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大漢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 混亂叢生
    江東揚州的人民,思想和實際上已經接受他們是長浪軍領地的人民了。清梅在兩地的建設,思妮掃蕩貪官和惡霸,羅平將農地重新分配給農民,讓大家感受到兩地往昔的繁榮。民論會和商聯會,金花蝶舞會,各地設立的義學,這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東西,令兩地的民心開始向長浪軍凝聚,他們得到歡樂,得到尊重,得到知識,讓大家忘記長浪軍曾經是侵略著,令兩地的人知道,林浪思比起何定南,更適合統治他們。

    和平的日子,通常是過得短而快。先前各大諸侯的混戰,暫停了差不多兩年後,因為張超的病逝,又令局面緊張起來。

    在張超還沒病逝前,他的三名兒子已經開始著明爭暗鬥。張明在濮陽得到那兒的六十萬大軍,勢力稍佔上風,不過他父親病逝得太快了,令他在毫無準備下,被他另外兩位兄弟打得失控起來。

    在收到他張超去世得消息,他的三名兒子並沒有感到悲傷,三人都在盤算如何得到父親的位置。倒是在北海的林浪思,為這位忘年之交默默悼念了三天,在爭權奪利中失去的親情,由此可見一班。

    張超一死,留在鄴城的二兒子張輝,立刻領兵進入皇宮,要明德王下旨讓他繼承父親的位置。由於事前早有準備,明德王見到全個皇宮都被包圍,不得不這樣作,封張輝為當朝丞相。

    在濮陽的張明,和在南皮城的張耀,收到消息後,立刻率軍回鄴城,以『清君側』為名,攻打他們的兄弟。為了奪位,張明竟然將濮陽的六十萬守軍撤走,留下一座空城。浪思和李情收到消息後,立刻發兵佔領那兒。只是李情從陳留出兵,用快馬一天就到了,令遲來一步的浪思望塵莫及。張明的撤走,讓長浪軍和張超本來的合擊之態破解,徐州再次面對李情的攻擊之下,令浪思不得不在徐州加強防守。

    張輝在鄴城的四十萬守軍,敵不住張明和張耀一百萬大軍的夾攻,鄴城在固守了五天後,被兩軍合力擊破。張輝倉忙逃走,率領殘軍撤向壺關上黨的方向。

    張明和張耀合力擊潰張輝後,兩人都不願意離開鄴城去追擊張輝,讓張輝成功撤回上黨,重新再部署。張明和張耀,兩兄弟卻因鄴城的控制權,在城內互相討伐,將鄴城變成兵荒馬亂之地。混亂中,明德王被殺,而一生跟隨張超,忠心耿耿的王平,因為先前張輝,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

    張明軍隊戰鬥力和數量均多於張耀,打了幾天後,張耀無奈的撤出鄴城,返回屬於他的勢力範圍南皮城和北平。於是,在張超死後,華北被他三名兒子弄得四分五裂。張明擁有鄴城和平原兩地,張輝佔據上黨,晉陽,薊城,並擁有壺關戰略要地,易守難攻,暫時佔據上風。張耀在南皮和北平兩地,算是實力較弱的一個。

    隨後,三兄弟多次互相討伐,小鎮村莊經常易手,死傷幾十萬之眾,但仍然消滅不了對方。最大的受害者,自然就是華北的老百姓了。他們受到戰火摧殘,生產和農耕受到很大的傷害,而且時常被強行徵兵和徵稅,令很多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張超幾十年來苦心經營的勢力,短時間內土崩瓦解了。

    在鄴城城破時,明德王的五歲兒子,被李情手下秘密的救走了。就在張超三名兒子混戰之時,李情趁機在洛陽擁立這位小皇帝,名為明仁王。這位小皇帝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宣佈了林浪思是帝國大反賊。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有這個好處,就是可以隨時宣告誰是反賊,每次發兵都可以出師有名。

    既然林浪思是明王帝國的反賊,那麼攻打他就變得明正言順。上官武一直找不到借口向長浪軍宣戰,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

    「吳將軍,下官是上官大人派來,希望吳將軍協助捉拿反賊林浪思的。」上官武的使者說。

    「放屁,究竟誰是反賊,再白癡的人都知道。你請回吧。」吳子中不悅的說。

    「吳將軍請息怒,先聽下官一言。林浪思這個大反賊,值得吳將軍去為他賣命嗎?林浪思佔領了揚州後,雖然沒有奪了將軍的兵權,但卻限制將軍的士兵不得離開壽春和瀘江兩地,這不是變相軟禁將軍嗎?

