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 正文 第二五六回 節後
    霆手段一出,京城內外的形勢便如同下雪的天氣,一朗無比,不管原來抱著何等目的,這會兒也都夾起尾巴,消停下去,畢竟,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那些給鎮撫司抓起來,家財都給抄沒的豪強,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天啟七年的春節便顯得歡樂祥和,大年初一那天,遼東那邊還送來捷報,說是建奴想要趁著冰雪的天氣,偷襲蓋州城,卻讓蓋州的守軍殺傷一百多,狼狽逃走。

    李彥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就有些不屑一顧,建奴始終都是老眼光,以為明軍在這樣的天氣下面,會沒有什麼戰鬥力。殊不知復遼軍中大部分兵員都是出身遼民,並不懼怕東北的嚴寒天氣。更重要的是遼東的復遼軍裝備水平遠超歷史上的明軍,都有棉衣棉被,營房裡還有爐子甚至是火炕。

    復遼的軍事訓練雖然辛苦,不過生活的條件卻也不低,當然,要是誰因為生活條件好了,軍事素質跟不上,那就只能等著給開掉了,至少到目前為止,復遼軍中的士氣和紀律水平,還是有保證的。

    殺傷一百多,在如今的背景下面,已經算不上什麼勝績,這同歷史上的情況有很大區別,差不多同一時期的寧遠大捷、寧錦大捷,斬首人數也就是這麼多,而且還存,這固然同明軍計算軍功首級的做法有關,不過當時明帝國在軍事上的弱勢,還是很明顯的,至少建奴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遼西防線的唯一作用,可能就只是不讓建奴輕鬆越過山海關,進入京畿一帶。

    不過一作用在一年之後即不復存在,建奴饒過遼西走廊,從薊鎮破關而入,這樣的戰略迂迴,對當時的明帝國來說擊可謂是巨大的。如今看來,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會再度發生,隨著復遼軍收復廣寧、蓋州,盡復遼西之地,已經切斷建奴和蒙古人之間的聯繫,就像一把利刃同時未必東邊的建奴和西邊的蒙古人。

    當然,李彥也沒放棄對關警惕,在京畿駐軍完成整編以後,就將重點在北線佈防,包括薊鎮、大同等邊鎮謂京城內外的第一道防線。

    雖然說蓋取得的這次勝績算不上大勝,駱養性主持遼東的軍事,甚至都沒有在軍報上面加上「報捷」之類的意思,不過因為是春節送到的,這小子未必沒有別的意思。李彥正好在兵部值班,看到以後就笑了笑,這會兒也找不到那麼多的人抄寫就讓下面的親兵,騎著馬,或者扛上軍旗,隨便到人多的地方叫兩聲去,兵部衙門門口放了一串鞭炮,顯得很熱鬧。

    中午賜宴的時候臣和皇帝朱校都因為這個消息而喜笑顏開,朱由校金口一開是一通封賞,不過給李彥笑瞇瞇駁回去一大半在內庫的開支都要通過節慎庫,朱由校貴為皇帝,其實也沒啥錢,他這隨便封賞,早就超出他所能支配的限額。

    ,封賞還是要給的,主要是榮譽,既顧全了朱由校的面子,也給了前方將士以實惠。

    春節一過。朝廷下就開始忙活起來。因為這一天有許多部法律開始正式頒行。大明幾百年以來。也就是開國那會兒。弄了部大明律出來。以後就似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一下子頒行十幾部不同地法律條文出來。

    新法要實推行。官員與百姓都要有一個熟悉和適應地過程。特別還會涉及一些官員和衙署地調整。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他們需要做地事情會比以前更多。因為要求變得更加具體了。特別是吏部、六科。開始花大力氣對官員地業績進行考核。

    這可能是一系列新法中。對官員影響最大地。有人戲稱其為「新地考成法」。而事實上。吏部和六科執行地考核標準。距離李彥所想要地。還有很大距離。吏部、六科。甚至內閣大員。在這一事情上。都比較強調道德教化。這可能是華夏幾千年以來。一直都存在地傳統。

    李彥在反覆考慮過以後。也覺得自己那種過於強調「實績」地做法。未必就是最好地。而且很多指標細化之後。其實也是重複了後世那種唯經濟路線。唯GDP地粗暴做法。雖然說傳統中對於道德教化地強調。操作起來太過人治。不過這種思想。卻有其可取之處。

