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亂 第五卷 民生民計 第十四章 戰半島(3)
    白村江一戰,倭國失去了海上的防務力量,這對一個島國來說是致命的。倭國舒明天皇深恐趙軍進攻本土,隨即將都城從飛鳥遷至近江大津宮,並集舉國之兵作收縮防禦。而新羅、百濟失去了強援,陷入被趙軍和高麗軍隊合擊的危境。

    趙國陸路援軍在北平軍區統領魏雲光的統領下,自遼東道直達高麗,之後隨即揮師南下攻入百濟,一路如入無人之境。而趙國水路援軍則自百濟國泗沘城北上,配合陸路聯軍南北夾擊百濟都城————漢城!

    新羅善德女王見勢不妙,在迅速退兵的同時,亦背叛盟國,悄然向趙國呈上請罪國書,並願每歲入貢,請求武帝原諒其藐視大趙之過錯。

    而大趙畢竟軍力有限,不可能每處都派重兵駐紮。武帝李元霸決定借新羅請降之機挑起半島內部爭鬥,以便日後利用半島各國的矛盾輕鬆實現對半島的統治。於是,大趙國接受新羅的請降,並要求善德女王派兵協助趙國,攻佔百濟國漢江下游地區,滅了百濟。

    當新羅在趙軍的暗中協助下發兵攻佔百濟漢江流域之後,武帝李元霸突然詔諭新羅善德女王,宣稱由於趙國出兵只為援助高麗,如今高麗之危即解,趙國當退兵歸國,不再干涉半島三國事務。

    工於心計的善德女王接詔後恍然,終明白了趙國武帝的意圖,但此時後悔已是晚了!……漢江下游地區不僅是百濟的發祥地,而且也是其戰略以及經濟要地,是絕對不能讓步的重要地方。百濟無法忍受新羅背叛盟友並出兵攻佔漢江下游流域的作法,在趙軍自百濟退軍之後,百濟許與宿敵高麗山川河土,而高麗亦在大趙國的授意下答應與百濟聯軍攻擊新羅。至此,半島全境陷入三國戰亂!

    ……

    ※※※※※※※※※※※※※※

    七個月之後,趙歷華紀十年四月。

    以武帝李元霸的思路,挑起朝鮮半島戰亂,繼而在適當時機出兵平息,最終以半島為基地攻佔倭國。此時眼見朝鮮半島三國混戰不已,各國實力大挫,正是出兵半島收伏三國的大好時機。

    武帝李元霸雄心勃勃,調兵遣將,就要發兵再登半島。可就在此時,卻出了一件大事。

    四月十六,早已歸降的室韋發生叛亂。室韋舊將宇文重在其國蕭氏一族的下起兵反抗,並與駐紮室韋的裴元慶所部大戰室韋庫西城。此戰裴元慶所部大獲全勝,消滅叛軍八千餘人,俘虜叛軍近兩萬。

    由於駐紮室韋的趙軍不過五萬,要以這五萬軍力在鎮壓室韋叛亂的同時,看押近兩萬俘虜,實在是難度太大。因此,裴元慶果斷下令,將兩萬俘虜分批統統屠殺。此舉震懾了室韋國人,叛亂被迅速平息下來,但是,卻也為裴元慶惹下了天大的麻煩!

    四月二十七,商務司都督洪修平上書彈劾裴元慶,稱其屠戮俘虜所為大違朝廷仁義之道,已然惹得人神共憤,請武帝准將裴元慶交由軍部審查。此舉得到了政務部總管凌敬、吏務司都督羅君贊等十數位大臣的。

    李元霸並沒有准奏,他駁回了將裴元慶交軍部審查的提議。但是同時,李元霸卻也下旨將裴元慶狠狠地責備了一番。裴元慶心中自是心中委屈,不過他也絲毫沒做辯解,只是叩頭請罪,並自請解甲歸田。

    ……

    入夜,洛陽皇宮內庭。

    「陛下,此中甚有不妥!」民部總管徐世勣面帶憂色。

    李元霸眉頭微蹙,用心聽著。

    徐世勣一字一頓,道:「……所有彈劾裴將軍的大臣全都是原夏國的臣子,並且這十餘人大多都是凌總管提拔的政務部官員。因此,臣以為……原夏國臣子已經自成一派,而且,其勢不弱啊!」

    李元霸臉上現出了十分驚訝的神情,他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道:「徐總管,夏國臣子相互親近,這是難免。但是,凌敬為人忠直,當無結黨之作為!」

