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新傳 正文 第一二一章(終章) 三桂歸天 下
    整個北京城突然好似炸了窩一般,時不時便有來往不休、面色緊急的大隊騎士一路狂奔著出入京城。而此刻北京城則四門大開,往日裡穿梭於城內外的商賈、百姓們見此奇景紛紛用好奇不已的目光注視著,並且不住的交頭接耳,相互打探究竟發生了何種大事。

    這時由城門處緩緩走出來一老一少,兩人都是一身道士的裝扮。年老的雖然鬚髮皆白,但卻腰不彎、背不駝,依然精神健爍。身後緊緊跟隨著一名二十多歲、容貌清秀、神情莊重的青年。兩人對於身邊來往馳騁的大隊騎士視而不見,自顧自的向城外緩緩走去。

    良久,這一老一少終於離開了人們的視野,那青年道人見四下裡無人這才扭頭對那老者道:「師傅,您昨夜夜觀天象,並且特意還為此占卜了一卦,隨後說的從今日起天下要發生劇變就是指的這件事麼?」

    那老者點頭緩緩道:「不錯,我們道家天機教派有云:逆天雷現,天下劇變!今日既出現了逆天神雷,便預示著天下即將有大的變數!」接著又感歎道:「那吳三桂當年既應逆天雷而生,今日又應逆天雷而死,期間整整活了一個甲子的年月,實乃是天地間的異數!可見冥冥中自有天定,縱使這一有違天地常理之異數出現,到最後也終歸是塵歸塵,土歸土,化於大道無形之間!」

    那青年道人又皺眉道:「可是師傅,吳三桂乃是中華帝國的皇帝,他這麼突然撒手離開人世,必定會對世間產生莫大的影響。眼下中華大地正逢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盛世之際,恐怕會因他的突然暴斃而再次引起天下紛爭。到那時又將狼煙四起,造成生靈塗炭而民不聊生啊!」

    那老道人聞言不由搖頭笑道:「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次中華帝國的大劇變,說不定又預示著下一次更大盛世的來臨!徒兒你又何必如此掛懷?」

    那青年道人聽了不由點頭道:「師傅說的極是,徒兒受教了!」

    那老道人回頭望著自己的弟子,緩緩道:「徒兒,為師如今已經大限在即,留在這世上的時日不多了,在此之前為師會盡全力將我天機教派的所學以及收藏的各種道門典籍全數傳給你。望你能夠盡心盡力,日後將我天機教派這一支道門分支發揚光大!如此也不枉我無雙子終其一生才覓得你並收歸門下!」

    那青年道人連忙重重的點頭道:「師傅您放心吧,徒兒必定不會令您失望!」

    無雙子聞言讚許的拍了拍弟子的肩膀,慈祥的道:「嗯,我們上路吧!」說完師徒二人又緩緩奔上了人生修行的大路,片刻間便已消失在天地之間……

    中華帝國皇帝吳三桂在六十大壽之日被突如其來的不明雷電劈中身亡,在場的文武重臣俱都慌了手腳。經過一番緊急商討,決定將三桂的屍身偷偷運回紫禁城秘不發喪,暫且先不昭告天下。一方面三桂死的實在突然,如果貿然將他的死訊昭告天下,勢必會引發難以估計的嚴重影響。另一方面三桂生前一直都沒有冊立一位名正言順的太子,怕他的死訊傳到京城之外的兩位殿下耳中,會引起二人不必要的紛爭,甚至兵戎相見。因此這些人在徵得禁衛軍大統領、明王周天峰同意之後,在禁衛軍的嚴密防護下將三桂的屍身偷偷運回紫禁城。

    俗話說「紙包不住火」,就在一眾文武眾臣還在為如何向天下宣告三桂死訊以及確立何人為新皇而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的時候,早有人將三桂的死訊快馬分別送到大殿下唐王吳間道和二殿下宋王吳間廟的耳中。兩人聞聽後在萬分震驚之餘,也都在第一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吳間道當時正身在魯豫軍區,他立即命令軍區元帥趙夢林率大軍隨自己前往北京城爭奪帝位。而與此同時,吳間廟也命令自己所在的南京軍區元帥錢招進率軍隨自己奔赴北京城。

    兩個殿下都是率軍全速前進,以最短的時間抵達北京城下,並且在城外狹路相逢。此時北京城已經由禁衛軍大統領、明王周天峰所牢牢控制。他直接到城樓上對兩個殿下言明,為了防止兩人率軍驚擾了城中的百姓,不會放兩人入城。除非他們兩人能夠商量並確定出一位來繼承皇位方可入城拜祭先帝吳三桂,並繼承他的帝位。

    吳間道與吳間廟無奈,只得在城外先解決兄弟之間的紛爭。但他們兩兄弟當然是誰也不服誰,都向對方言明自己才是繼承帝位的不二人選。在一番唇槍舌劍、誰也不肯妥協的情況下,兩人終於惱羞成怒,導致兵戎相見。

    兩大軍區共計二十萬人馬在北京城外進行了一番驚天大戰。由於雙方戰鬥力相等,人數又相當,其結果是不分勝負,但在一番激烈的大戰之下,雙方均損失了數萬人馬。兩人見這樣也分不出什麼結果,便相互約定,待來日再戰。於是二人紛紛率領各自人馬離開北京,去各地遊說其餘的軍區元帥,企圖來日捲土重來,藉以優勢兵力壓倒對方,迫其承認自己的繼位資格。

