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風雲錄 網友上傳章節 第399章 進攻
    第399章進攻

    武烈侯對咸陽政局的變化保持沉默。

    在咸陽人看來,武烈侯之所以默許關東人對司空府的掌控,是秦王政在此事上留下了迴旋的餘地。假如秦王政和關東人決心推進直道的修築,表現出積極支持和發展北疆的姿態,武烈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無疑會與咸陽保持默契的合作,維護秦王政和中央的權威。

    既然武烈侯的態度明朗了,大秦內部的激烈矛盾緩和了,一場可怕的風暴消彌於無形,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傾盡全力進行中原決戰了。

    冬十月,武烈侯遵從秦王命令,徵召代北、燕南和中山三地二十萬青壯,組建五個軍,在三地展開冬訓。

    十一月上,武烈侯在代城召集北疆諸軍統率進行軍議。

    在這次軍議上,武烈侯宣讀了秦王政的令書,正式下達了進入中原作戰的命令。

    現在北疆總兵力達到了十個軍四十萬人馬,其中五個軍是主力,五個軍是地方預備役。此次咸陽徵調六個軍南下作戰,四個軍鎮戍北疆。在四個留守鎮戍軍中,代北和燕南各有一個主力軍,而另外兩個地方軍則全部部署於代北,以防匈奴人的入侵。

    為了確保決戰的勝利和北疆的安全,秦王政在武烈侯的一再懇求下,把上將軍羌廆(hui)從隴西調回北疆。羌廆奉命留守北疆,代替武烈侯暫領北方三地軍政大權,統一指揮北方戰場。

    南下六軍統率,司馬尚、楊端和、辛勝、蒙恬、司馬斷和年輕的代侯公子將閭,其中司馬尚和司馬斷兩軍皆為騎軍,如果加上太傅府、代侯府和各軍大小統率們的衛軍,此次南下總兵力達到了二十六萬以上。

    唐仰宣讀了武烈侯的命令。

    六軍統率陸續率軍南下,由中山進入巨鹿郡,在東武城和靈丘一線駐紮。

    東武城東南方向一百多里外就是大河,渡過大河就是齊國的北都平原城。從平原城再向東南方向兩百多里就是齊國重鎮西都歷下城。這兩百里路的路程上有兩條大河,漯水和濟水。

    由歷下向東三百餘里,就是齊國都城臨淄。歷下和臨淄之間有兩座大城,一是章丘,一是昌國。

    歷下和章丘之間大約有一百餘里,這一百餘里與盧齊長城在一條平行線上。盧齊長城的齊軍如果要後撤,必須從平陰要塞撤到歷下,再由歷下撤往章丘、昌國和臨淄。

    所以歷下一戰是此仗能否取勝的關鍵所在。

    武烈侯的設想是,避開平原城,從靈丘方向渡河,過漯水、濟水,直殺歷下,把齊軍主力包圍在平陰要塞和歷下城之間。只要圍殺了齊軍主力,則臨淄城可一鼓而下。

    武烈侯的這一攻擊策略得到了諸軍統率們的支持,於是武烈侯報奏咸陽,北疆大軍將於十一月中開始南下,於十二月中大河封凍之際展開攻擊。

    武烈侯又密報王翦,請王翦在中原戰場上給予配合,以策應北疆大軍南下攻擊。

    =

    十一月中,中原戰場統率王翦下達了一系列命令,陷入僵持的中原戰局突然發生了變化。

    十一月下,公子扶蘇在東線戰場上持續攻擊三個多月,不但未能突破堡壘防線攻克肥城,反而損失慘重,難以為繼。齊魏聯軍在齊太子安和魏王咎的指揮下,果斷反擊。秦軍三戰三敗,不得不退守陽關。

    齊魏聯軍士氣高漲,主力盡出,猛攻陽關,試圖擊敗秦軍,奪回薛郡,反攻中原。

    這一消息迅速傳到項燕軍中。項燕下令,全線反擊。楚韓聯軍主力在平輿戰場上向秦軍展開猛烈攻擊,沉寂了三個多月的戰場終於再度爆發。

    此刻中原戰場上的秦軍主力被楚韓聯軍牽制在平輿,而公子扶蘇的東線大軍在陽關要隘遭到了二十多萬齊魏聯軍的攻擊,岌岌可危。蒙武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從彭城戰場後撤,退守豐邑,在確保大梁安全的同時,策應東線戰場。

