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素有「活化石」之稱的大熊貓種群正日益衰落,它們的命運岌岌可危。
大熊貓的棲息地正大面積向西退縮,且彼此分割,植被單一,一旦遇到竹類開花等天災,它們便無迴旋的餘地,飢餓、疾病的襲擾使熊貓的死亡率大幅度提高,苟活的倖存者也多因發育不良而導致幼體延緩生長,成體不育。這便是現今大熊貓面臨的嚴酷現實。
大熊貓種群的自然萎縮必然導致其趨於絕種。這是在國內外科學界流傳的一種悲觀論調。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專家認為,每一個古生物的小分支,體型都從小到大,達到最大體型後又逐漸縮小,在體型縮小的階段中逐漸趨於絕滅。專家發現,大熊貓的體型在更新世早期很小,為原初種;至更新世中晚期逐漸增大;現代大熊貓的體型比更新世晚期要小一些,表現了大熊貓的體型由小到大,再縮小的發展史,說明大熊貓現存種的種群正處於演化過程中的自然衰亡階段。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研究所的專家著重研究了大熊貓的種群年齡結構,他們估計目前熊貓種群中有35%的個體具有繁殖能力。但其種群的年齡結構有個特點,幼年個體、少年個體、青年個體的數量逐級遞減,若干年後成年個體也會減少。繁殖群體的減少必然導致種群數量的下降,大熊貓將處於更嚴重的瀕危狀態。
國家大熊貓研究中心專家認為,大熊貓種群正在步步逼近滅絕的深淵,如果人類的破壞活動進一步加劇,大熊貓必遭滅頂之災。但若即時改善目前大熊貓棲息地的分割狀態,把點狀連成島狀,把島狀連成片狀,大熊貓的種群就能逐漸穩定並有所發展。
今天,大熊貓叵測的命運仍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牽動著大熊貓種群的興衰。大熊貓會絕種嗎?也許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