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四卷 孟加拉 第三十三章:以戰之名(三)
    對於大多數仍然停留在新加坡的新加坡人而言,他們的日常生活這些天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戰爭正一點一點的蠶食著他們作為獅城居民的所謂優越感。對於一個糧食、蔬菜,甚至淡水都依賴進口的國家來說,持續的戰爭正迅速的消耗著新加坡各方面的儲備。

    家用汽車開始從新加坡綠樹成蔭的道路上消失了,只剩下軍方和要員的汽車還在行駛。雖然很多新加坡家庭都擁有汽車,卻難以買不到汽油。由於電力供應不足,大多數的城市燈光景觀都被迫關閉。很多區域還間歇性的停電,令昔日霓虹閃爍的夜晚只能留在人們的回憶裡。

    食品已經進入了配給制的狀態,雖然新加坡政府仍然能夠保證每個居民吃飽肚子,但是糧食日益匱缺卻是不爭的事實。煙、酒和藥品首先出現在了黑市之上。黑市商人再次活躍起來,他們不會忘記944年時的李光耀資政也曾是他們中的一員,大家變賣著各種物品,從首飾到房地產。

    籠罩在戰火和硝煙之下的馬六甲海峽再也不能為新加坡帶來任何的繁榮,一灣海水只能成為將新加坡人困死於孤島之上牢籠。雖然新加坡軍隊經過苦戰已經基本打通了與馬來西亞之間的聯繫,但而同樣飽受戰火蹂躪之下的馬來西亞此刻也無力向新加坡人提供更多。

    但漸漸的新加坡人開始發現他們的市場重新活躍了起來,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和藥品開始重新出現了各大商點的櫃檯上。加油站重新對市民開放,一桶桶的潤滑油和汽油箱上面赫然標注著「中石化」的字樣。更多的中國製造開始進入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雖然此前它們還是二流產品的代名詞。

    「真正偉大的將領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戰鬥,戰役無非是一系列克服的困難而已。一個真正的將領不論困難如何艱苦,都能夠展現才華,轉敗為勝。」品著手中茶杯裡的香茗,中國人民國防軍印度洋戰區司令胡維風中將此刻不無感慨的說道。

    「喬治.卡特裡克.馬歇爾的名言。難道他是您的偶像?」戰區參謀長林太平少將微笑著,走到胡維風中將的身邊好奇的問道。

    「美國將領之中我更欣賞艾森豪威爾,不過作為一個軍人,在他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如此成功的將後勤學和管理學引入現代戰爭。」胡維風中將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諾曼底之後需要準備給整個歐洲提供麵包,我們所要面臨的又何嘗只有戰鬥。」

    「的確驅逐了印度的勢力之後,共和國需要支撐起整個東南亞的經濟。不過我倒想起了關於馬歇爾的一個笑話。」林太平少將俏皮的說道馬歇爾在他駐地的一次酒會後,請求一位小姐答應讓他送她回家。這位小姐的家就在附近不遠,可是馬歇爾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才把她送到家門口。「你來這裡不很久吧?」女孩問道「你好像不太認識路似的。」

    「我不敢那樣說,如果我對這個地方不熟悉,我怎麼能夠開一個多小時的車,而一次也沒有經過你家的門口呢?」馬歇爾微笑著說。

    「呵呵,林參謀長果然不同凡響。竟然在談笑間便化解了我心中難題。」胡維風中將略一思索之後,便豁然開朗的笑道。

    「胡司令太客氣,其實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馬歇爾計劃又何嘗不是以戰之名,為美國大張其勢力行事而已。」就在林太平和胡維風的談笑間,又有一列軍列從中國南部的廣西南寧出發,沿著中國-東盟東部沿海鐵路奔馳在越南東部的腹地。

    在協助越南政府平定「越人陣」叛亂之後,中國政府便大力倡導修建3條通過越南、連接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鐵路通道。最先修建的是西部的「百河線」(百色—河內)。鐵路由中國的百色起建經靖西進入越南北部重鎮高平直達河內。這條跨國鐵路北與「十一五」規劃修建的四川隆昌—百色鐵路對接,南可連接越南至曼谷、新加坡等地,使其成為中國連接東盟的第一條重要鐵路。

    在「百河線」起建之後,不久中國政府與越南政府聯合建設的東盟沿海鐵路線。這條鐵路從中國廣西南寧出發,經欽州、防城港、海防抵達河內,再由河南貫穿越南全境抵達越南南部重鎮胡志明市、再由胡志明市連接柬埔寨首都金邊,然後通過泰柬鐵路直達泰國首都曼谷,把越南大多數沿海城市及金邊、曼谷與中國鐵路網絡連接起來。

    這兩條鐵路的建成加上原有中越鐵路幹線,越南北部的似乎所有重鎮全都與中國有鐵路連接。一旦越南有事,中國的大軍將朝發夕至。當然除此之外,和平時代中國的商品和越南的原料也可以通過這條鐵路線互通有無。

    而在以上這兩條鐵路的基礎上,中國政府在2007年再度提出開工中國—東盟中部主幹鐵路的計劃。中國政府將修建由南寧—憑祥—河內—萬象—曼谷—吉隆坡—新加坡鐵路幹線。該鐵路建成後,北與中國鐵路網相連,西接印度雷多,與南亞、西亞鐵路網相通,形成從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亞洲大陸橋。

    這一鐵路的修建計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美國政府的智囊團甚至將這條鐵路與昔日威廉二世的「3B鐵路」(柏林——拜占庭——巴格達)計劃相提並論。顯然對於中國這樣的一個仍以地面軍事力量為主的軍事強國來說,鐵路無疑是投送兵力的最好手段。

    但是這一宏偉的鐵路修建計劃卻由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國的反對而中止於泰國首都曼谷的城下。此刻大量的戰略物資正通過這一系列的鐵路線從中國內地運抵泰國曼谷,然後再分撥到泰國南部的各大港口,通過徵調來各種貨輪越過泰國灣運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除了少量的物資通過坐落於haophraya河左岸的曼谷港外,大部分的援助物資均通過位居泰國灣北部沿海,曼谷以南0公里的林查班港起運。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林查班能從原本一個名不見經傳、連地圖上也很難找到的沿海小漁村,迅速發展成為泰國最重要的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來自香港的和記黃埔港口集團對該港口未來的發展將起著決定性作用。

    兩周之前中國陸軍第58機械化步兵旅主力部隊通過所徵用的各大航運公司的集裝箱船、散貨船、汽車運輸船和大型客船通過林查班的個裝卸碼頭,滿載著各種物資前往新加坡。

    中國陸軍第58機械化步兵旅抵達新加坡之後,按照事先與新加坡軍方的協定,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亂,中國軍隊暫不進入新加坡城市區。全旅集結於距市區約0多公里,面積為0平方公里的裕廊地區。

    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擁有新加坡規模最大的碼頭倉庫的裕廊港,也是新加坡唯一可以裝卸散貨,項目工程件雜貨,集裝箱貨和常規雜貨的多用途港口。

    這座擁有23個泊位,碼頭線全長4545米的港口,每年進港抵靠的船舶超過7000艘次,但是此刻戰爭已經中止了所有的商業班輪。昔日繁忙的港區只剩下巨大的集裝箱龍門吊車和整齊堆砌的集裝箱無聲述說著各自的寂寥。

    雖然中國陸軍第58機械化步兵旅抵達之後,每日所執行的任務僅僅是保護運低裕廊港的援助物資。但是對於新加坡的當權者來說,這支來自中國的軍事力量卻宛如抵在新加坡心腹處的利刃,令其寢食難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