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宋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學院事務
    就學習的情況而論,趙抗收養的那些小孩,天分上似乎比起皇族出身的「天驕」營要差上不少,這也在趙抗的預料之中。盡在在他看來,當篩選面進一步擴大之後,平民子弟中的佼佼者會比皇族成員更具潛力,但目前還不行,畢竟只是按二十取一的比例篩選的。要是這樣就能勝過皇族成員的話,趙宋早就該亡了。不過那些收養來的小孩也有他們的優勢,因為此前他們沒受過什麼系統教育,便更容易接受趙抗的觀點,而「天驕」們則先需要克服他們原有的道德觀念,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趙抗收養的小孩中,已經過十五歲的少年由於年齡較大,成長空間和可塑性要小得多,所以他們只接受一到二年的實用技能學習,便要開始工作了,其中的絕大部分是進入軍隊,有些成為戰士,有些則成為軍醫。而年紀較小的那些人,則會學習更長時間,他們的未來也更光明,至於具備成為忍者潛質而被選走進行特殊訓練的小孩,快樂則幾乎注定與他們無緣了。但他們也是趙抗最關注的對象之一,當他們成長起來後,將被委以重任,並不僅僅是作為忍者。

    不管是軒轅學院,還是地方上的一般學院,教學都圍繞著兩大主題:「效率與實用」。因為摒棄了詩文書畫等在亂世並不實用的課程,教學時也緊密結合實踐,所以教授的度比一般情況要快了數倍。一個資質還可以的少年,只要接受三年教育,而且自己還算努力的話,就可以成為很不錯的人才了。唯一可能欠缺的大概是社交能力了,但是在趙國,像本土那樣將精力過分投入到社交中,是沒有多大必要的。因為在極度追求效率的氛圍下,重視應酬的人將因為浪費時間而被其他人遠遠甩在身後。這在趙國殘酷而有效的制度下,已經漸漸成了一種風氣,大家也開始從最初的不習慣中適應了下來。他們這才現,原來把那些虛假的表面文章拋去之後,學習和工作的效率竟然會提高那麼多,而求助於人也不再需要借助於複雜的人際關係,直接給出交換條件即可,趙國的官府則很好地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因此各項事業的進度都快得乎大家的想像。而且這樣一來,也同時限制了利益集團的出現。但遺憾也是有的,人與人之間顯得冷漠了不少。不過在時間緊迫的特殊背景下,這點代價還是值得的。

    在掃除文盲的運動中,趙抗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漢語的方言實在太多了,在他想來,這與漢語缺乏標準的注音有莫大的關係。於是趙抗便和幾個手下的讀書人一起進行了總結,以漢語官話的音為基礎,設計了一些符號對漢字的讀音進行標注,並大量印刷後散到全國各地,這樣一來漢語的方言問題總算有了解決辦法。語言相通後,漢人喜歡內鬥的老毛病,估計會得到較大的緩解吧。

    要做到這一切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6續加入的新移民會不斷將本土的不良習慣帶來。可趙抗將自己的影響力揮到了極致,最後不但那些新移民沒能改變趙國的風氣,反而是他們被同化為樸實而勇敢的人。當然,這只是趙國官方的說法,若沒有趙國嚴酷的律法和強大的軍力,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趙抗在這段時間內還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對原有的四大情報部門進行了重組,以前由相璋管理的組織原有的情報部門已經轉交給了趙抗,這一個部門趙抗沒怎麼動,現在他們主要負責從各國官方渠道獲取情報。而「泰和珠寶行」則與「四海錢莊」合併了,成為純粹賺錢的機構,與情報部門不再有聯繫。隸屬於二者的情報資源則與「天罪」合併,成為趙抗手中的第二大情報部門,他們的主要消息來源是魚龍混雜的江湖,算是一條暗線。而忍者組織則是第三大部門,等那些小孩培養出來以後,會成為最重要的情報部門。他們的活動範圍最大,可謂是無孔不入,不過目前還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重組之後情報方面的開支大為減少,但依然佔了中央財政開支的三成,比例之高不但遠遠過了其他各國,也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凸顯了趙國作為「戰國」的特性。另外,趙抗與魔門之間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忠實地履行了當初的諾言,允許各種思想在趙國自由傳播,而且趙國選拔官吏不考慮道德因素之後,魔門對趙抗的支持更加堅定。不過遺憾也是有的,草原魔門到現在都沒聯繫上,要不是趙抗有心提拔重用宋赴義,還真想把他派回去了。

    新生的趙國很快又出了一件令士大夫們瞠目的事,那便是國本的確立。中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均是以忠孝治天下,趙抗則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忠孝是需要的,但愚忠愚孝則萬不可取。他還專門授意手下寫了一篇文章,表明在他眼中對錯是最重要的。若君王某件事上不對,則大臣在這件事上便不需愚忠;父親在某事上不對,則兒女也未必需要愚孝。實際上他是將孟子關於「獨夫民賊」的言論擴大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上,借用了一些儒家的理念,儘管他治國的總體思想更偏向於法家和墨家。

    趙抗同時還出台了一道相關法令,規定因父母長輩的緣故致使子女死傷的,一樣要嚴格執法。趙抗還特別舉了岳飛當年的例子作為反證,當年岳飛的一位部將手刃了當漢奸的父親,而岳飛以其不孝為由逼其自盡。在趙抗看來那個部將做得對,而岳飛此舉則大不公平。此論一出,天下震動,不久以後,只要是說漢語的地方都知道在海外出了一個不忠不孝的「敗類」

    那些剛剛凱旋而歸的近衛師將士,在補完短暫的蜜月後不久就立即恢復了訓練,因為趙抗很快又要動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建國大典時,沒有一個國家派出使節來道賀,這為趙抗出兵提供了現成的借口。

    與幾員主要將領商議後,趙抗決定先從中南半島諸國開刀,一來大食仍在虎視眈眈,主力不敢遠離;二來那些國家久無戰事,防禦比較薄弱;三來近衛師雖已有了在雨林環境下作戰的經驗,但仍不夠,這正是個大好機會;四來越南等國雖然比中原各國要落後一點,但財富總量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不打白不打。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