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兵天下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漢幣
    所謂市場調查,自然又是劉峰出的點子,讓身邊的幾個謀士滿寵、毛玠、陳群、董昭、辛毗、辛評去關東各州做調查。調查方法自然是現代的統計的抽樣調查法。這種方法很簡單實用,卻不知道領先這個年代多少代。這個年代根本還沒有統計這個概念呢。

    最後統一報到郭嘉這裡,由郭嘉進行計算,當然計算方法又是劉峰教的,然後制定出這些紙幣的面額如何分配。各個面額各印多少張。

    紙幣每一個面額都有精美的圖案。以一錢為例:排頭是大漢銀行四個大字,左右兩邊是大寫的「壹錢」和阿拉伯數字「錢」,下面有政府擔保代表人劉峰的印章,以及大漢銀行總經理莊孝雲的印章。

    紙幣的紙是劉峰專門設計的紙幣用紙,用料加了很多種纖維,紙質厚實、耐磨。由於這些纖維只有劉峰知道全部的品種和配比,所以這種紙根本無法進行仿製。

    紙幣上的圖案非常複雜,由專業的畫工精心描制,然後雕出金屬印版。

    紙幣心的圖案為一條飛騰的巨龍和長城,背面是劉峰的頭像。本來劉峰打算把自己的大將,王狗子、呂布、趙雲以及高官孫瑛、郭琳等人的頭像印在紙幣上,但是卻遭到了一致的反對。因為沒有人敢與劉峰平起平坐。

    最後沒辦法的劉峰只得接受紙幣上只印自己的頭像。

    印刷油墨是專用油墨,還引入了套色技術,連《冀州報》的印刷都是黑白的,但是大漢銀行的紙幣卻是好幾套色的。這又在印刷技術上杜絕了偽造的可能性。

    紙幣紙張製造和印刷專門由情報部監督的工廠製作,安保措施極度嚴密。當然現階段只有劉峰的工廠才能承擔這個任務。因為只有劉峰才掌握著這個年代最先進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由於擁有者越這個時代的各種技術保證,所以紙幣被偽造的可能性基本等於零。

    劉峰把這種自己精心設計出來的紙幣叫做大漢幣。在劉峰看來,以後大漢幣必定會成為世界性貨幣,比現在美元的地位還要穩固。

    然而雖然大漢幣經過了長時間的宣傳,但是依然推廣較差。因為拿著這個花紙頭去買東西,大多數商家都不願意接受。他們還是相信銅錢。

    劉峰不得不採取向官員放大漢幣俸祿來推廣紙幣。官員們沒辦法,每個人和他們的家人都承擔起紙幣推廣員的職責來。因為如果不去推廣,這紙幣就花不出去。

    由於他們是官,很多商家不得不接受,也不得不相信大漢銀行能夠隨時把大漢幣兌換成銅錢。不過雖然花出去了,但是大部分的商家都趕緊跑到銀行把手裡的大漢幣兌換成銅錢。結果紙幣在外面轉了一圈,又回到銀行裡了。

    大漢銀行總經理莊孝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斷來找劉峰討教。劉峰卻不著急,因為他知道,大漢幣代替銅錢是遲早的事情,畢竟銅錢不易清點,不宜大量攜帶。而大漢幣卻沒有這個不方便。那些商家把銅錢積累多了,還是要到銀行存起來。

    劉峰給莊孝雲出了個主意,教他,凡是拿著銅錢到銀行存取的都要收取存儲手續費,但是如果使用大漢幣存取則不需要。因為紙幣存儲、清點方便。如果用紙幣兌換銅錢,多於一千錢,也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因為銀行要清點銅錢,需要時間和人工。

    莊孝雲有些猶豫,覺得這樣會讓大漢銀行損失大量的存儲手續費。

    而劉峰卻讓莊孝雲放心,只要大漢幣得到推廣,那麼以後銀行的利潤只會大大增加,而不會減少。現在才行十一億錢,以後要是行二百億錢,那是什麼概念。

    莊孝雲大驚,居然能夠行過銀行本身資產的大漢幣?那麼那些銅錢還有什麼用?

    劉峰笑道:「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銅錢徹底退出流通領域,讓大漢幣完全代替銅錢。那麼多銅,我們能鑄造多少大炮啊。」

    莊孝雲回到銀行,立刻開始實行新措施。一開始大家還是趕緊著把大漢幣兌換成銅錢,哪怕是要收取手續費也要兌換。然而時間一長,尤其是那些商家,銅錢收取的多了,儲存管理都不方便,不得不又存到銀行去。而存到銀行又要收取手續費,而把紙幣存入銀行卻不要收,這讓商家覺得得不償失。

    慢慢的很多聰明的商家不再抵制收取大漢幣,也不立刻把大漢幣兌換成銅錢了,而是開始嘗試性地用大漢幣購貨。一開始去購貨的時候還不好用,因為賣貨方不願意收,買方和賣方只得去附近銀行,把大漢幣存入賣方的賬戶。這樣既不收取手續費,也不收取匯兌費用,雙方都得益。

    當賣方嘗試看到大漢幣也可以存入自己賬戶,成為自己財富的一部分,終於放心了。逐漸大漢幣開始在市場上流行起來。

    用銅錢兌換大漢幣是不收費的,而普通老百姓每次用大漢幣兌換一千錢的銅錢也是不收費的,一開始銀行一開門就有很多人拿著大漢幣來兌換,漸漸的普通百姓現,任何時候去兌換都可以拿出銅錢來,也就不去擠兌了。而是開始逐漸相信大漢幣的信用了。

    慢慢的普通百姓也開始使用起大漢幣來。而銀行裡的大漢幣越來越少,銅錢越來越多。因為只要把銅錢存入銀行,取得時候只取大漢幣是不收費的。

    這樣一次行的大漢幣很快就不夠用了,劉峰命令按照大漢銀行內所存的銅錢數字再次印製五十億大漢幣投放市場,這才緩解了紙幣慌。

    到了元和十四年,大漢銀行裡的銅錢堆積如山,已經到了沒辦法處理的地步。劉峰命令商人帶著銅錢前往長安、益州購買商品,海外商隊也帶著銅錢前往倭島、南海交易。主要是購買那邊的資源。

    留下應付兌換的一部分,其他則大部分用來鑄造大炮了。畢竟大漢朝的銅礦並不多,銅產量也不大。

    這樣就等於劉峰通過銀行行紙幣,用政府的信用,用花紙頭把社會上的財富兌換到手上,然後再變成各種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集到關東來。

    這個利潤有多大,不要說劉峰也知道。不過這個利潤不能完全算成利潤,因為算是借了百姓的錢,萬一生擠兌,是要還給百姓的。只不過這錢是不需要支付利息,不僅不需要支付利息,百姓取銅錢還要支付手續費。

    如果現代,那就是霸王條款,可以去告銀行,但是在這個年代,大家都覺得天經地義。因為銀行要支付銅錢,必須要清點,要儲運。

    雖然在理論上存在要還所有銅錢的可能性,但是實際上卻是不存在這種風險的。因為大漢銀行的信用是關東政府擔保的。除非關東政府徹底垮台,這種風險才會爆。但是現在關東政府蒸蒸日上,正要取得全國政權,哪裡會有這樣風險呢?所以這些利潤就白白落到了劉峰和大漢銀行的股東手上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