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的十萬大軍很快便抵達寧遠城外,立時,旌旗飄舞,萬馬奔騰,聲勢浩大的滿清大軍猶如一眼望不到邊的海洋一般密密麻麻的呈現在寧遠守軍的眼前。
皇太極抬頭望向城頭,打量著寧遠城上的防護佈置。而三桂此時也正立於城頭之上,由上而下的凝視著清軍。不一會兒兩人的目光終於交接在一起,立時迸射出一陣激烈的火花。
皇太極望著這個自己生平最畏懼的大敵,率先開口道:「吳三桂!此次朕親率十萬大軍前來,對奪取寧遠諸城勢在必得!念在你年輕有為,乃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朕答應可以不殺你,還會更加的重用你。但是前提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必須立即打開城門,歸降我大清!否則朕一聲令下,萬馬奔騰之下,定會將爾等踐踏成肉泥!」
三桂聞言不由的哈哈一笑,仰天道:「我吳三桂是何等樣人你還不瞭解麼?有本事儘管放馬過來,區區的十萬嘍囉我還不放在眼內!」
皇太極冷哼一聲,道:「說大話不嫌扇了你的舌頭!你除了會在暗中偷襲的伎倆之外還會些什麼招數?有本事你打開城門親自領兵出來與朕決一死戰!只怕你還沒有那個膽量!」
三桂聞言譏笑道:「我說大話!哼哼,既然你不肯相信那就只管放馬攻城好了!我定要讓你緊步努爾哈赤的後塵,來得去不得!」說到這裡三桂暗中估計了一下兩人之間的距離,隨後不動聲色的偷偷拿過一把勁弓,並將箭矢慢慢的搭在上面。
皇太極聽到三桂提到父汗努爾哈赤的名字,心中不由的火冒三丈,知道無論如何他也不會歸降自己了。當下咬牙切齒的狠狠道:「吳三桂,任你此刻如何猖狂,一旦等朕攻下此城,定要將你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三桂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後高聲叫道:「那好,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誰先倒下!」話剛說完,三桂便輕輕一個縱身跳到城頭,緊接著彎弓搭箭瞄準城下的皇太極。還未等所有人反應過來,三桂的箭已然如流星閃電一般迅疾射出,直奔不遠處的皇太極而去。
這支勁箭上面灌足了三桂全身的真力,帶著一股異常尖厲的聲音向皇太極射去。
面對著轉瞬即到的勁箭,皇太極事先根本就沒有防備。眼看這支利箭便要對他穿胸而過,皇太極不由自主的驚呼一聲,眼睜睜的看著這支利箭向自己襲來。
就在這個最關鍵時刻,當包括三桂在內的所有人都以為皇太極必將逃不過此次利箭的穿身之時,忽然在皇太極的馬前人影一晃,緊接著只聽「叮」的一聲,那支來勢洶洶的利箭竟被人當場擊飛。
三桂全身不由猛地一震,隨即瞪大了雙目,不能置信的望著城下發生的一切。什麼人如此了得,竟能在此情況下硬接了自己一箭從而挽救了皇太極的性命?
只見在皇太極的馬前站立著一個中年道人,此人身形欣長,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右手執著一柄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雖然此人表面上沒有任何表情,但他的心中卻也對方才三桂全力射出的一箭甚為驚駭。自己方才及時甩出拂塵擊飛那支利箭,但也被箭上灌注的真力震的非常難受,需要全力才能將之完全化解。由此可以想見這吳三桂的確是名不虛傳,武功身手應與自己相差無幾,實乃是自己平生罕見的勁敵。想到此這道人仰面望向三桂,冷笑道:「素聞遼東吳三桂一向勇武過人,今日一試果真了得。不過要想在本人面前傷人性命,恐怕還沒有那麼容易!」
皇太極方才由鬼門關繞了一圈,想起這種死裡逃生的可怕滋味,不由的全身冷汗淋漓。當下感激的望了那道人一眼,隨後調轉戰馬,向後接連退了十幾步,以防三桂再次暗箭傷人。
三桂見了這個道人不由的心中大奇,此人究竟是誰?身手竟然如此了得!難道是皇太極由江湖請來的高手?三桂腦海中仔細的搜尋著有關這個道人的消息,忽然他眼前一亮,同時心中一震,對了,定是此人無疑!
三桂放下弓箭,高聲對那道人叫道:「我當是誰,原來是鐵劍門的玉真子大駕光臨!失敬失敬!前些日令師兄木桑道人還在與在下把酒言歡時提到過你。怎麼,難道你沒有遇到他麼?」
三桂這一番真真假假的話讓玉真子不由的心神不定,不過既然三桂能夠一口道出他的姓名來歷,想必他與木桑必定交情深厚。當下冷哼一聲道:「我們同門之間的事不勞你操心,倒是本人對閣下的武功身手甚為景仰,今日藉著此地,能否讓貧道領教高明?」
三桂毫不客氣的回道:「實不相瞞,在下也正有此意,既然道長先行開口,那就請你上城來與在下一決勝負吧!」
玉真子詫異道:「怎麼,難道你不下來麼?」
三桂笑道:「笑話,我身為薊遼總督,肩負著守城的重任,豈能為了個人的爭鬥而隨意出城!我看還是道長你上來吧,我敢保證在你我分出勝負之前,手下將士們絕對不會動你一根毫毛!如何?」
玉真子驚疑不定的看了一會兒三桂,緩緩答道:「既是如此,那就待日後再找機會向你領教高明了!」說罷轉身回歸本陣。以他那種貪生怕死、狡猾多疑的性格,怎可能會輕易踏入明軍的包圍之中呢!
