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是通往洛陽的第一雄關,又有張合這樣的名將鎮守,李蘭心知強攻不易,只好投機取巧。一硝二硫三木炭,雖然這幾個字背起來十分的簡單,但數年來,李蘭在蜀漢命人反覆試驗,才最終取得了成功。可是原料有限,再加上生產也不如想像的那麼方便,李蘭好容易才攢下了幾噸,卻都全部花在了張合的身上,就算是死,他也應該瞑目了。攻克潼關,天下震動,弘農魏將早嚇得分不清東南西北,李蘭大軍到時,立刻出城請降。李蘭要收攬魏國人心,當即加官晉爵,好吃好喝地招待的,想要再繼續東進,曹真卻早已經在澠池、涵谷關一線派駐重兵。雖然漢軍連勝,士氣高漲,但曹魏的鐵騎也不是紙做的老虎,李蘭於是暫時駐兵馬弘農,想等等東吳的消息。
東吳的消息還沒有等來,卻先傳來曹真盡起大軍,殺奔而來。先鋒孫禮已過陝縣,諸將急欲求戰,李蘭也知大戰在所難免,乃仍以魏延為前督部,迎戰魏軍。兩陣對圓,魏延本欲自戰,姜維卻搶先出馬,喝道:「吾乃天水姜維,誰敢來戰?」孫禮尚不及答話,旁邊轉過副先鋒朱贊,道:「殺雞焉用牛刀,將軍且看某斬姜維首級。」乃出馬大罵道:「叛國之賊,還不速速下馬受死?」姜維聞之大怒,躍馬持槍來戰。朱贊卻哪裡是他對手,戰不數合,姜維抖擻精神,一槍將其刺於馬下,復一槍結果性命。
魏延在後見姜維獲勝,將刀一擺,揮軍攻殺。孫禮也驅兵混戰,奈何魏軍連敗,早失銳氣,今又見朱贊失利,士氣更為低落。交戰不久,便紛紛後撤,孫禮喝止不住,也只能隨軍潰敗。魏延掩殺一陣,自掌鼓回營請賞。
卻說孫禮引敗軍來見曹真,曹真見又敗一陣,心下不悅,只是安撫幾句,便讓其退下。他受皇帝一月期限,此刻非但沒有妙計破敵,反而再遭敗績,自然悶悶不樂。旁邊中護軍費耀見主將低頭不語,乃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蜀軍連勝,士氣正盛,自難攻破。大都督不必急於一時。」曹真聞言歎道:「公有所不知,本都督出征之時,朝中那些貪生怕死的無能鼠輩,已在勸諫陛下遷都。陛下猶豫不決,只給本都督一月期限,若是不能擊退漢軍,則要遷都鄴城。如今我軍又敗,若傳到京中,只恐陛下……唉!」
費耀思量片刻,乃進言道:「都督不必憂心,末將有一計獻上,可破漢軍。」曹真頓時大喜,道:「公且道來。」費耀遂在曹真耳邊低語數句,曹真乃搖頭道:「李蘭奸詐過人,此計恐難奏效。」費耀卻拜倒在地,道:「漢軍連勝,軍心必驕,早不將我軍放在眼中。末將甘行此計,即便不能成功,不過是以此賤軀報答朝廷厚恩。」曹真猶豫再三,看著費耀滿臉的期待,自己又無計可破李蘭,只得道:「將軍忠心報國,一切還請將軍小心。」
是夜費耀只帶著心腹數十人,來到蜀漢營前,求見李蘭。李蘭聞其身份姓名,不由暗笑,乃升帳聚將,請其入內。費耀入帳見漢軍諸將全身披掛,各自手按劍柄,先自有些心驚,急忙上前行禮,道:「拜見大將軍。」李蘭也不請他起來,只是冷笑道:「將軍乃魏國上將,如何肯降我大漢?」費耀答道:「某受朝廷重恩,本不該降。只是曹真不聽忠言,敗亡無日,某雖不才,卻也懂得『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的道理。豈能與之同亡?」
李蘭微微點頭,又復問道:「將軍言曹真不聽忠言,所指何事?」費耀遂道:「魏軍連遭敗績,士氣低落,某進言曹真,望其能退守澠池,憑借堅城,抵禦將軍大軍,而後堅壁清野,等將軍糧草盡時,自會退兵。奈何那曹真執意要與將軍在此地決戰,非但不用良言,反誣陷某謠言惑眾,擾亂軍心,當眾責打五十軍棍。某為堂堂七尺男兒,豈能受此折辱,故而來降將軍。」說著便將衣甲解開,露出背上的棍傷。
確實打得皮開肉綻,見之心酸。李蘭遂親自上前,將其扶起道:「天幸曹真不用將軍之言,否則我大軍危矣。將軍能棄暗投明,實我軍之鴻福也。」費耀正欲謝恩,卻聽桓易道:「大將軍不可中了此人苦肉計。」心中頓時大驚,又忙伏拜在地,泣聲道:「某真心來降,大將軍若是見疑,就請將某就地斬殺,只怪某雙眼不明,錯看大將軍。」李蘭再次將其扶起,呵斥桓易道:「汝這等度量,怎能得天下豪傑之心?」復謂費耀道:「將軍且寬心,吾素知將軍心懷忠義,不是反覆之人,既來歸降,定然無詐。吾部下有一人,極善醫術,可為將軍治療傷口,等傷勢好轉之後,再為將軍設酒接風。」乃命葉楓帶費耀下去治傷休息。費耀只道李蘭被其蒙蔽,心中大喜,千恩萬謝退出營帳。
