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凌在某方面是很瞭解葉重的,比如葉重驚人的能量、比如葉重喜歡險中求勝的行事風格……葉重不得不謹小慎微。
想到鐵凌時葉重的心還是忍不住有些抽痛,雖然葉重告訴自己要拿得起放得下,過去了就不要再想,可被視為兄弟的朋友出賣的滋味還是讓葉重幾乎難以自持。
深情的女人視愛情如生命,義氣的男人卻視友情比生命更重。
當葉重三人所乘的飛機抵達拉巴特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的中午了,之所以選擇在摩洛哥而不是距離昆達爾更近的阿爾及利亞降落,葉重也出於多重考慮的。
雖然貝瑞並不知道三個月前來到銀行留下日記本的老人就是佩森博士,但精明的鐵凌絕對可以從諸多線索中推斷出自己得到了佩森留下的東西,這一點葉重十分肯定。
鐵凌很快就能確認葉重並沒有放棄尋找聖槍的打算,他一定會動用所有的力量展開調查,即便自己和艾兒、維薩都化了妝,可葉重很清楚這根本無法瞞過對自己和艾兒都十分熟悉的鐵凌。
雖然從倫敦到拉巴特三人倒了三次飛機,甚至期間還換過裝,但以鐵凌的聰明和他手下龐大的情報網,葉重相信不出十個小時鐵凌就會得知自己的去向,可能此刻拉巴特的機場就有鐵凌的手下在等著自己。
所以葉重需要有一段距離用點伎倆來甩掉這些尾巴。
另一方面,他還要在拉巴特見一個人,讓葉重自己帶著三個嬌滴滴的大小美女和一個膽小的老學究、一個老神甫進行一場充滿了未知凶險的冒險之旅實在有點扯淡,所以他需要一個能真正幫得上他的人。
要知道這一趟旅程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沙漠、如惡魔幽靈般存在的第十三信徒的追殺,還有戰亂不斷的非洲局勢、神秘的原始部族……
相對而言,鐵凌和他背後所代表的勢力危險性反倒小了許多,畢竟他們的目的是聖槍,在找到聖槍之前鐵凌斷然不會對葉重幾人採取強硬的行動,甚至鐵凌還會充當葉重等人的保鏢。
葉重覺得,鐵凌從一開始就打著做黃雀的主意。
可葉重心裡對此行還是沒什麼底,這與他平日裡進行的探寶工作截然不同,除了要面對大自然中的各種危險之外,最可怕的是人,聖槍的傳說實在充滿了巨大的誘惑力,它的神奇會無限地膨脹起人的貪慾,葉重覺得第十三信徒如果真的想要自己的命,根本不需要煞費苦心地對付自己,只需要把自己握有能夠找到聖槍的線索這個消息傳播出去就足夠了,只怕全世界都會追殺自己。
在拉巴特降落最重要的原因是,葉重從日記裡知道了其實昆達爾並不是真正的前往神廟之旅的開端。
因為布萊恩得到的上半本日記裡最後記錄的地點是護送聖槍的部隊到達了昆達爾,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這裡便是去神廟的起點,而看過了下半本日記的葉重知道了昆達爾是當日護送聖槍的部隊是與納粹最精銳的秘密衛隊匯合的地點。
在飛機上弗利嘉已經將整本日記翻譯給了葉重和艾兒,可惜並不是像葉重想像的那樣,得到了整本日記便可以獲得神廟的準確所在。
事實上是解開了佩森博士留下的謎題後所得到的是另一個更大的謎題。
這本日記的主人——那位納粹科學家在記錄他們護送聖槍到神廟的行程路線使用了極其古老的方法星座標向法,這並非葉重擅長的領域。
按照星座的方向前進,的確可以確定大概的行進方向,可具體範圍地點的偏差實在相差太大了。
一個沒有進行過任何軍事訓練的人行進在一個面積超過九百萬平方公里、荒蕪人煙,地貌隨時都在變化的生命禁地裡,根本不可能用常規的方法準確記錄行進路線,這個常識葉重當然知道。