    將軍不要忘記,將軍有幾位親人,就是林浪思所殺的。而將軍的親人所犯的事,就只是收了幾千兩銀子而已,林浪思在揚州濫殺無辜,將很多土地財富收為已用,這不是謀財害命嗎?同時,在洛陽和遠在東洋,林浪思殘殺老百姓,他是將軍應該要效忠的人嗎?此等反賊,人人得而誅之。

    此等滿手沾滿鮮血的屠夫,若由他取得天下,將陷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還請將軍三思。「吳子中一面沉思著使者所說的話,顯得很猶豫。那名使者便向他誘惑說。「吳將軍,下官帶了十萬兩銀子前來,全是送給將軍的一點心意。另外,上官大人承諾,若果將軍棄暗投明,除了將軍原來擁有的不變外,上官大人願意將侄女嫁與將軍為妾,他日上官大人大事有成,裂土封王將少不了將軍的份,不知吳將軍意下如何?」

    吳子中聽了後,兩眼放出光芒,那是對權力熱衷的眼神。「哼,我早就對林浪思有所不滿了,說讓我當太守,卻將我困在這兒動彈不得,又殺了我幾個親人。」跟著,他低聲說。「唉,這位大人有所不知了,林浪思在二天前,將下邳城的十萬騎兵和阮竹將軍調到壽春來。看樣子是來監視我的,唉,雖然說投降了他,但他對我仍然很不放心。不知大人有什麼意見?」

    聽到吳子中這樣說,上官武的使者知道他的任務成功了。便向吳子中說出上官武的計劃。「吳將軍,這點不必多慮,上官大人早就知道林浪思對吳將軍不放心,派人來監視將軍了。上官大人打算發兵攻打壽春城,將阮竹和他的騎兵調離了壽春,再由將軍反戈一擊,大事可成矣,到時候,可以連徐州都能攻下來。將軍覺得怎樣?」

    吳子中想了一會,便同意了。兩人再商討了一會,訂定行動計劃後,上官武的使者便靜悄悄的離開了。

    於是,上官武便以討伐逆賊為由,出兵攻打揚州。為了不再受長浪軍的挾制,上官武早就對揚州的鐵礦垂涎三尺了,加上兩年來的發展,揚州差不多回到昔年的繁華。雖然比起荊州還差不少,可是揚州的生產力和農業,還有攀升的空間。吞下揚州,也可以作為踏板進攻江東。

    上官武發兵四十萬,由他手下大將劉銘,首先攻打壽春,上官武和李情早就商議好了,在上官武攻打揚州時,李情將擺出一副攻打徐州的姿態,令林浪思不敢輕舉妄動。按上官武的計劃,當守在壽春城的阮竹帶著騎兵迎戰時,吳子中就宣佈投靠他,令阮竹首尾不能兼顧,再讓吳子中從後給他一擊。若果阮竹守在城中,那麼吳子中就在上官武的軍隊接近壽春城時,打開城門投降,給阮竹來個措手不及。

    在上官武和軍師黎偉的想像中,阮竹應該會選擇前者。壽春城外有很多農村和生產工場,若任由上官武的軍隊進駐,對長浪軍經濟打擊很大,不論勝負,上官武均可以先得到那兒的糧食和財富,再在壽春城決一死戰。果然,阮竹在收到報告後,便率領著所有白馬軍團的騎兵,前來和劉銘對戰。

    由於劉銘知道上官武的計劃,所以和阮竹接戰時,並沒有和他硬打起來。幾天中,他故意向阮竹單挑了幾次,打算拖延時間,好等吳子中宣佈投誠,打擊著白馬軍團的軍心。由於白馬軍團的戰鬥力聞名天下,所以劉銘便將營寨駐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令白馬軍騎兵的優勢不能盡情發揮。

    這天,在劉銘和阮竹單挑時,忽然有人來報說。「阮將軍,壽春城的吳子中突然宣佈投降了上官武了。」阮竹聽了後,大吃一驚,望也不望劉銘,便逕自撤離戰場了。上官武的軍隊見機不可失,大聲喊道。「大家快追,不要讓阮竹逃跑!」

    上官武的軍隊,振臂一呼,連忙追著阮竹的腳步。劉銘是久經沙戰的戰將,他還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知道白馬軍團戰鬥力的強橫,並沒有進攻得太急,反而是慢慢向前推進。反正壽春城已經成為己方的領地,早去遲去沒有分別。

