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力量—南海揚 第四卷 孟加拉 第三十三章:以戰之名(二)
    躍出海平面的朝陽照耀著斑駁絢爛的南中國海,此次擔負著南中國海全面反潛搜索任務的中國南海艦隊的十餘艘各式艦艇,正以特區級輕型航空母艦「澳門」號為核心組成反潛攻擊隊型航行在海南島東經8度、北緯2度的海面上。

    作為「特區」級輕型航空母艦的2號艦,「澳門」號的艦體整體結構與特區級的首艦「香港」號差別不大,只是在「澳門」號建設期間,中國海軍已經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深藍艦隊」計劃。與更多作為試驗輕型航母而建設的「香港」號相比,「澳門」號在後期舢裝工程中採用了更多的全新技術和模塊化改進。使其作戰使命和武器配置更接近於多用途的直升機航母和兩棲攻擊艦。

    對位於艦舯靠後右舷的上層建築結構採用具有隱形性能的集成化設計,改變艦上部結構幾何形狀,使之艦面凸顯簡潔;用固態電掃瞄陣替代旋轉天線;採用封閉式桅桿,在關鍵部位採用多功能複合材料,從而降低了艦體雷達反射信號特徵,又能抑制紅外輻射和消除電磁干擾。

    在武器裝備上除了裝備有座HHQ-7艦空導彈8聯裝發射裝置、2座「中國守門員」730型7管30毫米速射炮之外,還意外的配備了門新型雙00毫米艦炮。這種復古的設計模式,只能讓人更多的理解為這艘輕型航母顯然將承擔更多樣的作戰任務。

    在「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的全通式飛行甲板上設有處飛機起降點,依靠2部各自獨立的電梯與機庫相連(一部在艦艉,另一部在島式上層建築後面),可同時起降架直升機。飛行甲板下是面積達800平方米的直升機庫,可停放架軍用直升機。

    面對著中印兩國圍繞著馬六甲海峽的白熱化衝突,「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和大多數南海艦隊的艦艇一樣近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戰備狀況,隨時能待命出航。當昨夜廣州軍區海空軍各部隊聞警出動之際,「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便已離開其位於湛江海軍基地的泊位,迅速進入香港附近海面待命。但當時的使命並非簡單的反潛搜索。

    憑藉著可拆卸的艙壁系統,「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為指揮所預留的空間大小是可以調整的。最多時候可以容納300名人員及信息電子設備。通過高信息流量的實時聯絡,以承擔聯合軍事行動的準備和指揮工作。所以必要的時候廣州軍區的領導可以抵達「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現場指揮香港地區的平亂戰鬥。

    而完備的醫療系統更令「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擁有成為一所海上醫院的潛能,能夠快速提高相關地區的醫療急救能力。具體做法是,利用軍醫處提供的設備,可組建起一個重症看護病房,以及數個極其現代化的手術室,甚至是擁有最先進設備的放射室。可在遠程醫療的技術下進行高難度外科手術。一旦香港出現造成大規模傷亡的事故之時,「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也可以分擔香港以及廣州地區各大醫院的壓力。

    不過比較幸運的廣州軍區領導所擔心的這兩種情況並沒有發生,一夜的混亂之後,香港地區的戰鬥很快便塵埃落定。「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迅速接到了下一個作戰任務圍剿千里潛行而來的印度海軍核動力潛艇。

    此刻「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所搭載的0架Z-8F型反潛直升機已經全部起飛,採用包圍法緊緊追逐著印度海軍的「先進技術艇」(TV)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包圍法顧名思義就是採用多架反潛直升機包圍探測對方潛艇的辦法。是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公認的針對性很強的反潛搜索戰術。從理論上來說,這是一種較為有限反潛方法,尤其是對航速較高的核動力潛艇。

    但在組織實施上,卻相當複雜。因為在該戰術的使用時,反潛直升機的數量一般為偶數,同時必須能形成包圍圈的態勢,而且依據戰術使用要求,要求必要時能構成兩個包圍圈的需要,故至少需要有8架左右的反潛直升機的同時出動。當然參加的反潛直升機數量越多,反潛搜索的效果也將更為明顯。但在組織落實上卻將出現更為複雜的局面,難度將幾何基數的放大。所以在實施時,參加的反潛直升機最多不會超過2架。

    而為了保障如此至多的反潛直升機能夠順利、協調的進行對潛探測。在戰區內必須有類似「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水面艦艇作為情報指揮中心,負責全面的指揮。而此刻由「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上起飛的龐大反潛直升機已經紛紛飛抵了剛剛被東沙群島周遍海底聲納發現異常信號的特定海域。按照戰術操典,最後一架反潛直升機抵達該海域的時間不得超過發現信號後的個小時。

