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必讀世界經典名著 第一篇 中國名著 第八章 《史記》
    作者:司馬遷(約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少時隨父在長安研習經史,二十歲後,遊蹤幾遍全國,考察風俗,探訪古跡,採集傳說。初任郎中,後繼父任太史令,博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承繼其父遺志,著《史記》,後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辯解,而受腐刑下獄。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著述,完成《史記》。該書開創紀傳體史書範例。

    成書時間:西漢

    類別:紀傳體通史

    內容導讀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為漢代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所著,是一部取材廣泛、采擇審慎的實錄,是文史學界的不朽巨著。

    全書由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組成,共計*卷,餘字。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公元前122年),前後跨越三千多年歷史。凡舉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天文、地理、風俗。全書分表、書、本紀、世家、列傳,共*篇,50餘萬字。其中,表十篇,有世表、年表、月表;書八篇,有禮、樂、律、歷、天官、河渠、封禪、平准,涉及禮樂制度、天文、曆法、重大祭祀、地理環境,經濟政策等自然與社會方面的內容;世家三十篇,記諸侯、封國的歷史及其與王朝或皇朝的關係,記錄歷史上有特殊地位和重大貢獻的人物的歷史;列傳七十篇,是為古往今來各階層代表人物的立傳。洋洋灑灑,林林總總,使它成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通史。

    《史記》的紀錄面要比其他封建社會的「正史」寬廣得多,司馬遷的筆觸不僅僅停留在政治上,而是將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風俗等密切聯繫起來,形成一個統一體,建構起一個豐富多彩的歷史世界。因為個人命運的不公正,司馬遷尤其關心個人生命力的爆發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因此,《史記》區別於以往的封建王朝的「正史」,有著鮮明的愛憎,它既有對封建統治階級,特別是對漢代最高統治集團的揭露和諷刺,也反映了廣大人民對封建暴政的反抗,熱情讚揚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層人物,描寫了一系列的愛國英雄。

    《史記》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它的藝術性首先表現在運用真實的歷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眾多的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奮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義者,看上去怯懦無能而胸懷大志的英雄,不居權位而聲震人主的俠士,膽識過人、無往不勝的將帥,血濺五步的刺客,運籌帷幄、智謀百出的文弱書生,乃至富可敵國的寡婦,敢於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這些非凡的人物,構成了《史記》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

    《史記》的敘事簡明生動,系統清晰,生動活潑,文筆絢爛,尤其是富有戲劇性場景的描寫,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史記》的語言樸素簡煉、通俗流暢,既疏緩從容、莊諧有致,又富於變化,歷來被奉為中國「古文」的最高成就。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體大思精、流芳萬世的巨著,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顆大放異彩的明珠。是一部以中國古代的治亂興亡為背景、追求「歷史與人性」的著作。它的光輝,亙古至今,影響極其深遠,是中華古代文化的一座仰之彌高的巨峰。

    以史為鑒,知千秋盛衰興趣;前事不忘,明萬代是非得失。今讀《史記》可知王侯將相興衰之道,先哲聖賢治世之方,更可以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實乃一部治國安邦、立身處世的最佳教科書。

    相關鏈接:

    司馬遷寫《史記》

    少年時,司馬遷受父親影響,很是閱讀古人的書籍。20歲時,他到各處去遊歷,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資料。父親死後不久,司馬遷接替他的職務做了太史令。做了太史令後,司馬遷翻閱了很多圖書,做了大量筆記。公元前104年,他開始寫作《史記》。然而就在這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司馬遷因為投降匈奴的大將李陵開拓,得到了當時漢武帝的降罪,被打入堅牢。在堅牢裡,司馬遷開始了《史記》的創作,出獄後司馬遷憑借者堅強的毅力,發憤寫作,經過十三個寒暑的努力,終於寫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記》。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