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正文 第一章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6)
    第一章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準備修建一座精美別緻、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於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了身,碎了骨,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和安逸同樣是一種生活方式,但一個可以培育信念,一個只能播種平庸。

    動物學家的實驗表明:狼群的存在使羚羊變得強健,而沒有狼群的威脅,羚羊在舒適的環境下變得弱不禁風,一旦遭遇狼群,只有被吃掉的下場。這一現象同樣適用於人類,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難。遇到逆境就一味消沉的人,是膚淺的;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惶惶不可終日的人,是脆弱的。一個人不懂得人生的艱辛,就容易傲慢和驕縱。未嘗過人生苦難的人,也往往難當重任。

    愛倫·坡是一位1ang漫、神秘的天才詩人、小說家。他給後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歌,最膾炙人口的是詩歌《烏鴉》:

    「那只烏鴉總不飛去,老是棲息著,老是棲息著;在我房門上方那蒼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它眼中流1u的神情,看上去就好像夢中的一個惡魔。在它頭頂上傾瀉著的燈光將它的陰影投射在地板上。」

    愛倫·坡將這詩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一直斷斷續續地寫了1o年。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卻被迫將它廉價出賣,僅僅得到了1o美元的稿費——這相當於他一年的工作僅合一塊錢。

    歷史是公正的。當時只得了1o美元的詩,它的原稿最近卻賣了幾萬美金的高價。

    這樣一位天才詩人,一生都在窮困中度過,他大部分時間付不起房租,儘管房子簡陋。他的妻子患有肺癆,因為沒有錢尋醫問yao,只有終日纏綿病榻。他們沒有錢買食物,有時候,他們一連好幾天都沒有一點東西可吃。當車前草在院子裡開hua的時候,他們就把它摘下來,用水煮熟了當飯吃,有一段時間幾乎天天如此。

    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裡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殘殺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隻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

    要做一隻犬還是一隻獒,要看你自己的選擇。有磨難的歷練,才能成就輝煌的人生。

    ◎積極心態幫你走出困境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利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而負債纍纍,離開妻女到處為家的流1ang者。那人進門打招呼說:「我來這兒,是想見見這本書的作者。」說著,他從口袋中拿出一本名為《自信心》的書,那是羅伯特許多年前寫的。流1ang者繼續說:「一定是命運之神在昨天下午把這本書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為我當時決定跳到密西根湖,了卻此生。我已經看破一切,認為一切已經絕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內)已經拋棄了我,但還好,我看到了這本書,使我產生新的看法,為我帶來了勇氣及希望,並支持我度過昨天晚上。我已下定決心:只要我能見到這本書的作者,他一定能協助我再度站起來。現在,我來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這樣的人做些什麼。」

    在他說話的時候,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流1ang者,現他茫然的眼神、沮喪的皺紋、十幾天未刮的鬍鬚以及緊張的神態,這一切都顯示:他已經無可救yao了。但羅伯特不忍心對他這樣說。因此,請他坐下,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說出來。

    聽完流1ang漢的故事,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並且協助你東山再起。」羅伯特剛說完,流1ang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他的手,說道:「看在上天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他會為了「上天的份上」而做此要求,顯示他心中仍然存在著一絲希望。所以,羅伯特拉著他的手,引導他來到從事個性分析的心理實驗室裡,和他一起站在一塊窗簾布之前。羅伯特把窗簾布拉開,1u出一面高大的鏡子,羅伯特指著鏡子裡的流1ang漢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你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當作你從前並未認識他——否則,你只能跳進密西根湖裡,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這都將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momo他長滿鬍鬚的臉孔,對著鏡子裡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鐘,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過了一會兒後,羅伯特領他走出電梯間,送他離去。

    幾天後,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他不再是一個流1ang漢形象,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原來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姿態已經消失不見。他說他感謝羅伯特先生,讓他找回了自己,很快找到了工作。

    後來,那個人真的東山再起,成為芝加哥的富翁。

    挫折,是一面鏡子,能照見人的污濁;挫折,也是一副清醒劑,是條鞭子,可以使你在netbsp;挫折,會使你冷靜地反思自責,正視自己的缺點和弱項,努力克服不足,以求一搏;挫折,會使人細細品味人生,反覆咀嚼人生甘苦,培養自身悟性,不斷完善自己;挫折,不是一束鮮hua,而是一叢荊棘,鮮hua雖令人怡情,但常使人失去警惕,荊棘雖叫人心悸,卻使人頭腦清醒。

