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世界經典名著 第一篇 中國名著 第五十二章 《長恨歌》
    作者:王安憶,1954年3月生於南京,1955年隨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隊落戶,1972至1978年在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任樂隊演奏員,1978年調入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誌社任小說,1980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1983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1987年應聘上海作家協會任專業作家,文學一級。現為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

    成書時間:九十年代中後期

    類別:長篇小說

    內容導讀

    《長恨歌》是王安憶九十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似乎是對傳統小說成規和構成要素的又一次反叛。《長恨歌》的故事情節所佔的篇幅很少,且平淡之極,充斥文本的是侵淫著作家想像的大量的記憶碎片,而那些原有的寫實性空間則不再顯得不可或缺。

    在文本結構上,《長恨歌》散佈了44個星群一樣的小標題,呈現的是作者記憶想像的散點化碎片。作者通過縝密的構思,使它們獨立成章地營構了空間和敘事,形成了對作品中其他內容的播散和輻射。當作者綜合使用象徵、隱喻、移情諸種手段,通過王琦瑤將這些碎片連綴組合起來的時候,這些日常記憶碎片又產生了帖服的、可觸可感的感覺,幻化出種種都市的具象形態。通過這些城市具象的組合浮現出種種都市的抽像意義,這種意義甚至擊穿了通常的故事框架,抽像出上海弄堂的精神實質和上海的流言文化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淵源。

    比如:「上海的弄堂是感性的……是可感可知的,有一些私心。」「上海弄堂的感動來自於最為日常的情景……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上海弄堂裡的做人,是悉心悉意,全神貫注的做人,眼睛只盯著自己,沒有旁人的。」這是來自於底層的、日常的弄堂生活,充滿了人氣火煙,積攢的是一種從小處做起的實在,瀰漫的是一種城市心境,而流言的細密綿軟流淌的則是生活的瑣碎和本真。「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有景觀,它幾乎是可視可見的,也是從後窗和後門裡流露出來的。」「它們可說是上海弄堂的精神實質的東西。它們是上海弄堂的思想,晝夜裡都在傳播。上海弄堂如果有夢的話,那夢,也就是流言。」「這城市裡的真心,卻惟有到流言裡去找的……那心是寄在流言裡的,流言是寄在上海的弄堂裡的。」還說上海弄堂裡的閨閣已經變了種,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裡的女兒」,「上海的弄堂裡,每個門洞裡,都有王琦瑤在讀書,在繡花,在同小姊妹竊竊私語,在和父母慪氣掉淚。上海的弄堂總有著一股小兒女情態,這情態的名字就叫王琦瑤。」在弄堂、鴿子、閨閣、愛麗絲公寓、塢橋、平安裡等碎片籠罩下,我們感到王琦瑤的一生如夢如幻,也許她的心靈已經讓日常的生活歷史所埋葬,但是這一切都通過王琦瑤構成了王琦瑤故事的背景。

    這樣一部堪稱近年來罕見的作品: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一切都是萬種風情的,而其中蔓延的水樣的時間因素,更是讓人有不勝低回之感,讓人感覺那種無奈的纏綿在時間中慢慢的逝去和輪迴!

    《長恨歌》的作者用自己獨到的敘述方式,抒寫了一位上世紀四十年代平民出身,美麗、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不幸的一生和悲劇的命運。其間包含著對於由歷史和傳統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與開掘,對於那些遠離了時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婦女與弱者的深深的同情。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間情懷洋溢在字裡行間,漸漸地浸潤出了令人難以釋懷的藝術的感染力。

    茅盾文學獎對這部小說的評價是:以委婉有致、從容細膩的筆調,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從一段易於忽略、被人遺忘的歷史出發,涉足東方都市緩緩流淌的生活長河。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