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門聖經》——《摩門聖經》神聖性的證據——《摩門聖經》是其作者的剽竊物——奈菲的故事——一場惡戰——比基爾肯尼貓還要基爾肯尼貓
人們都聽說過《摩門聖經》,可是除了那些被「選中的人」外,很少有人看見過它,或者至少是很少有人費神去讀過它。我從鹽湖城帶了一本走,對它充滿了好奇。這是一本非常自命不凡的作品,然而讀起來卻很「沉悶」,叫人打瞌睡,是一個索然無味的神靈啟示錄的大雜燴。它是用三氯甲烷(麻醉藥——譯者)印製的。如果這本經書是約瑟夫-史密斯創作的,他能在創作中自始至終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本身就是個奇跡。如果根據傳說,他僅僅是從某些古老而又神秘的,鏤刻在銅箔上的文字翻譯下來的——他曾宣稱,這些鋼箔是在某個神奇地方的一塊石頭下面找到的——基於同樣的理由,這一翻譯工作本身也同樣堪稱是個奇跡。
這部書似乎是一部完全虛構的歷史,內容平淡而煩瑣。它以《舊約全書》為藍本,緊步它的後塵卻又出了一個從《新約全書》的剽竊本,作者煞費苦心地要使他的語句具有與欽定譯本的音韻一樣的古色古香,結果卻成了個四不像——一半是今文的明快流暢,一半是古文的古樸莊重。後者顯得笨手笨腳,別彆扭扭;前者雖然自然,但對比之下卻成了一副奇形怪狀。每當他發現語句過分現代化——大概每隔一兩句——他便插進去幾個欽定譯本中的短語,如「極其哀傷」,「接著發生之事述後」等等,使文字重新符合要求。「接著發生之事述後」是他最喜歡使用的一個短語。要是他把這個短語省去不用,他的聖經就會成為一本薄薄的小冊子。
聖經扉頁上的內容如下:
《摩門聖經》:摩門親手寫的一份敘述,根據奈菲銅箔中一些箔片上的文字寫成。
因此,這是一個有關奈菲人,也是有關拉曼尼蒂斯人的記載的節本。他是寫給拉曼蒂斯人看的——他們是以色列王朝的遺族;也是寫給猶太人和異教徒看的。這部聖經是以聖訓的形式寫成的,也是用預言和啟示的精神寫成的。寫成之後加以密封,然後藏在完全可以信賴的基督那裡,以免受到損毀。以上帝的神力加以公佈並作解釋。由莫朗尼親手密封,並藏於基督身邊,屆時由異教徒加以公佈;它的解釋要依靠上帝的神力。它也是天書的一個節本,是賈列德人的記錄。在賈列德建造通天塔時,上帝使他們的語言產生了混亂,這些賈列德人也被驅散了。
「藏起來」很好。「因此」也不錯——不過,為什麼要「因此」呢?用任何旁的話作回答大概也同樣好——儘管聽起來的確不那麼富有基督教《聖經》味兒。
接著是:
三位目擊者的證詞
各民族、各種族、各國人民以及將讀到本件的人們:
敬啟者,我等,由於聖父及我主基督的恩典,曾經目睹載有本記錄的箔片。這是奈菲人的記錄,也是他們的兄弟——拉曼尼蒂斯人的記錄,也是來自建造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座塔的賈列德人的記錄。我們還知道,它通過上帝的神力而被譯出,因為上帝曾對我們親口作了宣佈。因此,我們的確知道它是真實的。同時我們還證明,我們曾經看見這些箔片上刻的文字,它們是依靠上帝的神力而不是靠人的力量顯示給我們的。我們鄭重地聲明,上帝曾派遣一位大使下凡把箔片送到我們面前,因此,我們親眼看到了那些箔片和它們上面的文字。我們知道,正是由於聖父和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我們才能看到並證實這一切都是事實。這在我們看來真是不可思議。但上帝有旨意,要我們必須為此作證。因此,我們遵從上帝的旨意,證實這些東西。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忠於我主基督,我們將使所有的人去掉我們身上的血衣,以清白無暇的身體出現在基督的審判席前,並且和他永世同享天國之福。光榮歸於三位一體的上帝——聖父、聖子、聖靈,亞門!
