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衙內的一班兒閒漢,有個傢伙叫『干鳥頭』富安,非常惡毒。
他被晴朗嚇跑之後,立即趕去高太尉府,將此事告訴高俅。
高俅聽到這個消息,又是氣惱,又是痛恨,立即安排人馬,去捉拿晴朗扮演的林沖。
可沒想到,他的人剛出門口,就被晴朗殺了回來。
只是片刻工夫,遍地屍骸,能逃的都逃了。
林沖的好友陸虞侯陸謙,恰好也在太尉府。
他和林沖的關係原本很好,卻助紂為虐,將林沖害得很慘。
晴朗只是一槍,就將富安和陸謙串在一起,槍身透胸而過,釘在牆上。
高俅嚇得臉色慘白,踉踉蹌蹌的撲向後門。
晴朗冷笑一聲,放出一個結界,暫時將他禁錮,留在夢之幻境,由林沖處置。
高俅這廝,是北宋末年人,初為蘇軾小史——跟書僮差不多,後事樞密都承旨王銑,因善蹴鞠,獲寵於端王趙佶——後來的徽宗。
宋徽宗即位後,高俅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在任時宋軍政廢弛,於靖康初病死。
據說,高俅不但把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甚至把禁軍當作私役,並不訓練,專門為他營私出力。如果你沒手藝,那麼只能花錢再雇工匠。
有錢的,可以免於操練;沒錢的,只能去找營生賺錢,也無法操練了。
於是,那時的軍隊「紀律廢弛」、「軍政不修」,成為「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無用擺設,以至當國家危急,面臨虎狼之師金軍的進攻,開封城內數十萬禁軍很快瓦解。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倉皇逃往東南避難。
《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泗州,而童貫、高俅各帶領若干勝捷兵和禁軍,也趕到與之匯合,一時間又組成一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
但是,徽宗的寵臣們為著邀寵而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相互傾軋。
在到達泗州後不久,童貫便與高俅發生衝突。
童貫扈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泗州,名為「控扼淮津」。
高俅便以生病為由,回到開封。
史書上說,當時跟隨皇帝的童貫、梁師成一夥人,都被連坐殺死。童貫被處死並梟首於開封,蔡攸也被欽宗下旨處死。
恰恰是因為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和欽宗集團的鬥爭,竟然使他得到一個比童貫、蔡攸等人幸運得多的下場。
惡人未必都有惡報,這也算是歷史留下的遺憾吧。
《水滸傳》開篇,先寫一無賴高俅的發跡史,而隻字不提作為全書主角的梁山好漢,寓意甚明:國家動盪,民不聊生,直至官逼民反,罪在皇帝,以及他寵任的貪官污吏。
有人認為,《水滸傳》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其實,在帝制時代,施耐庵只能用曲筆。
試想,高俅、童貫、蔡京、楊戩之流,又是誰在賞識、重用他們?沒有昏君,何來奸臣?
晴朗在太尉府中,將該殺的人都殺了,就把林沖的所有親人,從錦繡珠中放出。
然後,他以神念聯繫上林沖,從夢之幻境中跳出。
「該出手時就出手!!優柔寡斷,只會害人害己!」
這是晴朗驅除心魔的方法,在林沖的夢之幻境中,同樣適用。
他陪林沖喝完酒,就告辭了,趕去梁山。
路上,遇到不少梁山好漢,晴朗誠心的結交討教。
十多天之後,晴朗終於來到鼎鼎大名的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