    而在反潛直升機分別到達指定海域之後,則依據「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指揮中心所佈置的搜索方案,佔領各自的預定探測出發陣位—即以發現潛艇的中心位置為中心,以核動力潛艇最大航速(多在30節左右)航行小時的航程(約為裡)為半徑所構成的圓周線上,各架反潛直升機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裡上,迎風懸停並同時發下吊放式聲納進行探測。

    「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選擇Z-8F型反潛直升機作為其艦載直升機隊的主力機型這一點是令很多國際軍事觀察家大跌眼睛的。因為眾所周知,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載直升機型號應該是Z-9和卡-28型反潛直升機才對。

    Z-9系列軍用直升機是中國根據法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授權生產的S35型「海豚」直升機的國產型。而Z-9反潛直升機是在通用運輸型Z-9的基礎上研製的反潛型號。

    但是因為國產的Z-9基本型(Z-9)只是通用運輸型,自身並不具備上艦和作戰能力。為了滿足海軍對艦載反潛直升機的需求,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在Z-9上加裝著艦設備,才使Z-9具備了著艦能力。Z-9機頭罩內安裝了L-型X波段多功能直升機機載監視雷達,可以擔任為反艦導彈實施中距制導的任務,但是Z-9沒有攜帶對潛探測設備,對潛的探測不得不需要依靠艦艇聲吶。

    而卡-28型反潛直升機雖然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反潛作戰單元執行反潛任務,其反潛作戰效能遠遠超過Z-9型反潛直升機。但其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它是進口直升機,因此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化,零配件的進口被切斷,這些直升機就成了一堆廢鐵。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作為一艘直升機航母「澳門」號需要一種新型的多用途軍用直升機。而此刻一直被中國軍方忽視和冷藏的Z-8型艦載直升機卻進入了中國海軍的視野。

    中國於70年代末購進了4架法國航宇工業公司研製的S32「超黃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機,交由海軍航空兵部隊使用。該機型在法國於9年開始交付使用,裝備後成為我國第一代艦載機。隨後,我國開始在「超黃蜂」得基礎上仿製Z-8。

    Z-8的研究工作由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與昌河飛機工業公司共同執行。97年研製工作開始,989年,首架生產型直-8於交付海軍航空兵使用。儘管Z-8作為我國第一種國產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機早已進入批量生產狀態,曾經被看作中國陸航、海航的一大飛躍。但是在2002年前的漫長歲月裡,Z-8生產量很低,不超過20架,在中國陸軍大量引進的MI-7直升機和海軍Z-9和卡-28型反潛直升機面前,無助的變成了一個雞肋。

    Z-8型產量低的原因尚無公開資料可詢,國內外一度估計最大的可能是仿製的戰機的性能存在缺陷,或如發動機核心部件無法自行生產。但實際上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缺乏可以搭載Z-8型艦載直升機的大型軍艦,海航裝備了Z-9,正是因為這種輕型直升機才是噸位還不大的海軍艦艇所急需的。

    而面對需要承擔多種作戰使命的「澳門」號輕型航空母艦,Z-8型艦載直升機卻正是首選,它可以載運27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航程700公里,最大載重情況下可載運39人;也可以載運一輛軍用吉普及有關戰鬥人員;或裝載3000公斤貨物飛行500千米,或外掛運送5000千克貨物到50千米外的目標區域,然後返回原地。

    用於救護時Z-8艙內可載5名傷病員及擔架,以及一名醫護人員。執行搜索救援時,機上可裝備一台液壓救生絞車和兩隻救生艇,在陸地和海上執行救援任務。

    反潛作戰時可裝備吊放聲納、搜索雷達,武器包括魚雷或導彈等。執行掃雷任務時,可拖曳一個掃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千米的時速掃雷兩小時。佈雷作戰時可攜帶8枚250千克的水雷。

    在0架Z-8F型反潛直升機的包圍下,印度海軍的「先進技術艇」(TV)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阿育王」號的活動空間很快便被壓縮在以7公里為半徑的反潛直升機最小探測圈內,此刻每架Z-8F型反潛直升機之間的距離已經縮小到0.5公里,Z-8F型反潛直升機吊放聲納相互重疊的作用距離已經達到70%。

    隨著2枚「魚」-7魚雷入水的水聲,所有印度水兵知道他們的漫長的旅程終於接近了終點。該型魚雷是美國M4型魚雷的國內改進發展型號,採用主/被動聲導方式,射程5公里,長度為2米,戰鬥部裝藥45公斤,由於採用了先進的OTTO動力,速度高達45節。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