奧利弗-考德利
大衛-惠特默
馬丁-哈利斯
一些人還沒來得及弄清事實的可信程度,便不得不出來提供證詞。至於我呢,一個人告訴我他「曾經看見了箔片上的銘文」,還不止那些,當時還有一位天使在場,看見他看到了這些東西,或許天使是等著取走收條的吧,就在這時,我還是遠不相信的,不管我是否曾經聽這個人說過,更不管到現在我還不知道這位天使姓甚名誰,也不知道他的仙鄉國籍。
接下去是:
又有八個目擊者提供證詞
各民族、各種族、各國人民以及將讀到本件的人們:
敬啟者:小約瑟夫-史密斯,本件的譯者,已將前面提到的箔片拿給我們看過,箔片看來像金質的。他翻譯的那幾頁,我們悉數用手摸過。我們也看到了箔片上的銘文,整個看來極像年代久遠的古代作品,工藝奇巧。對此我們嚴肅地作證:該史密斯已拿給我們看過,因為我們親眼見過,親手摸過,確知該史密斯得到了我們提到的那些箔片。我們把姓名公諸於世,並向世界作證,我們見到過,我們絕不撒謊,上帝可以作證。
克裡斯蒂安-惠特默 海勒姆-佩奇
雅各布-惠特默 老約瑟夫-史密斯
小彼得-惠特默 海拉姆-史密斯
約翰-惠特默 塞謬爾-H-史密斯
在我遠遠不相信的時候,八個人,不論他們合符語法不合符語法,走上前來告訴我,他們也曾經看到過那些箔片,豈止看到過,還用手「摸」過,我相信了。假使惠特默全家人都已經出來作了證實,我對這一點不可能更滿意、更放心的了。
《摩門聖經》共有十五「卷」——它們是雅各布經,伊諾斯經,嘉戎經,奧姆尼經,莫西亞經,曾尼夫經,阿爾瑪經,黑拉曼經,埃塞經,莫朗尼經,兩「卷」摩門經和三「卷」奈菲經。
奈菲經的第一卷是從《舊約全書》上剽竊來的,敘述了「列希的孩子們」從耶路撒冷出走的故事。接著還講了他們在荒野長達八年之久的流浪生活,以及受到一個人神奇的保護,這個人叫做奈菲,是他們那一行人中的一員。他們最後到達了「富饒」之地,在海濱安置下營地。他們在那裡逗留了「許多日子」之後——這比說出具體時間還更符合《聖經》的精神——奈菲接到上天的旨意建造一艘大船,用它「把人們載過海去」。他照諾亞的方舟依葫蘆畫瓢——不過,他還是按計劃行事。僅僅一天的時間,他便把船造成了。在他工作期間,他的弟弟站在一旁,拿他的船——也拿他本人開玩笑。他說,「我哥哥是個白癡,竟然認為他能造一艘船。」他們沒有等候木料乾燥,整個部族——或者民族便於第二天登船啟航了。後來,真實的性格冒過了點兒頭,直爽的奈菲以其對聖經的虔敬的心情流露出了這一點——他們都興高采烈地開懷痛飲起來!他們,「還有他們的妻子們都開始尋歡作樂,於是他們開始跳舞、唱歌,談著粗野下流的話。是的,他們已極度興奮,達到粗野放蕩的地步。」
奈菲竭力去制止這些可恥的行為,但是他們把他結結實實地捆起來,繼續胡鬧。可是,請注意先知奈菲怎樣得到神力的幫助,用巧計制服他們的吧!