還算幸運的是日記的記錄者使用了一些比較固化的地理特徵對他們的路線做出了定位,比如某日他們宿營在一塊綠洲旁、某日他們經過了一片椰槐林、某天看到了一座「令人震撼」的沙丘等等,葉重覺得這本日記很大一部分倒像是本撒哈拉沙漠遊記。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十多年,但葉重希望這段在歷史的長河裡不過是眨眼的瞬間還不至於讓撒哈拉沙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讓葉重痛苦的是根據日記裡的記載根本無法確定神廟的具體位置,應該說那位納粹科學家的每頁日記都記錄的相當詳盡——他們行走的方向、每天大概的行進距離,但偏偏最後的記錄並非整個任務的結束……
對於最後的幾篇日記,葉重的印象尤其深刻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所有的人都已經疲憊不堪,來時六十人的隊伍現在只剩下二十幾人了,他們都是那麼年輕啊!作為一個長時間在實驗室裡從事研究工作的人,我的體力比那些士兵更差了許多,今天甚至出現了嚴重的脫水,我真害怕今晚睡過去就再也無法醒來,大祭司依舊不吐露何時才能到達神廟,我現在已經感覺到這一趟恐怕本就是死亡之旅。」
「大祭司根本沒有打算讓誰活著離開,我能感覺到,就算有人能活著到達神廟,也不可能活著離開!對所有人來說,這沒什麼可怕的,因為我們肩負的是偉大的元首賦予的最神聖的使命!為了日耳曼民族獻出生命對所有人都是莫大的榮耀。」
「雖然大祭司沒有說,可我覺得距離神廟已經不遠了,從他的眼睛裡我能看到靈魂燃燒的炙熱,神廟究竟在哪裡呢?難道那裡真的可以通往死亡之界嗎?真的可以召喚靈魂嗎?這與科學很明顯是違背的,但是看到了大祭司所施展的令人恐怖的匪夷所思的黑魔法,我又覺得這一切都是可能的!!!」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風沙已經吹了幾天了,非但沒有停下的意思反倒越來越大,駱駝都幾乎無法前行,黃昏時分風沙終於稍微小了些——這幾天每天都是這樣,只是傍晚時才會有那麼片刻的休息。
迎著落日遠遠的我能看到十二根黑色的石柱,我無法衡量那有多巨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會小。
大祭司說那裡就是神廟所在之處,不遠了,真的不遠了,可是我能清晰地感覺到死亡的腳步距離我越來越近了,我感覺不到任何生命的氣息,最後的六個人會有幾個人能到達那神廟呢?大祭司說最終到達神廟的人將可以守候元首的歸來,我渴望最終能獲得那榮譽,也許那只能成為夢想了,永別了我的娜沙。」
日記到此結束,而這位日記的書寫者最後的命運究竟如何,葉重無從探求,不過從最後他充滿了絕望的語氣來看,他隱隱覺得這位納粹科學家真的已經如他日記中所寫的那樣,或許是真的睡過去再沒有醒過來。
最後一頁日記給了葉重啟發,具體的說是那兩根黑色的石柱,現代科技的發達程度對於六十年前的人來說就是神跡——衛星的存在使得人類居住的星球任何沒有遮掩的角落都不再有秘密可言,所以葉重在第一趟轉機時便給老打了電話,目標當然是那十二根「絕不算小」的黑色石柱。
對於老的能力葉重是很有信心的,他認為老能做到的絕對不會比美國國防部差上半點,他雖然沒有衛星,但「借用」卻不難,如葉重所料,老的效率奇高,不過帶來的消息讓人沮喪,整個撒哈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範圍裡,壓根就沒有什麼巨大的黑色石柱!
按照老的話說,他已經把撒哈拉沙漠上現存多少頭瞪羚都數了一遍,壓根就沒看到哪裡有黑色的石頭,更別說是巨大的石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