桓易見其離開,乃不悅道:「將軍豈能真信其言?」李蘭笑道:「吾豈不再知費耀乃是見我軍連勝,以為軍心必驕,且又善待降將,故來詐降。只是諒他區區數十人,留在營中又有何懼?等其安心之後,勾結曹真來攻,正好將計就計,大破魏軍。」桓易聽其早有打算,復笑道:「將軍成竹在胸,是末將多慮了。」李蘭又笑道:「若非將軍如此,費耀也未必能信。明日曹真定會派兵來戰,諸位且回營休息,等來日與魏軍決一雌雄。」
次日,曹真果然親引大軍至漢軍營前挑戰,口口聲聲要叛賊費耀。李蘭聞曹真自來,也帶同費耀與諸將列陣而出。兩軍各以強弓硬弩壓住陣腳,曹真指著費耀,回顧諸將,道:「誰人與本都督擒下此賊?」話音剛落,便有一將大聲道:「末將願往。」聲若悶雷,體如熊羆,縱馬而出,手中大刀直取對陣費耀。漢軍陣中轉出桓易,橫刀喝道:「來將何名?休要衝吾陣腳。」
那員魏將乃勒馬,道:「吾乃大魏虎威將軍王雙。汝乃何人?」桓易冷哼一聲,道:「無名下將,可識得上將桓易?」王雙見其無禮,怒氣添胸,舞刀來戰。兩人均使得一口大刀,一個刀法精妙,一個刀勢沉重,都是當世猛將,交戰數十回合卻難分勝負。早惱了漢軍陣中魏延,乃提馬出陣,喊道:「誰敢與某決死?」
魏軍諸將多識得魏延,忌憚其勇,皆不敢出陣。只有曹遵拍馬道:「別人皆怕你魏延,本將軍卻是不怕。」挺槍迎戰。兩人交戰只三五回合,魏延賣個破綻,大喝一聲,便將曹遵斬於馬下。復笑道:「這等本事,也敢出來獻醜?」乃舞刀直取曹真。曹真哪能敵魏延之勇?急忙退馬入陣。李蘭轉謂眾將道:「文長威風不減當年啊。」於是揮軍上前衝殺。魏軍諸將見曹真先走,也都紛紛後退,部下將士就更是丟盔棄甲,潰不成軍。王雙雖然與桓易不分勝負,但獨力難支,只好保著曹真退走。
漢軍又勝一陣,李蘭回營之後,便下令殺牛宰羊,犒賞三軍。席間費耀乃獻計,道:「曹真今日大敗,若退回澠池,則我大軍難以攻破。不如乘今夜,以得勝之師,再劫魏營,曹真必不提防,定可得全勝。」李蘭乃撫掌道:「將軍之計大妙。」於是命人撤去酒菜,當即分派諸將,夜間去劫曹真營寨。眾將各自下去準備,李蘭又笑對費耀道:「今夜將軍就與吾在營中等候眾位將軍捷報。」費耀答道:「末將先預祝大將軍立此不世之功。」兩人各懷鬼胎,俱哈哈大笑。
費耀回到帳中,急忙讓心腹之人偷偷出營,前往曹真營中報信。曹真原與費耀約好,今日陣前之敗,也多是誘敵之計。得知李蘭果然上當,當即命孫禮、張雄埋伏在中途,等候漢軍前來劫營。自己卻以王雙為前部,親引精兵,乘虛去劫漢營。
當夜三更,果然見到李蘭營中火起,曹真只道費耀得手,急忙命王雙率軍殺入營中。王雙一馬當先,衝入營內,卻不見漢軍一人,便知中計。急欲退時,聽得幾聲梆響,黑暗之中箭如飛蝗。可憐北國猛將,寸功未立,便被射成刺蝟,一身武藝也都化為烏有。
曹真在後,知道中計,急忙退兵,左右卻殺出無數漢軍,為首大將桓易立馬大笑道:「曹子丹,汝中我家大將軍之計也。」魏軍人人自危,哪裡還敢應戰,都四散逃生。曹真得部下驍將保護,好歹殺出重圍,於路收攏敗軍回營。
再說孫禮、張雄二將久等不見漢軍前來,正覺得奇怪,就見一隊軍馬遠遠而來,也不曾分辨,便揮軍衝殺。交戰片刻,才發覺居然是自家人馬,詢問之下,才知道是曹真敗兵。當即高聲喝止,戰事剛要平息,後面又殺來大隊漢軍,孫禮定睛望去,主將乃是魏延。自知不敵,急忙引兵敗走,於亂軍之中又遇到曹真,乃合兵一處,退回本寨。計點人馬,三停少了一停。
魏延等將趕殺一夜,斬獲頗豐富,都來李蘭帳內請功。李蘭命人一一記下,復將費耀斬首。費耀知道自己計謀被對方識破,且害得曹真損兵折將,懊悔萬分,乃坦然受死。李蘭念其忠義,與王雙屍首一起厚葬。正要商議進兵之事,探馬又來報,曹真已經帶軍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