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生給予段尚文的指示很明確,那就是,不管用什麼樣的代價,都要爭取到已經對他們有好感的德國的。
而這代價中,陳冬生在給予段尚文的那個文件中已經表明,包括鐵路築路權,礦山,等等。這些還是一個基礎的。最重要的是,陳冬生已經表明,就算德國還有其他的一些過分的要求。也不能說一口推遲,可以先通過電報報告陳冬生。
可以說,段尚文已經明白了陳冬生的意思。那就是,這次的和德國的談判沒有底線。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德國的。其他的都無關緊要。
順著海風,段尚文的心情卻並沒有像海風那樣舒暢,他很明白,這次的談判雖然是陳冬生授意的,但是,談判的人卻是自己。
也許,自己這人生中就要留下一個無法磨滅的痕跡,一個被後人恥笑的痕跡。但是段尚文卻沒有任何辦法,不能也不願意逃避。
這個時候,他才明白,陳冬生以前對於他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弱國無外交。
段尚文不好受,而陳冬生同樣也處於矛盾之間,在此之前,也可以說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陳冬生雖然也不是憤青,但是對於前人的一些賣國行為同樣是很鄙視的。但是現在,陳冬生卻已經開始理解那些人,俗話說的好,不是當家人不知菜鹽貴。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付出是肯定少不了的,而一個國家想要從低下重新站立起來,前期所要付出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都沒有動搖陳冬生已經下定了的決心。就算是有其他人阻止也不能改變。不過,說起來也的確有點好笑。偌多的東北軍政府核心領導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陳冬生所做地決定。
這其實也非常簡單,事實上,現在的東北軍政府中,可以說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造反集團,並沒有陳冬生自己理解的那種什麼類似革命的行為那麼偉大。如果真正要說是革命者的話,那就只有陳冬生一人而已,其他的人中。包括韓章,歐陽天,陳光偉,李立在內的眾多東北軍政府地文武官員中,基本上都是抱有這樣的一個心態,那就是,自己這些人就是要造清王朝的反,並不是說為了所謂的國家、民族。
至於,國家。民族,這些從來都是勝利後說給老百姓聽的。
而事實上東北軍政府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不管是洋務。還是吸引移民,免費分發土地等等行為,外人說是東北軍政府在改革,在重新振興中華。但是,在東北軍政府內部的高層中,這些行為都是為了盡快的提高東北軍地戰鬥力,贏取軍政府在東北百姓中的民心。說到底,就是為了東北軍政府。而不是為了下面的那些百姓。
而歷史也證明了,任何一個朝代地興起,不管是一開始還是最後。為的只是這個政權的壯大和穩固。至於那些百姓,是: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反對聲沒有。但是勸阻的聲音還是有的,而東北軍中,能夠勸阻陳冬生的也只有韓章了。
「軍座,現在我們雖然軍事上還可以,但是我們在民間。尤其是內地的民間中。聲望已經很差了。如果這次真的這樣做的話,恐怕這世人的口水就要那我們軍政府淹沒了。」
當韓章看到了陳冬生特意給他看地那個已經交代給了段尚文的那份文件副本後。沉思道,言語之間已經顯示出來了憂慮。
「不用擔心,我已經交代了尚文,這次,只能是秘密條約,不會公佈的。至於那些東北的士子,我估計已經沒有人會反對了,至於內地的,現在他們是屬於滿清地人。不管我們怎麼樣他們都會反對的,等我們一旦入住中原的時候,自然也就是他們停口的時候了。」陳冬生毫不在意的說道,順便擺了擺手,示意韓章不要繼續說下去。
