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哈麗特,斯陀夫人(Mrs.HarrietBeecherStowWw.b111.netsCabin),描寫黑奴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許多批評家認為,此部小說是美國南北內戰(CivilWar,1861-1865)的導因之一。儘管它在藝術及文學上技巧有不少缺點,但這部作品卻是舉世公認最偉大的、有關人道主義的文件。
成書時間:1851年
類別:長篇小說
內容導讀
1851年,斯陀夫人在丈夫體弱多病、家境極其貧寒的情況下寫成其生平最有影響的作品——《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通過湯姆叔叔、喬治夫婦等黑奴們曲折經歷的描述,揭發和控訴了黑暗的奴隸制度,在當時的美國社會背景下,不失為引發、推動廢奴運動的驚世之作。這部享有盛譽的世界文學名著,自問世至今一個半世紀,但今天讀來依然那麼促人深思、催人淚下,足見作品的深刻內涵和藝術的魅力。作為一部作品,它早已列入世界名著之林,其巨大的成就和影響越來越受到文學界的重視和承認。
《湯姆叔叔的小屋》,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或《湯姆大伯的小屋》,故事從一個奴隸主與一個奴隸販子的討價還價中開始。美國肯塔基州的奴隸主謝爾比在股票市場上投機失敗,為了還債,決定把兩個奴隸賣掉。一個是湯姆,他是在謝爾比的種植場出生的,童年時就當伺候主人的小家奴,頗得主人歡心,成年後當上了家奴總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維護主人利益。另一個要賣掉的奴隸是黑白混血種女奴伊麗莎的兒子哈利。伊麗莎不是一個俯首貼耳死心塌地聽主人擺佈的奴隸,當她偶然聽到主人要賣掉湯姆和自己的兒子哈利後,就連夜帶著兒子在奴隸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佈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喬治·哈里斯是附近種植場的奴隸,也伺機逃跑,與妻子匯合,帶著孩子,歷經艱險,終於在廢奴派組織的幫助下,成功地抵達加拿大。
湯姆卻是另一種遭遇。他知道並支持伊麗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沒有逃跑。由於他從小就被奴隸主灌輸敬畏上帝、逆來順受、忠順於主人這類的*教說教,對主人要賣他抵債也沒有怨言,甘願聽從主人擺佈。他被轉賣到新奧爾良,成了奴隸販子海利的奴隸。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湯姆救了一個奴隸主的小女兒伊娃的命,孩子的父親聖·克萊從海利手中將湯姆買過來,當了家僕,為主人家趕馬車。湯姆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久小女孩突然病死,聖·克萊根據小女兒生前願望,決定將湯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當還沒有來得及辦妥解放的法律手續時,聖·克萊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殺死。聖·克萊的妻子沒有解放湯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將他們送到黑奴拍賣市場。從此,湯姆落到了一個極端凶殘的「紅河」種植場的奴隸主萊格利手中。萊格利把黑奴當做「會說話的牲口」,任意鞭打,橫加私刑。湯姆忍受著這非人的折磨,仍然沒有想到要為自己找一條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著做一個正直人的原則。這個種植場的兩個女奴為了求生,決定逃跑,她們躲藏起來。萊格利懷疑湯姆幫助她們逃走,把湯姆捆綁起來,鞭打得皮開肉綻,死去活來。但是湯姆最後表現出了他對奴隸主的反抗,什麼都沒有說。在湯姆奄奄一息的時候,他過去的主人、第一次賣掉他的奴隸主謝爾比的兒子喬治·謝爾比趕來贖買湯姆,因為湯姆是小謝爾比兒時的僕人和玩伴,但是湯姆已經無法接受他過去的小主人的遲來的援手,他遍體鱗傷地離開了人世……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本書通過對湯姆和喬治·哈里斯夫婦這兩種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訴讀者:逆來順受、聽從奴隸主擺佈的湯姆難逃死亡的命運,而敢於反抗、敢於鬥爭的喬治夫婦得到了新生。因此,《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美國廢奴運動和美國內戰中以林肯為代表的正義一方獲得勝利,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關鏈接
筆伐美國奴隸制
185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逃奴法案》,規定給逃跑的奴隸提供任何形式幫助的人都將被判至少6個月的監禁加1000美元的罰款。這一殘酷的法案促使斯陀夫人打破沉默,用自己的筆來埋葬奴隸制。她在解釋自己寫作《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的動機時說,「我寫這些是因為身為婦女和母親,我所看到的悲傷和不公正使我倍感受壓迫,悲慟欲絕」。在她看來,奴隸制是一種不把黑人當人看,強行拆散他們的家庭的嚴重罪行。
斯陀夫人在自己的書中並不進行政治或道德的說教,而是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對作品中人物的刻畫。她曾經與奴隸共同相處,並特意觀察過他們的生活,後來這些觀察和感受都成為她刻畫人物的生動素材。黑奴在她筆下第一次被塑造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人。更重要的是,這部小說使美國公眾開始對奴隸制加以重新思考,具有許多政治講演、宣傳小冊子和報紙文章所不具備的強烈感情力量,客觀上起到催生南北戰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