    就在探子回報,阮竹的騎兵正在駐在壽春城外圍,進退兩難時,劉銘已經到了壽春城附近的一座山腳下。忽然一支軍隊從山上兩面殺下來,劉銘大驚,急忙迎敵,同時在上官武軍隊後面,又有一大隊打著長浪軍軍隊旗號士兵,正在打算合圍劉銘。

    遠遠望去,從山上殺下來的軍隊,領頭的正是吳子中。劉銘心知中計了,便大聲喊道。「吳將軍,為何設伏攻打我們?」

    吳子中冷笑一聲道。「閣下前來攻打長浪軍領地,本將軍自然要力拒敵人了。」

    兩支軍隊在兩邊夾擊,後路被封,本來在壽春城下的阮竹,又趕回來了,這上子,上官武的四十萬大軍,就在狹窄的山腳下,被長浪軍四面包圍。

    劉銘見狀,急忙道。「吳將軍,我們不是講好了嗎?為什麼反過來攻擊我軍?」

    吳子中哈哈大笑說。「若你有命回去的話,那就告訴上官武,本將軍從來沒有對他效忠,若不詐降,上官武又豈會上當?

    林公爺悲天憫人,揚州的人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本將軍又豈會將揚州百姓再推入火坑中?至於本將軍幾個親人被斬,那是他們咎由自取,林公爺事先得本將軍才將他們問斬的。「自從長浪軍統治揚州已來,得到的成績有目共睹。吳子中本身沒有多少野心,只要老百姓安居樂業就行了,當初投降林浪思,也是知道長浪軍一向仁政愛民。浪思對他信任有加,對於吳子中的士兵,除了經吳子中同意,士兵不得離開城池外,浪思根本沒有插手他麾下士兵的事,甚至沒有派人來架空他。對於浪思的信任,吳子中頗為受用,他戎馬一生中,總算找到一位名主了。

    他之所以假裝同意投靠上官武,自然想到引蛇出洞這一招,在上官武的使者走後,吳子中立刻派人回報北海,浪思得知消息和吳子中想法後,便從徐州秘密抽調了二十萬士兵,聯同揚州各地的士兵共五十多萬,來個四面包圍。

    劉銘在看到吳子中攻打自己時,已經猜到事情的大概了。在這座山腳下,雖是被四面包圍,但長浪軍兵力不是比他多很多,一時三刻也沒法子消滅這麼多士兵,劉銘佔住一些要地,固守待援。

    上官武收到消息後,氣得快要瘋了,這次自認為完美的計劃,原來早就在浪思的計算之下。因為先前吳子中輕易投降林浪思,上官武認為吳子中只是貪生怕死,熱衷權力的人,並沒有對懷疑吳子中投降有多少誠意。於是,一失足成千古恨,自己的軍隊反被浪思包圍。

    上官武在江夏只有二十萬士兵,還不能全部派去拯救友軍。在沒有辦法下,上官武只好派使者向浪思那兒,請求停戰了。因為從抽調了徐州不少士兵,進行這次包圍計劃,浪思本人就留在徐州,以防備李情的進攻,北海暫時交給長生。

    浪思不在,又由李傑和上官武的使者接洽。兩人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先前上官武對長浪軍諸多要求,都是這位使者前來和李傑商討的。只是,這次前來,雙方已經正式開戰,不用再勾心鬥角了。

    李傑按浪思的吩咐,並沒有對上官武有太苛刻的停戰條件,只是想得到揚州的戰略要地黑石要塞罷了。這點比起上官武的底線好了不少,那名使者立刻便接受了。對於浪思這麼輕易放過劉銘幾十萬大軍,上官武倒有點詫異。事實上,浪思並不想和上官武多作糾纏,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不少包圍上官武的軍隊,是徐州調過去的,浪思必須要在李情知道這個事實前,將軍隊調回去,畢竟,李情現在攻過來徐州,憑徐州現在三十萬士兵加十萬騎兵,很難抵抗李情的。同時,浪思的注意力,已經放在華北三兄弟的互相討伐中,準備找個好時機前去撈便宜,若果要和上官武交戰,影響到華北的戰機,那可偷雞不著蝕把米了。

    李情在收到上官武和浪思停戰後,只好調回軍隊返陳留,他這次只是在牽制,並沒有計劃攻擊浪思。浪思奪得黑石要塞,不用再受上官武的威脅之餘,還可以從揚州抽調一部份兵力,算得上是雙喜臨門。

    林浪思和上官武,終於從貌合神離的關係,變成正式決裂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