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見招拆招
在崇山峻嶺開鑿大渠的困難遠遠超過了長途遠征,無論是投入的人力財力還是耗費的時間都讓人難以想像。
最近幾十年裡,大秦完成了兩個大型水利工程,一個是西蜀的都江堰,一個是關中的鄭國渠。都江堰根治了西蜀的水患,把西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糧倉。鄭國渠改善了關中的灌溉條件,增加了關中的可耕土地和糧食產量。但無論是都江堰還是鄭國渠,秦國在修建它們的時候就像當年在北疆修建數千里長城一樣,傾盡了國力。這種國力的損耗非常驚人,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而在恢復期內,王國肯定要面對內外危機的重壓。
長城幫助大秦抵禦了北虜人,都江堰和鄭國渠幫助大秦增強了國力,那麼今日武烈侯要開鑿的大渠呢?它能幫助大秦增強國力嗎?它能幫助大秦開拓西南嗎?
帳內的江南軍政官長們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聽到武烈侯對天下大勢的分析,第一次聽到南北戰爭和中土統一的關係,他們不得不承認,武烈侯高屋建瓴、高瞻遠矚,對未來天下形勢的判斷非常有說服力。
北虜一直是中土的威脅,幾百上千年了,但從犬戎攻滅鎬京迫使周王東遷開始,北虜對中土的威脅驟然增大,尤其是三家分晉之後,中土北方三個諸侯國秦趙燕就和北虜頻繁作戰,最後實在是難以承受兩線作戰的痛苦,不得不傾盡國力修建長城。長城的作用很明顯,自從有了長城,秦趙燕三國在中土爭霸戰中盡顯梟雄本色,先後獨領風騷,但有一個事實也不容置疑,即便有了長城,大漠上的匈奴人、東胡人還是牽制了秦趙燕三國很大一部分力量。
最近兩年,北部邊疆的形勢再度惡化,秦趙燕三國再度與北虜激烈交鋒。趙國丟掉了長城防線,燕國也在遼東屢戰屢敗,秦國雖然守住了長城,但其主力卻被匈奴人拖在了北疆。然而,中土諸國只顧自相殘殺,尤其是關東諸國,在自身生存遭遇重大危機的情況下,根本無暇顧及來自大漠上的敵人。
今天突然聽到武烈侯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大家才驀然驚醒,現在危及到自身生存的最大敵人不是來自中土,而是來自大漠。北虜人已經殺到了家門口,而中土人竟然茫然不知,或者說是故意視而不見,任由中土的生存危機一步步擴大。
但是,中土的生存危機目前僅僅停留在對未來的分析上,不管是第一次霍然驚醒的軍政官長們,還是早已知道此事的蓼園核心層,他們在今日身陷危機的情況下,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化解現在的危機,而不是去重視未來的危機。將來的事將來再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憂患意識不能沒有,但不能因為憂患就杞人憂天,不顧眼前的現實去做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
武烈侯要做的事,不管是遠征西南還是開鑿大渠,都超越了現實,超越了自身能力,其失敗是必然,而這種失敗對武烈侯是一種毀滅性打擊,對所有追隨武烈侯的人也同樣如此。
=
大帳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氣氛再度變得異常壓抑。
寶鼎背負雙手,面對地圖,心情非常沉重。他知道歷史,他知道南北戰場是一場持久的戰爭,是一次次影響到中土歷史的戰爭,他當然無力去改變這種大歷史,但他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帝國的命運,可以拯救千千萬萬的蒼生,所以他現在必須做一些事,即使這些事看起來驚世駭俗甚至根本沒有完成的可能,但他還是要堅持去做,即便由此而失敗,他也無怨無悔。
軍政官長們望著他單薄而挺直的背影,清晰地感受到從這具身體裡透射出來的堅毅和執著。武烈侯再一次瘋狂,今日的計策比當日決定轉徙災民更瘋狂,是不是繼續跟著他一起瘋狂?
