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恐龍之鄉」四川省自貢市,埋藏在中侏羅紀下沙廟粗淺灰綠色砂岩之中的恐龍化石,其數量之多,門類之豐富,保存之完好和埋藏之集中,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極為罕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恐龍公墓是怎樣形成的?
科學家們進行了不斷的探索,但看法不一,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有三種:
第一種是原地埋藏論。
這種意見認為,在1億6千萬年前的中侏羅紀,大山鋪地區河流縱橫,湖泊廣,氣候溫和,是恐龍生存繁衍的好場所。由於大批恐龍食了含砷量很高的植物而中毒突然暴死,被迅速埋藏於較平靜的低能沙質淺灘環境中,屬未搬運的原地埋藏。
但是,這種說法又使人感到證據不足。因為當時大山鋪植物的砷含量的平均背景值是多少?致使恐龍暴死的砷含量又是多少?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如能將這些質疑闡述清楚,這一理論必定是很理想而獨特的。
第二種是異地埋藏論。
這種意見認為,恐龍是在異地死亡之後被搬運到本區埋藏下來的。主要證據是,本區恐龍化石已發掘採集100多個個體,其中完整或較完整的僅有30多個,約占總數的1/5;如果是原地埋藏,無疑應大都是完整或較完整的個體,而事實恰好相反。
第三種是綜合論。
目前大多數人都傾向於這種意見,他們認為,大山鋪恐龍公墓中大部分系被搬運後埋藏下來的,也有少部分為原地埋藏的,是綜合形成的恐龍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