    最終。李彥還是做出了妥協。可以說。現在這種考績地方式。在很大程度

    兩種思路地優點。雖然還會存在很多問題。遠遠善。思路無疑是很好地。

    一系列調整的效果,還需要有待時間的考驗,而皇家博覽會卻實實在在讓正月裡的京城,變得更加熱鬧。

    皇家博覽會還沒有真正開始,此時只能說是之前的造勢、熱身,之所以會這樣安排,就是想在正月裡,讓京城變得更加熱鬧。

    各的商家對於這樣一次機會也都挺珍惜,雖然說這個時代的商人還不像以後那樣,對廣告情有獨鍾,不過成功的商人,多少都會意識到,產品的宣傳展示,有時候總會帶來很大的好處,而這次博覽會無疑就是最好的展示場合與機會。

    來自大江南北的商人,帶著自己商號最好的產品,有的甚至連師傅都帶來了,這樣要是碰上事情,有什麼需要的話,也可以讓師傅出手,要比那些做好的樣品更有說服力。

    他們的出現,讓城變得更加熱鬧,剛剛落成的博覽會館,也提前開放,提供給各商家使用。

    博覽會館也位於京城東,同新建的書院靠在一起,屬於李彥構想中的新城的一部分。而所謂的博覽會館,是一座三層的寬大建築,要是有誰見了這座建築的內部結構,可能也會覺得似曾相識,因為看上去這座博覽會館,更像後世的超級市場,裡面就是一家又一家的店舖,似乎同什麼博覽會沒有什麼聯繫。

    這裡其實是新城規劃中的商業區,博覽會館在博覽會結束以後,也將會繼續存在下去,將舖位出售,或者出租給商家。

    商家的到來,為冷清清的「新城」來大量人氣,春節過後,天氣放晴,加上從京城到新城,可以通過京通路,然後轉過來,全程都是整齊寬闊的路面,不管是坐車,還是走路、騎馬,都會覺得相當的舒服、便捷。

    外,在新城和通州、京城之間,李彥還讓人弄了幾條公共馬車的路線,如今的四輪馬車已經不像幾年前那樣昂貴。雖然說價格還是不低,不過由華夏車輛廠自己來運營,那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李彥讓華夏車廠下面專門成立了一個遞運社,暫時只負責開通運營新城到通州,新城到京城,京城到通州這三條公共馬車的客運路線,以後再考慮繼續擴張,發展貨運、公共交通,甚至郵遞業務。

    在華夏下面,這些年為了完善報刊發行、遞送的網絡,在有些地方,華夏社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遞送網絡,不過在大多數地方和時候,還是會借助地方上的驛站網絡,畢竟,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遞送網絡,會需要很多資源,投入也會很大。

    對此,李彥也不是太擔心,之前華夏社報刊的發行,已經促成有的地方出現了地方性的遞送網絡,特別是在江南地區,原本就有民營性質的民信局,從事這方面的業務,雖然說發展得還不充分,不過,只要給他們時間和環境,那是肯定會發展起來的。

    公共馬車的出現,在這個時代顯得非常新鮮,能夠擁有四輪馬車的都是頂級的富豪,李彥讓華夏車輛廠下面專門成立了一個遞運社,暫時只負責開通運營新城到通州,新城到京城,京城到通州這三條公共馬車的客運路線,以後再考慮繼續擴張,發展貨運、公共交通,甚至郵遞業務。

    在華夏社下面,這些年為了完善報刊發行、遞送的網絡,在有些地方,華夏社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遞送網絡,不過在大多數地方和時候,還是會借助地方上的驛站網絡,畢竟,想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遞送網絡,會需要很多資源,投入也會很大。

    對此,李彥也不是太擔心,之前華夏社報刊的發行,已經促成有的地方出現了地方性的遞送網絡,特別是在江南地區,原本就有民營性質的民信局,從事這方面的業務,雖然說發展得還不充分,不過,只要給他們時間和環境,那是肯定會發展起來的。

    對此,李彥也不是太擔心,之前華夏社報刊的發行,已經促成有的地方出現了地方性的遞送網絡,特別是在江南地區,原本就有民營性質的民信局,從事這方面的業務,雖然說發展得還不充分,不過,只要給他們時間和環境,那是肯定會發展起來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