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想知道什麼是噁心,你想知道什麼是低級趣味,什麼是無聊加無恥,就請看看這部學生作品。先是不知所云的一個恐怖電影開頭。人為什麼要被殺沒看明白。不過也沒什麼,習慣不知所云了。然後是通俗的恐怖情節。可以看出來導演在盡力模仿一切濫俗的恐怖電影情節,比如一個人照鏡子,後邊忽然有一個人影晃過去。這些已經被人玩爛了,而導演竟然還興致勃勃地把人家玩爛的東西揀起來玩,而且既沒有燈光,也沒有特別的構圖,甚至鬼穿的一身紅色運動衣也和理想境界中的白衣飄飄差距甚遠,但這些也都能忍受。誰讓劇組窮,買不起衣服呢,沒什麼。即便全劇沒有創新,也沒什麼。我們不能對學生作品要求什麼太苛刻的東西。人物沒邏輯,那還不算什麼,只能說導演笨而已。然而最噁心的事情出現了。片子快到結尾,一個看起來非常溫順善良的男孩,在看到自己的女朋友跟別的一個莫名其妙出現的男人上床了以後,拿著手裡的一個開罐器,捅向了那個男人的肚子,然後把腸子給拎了出來。接著是把腸子拿在了鏡頭前,一邊用那種變態的眼睛望向屏幕外的觀眾,一邊把油光珵亮的不知道是豬腸子還是什麼腸子的反正是一條真正的大腸子舉在鏡頭前晃來晃去,維持了差不多有三十秒。好大的屏幕,好大好粗好長的腸子啊。即便《德州鏈矩殺人狂》這種變態電影,與這部學生作品相比較,其血腥程度也只能稱之為小兒科了。接著的鏡頭是,鮮嫩的腸子被踩碎,這時候導演不忘記給腳部沾著鮮血和腸子的地方來一個特寫。接著男人又用開瓶器去殺女人。台詞裡提到了把女人的頭蓋骨掀了下來,一開始在鏡頭裡還沒有見到,心想總算導演還有節制,否則太噁心了。沒想到結尾最後的鏡頭裡,導演還是讓這個噁心的鏡頭出現了。儘管那道具做得不是多真實,那頭蓋骨一看就是一個椰子殼,但是血淋淋地往下滴湯看著還是夠噁心的。男主角把頭蓋骨拿在手裡,又朝著鏡頭微笑。在陳述完自己殺人的樂趣之後,興高采烈地走了,電影落下了帷幕。建議那些喜歡血腥暴力,不需要任何故事,只喜歡看殺人的觀眾,一定要借到這部片子,它一定能徹底滿足你的獸慾。影片出字幕的時候,觀眾席上爆發出一次熱烈的掌聲,還有幾個人喊了幾聲好。也許是一下午的悶片把人憋鬱悶了變態了總算受了點刺激,有了點反映。當然也許那是嘲笑的掌聲,或者,本來就有人覺得這部片子好。如果沒有某些人覺得這部片子好,這部片子怎麼能從電影節的三百多部學生作品中脫穎而出,不單進入競賽單元,而且還得了大獎,甚至得以在大屏幕公映了呢。但是我覺得我與在座的這些人距離太遙遠了。或者是忍耐力的原因,或者是品位的原因,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再坐在大學生電影節的觀眾席上了,我裝X裝不下去了。我本來是要叫我的外國朋友來看看我們中國的年輕人的DV電影的,但是,幸好人家做禮拜星期日趕不過來。總算鬆了口氣。否則外國友人還以為中國人要不然就是窮人,要不然就是殘疾人,要不然就是食人族呢。如果那些農村的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能稱得上是關注農民,關注窮人,是人文精神使然,那麼這種變態血性暴力,把殺人當遊戲,而且無論如何也與暴力美學沒關係的東西,又是如何體現了人文精神呢?愛情片在電影節裡占的份量微乎其微。但實際上,愛情片是學生能拍的,與學生生活最近,學生最愛看,也是最少投資就能拍攝的DV電影,卻幾乎全部被SS了。愛情片是商業片的一個大塊的組成部分。另一大塊是動作片,拍不了槍站,追車戲,但是偶爾一些快節奏的追蹤打架戲還是可以拍的吧。我見過的學生作業中動作戲的也挺多的。可是動作片也在電影節裡絲毫見不到。是不是電影節覺得愛情片、動作片都太粗俗了,太商業了,配不上以高雅藝術著稱的大學生電影節呢?反正開幕式上那個中年人一口一個高學歷、高素質地叫著,看來我們主流的商業電影在他們眼裡都是低學歷的、低素質的人才看的東西。大學生電影節所標榜的是,為了中國年輕人而創建的電影節,它又為年輕導演做了幾分實在的事情呢?把《英雄》拿來低價格放放,把某個大腕請來露個臉,願意花個幾萬,幾十萬,卻沒看見電影節給迫切需要拍片資金的年輕導演一點金錢上的獎勵,連個三星DV藝術比賽,還至少送台DV機呢。結果給年輕導演發的只有獎狀,還是玻璃的。還影響了一批年輕導演去拍永遠也沒有人看的農村片。農村題材應該不算是邊緣題材,畢竟農民兄弟佔了中國的大部分人口。但是農村片卻實在又是一個可以叫做邊緣電影的東西。因為農村片它至少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成為電影的主流。簡單地說,農村的人根本看不起電影。飯還吃不飽呢,你讓他掏一塊錢去精神消費他實在掏不起。城市人也不愛看農村片。電影創造美夢,沒有人願意去做夢受苦。可以說農村片在農村富裕起來之前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商業價值。國家一年投一些錢去拍也就完了,大家都去拍農村片根本是往死胡同裡鑽。但是你想在大學生電影節獲獎,你就得拍農村片。這是捷徑,不過現在看起來好像有點成為惟一的道路了。或者你去拍能多噁心就多噁心的噁心片,然後管拍出來的噁心片叫做恐怖片送審。總之,大學生電影節和那些西方電影節沒有什麼兩樣,打著高雅的幌子,讓中國的年輕電影人走入一個個迷途。如果外國電影節是由於不明白中國國情,覺得受苦受難的中國電影才是真正的中國電影,或者說對中國的商業電影的出路根本不在乎,那麼中國的大學生電影節也這麼做,我則想不出理由來了。"我們看重的是人文精神"——一塊高大的又站不住的牌坊。什麼時候我們能多一些不虛偽、不清高的電影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