蓋聶、荊軻,朱英、莊翼,還有幾位同樣來自河北和江南的官員們,被武烈侯的才智和瘋狂所深深震撼。武烈侯的傳奇故事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耳熟能詳,但聽故事和親聲經歷完全是兩回事。這一次他們親身經歷了,他們全程參加了奇跡的創造,他們和那些曾經與武烈侯一起出生入死的人一樣,已經被這位年輕的封君所折服。
然而,這一刻他們才發現,他們直到此刻才算看到了真正的武烈侯,一位站在巔峰俯瞰天下的武烈侯。這樣的人,讓他們自歎不如,讓他們高山仰止。
誰能看清這個時代?誰能推動這個時代的發展?誰能決定這個時代前進的方向?唯有天道而已,但今天他們竟然看到了一個可以與天道相抗衡的人。
武烈侯對天下大勢的分析有相當的說服力,與之相對應的對策也堪稱完美。雖然這一切都是基於分析,基於推測,但假若它變成了現實呢?假如匈奴人統一了大漠,幾十萬上百萬北虜殺進中土呢?所以中土必須盡快統一,而佔據西南,不管是對於中土的統一還是對於可能存在的未來的南北大戰,都是必須要做的,甚至可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關係到中土存亡的關鍵所在。
蓋聶站了起來,在眾人驚訝和不安的目光中,緩緩說道,「我曾數次深入大漠,我在長城一線與匈奴人屢次作戰,我對北虜的瞭解超過了在坐諸位,我可以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匈奴人的實力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匈奴人統一大漠的速度也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料。」
停了一下,他又說道,「趙國的大將軍李牧曾在長城重創匈奴人,追殺千里,但很快,匈奴人又捲土重來了。如今他們更是佔據了陰山長城,對中土形成了直接威脅。代北大地震之後,假如秦軍沒有急速北上擋住匈奴人南下的腳步,我可以肯定地說,現在匈奴人已經殺進了河北。」
蓋聶說到這裡歎了口氣,「當今世上,有多少人像武烈侯一樣清醒地認識到匈奴人的強大?像武烈侯一樣清晰地看到正在逼近中土的危機?」說到這裡他衝著武烈侯深施一禮,「我願追隨武烈侯誅殺北虜,矢志不渝。」
蓋聶這句話一說,帳內眾人不禁暗自苦歎。蓋聶的支持最為關鍵,無論是開鑿大渠還是遠征西南,實際上都要靠十八方鎮的災民。十八方鎮的災民如今突然就變成了決定蓼園命運的一股強大實力,這種變化讓大多數人一時難以接受。
短短幾個月時間,武烈侯把一盤散沙的轉徙災民打造成了一股足以改變中土命運的強大力量,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其中的一系列變化歷歷在目,不相信都不行。
武烈侯可以翻雲覆雨,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奇跡或許就是這樣創造的。
=
蓋聶之後,南山子、朱英、荊軻和莊翼等河北、江南官員都表示支持武烈侯的決策。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都像蓋聶一樣深刻理解天下大勢和中土危機,而是這時候必須義無反顧地支持武烈侯,現在開鑿大渠和遠征西南就是「投名狀」,是贏得武烈侯信任的最好機會。
蓼園一系的軍政官長們當然要追隨武烈侯一起「瘋狂」,這裡面沒有選擇的餘地。
如此一來,以魏起為首的楚系官員不得不服從。現在熊氏外戚非常需要武烈侯的幫助,這位盟友的態度不但直接影響到大秦的王統,也直接決定了楚系熊氏的未來。
遠征西南的決策終於獲得了江南軍政官長們的一致支持。
遠征西南的前提是開鑿大渠,打通南下的糧道,而開鑿大渠的前提是把當前江南所面臨的危機全部解決,贏得一個相當穩定的局面。
江南當前的危機有三個,一是糧食不足,二是楚國的反攻,三是咸陽的遏制。
糧食不足的危機最少要延續一年,在未來的一年裡,武烈侯必須獲得足夠的糧食以維持十八方鎮的需求,如此才能保證墾荒土地和開鑿大渠。
「咸陽明年肯定要打趙國,咸陽所能給我們的糧食只會減少,不會增加。」魏起說到這裡,目光轉向了蓋聶。秦軍在河北全力攻打趙國,江南的這些趙人是否會有所異動?
蓋聶當然知道魏起眼神裡所蘊含的意思,他目露苦色,轉頭望向南山子。
南山子很平靜,他早在出塞的時候就聽武烈侯說過南北戰爭和中土統一的事,這次他又聽到了佔據西南對未來中土的重要性,考慮到趙國和楚國的急劇衰落以及兩國政局的混亂,他已經接受了趙國即將敗亡的殘酷事實,由此也接受了武烈侯的大一統觀念。
「天要滅趙,人力豈能挽救?」南山子黯然長歎,「你修習劍道幾十年,難道還沒有窺破天機?」
蓋聶目露悲色,低聲說道,「所以我離開了。僥倖的是,我遇到了武烈侯,找到了救世之路。」
南山子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想安慰兩句,卻感覺心痛徹骨。亡國之痛啊。
寶鼎看看南山子,又看看蓋聶,忽然想到了趙儀。我也很僥倖,或許天意如此,竟然讓我到了江南,再不用去打邯鄲了。
