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霄用了很大的勁才把鐵棒從石門的洞口中抽出。他鑽進洞口,發現洞口處有亮光,他看清楚這洞口連接在一個往下去的石梯路上,石梯路上的旁邊就是水糟,剛才井裡的水就從洞口順著這個下面的水糟流了下去的,已消失得不知去向。楊霄很好奇,他決定順著石梯路走了下去。
他跨出洞門口,剛順著石梯路跨出兩步,只聽見「嗤——,嗤——」幾聲響,幾根飛針已從石梯路洞兩邊的石壁上發了出來。楊霄急忙閃避,但飛針都隨著楊霄手中的鐵棒移動而轉變方向,最終粘附在鐵棒的兩端。楊霄先是不解,繼而明白過來。他想,這鐵棒的兩端一定是磁石做成,磁石對鐵有吸附作用,因而當飛針暗器從牆兩端發出來時,便自動把它們吸附過來。原來那石洞門上粘著他鐵棒的洞眼,也是磁石製成的,他剛才在井底飛舞鐵棒時,鐵棒的一端便吸了上去,使他抽出鐵棒時都費了很大的力氣。
楊霄知道要通過這段石梯路,一定會觸動像剛才飛針自動飛出的那樣的機關,於是他雙手抓住鐵棒,平伸出兩手,讓鐵棒位於他身體的前面,鐵棒的兩端也就隔自己的身體有較大的距離。果然,當他又走動兩步的時候,洞壁兩側便嗤嗤嗤的連續幾聲輕響,飛針都從兩邊飛了出來,迅速粘附在鐵棒的兩端。
楊霄就通過這種方式順利地走過這段石梯路。在石梯路的盡頭,是一張很明顯的石門,石門只是虛掩,露出縫隙,剛開始時看到的亮光就是從這縫隙中發出來的。楊霄輕易地拉開了石門,陡然出現在眼前的便是一間農居房舍大的房間。房間雖然四面封閉,但並不顯得漆黑一片。楊霄仔細察看其中的究竟,但見房間的頂部岩石嶙峋,向下倒垂,從嶙峋的岩石中可以看到許多小小的洞孔,有的黑洞洞的一片,有的發出亮光。原來房間的亮光就是從這樣的通風透氣的小洞中發出的。房間除了幾張石凳和石凳中間一張石桌外,別無他物。
楊霄現在感到很累,他便在石凳上坐下來休息。
房間並不讓人感到沉悶,相反,楊霄還感到一種涼爽。原來在石門中吹來一陣涼風,讓楊霄感十分舒服。
坐了一陣,楊霄只聽得嘩啦啦的響聲,他尋聲望去,只見有幾頁紙停留在洞口,洞口吹來的風使得書頁紙發出嘩啦啦的響聲。他明白了,這五頁紙就是呂一鍾扔到井裡的「神鞭指功法和十八金總秘訣」,雖為秘訣,除了第一頁中教人學佛法和預測十八金的玄言詩外,其他四頁紙都無一字的白紙。
紙經過井下水的浸泡,竟都沒有浸爛,完好無損地隨著流水流到了石梯路,又從石梯路被風吹到這個洞門口,剛才的紙頁還是濕的,此時已經被風乾,因而發出嘩啦啦的響聲。
楊霄走過去撿起這書頁紙。他知道這是洪雲天當年與師父霍令沖爭搶《十八金》一書時,撕破了那書,最後搶在手中的那書頁紙。
他仔細地看了看第一頁中的那段話,心中犯起了嘀咕,心想,洪雲天後來的確練成了神鞭指,這五頁書紙可謂功不可沒,可是如果按照紙中提供的佛法去做,原是很容易的事情,根本就沒有隱秘可言,無隱秘可言,又何以談得上秘訣?
楊霄坐在那休息了一會兒,精神恢復了許多,他將鐵棒拿在手,在石牆四周的縫隙和小洞中不停地戳動著。房間的東南角上,楊霄剛把鐵棒戳進去,便又感到鐵棒被吸住了一般,想抽出來比其他小洞要費力得多。他想,莫非又遇到石門?於是用力扳動鐵棍,果然那粘著鐵棒的附近石壁上便被打開一條縫隙,他用手扳著石板,石板便被打開了,原來它真是一扇石門。
楊霄進入石門,便來到了另一間石屋。這間石屋與剛才的石屋一般大小,不同的是,南面的牆壁平整光滑,彷彿是由幾塊相同大小的石碑並排相嵌在一起,每塊石壁上都刻著許多字。楊霄從牆壁的左邊看起,只見第一塊石碑上端寫著「金口訣各門功法秘訣」的字樣。秘訣共分五篇,第一篇為「陰陽篇」,第二篇為「五行篇」,第三篇為「氣論篇」,第四篇為「生剋制化篇」,第五篇為「宗論篇」。接著,楊霄仔細察看著這些功法秘訣的內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