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應該知道的歷史往事 第七章 元、明、清 第二十一節 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清王朝平定三藩之亂後,在中國的統治穩定下來了。但是,康熙帝怕有些明朝留下來的文人心裡不服。於是,他命令各地官員和朝廷大臣,把有學問的文人推薦給朝廷,馬上封他做官。

    但是很多學者卻認為,他們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喪失氣節的事。他們寧願冒殺頭的危險,也不肯應召。顧炎武就是其中的一個。

    顧炎武的祖父是個很有見識的人,認為讀書一定要研究實際。顧炎武受祖父影響,從小喜歡讀《資治通鑒》、《史記》和孫吳兵法等書,十分關心時事。

    正當他用心治學的時候,明朝滅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組織抗清鬥爭,顧炎武隱姓改名,在長江南北一帶奔走,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但畢竟勢孤力單,沒能成功。

    當時,沿海和太湖一帶還有零星的抗清活動,清朝官府防備很嚴,發現有什麼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進監獄。昆山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恆,想吞沒顧炎武家的田地,買通顧家的僕人,誣告顧炎武通海。葉方恆還把顧炎武抓起來,私設公堂,逼他自殺。

    經過朋友們的奔走,顧炎武才被釋放出來。葉方恆還不肯罷休,派人追蹤他。顧炎武知道在江南無法呆下去了,決心到北方去遊歷。

    顧炎武到北方去,一來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勢,風俗民情;二來也想找機會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抗清活動。

    在遊歷的過程中,顧炎武始終不忘學習,他從小讀書就有個習慣,有一點心得就記下來,後來如果發現錯誤,又隨時修改;發現跟古人議論重複的,就刪掉。這樣日積月累,再加上他從調查訪問得到的材料,編成一本涉及政治、經濟、史地、文藝等內容極其廣泛的書,叫做《日知錄》。

    在《日知錄》裡,他寫了一段精闢的話,「保天下者,匹夫之*,與有責焉耳矣!」意思就是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個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應負起責任,後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就傳了下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