寶鼎一直在想,假如他親自指揮大軍攻克邯鄲,趙儀還會待在自己身邊嗎?南山子還會留在蓼園嗎?趙高的心裡會不會產生報復之念?好了,現在他不用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他可以全心全意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滅趙的功績的確大,但他拿到了卻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倒不如把這個大功勞送給公子扶蘇,送給老秦人。
「糧食始終是我們的要害。」寶鼎對蓋聶說道,「大師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只要能維持最基本的生存,我可以保證十八方鎮的穩定。」蓋聶的語氣異常堅定。
荊軻遲疑了一下,接過蓋聶的話說道,「武烈侯,開鑿大渠是個苦力活,糧食如果嚴重缺乏,庶民只靠一天一頓稀粥和野菜充飢,那恐怕……」
「恐怕怎樣?」寶鼎問道。
「恐怕要死人。」荊軻說道,「死很多人。」
寶鼎心裡一驚,驀然想到了埋在長城腳下的無數枯骨。「大家都想想辦法,群策群力嘛。」寶鼎抬頭望向帳內的官員們,大聲說道。
開鑿大渠的財物消耗和救助災民的財物消耗完全是兩個概念,僅靠江南一地的糧食肯定不夠,而巴蜀、荊宛、中原的支援也有限,咸陽會嚴格限制,以便把主要財力集中於攻打趙國。
「武烈侯,大秦的國力畢竟有限啊。」朱英這時開口說道,「以目前大秦的國力無法在攻打河北、守護北疆的同時再在南嶺開鑿一條大渠,所以我們若想獲得更多的糧食,只能從其他諸侯國想辦法。」
寶鼎眼前頓時一亮,「先生的意思是,盡快與楚國達成盟約,從楚國獲得糧食?」
「大秦與楚國締結新盟約的條件主要是三個,割讓長沙郡,給轉徙江南的災民提供一定數量的糧食,還有就是少師的真實身份。」朱英說道,「現在楚國承認了少師是春申君之後,但正是因為李太后答應了這個條件,導致壽春政局急驟惡化,新盟約也遲遲無法締結。」
「公子負芻當然不想締結盟約,秦楚的敵對關係維持得越長,壽春的局勢就越亂,對李太后和楚王悍就越不利。咸陽也是一樣,咸陽正準備攻打趙國,楚國政局越亂對中原越有利,但對江南就非常不利了。」
「秦楚不能締結盟約,導致我們不但無法及時從楚國獲得糧食支援,還導致楚國水師一直封鎖著洞庭水道,這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水路運輸。大渠一旦開始動工,糧食和其他各種物資的需求量猛增,假如洞庭水路不能暢通無阻,勢必影響江南局勢。」
寶鼎微笑點頭,心裡已經做出了決定。他不是沒想過要盡快促成秦楚締結新盟約,但這裡牽扯到一個關鍵性問題,楚國政局到底怎麼走?
咸陽基本上接受了武烈侯對楚國的謀劃,想方設法混亂楚國局勢,激化李太后和楚國貴族之間的矛盾,挑起熊氏兄弟自相殘殺,讓公子負芻篡奪王位。目前壽春的局勢對公子負芻非常有利,只要壽春繼續混亂下去,秦國對楚國保持重壓,那麼楚國的貴族們考慮到自身利益,必然有更多人開始反對李太后和楚王悍,一旦李太后和楚王悍眾叛親離,公子負芻就可以發動兵變篡奪王位了。
但這需要一段時間,武烈侯缺少的就是時間,偏偏此刻朱英突然建議武烈侯盡快締結盟約,很顯然,公子負芻把春申君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的背叛之舉激怒了春申君舊部。
當初讓春申君殘餘勢力扶植公子負芻篡奪王位的計策就是武烈侯拿出來的,南山子、黃依和朱英等人也竭盡全力去做了,但公子負芻卻在關鍵時刻背叛了他們。
當然,公子負芻以誣陷春申君來打擊李太后之舉可能並非出自他的本意,驅趕和屠殺春申君舊部可能也不是他想幹的事,但在集團整體利益面前,他個人利益無疑不在考慮之列,他只能服從整體利益。
楚國承認了黃依是春申君之後的真實身份,然後黃依嫁給武烈侯,那麼將來公子負芻篡奪王位,天下人都知道是秦人幫助他登上王位,他就是秦人的傀儡,試問他在楚國還有威信嗎?楚國上上下下還能齊心協力一致抗秦嗎?公子負芻所在的利益集團當然不能接受,所以公子負芻必然要背叛春申君,驅趕和屠殺春申君舊部。
這也是武烈侯的策略,其目的是獲得春申君舊部的力量,為將來滅楚後穩定大江南北局勢做準備,同時進一步激化楚國內部的矛盾,混亂壽春局勢,誰知公子負芻比他想像的厲害,一不做,二不休,為避免將來的麻煩,乾脆背叛春申君,而且背叛的非常徹底,連「鞭屍」的事情都做出來了。
公子負芻的凌厲反擊當然對他篡奪王位有好處,但他的反擊破壞了武烈侯的全盤計劃。按現在的壽春政局走下去,公子負芻很快就能做楚王,而且威信不錯,至於楚國國策在那些主戰派貴族的控制下顯然是對秦國不利,所以武烈侯一直在考慮對策。
今天朱英這話的意思是暗示武烈侯要打擊公子負芻了,只有打擊公子負芻,支持李太后和楚王悍,在壽春維持一個兩強對峙的局面,才是對秦國或者說對現在的江南最有利。
「大師可否去一趟壽春?」寶鼎抬頭望向南山子,問道。
「我不想看到那個無恥的小人。」南山子憤然說道。
寶鼎搖手,笑道,「你有辦法見到李太后嗎?」
南山子臉色微變,隨即心領神會,撫鬚笑道,「我當然見不到李太后,但有人可以見到李太后。」接著他低聲問道,「這麼說,陽文君要官復原職了?」
「陽文君此刻應該在中原與昌平君談判。」寶鼎笑道,「他能否官復原職,就看昌平君的手段了。」
「好計。」南山子讚道,「這一巴掌定能把那個無恥之徒打得暈頭轉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