    面對挫折,不能喪志,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校正人生的坐標和航線,重新尋找和把握機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出自己的光芒。

    有一個男孩在報上看到應徵啟事,正好是適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當他準時前往應徵地點時,現應徵隊伍中已有2o個男孩在排隊。

    如果換成另一個意志薄弱、不太聰明的男孩,可能會因為如此而打退堂鼓。但是這個年輕人卻完全不一樣。他認為自己應該動動腦筋,運用自身的智慧想辦法解決困難。他不往消極面思考,而是認真用腦子去想,看看是否有辦法解決。

    他拿出一張紙,寫了幾行字,然後走出行列,並要求後面的男孩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負責招聘的女秘書面前,很有禮貌地說:「小姐,請你把這張紙jiao給老闆,這件事很重要,謝謝你。」

    這位秘書對他的印象很深刻。因為他看起來神情愉悅,文質彬彬,有一股強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難以忘記。所以,她將這張紙jiao給了老闆。

    老闆打開紙條,見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

    「先生,我是排在第21號的男孩。請不要在見到我之前做出任何決定。」

    你可以預料到,最後的結果會是這個年輕人被順利錄取。

    因此,人生不必害怕困境,只要調整心態,勇於迎接挑戰,加之勤動腦,運用智慧去積極地解決問題,相信任何的困境都將成為你成功的一個機遇,這時,你也許會由衷地感jī這些人生中的逆境,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讓你的人生充滿了挑戰、機遇和更大的成功。

    我每晚反省自己的行為

    反省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不僅在失敗的時候要反省,就是在平常,也要時時反省。

    ◎反省讓你保持清醒

    當海菲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憑借毅力、實力和智慧戰勝人生中的困境時,他變得更加從容和自信,但是他始終不敢太過放鬆,他時刻警惕失敗的偷襲,為此,他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每晚反省一天的行為。

    他習慣於晚上,在熄滅蠟燭之前,回想這一天每時每刻的言行。他要認真反思這一天來經歷的所有的事情。他知道當自己有勇氣勸誡自己、原諒自己時,也就不害怕面對自己任何的錯誤了。

    教訓往往被人們當成愚蠢與悲傷的同義語。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假如他願意並確實從失敗中學習,那麼今天的教訓就會為明天的美好人生打下基礎。

    《聖經·新約》裡就有一則要求人們學會反省的故事:

    對基督懷有敵意的巴裡賽派人,有一天,將一個犯有jianyin罪的女人帶到基督面前,故意為難耶穌,看他如何處置這件事。

    如果依教規處以她死刑,則基督便會因殘酷之名被人攻訐,反之,則違反了摩西的戒律。基督耶穌看了看那個女人,然後對大家說:「你們中間誰是無罪的,誰就可以拿石頭打她。」

    喧嘩的人群頓時鴉雀無聲。基督回頭告訴那個女人,說:「我不定你的罪,去吧!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此則故事告訴我們的是:當要責罰別人的時候,先反省自己可曾犯過錯。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有mi才有悟,過去的「mi」,正好是今日「悟」的契機。因此經常反省、檢視自己,可以避免偏離正道。

    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五臧,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宮本是柳生的師父。

    當年,柳生拜師學藝時,問宮本:「師父,根據我的資質,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呢?」

    宮本答道:「最少也要1o年吧!」

    柳生說:「哇!1o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努力地苦練,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呢?」

    宮本答道:「那就要2o年了。」

    柳生一臉狐疑,又問:「如果我晚上不睡覺,夜以繼日地苦練,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呢?」

    宮本答道:「你晚上不睡覺練劍,必死無疑,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劍客。」

    柳生頗不以為然地說:「師父,這太矛盾了,為什麼我越努力練劍,成為一流劍客的時間反而越長呢?」

    宮本答道:「要當一流的劍客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永遠保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地反省。現在你兩隻眼睛都看著一流劍客的招牌,哪裡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

    柳生聽了,滿頭大汗,當場開悟,終成一代名劍客。

    要當一流的劍客,光是苦練劍術不管用,必須永遠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地反省;要當一流的推銷家,光是學習推銷技巧也不管用,也必須永遠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地反省。