接著發生之事述後:在他們把我捆綁起來以後。我無法動彈了,指南針——這是上帝給我們準備的——不轉動了。因此,他們不知道把船駛向何處。海上突然出現狂風暴雨,是的,這是一場非常猛烈可怕的暴風雨。航船在海上漂流了整整三天的時間,他們開始驚慌失措,擔心會沉沒在大海裡淹死。但是,他們並沒有放開我。在第四天,航船一直隨波逐流地漂著,暴風雨更加猛烈了。
接著發生之事述後:我們已處在立刻就會落進海底的危險之中。這時他們給他鬆了綁。
接著發生之事述後:他們把我放開之後,看哪,我去拿住羅盤,它開始轉動了,我要它怎樣它便怎樣。接著發生這事述後:我向上帝祈禱,祈禱之後,風停了,雨住了,大海上一片平靜。
這些古人,由於攜帶著羅盤,似乎要比諾亞的條件有利些。
他們的航行直指「希望之鄉」——這是他們為這個地方取的最恰當的名字。他們平安到達了目的地。
一夫多妻制是摩門教新近的特色,是約瑟夫-史密斯死亡後楊伯翰加進去的。在這之前,一夫多妻被認為是一件「壞事」。下面這段摩門經文出現在雅各布卷第二章:
看哪,上帝這樣說,這些人的罪惡愈來愈大,他們不懂得《聖經》,因為上面記載著大衛以及他的兒子所羅門的一些事,他們企圖為自己的荒淫行徑作辨解。請注意,上帝說,大衛和所羅門都是妻妾成群的,這在我看來是極壞的事。所以,上帝說,我已經把這些人從耶路撒冷的土地上領開,靠我的手,我的力量,我有可能從約瑟夫生的孩子中培養出正直的人來。因此,我——上帝,絕不容忍這些人仍像以往那樣胡作非為。但是,計劃失敗了——或者說,至少是現代摩門人終止執行了——因為楊伯翰可以「容忍」。下面這段文字摘自同一章:
看哪,你的兄弟拉曼尼蒂斯人,儘管由於他們的污穢不潔和身上背著惡名,你們恨他們,但他們卻比你們正直,因為他們沒有忘掉上帝的聖訓。上帝訓戒我們的祖先,他們應當只娶一個妻子,絕對不准納妾
下面一節(摘自奈菲卷第九章)似乎包含著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情況:
接著發生之事述後:在耶穌升天以後,人們便散開了。每一個男人都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回到自己家中。
接著發生之事述後:第二天,在人們又會集在一起的時候,看哪,奈菲和他剛從死人之中扶起的他的兄弟提摩西,還有他的兒子喬納斯,還有馬桑尼和弟弟馬桑尼亞,庫門,庫門諾尼,傑列邁亞,謝農,喬納斯,澤德吉亞和艾賽亞。這些現在都是耶穌挑選出的門徒的名字伴隨我們的救世主一生中的一個最微妙的插曲而出現的景象,(在這十二個門徒看來)是多麼壯觀,多麼別緻,其他人的眼睛似乎是無法發覺的。為了使讀者看到這些景象,我從同一個奈菲卷中再摘一節如下:
接著發生之事述後:耶穌和他們講話,並吩咐他們站起來。於是,他們從地上站起來,他對他們說,你們是有福之人,因為你們是忠誠的。現在,聽我說,我十分高興。他說完這些話,傷心地流下眼淚,群眾證實了這一點,他逐個地撫摩他們的小孩,降福給他們,祈求聖父保佑他們。過後,他又哭了。接著他和群眾講話,對他們說,注意看你們的孩子。當他們注意看的時候,他們把眼睛朝天上瞧了瞧,看見天開了,而且看到天使們好像在火光中從天而降。他們來到地上,在小孩的四面圍成一個圓圈。小孩子們被圍在火圈當中,天使在照顧他們。群眾都看見了,聽見了,並且可以作證。他們知道他們的證明是確實的,因為他們所有的人都看見和聽見了,每個人都是親眼看到的。他們一共有兩千五百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兒童,他們還可能包括些什麼呢?