    秦軍在中原戰場上的形勢極度不利,只要齊魏聯軍攻克陽關,殺進中原腹地,此仗秦軍必敗無疑。

    十二月上,長沙侯公子高和廣武侯麃公在東南戰場上發動了攻擊,其前鋒軍進入江北,威脅江淮。

    幾乎在同一時間,齊王建下令,從臨淄、歷下、昌國等地調集更多的軍隊進入前線,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陽關,收復薛郡,然後直殺中原腹地,徹底擊敗秦軍。

    這時候,今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從天而降,但這未能阻止合縱軍的攻擊,尤其是齊魏聯軍,更是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陽關戰場上掀起了陣陣「驚濤駭浪」,打得秦軍狼狽不堪,鮮血淋漓。好在公子扶蘇親臨前線督戰,與將士們一起浴血奮戰。這大大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陽關要隘的城樓上始終高高飄揚著大秦戰旗。

    =

    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之際,武烈侯公子寶鼎抵達東武城。

    唐仰稟報最新軍情。

    公子扶蘇和章邯已經把齊魏聯軍yin*到陽關。陽關距離歷下城兩百餘里。

    辛勝和蒙恬已經率軍抵達靈丘,隨時可以渡河作戰,直殺歷下。靈丘距離歷下城也是兩百餘里。

    「安平侯(司馬尚)和司馬斷將軍的騎軍就在靈丘後方六十里外。」唐仰興奮地說道,「只要辛勝將軍和蒙恬將軍在渡河後迅速撕開齊軍的防線,我八萬騎軍就可以以最快速度殺到歷下,斷絕齊軍的退路。」

    寶鼎微微點頭,問道,「武成侯可有消息?」

    「武成侯從平輿來信,他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牢牢拖住楚軍,確保項燕無力支援齊國。」

    「彭城方向的楚軍可曾出擊?」

    「鄭侯(蒙武)來信,彭城方向的楚軍並未主動出擊,依舊龜縮於彭城。」

    寶鼎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急書鄭侯,請他火速趕赴陽關戰場與長平侯(公子扶蘇)會合,與我北疆大軍展開東西夾擊。」

    唐仰躬身領命,「武烈侯,諸軍統率催問,何時發動攻擊?」

    寶鼎俯身望向案几上的地圖,目光在幾個耀眼的標注上稍加停留,然後抬頭問道,「邯鄲的糧草武器已經運抵何處?」

    唐仰手指地圖上的貝丘城,「第一批糧草武器和大約十萬民夫已經到達貝丘,距離靈丘不足百里。」

    「大河冰凍幾尺?漯水和濟水的冰面能否保證大軍通暢無阻?」寶鼎又問道。

    唐仰給予了非常肯定的答覆。

    寶鼎沉思良久,斷然說道,「傳令代侯和大庶長(楊端和),加快行軍速度,務必於明日黃昏抵達靈丘。」

    「命令辛勝、蒙恬兩位將軍,明日日出,發動攻擊。」

    =

    齊國一直密切關注著秦國北方戰場,當秦國在北方邊郡徵召青壯進行軍訓的時候,臨淄就預感到了危機,齊王建更是命令太子安盡快展開反擊,不惜代價擊敗秦軍。假如武烈侯帶著北方大軍南下作戰,首當其衝的就是齊國,為防患於未然,齊軍必須在戰場上贏得主動,否則後果十分嚴重。

    按照臨淄對戰局的分析和預測,武烈侯假如南下打齊國,無非兩條路徑,一是利用冬天大河封凍的機會,從平原津方向發動攻擊,牽制齊軍主力,繼而讓中原秦軍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楚國;其次是直接進入中原,會合中原秦軍,這樣秦軍就有了足夠的兵力,贏得了戰場上的主動,向東可以打齊國,向南可以打楚國。

    在臨淄看來,贏得此仗的唯一辦法就是搶在武烈侯進入中原戰場之前,擊敗中原秦軍。指望項燕和王翦打個你死我活完全不可能,齊國只能靠自己,只要齊軍擊敗了公子扶蘇,奪回薛郡甚至殺到大梁城下,那時就算武烈侯到了中原也無力回天了。