    要認識自己必須依靠自己與別人,自己就是前述的自我剖析,別人就是他人的批評。由於自我剖析往往不夠客觀與深入,因此得依賴他人的批評。

    曾有人向哈佛的魯恩教授抱怨說:「我每天都在拚命地工作、工作,我一刻也沒閒過,可如此努力為什麼卻總是不能成功?」

    正如成功多是內因起作用一樣,失敗也多是自己的缺點引起的。一個人必須懂得不斷反省和總結自己,改正自己的錯誤才不會老在原處打轉或再次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人只有通過「反省」,時時檢討自己,才可以走出失敗的怪圈,走向成功的彼岸。

    所謂「反省」,就是反過身來省察自己,檢討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錯誤,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人為什麼要自省?這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主觀原因,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有個性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而年輕人更缺乏社會歷練,因此常會說錯話、做錯事、得罪人;另一方面是客觀原因,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只說好話,看到你做錯事、說錯話、得罪人也故意不說,因此,這就更需要你自己通過不斷的自我反省來瞭解自己的所作所為。

    ◎每天自省5分鐘

    一般地說,自省心強的人都非常瞭解自己各個面的優劣,因為他時時都在仔細檢視自己。這種檢視也叫做「自我觀照」,其實質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體之外,從外面重新觀看審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是最佳。這樣做就可以真切地瞭解自己了,但審視自己時必須是坦率無sī的。

    能夠時時審視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錯,因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幹多少事?我該幹什麼?我的缺點在哪裡?為什麼失敗了或成功了?這樣做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主動培養自省意識也是一種能力,要培養自省意識,先得拋棄那種「只知責人,不知責己」的劣根性。當面對問題時,人們總是說:

    「這不是我的錯。」

    「我不是故意的。」

    「沒有人不讓我這樣做。」

    「這不是我幹的。」

    「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

    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不是我的錯」是一種全盤否認。否認是人們在逃避責任時的常用手段。當人們乞求寬恕時,這種精心編造的借口經常會脫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則是一種請求寬恕的說法。通過表白自己並無惡意而推卸掉部分責任。

    「沒有人不讓我這樣做」表明此人想借裝傻門ghun過關。

    「這不是我幹的」是最直接的否認。

    「本來不會這樣的,都怪……」是憑借擴大責任範圍推卸自身責任。

    找借口逃避責任的人往往都能僥倖逃脫。他們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錯誤而自鳴得意,卻從來不反省自己在錯誤的形成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為了免受譴責,有些人甚至會選擇欺騙手段,尤其是當他們是明知故犯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罪與罰兩面性理論」的中心內容,而這個論斷又揭示了這一理論的另一方面。當你明知故犯一個錯誤時,除了編造一個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時你會給自己找出另外一個理由。

    其次,培養自省意識,就得養成自我反省的習慣。我們每天早晨起床睡覺前,不知道要照多少次鏡子;這個照鏡子,就是一種自我檢查,只不過是一種對外表的自我檢查。相比之下,對本身內在的思想做自我檢查,要比對外表的自我檢查重要得多。可是,我們不妨問問自己:你每天能做多少次這樣的自我檢查呢?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某一天我們沒有照鏡子,那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呢?也許,臉上的污點沒有洗掉;也許,衣服的領子出了mao病……總之,問題都沒有被現,就出了門。可是,我們如果不對內在的思想做自我檢查,那麼,我們就可能是出言不遜也不知道,舉止不雅也不知道,心術不正也不知道……那是多麼的可怕!我們不妨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就是每當夜裡剛躺到床上的時候,都要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每當出了問題的時候,先從自己這個角度做一下檢查,看看有什麼不對;而且,還要經常地對自己做深層次、遠距離的自我反省。

    最後,培養自省意識,就得有自知之明。就像最有可能設計好一個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一樣,最有可能完全瞭解一個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但是,正確地認識自己,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然,古人怎麼會有「人貴有自知之明」、「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之類的古訓呢?自知之明,不僅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而且是一種高深的智慧。因此,你即便能做到嚴於責己,即便能養成自省的習慣,但並不等於說能把自己看得清楚。就以對自己的評價來說,如果把自己估計得過高了,就會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把自己估計得過低了,就會自卑,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只有估准了,才算是有自知之明。很多人經常是處於一種既自大又自卑的矛盾狀態。一方面,自我感覺良好,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另一方面,卻又在應該展現自己的時候畏縮不前。對自己的評價都如此之難,如果要反省自己的某一個觀念、某一種理論,那就更難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