飛擔當不起。」

    「不要過於的謙虛。」蔣介石在那沉吟了會:「有兩件事你去做一下,一是周恩來現在在重慶,你和他之前已經認識,這次聽說你也來了重慶,兩次向我提出要求,要和你見上一面,我已經同意了。見到了周恩來之後,應該說些什麼,不應該說些什麼,我相信,你心裡是有數的,我也就不特別囑咐的了。」

    高飛應了一聲,心裡想到只怕這次見面不是那麼好過。

    「第二件事。」蔣介石點點頭,在那繼續說道:「我為你準備了一個記者會,就在明天,向那些中外記者們介紹一下抗戰形勢,要提升國內民眾對抗戰必勝的決心,要提升國際上對於中國堅持抗戰到底的信心,這一點,對於我國的抗戰前途是非常之的重要。」

    高飛一個立正:「請委座放心,高飛一定竭盡全力不辜負委座信任」

    第五百四十八章對華援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