    正因為臨淄對戰局有如上判斷,所以當齊王建聽說齊魏聯軍受阻於陽關之後,馬上派兵增援,但他並沒有從北都平原城抽調一兵一卒,他現在就指望平原、高唐一線的齊軍利用大河、堡壘和城池抵禦從北方南下的秦軍了。

    齊人自恃有四十年精心打造的堅固防禦,有幾十萬強大軍隊,即便秦國的武烈侯帶著大軍打來了,齊國也有絕對的把握守住疆土。另外從當前的戰局來說,齊國也佔據著相當大的主動,畢竟公子扶蘇的軍隊久戰已疲,對齊國實際上已經構不成威脅,而王翦所統率的主力又在平輿戰場被楚國項燕所牽制,這樣就算武烈侯到了中原,揮軍攻打齊國,所能取得的戰果也十分有限。正是從這一分析出發,齊人雖然在北線全力戒備,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西線,試圖盡快擊敗公子扶蘇,扭轉整個戰局。

    十二月初,齊國北線鎮戍軍在大河沿岸做好了迎戰準備,而齊軍主力更是聯合魏軍猛攻陽關。齊軍要搶時間,只要攻佔陽關,奪回薛郡,殺進中原腹地,整個戰局就必然改變。

    =

    武烈侯一聲令下,北疆大軍開始渡河作戰。

    辛勝和蒙恬的選鋒軍越過大河堅實的冰面,向齊國河岸堡壘發動了狂風暴雨一般的攻擊。

    齊軍雖有準備,但奈何秦軍在平原津紮下大營,齊軍以為秦軍的攻擊方向是在平原和高唐一線,結果上當中計了,讓八萬秦軍在短短時間內便突破了大河防線。

    當日下午,司馬尚和司馬斷率八萬騎軍穿過大河防線,飛越漯水,再過濟水,風馳電掣一般殺到齊西都歷下城,切斷了臨淄和盧齊長城之間的糧道,斷絕了齊軍主力後撤臨淄之路。

    就在司馬尚率軍包圍歷下城的時候,平原城方向的齊北都大軍也殺到了靈丘一線,試圖奪回防線,把秦軍阻截在大河北岸。

    齊軍錯誤地估計了秦軍的兵力,當他們正在與辛勝、蒙恬的軍隊奮力廝殺的時候,代侯公子將閭和楊端和指揮各自的軍隊迅速越過大河,把齊軍團團包圍。

    當日黃昏時分武烈侯抵達靈丘,命令各軍連夜攻擊,務必以最快速度全殲齊北都大軍的主力。

    秦軍近十八萬人,以逸待勞,而齊北都大軍主力不足四萬,急行百里而來精疲力竭,來了就開戰,接著又陷入包圍,戰局瞬息突變,軍心大亂,廝殺到半夜,齊軍死傷慘重,餘者紛紛投降。

    武烈侯命令,留一萬人戍守靈丘,保護糧道,看押俘虜,監控平原城,防止平原城的留守齊軍偷襲糧道,其餘各軍馬上起程,火速攻打歷下城。打掃戰場的事情就交給隨軍民夫。

    黎明時分,北疆四個軍不顧大戰之後的疲勞,向歷下城急速挺進。

    北疆大軍在開始攻擊之後的第四天下午,全部抵達歷下城。

    此刻,臨淄已經得到秦軍包圍歷下城的消息,齊王建和文武百官無不震駭,京都大軍匆忙趕往章丘阻截,而齊王建更是十萬火急命令太子安撤軍回援,命令各郡縣、各封國在最短時間內徵召所有可以作戰的男丁趕赴京都作戰。

    陽關戰場上的齊魏聯軍也接到了消息,太子安和魏王咎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就算大河、漯水和濟水封凍了,但還有北都鎮戍軍,還有河岸堡壘,還有平原和高唐等堅固城池,秦軍怎麼可能在突然間就殺進了齊國腹地,包圍了西都歷下城?齊國耗費四十年打造的北線防禦難道就如此不堪一擊?