    徐世勣正色道:「陛下,凌總管非是拉幫結黨之人,但其中或許卻有人借他的名頭私結朋黨!如今凌總管等人態度強硬,臣恐因此會影響陛下收三藩、占倭國……」徐世勣的神情堅決,「陛下,此事需得盡快處置!」

    李元霸眉頭深鎖,過了一會,才深深吸了一口氣,道:「徐總管,此事關係大趙朝野局勢,當慎之……容朕想想再說吧!」

    話到此處,徐世勣已是不能多說。他隨即起身請辭,李元霸准。

    待得徐世勣退下,李元霸立即召來貼身侍衛,吩咐他秘密將監察部總管屈不歸召進宮來。

    半個時辰後,屈不歸來到。

    ……

    李元霸道:「屈總管對凌總管等人彈劾裴將軍一事有何見解?」

    屈不歸面帶猶豫,欲語又止,隔了一小會兒,方才道:「稟陛下,裴將軍此舉雖然有違大趙一貫國策,但是,裴將軍所為也是無奈之舉。凌總管如此而為,似有些小題大做了,而且……其中上奏折的大臣似乎俱是原夏國舊臣,這更脫不了結黨之嫌!」

    李元霸面上現出了些許憂煩的神情來,他注視著屈不歸,道:「屈總管,近日那些夏國舊臣之間可有異樣?」

    屈不歸答道:「稟陛下,夏國舊臣在大趙未立國時便互有走動,但時至今日,他們之間來往也未見頻繁,仍是一如既往。」

    李元霸點點頭,道:「屈總管,從今日起,加強對夏國舊臣的監控。若發現其有異動,可立刻秘密捕之!」

    屈不歸領命。

    待屈不歸退出後,武帝李元霸又自秘密召見了國安部總管蘇定方,並從蘇定方處得到了與徐世勣、屈不歸相同的看法。隨後,在與蘇定方制定了更為全面的監控計劃、下達了搜集相關情報的任務後,李元霸遣退了蘇定方。

    此時已近深夜,李元霸滿腹心事步入寢宮。

    王曉蓉仍然未睡,雖然李元霸曾多次告訴她,不必等待自己到來,可早早安歇。但是只要李元霸在京城,王曉蓉每晚總是會固執地等待李元霸歸來。

    看見夫君面帶憂色,眼神有些茫然,王曉蓉知道,那正是夫君想到了一些事情、可是又想不出頭緒來的表情。當下,她遣走宮女,將李元霸迎到臥榻邊,親自服侍他坐下,柔聲道:「元霸,可是朝中有了煩憂事?……別急,好多事情看起來雖然煩雜無序,但是一條一條的去清理,總是可以有頭緒的!」

    李元霸點點頭,「嗯」了一聲算是作答。此時他心中頗為憂慮,趙國終於像中國的歷代王朝一樣,開始出現了黨派之爭的跡像。以凌敬、洪修平為首的夏國舊臣一派,糾集政務部眾多官員,用仁義王道為旗幟,大力抨擊嫡屬軍部的大將軍。及至此時,已隱有文臣與武將對抗之勢!

    「難道,他們不知道征戰是我之本意嗎?他們如此而為,究竟是為了與武將爭權奪勢、還是針對我?」李元霸心中一凜,「難不成,凌敬要想篡位!……」隨即,李元霸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應該不會吧?凌敬忠心耿耿,一心為民,這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莫非真如徐世勣所言,是有人借他的名頭糾朋結黨,利用戰事抨擊武將,以求改變朝中武重文輕之局面?」

    由於手頭掌握的情況太少,李元霸左思右想,始終作不了定論。無奈,他只得輕歎一聲,帶著茫然的心情擁著王曉蓉睡下。

    ……

    第二日一大早,李元霸不顧晚睡早起的疲累,秘密召了薛道衡入宮。

    薛道衡掛著太子太師的職務,每日裡不是教誨太子,便是與程咬金等人廝混,平日裡並不關心政事。此時他聽得李元霸道了朝中局勢,這位隱有混跡塵世之勢的帝師沉吟半晌,道:「元霸,據你所言,要求懲治小裴的俱是那些反戰一派的人,並且,這些人要不就是夏國舊臣,要不就是親近他們的臣子,其所為頗像是夏國舊臣謀權奪位……不過,我卻不認為這是夏國舊臣的反水。畢竟,如今夏國舊臣雖蒙朝廷照拂,可他們手中一直沒有什麼實權。而為首的凌敬對大趙的忠誠是大家認可的,因此,無凌敬參予其中,夏國舊臣們根本就沒有叛上作亂的能力,他們不會傻到以卵擊石……所以,這就是朝中文臣與武將之間的權勢之爭!」

