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太太穿衣樸素,雖然滿臉皺紋,也掩蓋不住經歷滄桑後的那種寵辱不驚的幽雅氣度,她聽見有人問話,就友好地說:「小伙子,你擺吧!這裡沒有人,不是固定攤位,誰來誰擺。」
劉嬰懸著的一個心放下了,說:「謝謝您!大娘您經常來這裡嗎?」
這個老太婆也是今天第一次來這裡,剛才她也納悶這裡是固定的攤位,後來也是找人咨詢的,她認識市場的管理員,就順理成章地找了一個好位置,說:我也是初來乍到,平時在人民大學裡有個書店,在那裡耗著,你也知道這兩年舊書市場不好賺錢了,今天出來是為了看看北大的書市情況。你在那裡經營?「
劉嬰覺得這大娘很親切,想起了他母親的慈祥,說:「我在清華有個就書店,不死不活地經營著,我和你一樣今天來北大的目的也是看看有什麼商機,現在舊書是越來越難做了。」
反正現在還不到市場高峰的時候,大娘就接著聊天:「你在清華賣書,按理說離北大一牆之隔,為什麼不經常去呢?你騎電動車最多也就是五分鐘就到了,聽說時常來這裡的人,一天最少賺200元。」
劉嬰有點不好意思:「是離的很近,我平時空閒也來北大遛彎,主要是比較懶,在書店呆的日子久了,沒有幹勁。」
「年輕人都一樣,和我孫子外甥子都比較懶惰,這可不行,長期以往人會變的很頹廢的。現在的人沒有經歷過窮的時期,不珍惜目前的生活質量,我以前在農村下鄉的那段日子那才是苦呢。」大娘把劉嬰看成地道的北京人了,也難怪,他來北京十年,這幾年和教授們打交道,形象上也是文質彬彬,就是說話的口音也是地道的北京片子。
「您下過鄉呀?那你是知青吧?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小時候也經歷過生活上的艱苦,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在北京擺攤賣書。」劉嬰出生在農村,可是從小就在北京闖蕩,做的這個行業也沒有什麼農村人,平時接觸的都是學生什麼的,聽大娘說是知青,有點親切感。
劉嬰本來第一次拿的書就不多,片刻就整理好,他原先準備先不要把書拿出來,以免丟失,後來一看旁邊幾家的櫃檯上的書,和自己所拿的互相不衝突,不存在直接競爭,就拜託大娘給捎帶看一下。
至於價錢方面大娘也知道,隨便要價就行,然後劉嬰騎上電動車回清華拉另外幾大包書。這個市場是正規的,管理人員專門在樹林下搭蓋了篷帳,供來這裡的商貨們使用,以備不時之需要;下面有那種櫃檯一樣的木版,商貨可以在各自的攤位上隨意擺放。
這時市場上的人流逐漸增多,在有的書攤跟前人們人肩相摩地挑著自己比較中意的舊書。舊書行業裡有個有趣的現象,只要是好書,不管是別人賣給舊書經營者,還是劉嬰他們中間賺差利再賣給消費者,都成不了積壓貨,絕對是緊俏物品,就因為成本便宜。今天的人流量可能比以往多一點,主要還是學生,除了北大本學校的老師學生外。
海澱區所有的大學的學生,都耳聞和親自來過北大週末書市,在社會的精英們,銷售人員。自考生。考研生等等,這些人都是賣舊書的直接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有一些研究文史的教授專家們,每個星期必到,看這些低廉的舊書裡有他們需要的文史資料,有的一些資料在正規的新華書店都沒有,還必須要在舊書裡撿漏。
劉嬰騎電動車回到書店,王蓮芳正在上網,看見他把車立在門外就出去幫忙,說:「週末市場怎麼樣?人多嗎?」
劉嬰看見王蓮芳在上網就說:「那邊我處理我了,已經擺開,讓一個老大娘看著,我回來取書。你去上網吧!裝書我一個人就行的。」
「那你一個人忙,我先去查自考的資料,中午你在北大吃飯,用我給你裝一瓶水,以備不時之需?」王蓮芳說著住在椅子上,手握鼠標點擊網站。
「我不喜歡喝水,到時候買瓶可樂就解決,今天晚上我回來後,你就回你學校吧?」王蓮芳對待工作還是比較敬業的,雖然對工作環境,滿有怨言,但本質工作做的很是到位。
「是的,我今天晚上必須到學校,你早點回來,捎帶買一份麥當勞。」王蓮芳都二十幾歲了,都改不了小女生喜歡吃快餐的習慣,另外她覺得乾淨衛生。
「行,中午嫌麻煩不想做飯,就叫外賣,校園裡就有,你把書桌底下的淡黃色的那跟繩子給我拿出來,我不想麻煩地來回跑,一次性都綁在電動車的兩側。」劉嬰做什麼事都追求效率,直接分為三包,兩側各綁一包,頂上重壓一包,因為是舊書,也不擔憂損壞。
王蓮芳從書桌底下拿出繩子,幫劉小東死勁勒電動車上的三大包舊書。一切準備妥當後,劉嬰已經出了西門又折回來對她說:「我忘記和你說了,幫我把QQ號登陸上升級,我的QQ現在快升級到」太陽「的級別,到太陽後我要建設幾個文學群;再打開我的126郵箱,看看有出版社和雜誌社的回信嗎?密碼一樣都是*****。」
劉嬰騎車走後,王蓮芳砌了一杯茶,悠閒地住在電腦跟前,打開百度MP3把耳機戴上,點擊騰訊登陸劉嬰的QQ。在電腦方面她的技術比劉嬰厲害多了,從小家裡就能接觸電腦,這方面的書籍也不少,不過她不喜歡聊天,也不喜歡用QQ。
覺得這個軟件太麻煩,廣告太多,她經常使用MSN,擺脫了陌生人的打擾。下班後除了聽歌就是擺弄照相,在「天涯真我」有她的很多相片,網友好評如潮,微微滿足一下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