    事實上齊國因為地理原因,的確缺少防禦屏障,尤其在西北這兩個方向,雖有大河、濟水,但一旦到了嚴冬,河面封凍,就根本起不到屏障作用。至於長城、堡壘、烽燧在千軍萬馬面前,又能發揮多少阻御之力?但齊人不這麼想,齊人認為自己耗盡心血打造了四十餘年的防禦肯定固若金湯,由此太子安和田藩、孫粱等人不願意相信秦人已經摧毀了齊國的防線,他們認為這個消息不可靠,所以他們繼續攻打陽關,同時等待最新的符合自己意願的消息。

    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更讓他們驚惶失措,秦軍不但突破了大河防線,而且還是幾十萬大軍殺了進來,西都歷下已經被團團包圍,尤其可怕的是,他們失去了臨淄的糧草武器。沒有糧草武器的持續供應,前線幾十萬大軍如何生存?

    太子安和田藩等人果斷撤軍,一天之內撤到長城,留下田儋、魏王咎戍守平陰要塞,主力大軍接著直殺歷下城。

    =

    太子安率軍趕到歷下的時候,是北疆大軍突破大河防線後的第五天,他們錯過了回援的最佳時間。

    秦軍非常兇猛,不待齊軍列好戰陣,其十六萬步軍便從正面展開猛烈攻擊,而八萬騎軍則從兩翼策應,齊軍倉促應戰,雙方血腥廝殺。

    齊軍已經連續作戰近四個月,更在陽關苦戰了半個多月,此刻匆忙回援,一路狂飆,不但身體疲憊,士氣低迷,軍心更是不穩,而秦軍以逸待勞,士氣空前高漲,雖然兩軍兵力相當,但高下懸殊太大,交戰不過半日,齊軍便抵擋不住,其側翼率先崩潰。司馬尚的代北騎軍乘機殺進,大肆屠戮。齊軍遭此重創,再也無力抵禦,不得不後撤。這一撤,士氣徹底崩潰,齊軍大敗。

    秦軍八萬騎士圍追堵截,瘋狂砍殺,這一殺就變成了大屠殺,二十多萬齊軍將士死傷殆盡,屍橫遍野,最後逃回平陰要塞的不足兩萬,餘者非死即俘,養精蓄銳了四十餘年的齊國大軍一戰盡覆。

    北疆諸軍統率殺得性起,紛紛向武烈侯求戰,要求乘勝追擊,拿下平陰要塞。

    武烈侯拒絕了。公子扶蘇、章邯、曝布等人苦戰數月,蒙武也正率軍趕來,這攻克盧齊長城的功勞還是給他們吧。

    武烈侯下令,調一萬大軍殺奔平陰要塞,配合公子扶蘇和蒙武拿下盧齊長城。一萬大軍包圍歷下城。其餘各軍直殺臨淄。

    =

    北疆大軍在展開攻擊後的第七天抵達章丘。

    章丘守軍看到浩浩蕩蕩的秦軍,肝膽俱裂,匆忙棄城而逃。章丘是一座小城,根本經不起秦軍的猛烈攻擊。

    第八天,秦軍殺到昌國。昌國距離臨淄不足百里,是臨淄的門戶,齊國京都大軍在此設下了第一道防禦。

    武烈侯並無攻擊之意,命令司馬尚和司馬斷率騎軍出擊,掃蕩臨淄外圍,為大軍圍攻臨淄做好準備。

    齊王建看到秦軍殺到臨淄城下,大驚失色,連夜把昌國守軍撤了回來,死守臨淄,固守待援。到目前為止,臨淄還不知道太子安和齊軍主力已經全軍覆沒,他們永遠也等不到援軍了。

    第十一天,武烈侯率軍包圍臨淄。

    諸軍統率請戰攻城,武烈侯大笑,「還要攻城嗎?」

    的確,還要攻城嗎?還有攻城的意義嗎?

    =

    公子扶蘇和蒙武會合後,率軍攻打平陰要塞。

    齊太子安、魏王咎看到大勢已去,隨即帶著各自的軍隊撤離了平陰要塞,沿著長城向膠東、琅琊逃亡而去。

    公子扶蘇輕鬆拿下平陰要塞,攻佔了盧齊長城,與北疆軍會合,這時候,他才知道武烈侯已經指揮北疆大軍取得了歷下大捷,摧毀了齊**隊,現正在圍攻臨淄。

    齊國敗亡在即。

    =

    =

    =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