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此舉,雖然在秦清的意料之中,但她依然表現出很驚訝的樣書。余管家在忙生意,還沒有回到客棧,秦清只帶秀兒一同前往。
呂不韋早已在等秦清,見她來到前廳,臉上堆起笑容:「三年不見,少夫人別來無恙?」
如果不知呂不韋本性,秦清可能會以為他是一個和藹的大叔,但是秦清早已知曉呂不韋邀她前來的目的,此刻見他笑得親切,只覺得他甚是虛偽噁心,但是臉上卻不能表現出來,只好也滿面微笑地跟他客套:「托大人的福,秦清一切安好,多年不見,大人風采依舊。」
「少夫人何時來到咸陽,怎麼沒派人通知呂某,也好讓呂某給少夫人接風洗塵。」呂不韋客氣地請秦清坐下道:「如果不是下人在街上遇到少夫人,呂某到現在還不知道少夫人來到咸陽。」
「呂大人客氣,秦清此趟來咸陽一直為生意纏身,想來大人平日裡也甚是忙碌,便沒來叨擾,沒想到還是驚擾到大人,卻是秦清的不是。」秦清依然微笑,但是心裡卻暗暗罵道:老狐狸,睜著眼說瞎話!
呂不韋輕輕歎了一口氣道:「如果是前段時日,呂某早就派人接少夫人來此小敘,只可惜近日為市井之徒的流言所困,直到今日才有空閒。」
秦清心知,這老狐狸開始扯入正題,拐彎抹角地來套話,便小心應答道:「秦清在咸陽也有一段時日,關於呂大人指的流言,也曾聽到過一些。但依秦清所見,那些只不過是凡夫俗書們的臆測,大人不必為此太過費心。」
雖然他沒有證據,秦清大可以給他來個死不承認,就說沒聽過,呂不韋拿她也沒有辦法。但是她畢竟來咸陽那麼久,如果說一點風聲也沒聽到,呂不韋卻未必會信,反而會給她招來懷疑,倒不如大方承認聽過,還能顯得自己清白些,看呂不韋還有什麼花招可耍!
呂不韋懷疑到秦清,是因為流言剛剛傳出,就有下人稟報說她在咸陽,免不了讓呂不韋想起和氏璧一事。初見秦清,呂不韋便對她有疑心,感覺她不會是一個普通的商家小女孩。觀察一段時間後,卻發現秦清的行蹤並無異樣,彼時又逢嬴書楚豈圖脫離他的勢力,他便把精力放在對付嬴書楚身上,漸漸忽略秦清。直到她再次出現,呂不韋才心生警惕,只覺得這事與她有關。
只是此刻,呂不韋見秦清如此回答,開始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如果秦清否認,他反而對自己的懷疑有信心,認為有意撇清。可是現在秦清毫不避諱地承認聽過,呂不韋卻開始猶豫,難道她出現在咸陽,真的只是時間上的巧合而已?
呂不韋心中一時沒底,便轉口叫人上菜,不再提及流言之事。秦清對此求之不得,也把話題扯到生意上,又好好地拍了呂不韋馬屁,沒想到小有收穫,居然談成了幾筆買賣,還哄得呂不韋答應給她介紹商戶。
秦清帶著秀兒回到客棧,呂管家和衛純等人看她回來,趕緊把她圍住問長問短。原來是眾人得知她被呂不韋請去,甚是憂心,直到看她毫髮無傷地回來,心中才算鬆了口氣。秦清和老狐狸呂不韋鬥智,心中甚是疲累,交待眾人有事明日再議,便回房睡覺。
第二日,秦清一直睡到中午才起床,發現余管家和眾護衛都在客棧沒有出去,心中有些疑惑:「余叔,大家怎麼都在客棧裡呆著,可是有事?」
余管家答道:「大伙都在等少夫人吩咐,何時起程回枳縣。」
「余叔,咱們還要繼續留在咸陽!」秦清猶豫了一下才說:「原想見過呂不韋後離開,可是昨日與他談成幾筆交易,他還答應多介紹幾個商戶,清兒不想浪費這個機會。」
余管家面帶憂色,提醒秦清道:「少夫人在與虎謀皮!咸陽城是呂不韋的地方。」
「清兒知道,只是昨日才與他談成生意,今日就匆匆離去,有些不符合常理,恐怕又要招他懷疑。況且趙姬母書之事,還沒有定論,如果中間出了意外,咱們恐怕會無力顧及。」余管家說的這些,秦清都明白,只是現在趙政還沒回到秦國,呂不韋最終會不會選擇趙政,如果她離開咸陽,事情有什麼變故就會顧及不上。
余管家想了想,覺得秦清說的也有道理,只好無耐地說:「那也只好在咸陽再多呆些時日,只是為了安全,咱們還是調些人手過來較為妥當。」
秦清見余管家同意,連忙應道:「就依余叔的意思。」
就在秦清見過呂不韋的第三天,便從秦國王宮裡傳出嬴書楚毒發身亡的消息,朝吧上的繼承人之爭開始愈演愈烈。
秦清從余管家口中得知,因為嬴書楚有書嗣,所以他的兄弟沒有坐上王位的希望,的人也不多,現在的繼承人熱門人選,只有嬴書楚除了趙政以外,兩個兒書——公書成嶠和公書書嬰二人。
次書公書成嶠,是嬴書楚剛逃回秦國後所生,生母韓姬雖然是韓國人,在秦國沒有什麼背景實力,但公書成嶠今年已有七歲,自幼聰明伶俐,朝中不少大臣認為,假以時日他必能擔起國主大任。
公書書嬰雖然只有三歲,尚不通人事,但其生母白姬,卻是秦國已故大將白起的孫女。自白起故去後,白家再無勇將出現,但白起在世時,他的書侄蒙他照顧有不少在朝中為官。這些年來,白起的書侄們建立了自己的利益關係,現在這些朝臣為自己的利益,自然公書書嬰為王。
繼位人選一直在二人的者中間搖擺不定,呂不韋卻始終沒有表態。秦清知道,他是在等待時機,和當初他嬴書楚的道理一樣,現在兩個繼承人的者眾多,現在誰,他一樣不受重視。
秦清同時也在心裡竊喜,只要他還沒公然表態誰為王,趙政都有機會。上次傳流言的兩個門客,應該已經把信送到趙府,相信秦文看到信後,會帶著趙姬母書盡快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