埃塞經是一部莫名其妙的「歷史」大雜燴。一些內容大概讀者是從未聽到過的,民族之間發生的戰爭和攻城掠池,佔據了其中的大部分篇幅。他們居住在一個地理書中還未記載的國家裡。有一個國王,名字很奇怪,叫科裡安吐姆爾。他和夏列德、裡布、希茲、以及其他一些人,在「赫希隆平原」,「吉爾加爾谷地」,「阿克希荒野」,「莫蘭地帶」,「康諾山」和「立普裡安卡穆海域」等等,等等,等等地方進行了戰爭。「接著發生之事述後」,在打了許多仗以後,科裡安吐姆爾一計算損失,發現「死亡了兩百萬壯丁,還有他們的妻子和兒女,」——總共五百萬或六百萬之多——「他感到大為悲傷」。毫無疑問,是該悲傷的時候了。於是,他寫信給希茲,要求停戰,提出願意放棄王位來拯救他的人民。希茲提出條件,聲稱除非科裡安吐姆爾前去讓他先把頭砍下來才能停戰,這是科裡安吐姆爾絕對不會同意的。結果戰爭更加激烈地進行了三個月。然後雙方花了四年的時間集結兵力準備決一死戰——在這之後,緊接著發生了一次戰鬥,我認為它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也許比不上基爾肯尼貓,它們之間有許多類似之處。下面就是這次集結與戰鬥的經過:
七、接著發生之事述後:他們把各地沒有遭到屠殺的所有人都召集起來,埃塞除外。接著發生之事述後:埃塞目睹了雙方所有的活動。他看見支持科裡安吐姆爾的人集合起來加入了科裡安吐姆爾的軍隊,支持希茲的人集合起來加入了希茲的軍隊。所以他們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來積蓄兵力,以便能獲得陸地上所有的人員和盡可能多的力量。接著發生之事述後:他們被召集起來後,每一個人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去到他要去的軍隊裡。無論大人或小孩都進行了武裝,有盾牌、胸甲、頭盔,照打仗的樣子穿戴起來。一個緊挨一個地向前線開拔,投入戰鬥。他們整整打了一天的仗,未分勝負。接著發生之事述後:夜晚,他們都已疲勞不堪,回到營賬去歇息。他們各自回到營帳後,開始嚎陶痛哭,為陣亡的同胞進行哀悼,悲聲之高,傷心之痛,真是驚天動地。接著發生之事述後:次日,他們又投入了戰鬥。這一天殺得難分難解,血肉橫飛,但是他們誰也沒有能取勝。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們那哀悼陣亡同胞的痛哭嚎陶聲又響徹雲霄。
八、接著發生之事述後:科裡安吐姆爾又一次寫信給希茲,請求他不要再打仗,而去接管王國,以拯救人民。但是,你瞧,上帝的精神在他們身上消失了,撒旦已完全佔據了這些人的心,因為他們已陷入使自己遭到毀滅的冷酷與盲動之中。因此,他們再次進行戰鬥。接著發生之事達後:那天他們激戰終日,夜間枕戈待旦。次日戰鬥更加激烈,一直打到傍晚。夜間他們都氣得要發狂了,就像吃醉了酒似的。他們還是手不離劍地睡了一夜,次日又重新開戰,傍晚時分,科裡安吐姆爾剩下五十二人,希茲剩下六十九人,除此之外,都已作了刀劍下的犧牲品。接著發生之事述後:那天晚上他們仍是枕戈待旦,和甲而眠,次日又激戰竟日,雙方揮舞寶劍和盾牌,奮力決戰。到了夜晚,希茲只剩下三十二人,科裡安吐姆爾只剩下二十七人。
九、接著發生之事述後:他們飽餐戰飯、養精蓄銳,準備次日決一死戰,他們都是膀闊腰圓的壯漢。接著發生之事述後:他們激戰了整整三個小時,由於失血過多體力漸漸不支而倒下。接著發生之事述後:當科裡安吐姆爾的人有了足以站起來走動的體力時,便打算逃命,可是,你瞧,希茲站起來了,接著他的人也站起來了。他怒不可遏,發誓要殺死科裡安吐姆爾,否則他將死在自己的寶劍之下。因此他對他們窮追不捨。次日他便趕上了他們。他們揮劍再戰,結果全部戰死,只剩下科裡安吐姆爾和希茲二人,而希茲由於失血過多已昏厥過去。接著發生之事述後:科裡安吐姆爾柱劍稍事喘息之後,砍下了希茲的頭。接著發生之事述後:他剛把希茲的頭砍下,希茲手撐著地站了起來,然後又倒下去,喘了口氣死了。接著發生之事述後:科裡安吐姆爾倒在地下,好像也死了。上帝告訴埃塞,讓他朝前去。於是他走上前走,看見上帝的話全都實現了;於是他作了記載。第一百回我沒有寫下來。
他沒有寫完,這似乎很遺憾,因為他那前幾章全部內容平淡無奇,叫人打瞌睡,而剛剛出現使人開始不打瞌睡的苗頭時,他便停筆不寫了。
《摩門聖經》相當乏味無聊,讀起來令人生厭,但是在它的教義中沒有一點邪惡的東西。它的道德準則是無可非議的——它是從《新約》中「偷」來的,這絲毫不是過譽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