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郡守府。
項梁乃楚國故將項燕之後,項氏一族世世代代為楚大將,當年項燕力戰秦國,戰敗自殺。楚人惋惜,項梁如今借父之名起義反秦,會稽上下的原楚遺民大勢歡喜,聽其起事,東南振奮,各路豪傑,壯士紛紛來投。
會稽賢士桓楚、於英祖上皆是楚將,與項氏交情頗厚,因犯秦法,流亡於江湖之中,聞項梁會稽起義,兩人遂引三千來投。
項梁大喜,桓楚又舉薦一人來從,烏傷人周殷,為人忠義,足智多謀,項梁納之。短短時日內,項梁實力大漲。
這日,項氏麾下的文武眾將齊聚一堂,共商大計。
最上首的自然是項氏族長項梁,位於他身側的乃是項梁親弟項伯。
左上首一人空缺,接下來的是桓楚、於英、龍且、周殷、項聲、項他,依照地位依次排列。
不得不說,項梁在收攏人心上很有一手,除了首位空缺的項羽之外,其他人都是外姓人氏,族中的項聲、項他反而位列最後,以此來證明他對外姓謀臣武將的重視。
「籍兒還沒有回來?」見上首位子空缺,項梁略微不悅的皺了皺眉頭,心中頗為不滿。只因,此刻項梁恨透的曹操。
本來他以在策劃起義之事,打算用計斬殺殷通,借助家族地位和威勢平定江東,然後在過江擊秦,為楚國,為其父項燕報仇。
只可惜,晚了曹操一步,曹操於北固山大破殷通一役,風頭完全蓋過了他項梁,使得他的計劃受阻,未能向預計中的那般獲得全功,使得江東一分為二。
也是因為如此,初次和曹操見面的時候,項羽的語氣充滿了挑釁之意。
本來項梁還未將曹操看在眼內,雖有反秦第一義士之稱,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外人。可是,不久之前,掌管情報的項他告訴了他一個不好的消息,東陽陳嬰竟然率所有部眾投奔了曹操,使得曹操兵力劇增數倍,嚴重的威脅到了他的存在。
在這關鍵時刻,項羽非但不知所蹤,還在不久前與曹操對弈一宿,關係密切。難道他不知,曹操位於江東門戶,很可能是項氏的敵人嗎?
念及此處,眉頭越皺越深,目光所及之處,卻見項羽大步走來,身後還跟著一壯士。
項羽來到近前道:「侄兒讓兩位季父久候,請兩位季父見諒。」說著,指身後壯士道:「此人姓鍾,名離昧,乃是漢朐縣伊蘆鄉人是當地豪俠,自幼習讀兵書,智勇雙全,是為大將之才。因鄉長無道,其聚眾殺之。侄兒聞其名,特繞遠路請其相助。」
鍾離昧上前拜道:「久聞項將軍大名,鍾離昧願助項將軍征討暴秦,光復大楚。」
項梁見鍾離昧英華內斂,雙目精靈有神,粗壯而無莽態,心中大快,先前不悅亦隨之而去,連忙賜坐。
項梁給項聲、項他一個眼色,兩人知趣的退了一位,將位子讓給了鍾離昧。
鍾離昧見項梁如此器重,心生得遇明主之感。
項梁望向項羽問道:「籍兒,那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項羽心中一動,如今陳嬰已降曹操,江東兩雄並立。項梁如此一問,分明是有了吞曹之心。只是曹操並非等閒,其能堪比自己,若與之為敵,一時半刻,焉能輕勝?
想到這裡,他沉聲道:「曹操文武全才,乃當世之英雄也。」
項梁張了張嘴,最後什麼都沒說。他以剿除暴秦為名,同時又出身江東名門,所以極好名譽。而曹操是反秦第一義士,縱然已有了吞曹之心,但這刮自己耳光之事,又怎能啟齒?
於是,草草商議了擴軍、練兵等軍事要事,便下令退結束會議。
眾臣離去,項梁請項羽前來敘話。
兩人方一見面,話未過三語,項伯便興沖沖的跑了進來,他上氣不接下氣,神情激動,大呼小叫。
「兄長,兄長,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他來到項梁面前拉著他便往外拽。
項梁一時不察,重心不穩,差點摔倒在地,掙脫開來奇道:「纏弟,你這是怎麼了?」項伯名纏,又是項梁的弟弟,因此被項梁喚作纏弟。
項梁滿心疑惑,自己這位胞弟向來遇事沉著,此刻怎會如此失態?
項伯深吸了兩口氣,急切道:「兄長可否記得當年弟因殺了人為韓公子張良所救藏在下邳避難?」
項梁點了點頭。
「張兄立志反秦,而且才智極高,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絕世人物。我們相互為友,交情頗深。有一次談論到當世智者,張兄曾道:『當世智謀之士首推居巢范增』。弟亦曾有幸於范增有過一面之緣,其才智謀略可謂當世之冠。此刻他便在屋外,意圖投奔兄長。兄長快快迎接,千萬不可怠慢。」項伯邊說還邊拉著項梁。
項梁聽言也露出激動神色,反拉著項伯向外走去。
不一刻,項梁、項伯簇擁著一個身材短小的七旬老人走入了大殿。
項羽抬頭觀望,見范增身著灰袍,發虛皆白,臉色卻極是紅潤,一襲美髯飄拂胸前,大鼻方口,一雙深邃的眼睛盡顯歲月滄桑,暗忖:「一老漢有何能耐,竟可當季父如此重視?」
項梁見項羽立在一旁,高聲道:「籍兒,還不快向范老先生見禮?」
項羽心中不快,但不願違背項梁之言,上前對范增略微一揖。
范增見項羽龍驤虎步,自帶一身霸者之相,心中甚喜,見其面上不悅心中明白,微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