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宋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建 國
    這些在趙抗眼中都不算什麼,但是軍民總傷亡數居然過了四十萬,而且有兩個造船廠和十幾個碼頭受到嚴重破壞而不得不推倒重建,部分毀壞的就更多了,這些損失都不是可以用金錢來簡單計算的。:

    「他們居然正好就抓住我們海軍主力北上時動進攻,而且甘冒颱風的危險,你們難道沒覺得其中有問題嗎?」,趙抗問道。

    「屬下認為,我們內部一定有內奸!屬下建議立刻嚴查此事!」,淡水市市長起身答道。

    趙抗冷哼一聲,「情報部門已經查到了,是一些境內的穆斯林通風報信的,他們現港口的船隻大量減少,覺得奇怪便將這個消息報告給大食的海商,那邊很快便推斷出我們的海軍主力已經離開了南洋。大食商人早就對我們壟斷商路並大幅度提高供貨價格極為不滿,所以大食東部航線上的大部分商人海盜都聯合起來,總共上百支船隊一起東進,組成了一支十五萬人的龐大艦隊,對我們動攻擊。」

    其實組織的情報網絡早在大食艦隊進攻單馬錫時,就已經打探到不少相關情報。只是當時趙抗遠在北方,而且行蹤不定,大食人進軍度又極快,才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我們下面該怎麼辦?請大王明示!」,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那些報信的人已經全部逮捕了,而大食人不惜與我們翻臉的原因很簡單,我們壟斷了南洋航線以後,大食的商業收入每年至少要損失過一百萬金幣(這只是趙抗的估計,實際遠不止這個數,而且還有次生影響。),他們自然是不甘心拉。」,趙抗冷笑道,「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想,現在已經完全具備了正式建國的條件了!而且,那些背叛我們的國家也該收拾掉了,當初是我們人口不足,才不得不讓他們自治。但現在嘛,從北方帶回了兩百萬漢民,即使全部直接控制也沒有問題了。」

    「太好了,我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大王,不,應該是陛下了,陛下聖明!」,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非常興奮。畢竟只有獨立建國,他們的身份地位財富才能得到真正的承認和保護,像以前那樣做南宋的附庸,人家隨時可以收回。

    「下面有得忙了」,趙抗這麼做還有個原因,只有忙碌起來他才能壓抑住還未完全消散的自殺衝動。

    「小抗,你還沒加冠吧好像沒加冠就建國不太好吧。」,等眾人走後江晨星低聲說道,這些天來她一直是寸步不離趙抗左右,就怕他一時再想不開。

    「你不說我都忘了,是要加冠了,可找誰呢?我可不想去找老頭」,趙抗低頭思索起來,「要不找老師來為我加冠?不行,他一定會鬧出大笑話的,再說現在他好像專注於研究,也未必肯來,那麼師父?讓女人來給我加冠還不如我自己來,對了,就自己給自己加冠吧,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吧!」

    「你打算自己給自己加冠?」,江晨星聽後也一陣驚愕,「行,隨你吧,反正你幹的離經叛道之事已經罄竹難書了」

    「你這人怎麼說話呢!」,趙抗瞪了江晨星一眼。

    第二天,趙抗就舉行了簡單的加冠儀式,一炷香的時間就完成了,大概是史上最短的加冠儀式了。下屬們雖然覺得有點兒戲,但也沒誰敢提出異議。隨後趙抗就確定在來年的正月初一正式建國,他可沒耐心等什麼黃道吉日。決定後他就派出使者照會南宋、西夏、大理、高麗和南洋諸國,至於金國,由於雙方仍處於戰爭狀態,自然就沒那個必要了。

    國號很簡單就定下來了,趙國,因為趙抗本來就是南宋的趙王。接下來的日子裡,趙抗開始考慮國家的各項制度和政權結構之類的問題,這令他相當頭大。

    在官職設置上,他打算開闢一條新路,傳統的三省六部制度,部門職能重疊,浪費人力,而且名稱不夠淺顯,不方便老百姓記憶和理解。趙國的新體制則是這樣,趙抗為國王,下面是各部大臣,總共設有海軍大臣、6軍大臣、財政大臣、外交大臣、農工大臣和監察大臣,而極其重要的情報部門則埋藏在暗影之中,直接向國王負責。

    各大臣的職責很明確,軍方那兩個一看名字就明白;財政大臣權力極大,除了管理稅收以外,還負責各種官府專營行業;農工大臣則負責墾荒和建設事宜,還兼管賑災;外交大臣權力最小,他負責與各國的邦交及各種儀式,但趙抗是最討厭儀式的,所以監察大臣負責所有大臣的績效考核工作,並且有彈劾之權,不但可以彈劾大臣,甚至可以指斥趙抗本人的過失。當然,指斥趙抗本人的過失是有次數限制的,一個月只能進行一次,趙抗這麼做是既想有人提醒自己,又怕被煩得不行。

    以上六位大臣組成內閣,一般的決策都由內閣討論,有四票贊成,提案即獲得通過,如果出現三對三的情況再上報趙抗聖裁。內閣六大臣中軍方佔據兩席,明確表明了趙國的戰國性質。雖然提高軍方地位正是趙抗的本意,但他也不願意出現權力失衡的情況,所以出任海軍大臣和6軍大臣之人,必須放下手中的兵權,兩位大臣與趙抗一起組成總參謀部,負責一切與戰爭有關的重大決策。

    在趙抗最初的計劃中,內閣之上還有丞相一職,可是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先空著,趙抗打算等正式建國後再布求賢令,看看能不能吸引到合適的人選。趙抗選擇官員的原則是寧缺毋濫,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他就自己兼任。至於最重要的人事權,趙抗將它分到各大臣手中,而任免地方官的權力則暫時留在趙抗手中,有丞相後則會移交到丞相手中,但正式任命的權力仍會留在自己手中。

    關於各大臣的人選,趙抗很是頭痛,海軍大臣與6軍大臣對戰鬥經驗的要求一般,軍事理論水平高就行,但手下諸將都是實戰派的,理論水平一般。最後趙抗思前想後,決定任命原近衛師弩兵團團長李天祐為6軍大臣,主要是因為他的冷靜和理智。海軍大臣就一直沒有太好的人選,趙抗只能暫時由自己兼任,其實趙抗也一度有讓在海戰中表現出色的鄭南臣出任海軍大臣的想法,但是統兵大將顯然更加重要,於是趙抗就把這個念頭擱下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