    而此時中華帝國皇帝吳三桂的死訊也終於瞞不住,北京城內的文武重臣經過一番緊急商討,決定由即日起昭告天下,就說皇帝陛下吳三桂由於身染惡疾,導致舊傷復發而突然抱病身亡。這樣的說辭還相對好一些,被天雷擊中而亡這個事實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洩露半分的。

    饒是如此,當三桂的死訊由北京城以迅猛之極的速度傳播開去時,立時在整個天下造成了強烈至極的反響。誰也沒能想到以皇帝吳三桂的雄才大略及蓋世武功,竟也會突染惡疾身死!這個消息使整個天下都為之深深震動,雖然暫時還沒有什麼後果呈現出來,但其影響之深遠卻是任何人都無法估計的。

    經過半年左右的奔波勞碌,吳間道與吳間廟兩兄弟充分利用自己的口舌及手段,採取種種合縱連橫之策略,終於分別獲得了其餘幾大軍區元帥的全力。大殿下唐王吳間道在北方根基較深,此次獲得了魯豫軍區、西南軍區、西北軍區及北洋艦隊三大軍區一支艦隊的。而二殿下宋王吳間廟則獲得了廣東軍區、荊楚軍區、南京軍區及南洋艦隊的。相比起來實力依然還是不相上下。蒙古軍區和東北軍區則兩不相幫,牢牢遵守明王周天峰的吩咐,全力保衛北京城及其周邊。

    兩位殿下各自率領自己的全部大軍,在長江沿岸進行了連番血戰。雙方共計投入了七十餘萬人馬,足足打了大半年時間也沒能分出勝負。其結果是兩敗俱傷,各自傷亡了近二十萬人馬,可謂是損失慘重。

    可是就在兄弟二人還在為爭奪帝位拚個你死我活之際,身在北京城的明王周天峰卻受到妻舅額哲的挑唆及北京城一些前明遺老的讒言,將蒙古軍區和東北軍區合計二十萬大軍齊齊召集進北京城。並且不顧華莎公主的強烈反對,悍然在北京城向全天下宣告自己將接替先帝吳三桂為中華帝國的第二任皇帝。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事前誰也沒有想到最先繼承帝位的竟然是周天峰。雖然他是當朝駙馬,又兼明王的身份,但畢竟吳三桂的直系後代依然健在。因此他的這一輕率舉動立時遭到全天下的反對,這其中當然尤以唐王吳間道與宋王吳間廟為甚。兩兄弟知曉之後,立時停手罷兵,隨後匆匆議和。並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計較之後,兩人都覺得單憑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徹底擊敗坐擁二十五萬實力強勁的大軍。最後兩兄弟經過多方接觸商討,終於決定組成聯合軍隊,共同討伐周天峰。

    就這樣,吳間道和吳間廟兄弟倆組成了人數共計達三十五萬的水陸大軍,一邊向全天下發佈檄文,一邊聲勢浩蕩、氣勢洶洶開動大軍征討周天峰。

    周天峰聞訊不敢怠慢,立即作出了全面防禦的陣勢,並且將二十五萬大軍直接拉出北京城外,企圖與吳氏兄弟組成的聯軍決一死戰。並且一戰功成,徹底擊敗他們以絕後患。

    雙方在北京城外進行了一連串的驚天大戰,結果周天峰終因寡不敵眾,被吳氏兄弟所擊敗,狼狽返回北京城。而吳氏兄弟則稍微重整了一下軍容,隨後根本就不給周天峰絲毫喘息的機會,又開始全力攻城。

    這場戰爭足足進行了半年之久,在連番炮火的轟擊下,防禦牢固的北京城終於被攻破。吳氏兄弟的聯軍趁機殺入城內,而周天峰在抵擋不住、再次遭到一連串失敗的時候,終於無奈的撤出北京城,帶著僅餘的幾萬人馬悻悻的逃往蒙古。

    雖然聯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並將周天峰趕出北京,但也是傷亡慘重,二十多萬人馬灰飛煙滅。而在進城之後,大殿下吳間道終歸是技高一籌,還未等安頓好,便率先向二殿下吳間廟發難。結果吳間廟在瘁不及防下,損失慘重,在親衛的拚死保護下,狼狽的逃出北京城。

    三方經過了一連串的大戰,在短時期內都已經沒有餘力再來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因此都在暗中休養生息,整頓軍備,鞏固地盤。

    一年之後,明王周天峰在蒙古察漢浩特率先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新明,控制整個蒙古、新疆、西藏及遼東地區。半個月後,二殿下宋王吳間廟不甘示弱,在南京登基為帝,國號新宋,並昭告天下。從此掌握著整個南方。

    他們兩人的這一舉動深深刺激了身在北京城的大殿下唐王吳間道。他不顧手下眾臣的反對,匆匆在北京登基為帝,國號新唐,並昭告天下。從此整個北方歸其所有。

    這樣一來,在中華帝國這片無比遼闊的大地上,同時出現了三個所謂的國家和皇帝,他們三者之間從建國初始便進行了無休止的戰爭,期間各種軍事謀略層出不窮。或是新唐聯合新宋打擊新明,或是新明與新宋聯合起來抗擊新唐,又或是三者之間互相討伐,各自為戰。整個中華帝國境內混亂不堪,民眾苦不堪言,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史上稱這段歷史時期為「後三國時代」。

    正是因為這後三國時代的三個連年征戰的國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導致整個中華帝國的經濟由巔峰迅速下滑到低谷。天下太平、人民富足的景象再也不得見。斷壁殘垣、浮屍處處的景象倒是隨處可見,中華帝國在一代霸主吳三桂將之大一統之後,再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與混亂當中。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