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古箏發展之快,彈箏者之多是空前的。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古箏作為音樂的載體還能保留多少純粹的本色,也是值得我們關注與深思的。
一、現在古箏藝術的發展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地方。演奏者只重視技術和有限的音樂,忽視了自身修養的提高。不懂得從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沉積中汲取營養,更不懂得從人類文明和存在的角度看待藝術。學習十幾年的演奏,也只是琴匠而已,根本無法更深層次的理解音樂本身。普及領域裡老師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每年只圍著考級的幾個曲子轉,考級制度除了普及民族音樂教育之外,還能發揮出什麼樣的作用?這一切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理智地看待民族藝術。
二、中國的書畫藝術講究氣韻生動。音樂演奏同樣如此,作為藝術傳達主題的演奏者需要通過氣息的運用,將音樂思維深刻的表達出來。從而打動自己、打動觀眾。在音樂的行進過程中,我們不定向的把自己比做其他,或是揮毫潑墨、或是放聲朗讀、或是用眉宇間的**表現出內心的顫抖,但我們也應作為一片落葉、一捧沙土、或是一滴甘露,在瞬間的凝固中體味生命、感悟蒼生。
三、作為老師
、首先應提高學生的視奏、分辨音色、感受音樂等能力。切不可手把手的教一句,彈一句。
2、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音樂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能因為老師愛吃甜就要求愛吃酸的學生也愛吃甜,這樣,學生除了痛苦的裝出很愛吃的樣子之外留下的就是對音樂的厭惡。
3、決不能把音樂教育和中國現有的落後的應試教育等同起來。考級不是學習音樂的唯一目的。一紙證書也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水平和能力。所以老師的教學應該在從提高藝術修為,審美品位等方面著手。培養出音樂人才而不是考級人才。
4、要尊重原創。不要根據自己的演奏習慣改寫原譜(樂譜印刷錯誤的情況除外),我們各式各樣的演奏譜太多了。原因除了民間音樂搜集整理的不確定因素外,也說明我們還沒有脫離民間老藝人各自為尊的習氣。
四、作為學生
、一切問題盡量自己解決。以鍛煉自身能力。初期尤其要提高視奏能力,一個演奏者如果視奏能力差,如同朗誦者不認識字一樣,可以說是失敗到了極點。
2、多聽多唱。音樂的最初形式就是用唱的方式表達的。不張嘴唱是不可能在腦海中形成音樂概念的。這如同聾必啞,啞必聾。
3、除了本專業外,要多涉獵其他學科的知識。中國的音樂大部分原於地方戲曲,而且與中國的文學和歷史息息相關。所謂藝術修為,也就包含了文學,歷史乃至哲學等學科的修為。
4、要善於觀察思考。音樂家的思維是不同於一般人的。因為音樂是純粹的情感藝術。音樂家也是情感極其豐富的,音樂所傳達的是音樂家真實的情感。這種情感來自於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思考,在音樂家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哪怕一片落葉,都會成為一部宏大的而富有**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