皇太極方才受到了嚴重驚嚇,心中早已沒了攻打寧遠城的雄心。連忙命大軍暫時後撤,對眼前是否立即攻取寧遠之舉先從長計議。待將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商討妥當後再行決定。
望著逐漸遠去的滿清大軍,三桂的心中卻沒有一絲歡喜之意。雖然敵人此次沒有立即攻城,但這也只是暫時性的。當下次皇太極捲土重來之時,必將會是兇猛無比。他歎了一口氣,寧遠諸城早晚都將不保,唯今之計只有將全部的兵力都回調到山海關內。現如今唯有保存實力方是正當之舉,至於這幾個城池的丟失與否,三桂根本就未放在心上。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只有盡可能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是戰爭唯一的制勝之道。否則就算一個人佔領百座城池,也不如一百個人擁有一個城池重要。
事情果真如三桂所預料的那般,皇太極撤兵不久又捲土重來,而這次他並未直接進攻寧遠,而是繞過寧遠攻向前屯衛、中前所和中後所三城。而此時這三城之中的正規守軍早已被三桂抽調到山海關去,留下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殘和平民百姓。因此清軍的攻勢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根本沒有費什麼心力便相繼拿下了三城。這雖然有些出乎皇太極的意料,但他卻並未多想,因為他已將全部的心神都關注到了寧遠之上。這可是一座出了名的堅城,再加上由吳三桂親自坐鎮,還有三萬精銳重兵嚴密把守,要想順利的拿下此城絕非容易之事。因此皇太極料到這場戰事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結束。
就在他打醒了十二分的精神親率八旗大軍十二萬來到寧遠城外,準備拼著數萬的損傷也要將寧遠城拿下來。可是當他心中做好了打一場異常艱難的戰役之時,上天似乎又和他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吳三桂竟然絲毫未做抵抗,在大軍到來之前便率先帶領寧遠的軍民主動撤離了寧遠城。留給皇太極的只是一座寂靜、光禿的空城。
沒想到如此輕易的就得到了寧遠城,這不禁使皇太極百思不得其解。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因何吳三桂要主動放棄這座堅固的城池。經過與文武百官的再三論證,大家一致認為吳三桂此舉實乃是迫不得已。實際上寧遠已經成了一座孤城,就算他不主動撤出,日後也定當被清軍佔領。如此他還不如主動撤走,這樣還能夠保存住自己的實力。將整個遼東的兵馬都置於山海關之內,對守住山海關這大明的最後一道門戶還能增加幾分有力的保障。
雖然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寧遠四城,但皇太極卻半點都不敢疏忽大意。繼續不間斷的發號施令,調兵遣將,整頓軍備,為日後攻取山海關做最積極的準備。而山海關號稱是天下第一關,此話絕非虛言。由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才導致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格局。寧遠城已經算的上是出名的堅城了,但和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相比,易守難攻之處則連它的十分之一還沒有,由此可以想見山海關是如何的難以攻取。正因為如此,皇太極才不敢掉以輕心,將自己全部的心神都放在了如何拿下山海關之上。
三桂率領寧遠的軍民撤回到山海關後,立即下令加強各處的城防。並將自己主動放棄寧遠四城的經過及理由以書信形式上報給朝廷。
接下來三桂開始在山海關內整頓軍備,將原先的遼東軍全部召集在一起進行再次的精挑細選。把那些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兵將清理出正規隊伍,讓他們負責山海關的後勤保障。合格人員一律全數打散進行重新編伍,隨後再以自己獨特的練兵方法進行訓練。
寧遠四城的遼東軍再加上駐守在山海關原有的軍隊,共被三桂編出總數為五萬人的隊伍。其中三萬被定為騎兵,其餘兩萬為步兵。並任命郭師剛、韓躍天具體負責這五萬人的軍事訓練。
在這期間雖然也不時遭到清軍的進攻,但一方面人數不多,大都在幾千之數,只是試探的性質。另一方面負責守防的都是三桂原來的三萬精兵,對依舊處在訓練中的五萬將士沒有任何影響。因此雖然關外的戰事烽煙不斷,但那五萬人的訓練卻絲毫沒有中斷。
就這樣,在三桂的精心調教下,五萬人馬的戰鬥力及意志力進展神速,尤其是洪安通由蒙古帶回來幾萬匹上好戰馬之後,三桂將之如數裝備到那三萬騎兵身上,並為每個人配備了最新式的武器裝備,使他們的戰鬥力立即成倍數提升。遼東軍的戰鬥力雖然不及清軍,但是由於長久的在戰場上作戰,再加上遼人生性豪猛,其戰鬥力遠非尋常官軍可比。在整個大明來說絕對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因此他們再加上三桂有針對性的訓練,又配備了上好的戰馬及新式的武器裝備,因此如今這支遼東軍可以說是煥然一新。
經過將近一年的艱苦訓練,這支隊伍的技戰術水平已經得到大幅提高。就連三桂親自操練過之後都忍不住大家讚賞,並為這支與眾不同的遼東軍起了一個新的稱號「關寧鐵騎」。再加上原來的三萬精兵,如今在山海關內已經有六萬騎兵和兩萬步兵共同編織構築起嚴密的防線,而三桂則完全操控著這支總數達八萬人的龐大兵團。一躍而成為大明朝最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
(作者,《吳三桂新傳》!請大家用實際行動推薦、收藏!)色情、非法、抄襲,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