    李元霸用心聽著,點點頭,道:「老師,昨夜我想了一晚,也是這樣認為。可是……我總是擔心此事會影響到出兵朝鮮半島的計劃,繼而使得平倭無望……」李元霸頓上一頓,道:「且不論收取倭國對控制東亞地區的重要性……老師,你知道,收取倭國正是後世億萬國人的渴求,也是我極想做到的!」

    薛道衡微笑道:「元霸,我理解你堅決平倭的心意。中國歷代王朝的黨派之爭不少,但也不是什麼大事。作為帝王,只要能應付得當,當可利用爭端平衡朝野,反而更有利於統治……這其中不過是要多動些腦筋罷了!」

    李元霸點頭,心中壓力減輕不少。

    只聽薛師笑道:「元霸,放寬心,咱們兩人有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為鑒,難道還應付不了這些許小事?來來,且讓我倆好生斟酌一番……」

    ……

    李元霸與薛道衡的判斷正是事實。朝中有不少文臣在夏國舊臣的秘密遊說下,開始糾集成黨,就為掙得權勢,一改朝中重武輕文的局面。而其中帶頭之人也確實如徐世勣所想,不是政務部總管凌敬,而是商務司都督洪修平,凌敬不過是被其利用而已!

    洪修平因是原夏國主母曹氏的外侄孫,武帝李元霸感念曹氏慨然讓國之胸懷與風範,因此對其特別照顧。而洪修平也確實學識出眾,再有夏國舊臣、現今的政務部總管凌敬照拂,因此他不過三十五歲便坐上了商務司都督的高位。相信若無意外,洪修平在將來會是繼徐世勣、凌敬之後升任兩部總管的首要人選之一。

    洪修平今年四十二歲,正是大創事業的時候。可是趙國的五部總管政績甚佳,而且其中年歲最大的是凌敬,也不過五十四歲,而年齡最小的蘇定方更只有四十左右。因此,洪修平要想再上層樓,當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實現的。原本,洪修平很有耐性,他在按部就班等待陞遷。可是在十年前,當知曉紅拂與李靖成親的消息後,他有了不該有的想法。

    當年,在紅拂刺殺失敗逃逸後,由於其時冀州需要穩定的局勢,因此凌敬與屈不歸等人對此刻意隱瞞,此事詳細情形並不為太多人知曉。而洪修平雖然是當事人之一,但是他對紅拂刺殺凌敬的的緣由也並不清楚。後來,紅拂逃走並又與李靖成親,洪修平嫉恨交加,竟然武斷地認為是因為自己手中無實權,而李靖為武帝寵信的武將,故得以為紅拂開脫刺殺罪責,甚至因此奪走了紅拂。

    有人以為,女人因嫉恨可以毀掉愛人,甚至她自己的一切,很是可怕。但卻不知,男人因嫉生恨的可怕程度猶甚女人,特別是一個有能力的男人。

    有了如此想法,再有武帝李元霸確實重武輕文,這更使得洪修平有了與武將爭權奪勢的心思。於是,便有了洪修平利用凌敬的影響力,糾集拉攏一批夏國舊臣,並利用趙國仁義治國的國策與一干武將對抗。經過近十年的苦心經營,因洪修平的謹慎與聰慧,不但在其拉幫結派時瞞過了監察部的監控,也迷惑了國安部的暗探。

    時至今日,一方面洪修平覺得自己羽翼即豐,當可與軍部武將一爭高下,一方面卻又因為李靖就要換防,攜紅拂自新加坡歸來,此事對其多少有些刺激。於是,洪修平便利用裴元慶屠殺俘虜一事作上了文章,就要展開他蓄謀已久的爭權之舉。

    洪修平雖然潛心隱匿十年,可是,卻又如何能與擁有中華五千年內鬥經驗的李、薛二人相比?……華紀十年五月初二,武帝李元霸下詔言稱,近衛軍統領裴元慶在室韋屠戮降卒,有違大趙國策,因此令裴元慶即刻交割兵權,回京師接受審查。

    裴元慶在接到詔書之後,仍是如前不作辯解,立即將兵權交割與副將,隨宣詔使者一同返回了京師洛陽。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