而韓章一看,已經是知道陳冬生地決定已經不是自己能夠改變地了,事實上,陳冬生的每一次決定都不是韓章等下面這些人能夠改變地,而事實也已經證明了,陳冬生的每一次決定對於東北軍來說都是正確的決定。
沒有在說話的韓章,也是低下了頭,喝起了陳冬生王府裡面特有的上品好茶來。
而喝罷後,才悠悠的開口道:「還有,現在南朝鮮已經快要平定了,上午的時候,包俞派的人已經到達了盛京,傳回來的消息表明。
現在的我東北軍第三軍中的兩個師已經徹底包圍了漢城,並且,仁川的湘軍已經開始撤退,按照包俞的估計,不日,漢城可下,南朝鮮可平。」
「哦!不錯,給包俞去信,預祝他早日拿下漢城。」陳冬生一聽這消息,臉上那因為要和德國合作而悶悶不樂的表情多少也散了點。
不過,陳冬生對於這樣的結局可以說是很不滿意的,包俞帶領的第四師從一成軍就開往了朝鮮,而後,有派去了第六師,和第四師一道組成了第三軍。磨磨蹭蹭了將近幾個月才這樣的成績,多少讓陳冬生有點不滿意,甚至已經讓包俞在陳冬生心目中的印象一度下降到了撤職的地步。如果在這樣拖下去的話,陳冬生就會下定決心,把這包俞從第三軍撤下來,換上已經修養好了的梅森虎。
不過,還好,雖然有些慢,但是總算是漢城在望,朝鮮再望。如果真的能順利平定南朝鮮的話,那麼自己就可以在朝鮮解放不少的兵力,同時,還可以加大對錦州軍區的彈藥供應。
現在的錦州軍區面臨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雖然沒有了之前那三十萬清軍壓境的局面,但是同樣不容;樂觀。
滿清政府已經把北方的所有軍隊,不管是綠營還是八旗,還是其他的什麼雜牌軍。都一併調到了山海關一線,並且,許多情報已經表明。現在的蒙古方向的那些王爺們的動向已經越來越明朗,已經開始徵集騎兵壓向東北了。
而現在,俄國人的遠東部隊也在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在陳冬生稱王以後,更是三天兩頭就和邊境的東北軍小股邊防部隊發生衝突,而東北軍的駐軍也在陳冬生的嚴令之下,極力地避免發生事端。但是從那一方面來看,俄國的遠東部隊都不可能善罷干休。和俄國遠東部隊的一戰是不能避免的。也好在,現在的俄國遠東部隊地處遠東,俄國要想大規模的增援和補給都非常困難。這也給了陳冬生一點點信心。
要是現在這個時候,俄國的遠東鐵路已經修築成功,陳冬生是想也不用想,直接像俄國投降了。雖然陳冬生極力的期盼在朝鮮的第三軍能夠快速的結束戰鬥。但是,事實上,南朝鮮現在的局勢並不像包俞所說的那麼明朗。
自從,包俞得到了第六師的增援,並且被陳冬生委派為第三軍的軍長後,就一直考慮著該怎麼樣以最小的代價最快的速度拿下南朝鮮。
而那個時候,也正值袁世凱被滿清朝廷召回,接替他的是重新從北洋系統中抽調出來的劉啟超(虛構人物)。
這劉啟超一到朝鮮後,就遵照了李鴻章的秘密指示,放棄了袁世凱之前的防中有攻的戰略,全面退守漢城和仁川一線。並在偽裝中,開始逐步撤離南朝鮮,不過,他也不敢做的太過於明顯,因為他的這個撤離是沒有得到滿清政府的同意,而是在李鴻章的一人指示下進行的。
而這;劉啟超雖然是北洋系統中人,對於李鴻章也是無條件服從,但是,為了自家的小命,他還是稟報了朝廷,說朝鮮局勢已經不可維持。請求撤軍。
而這個戰報讓京師內的一大干權勢人物都大吃一驚,紛紛質問李鴻章,說,既然朝鮮既然已經保不住了,為什麼還不派援軍。而慈禧這人,更是讓人送去了私下的責問電報。
而李鴻章心思一通,也沒有反對,而是又一封回電,上說:此際軍中無餉,無彈藥,加之無多餘援軍。欲派援軍,實乃有心而力不足也!
而京師中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李鴻章要錢要糧了,但是,現在戶部中那還有多餘的錢糧啊!為了編練新軍-禁衛軍,朝廷可是把家底都拿了出來,並且,光緒還遵照了翁同和的意見,向朝廷的大小官員發動了「皇捐」
而這一舉動,更是讓無數的官員跑到了慈禧哪裡哭泣,大道:「家已無財,唯命一條」。光緒要官員的錢財還不算,還把注意打到了慈禧頭上,扣除了慈禧那日常花費的三成。但是剛剛決定這件事情,就被慈禧拉去了大訓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