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捕  第12卷 第四百五十四章:世仇
——    我點了點頭道:「這次把汗那吉投降我大明,的確是一個好機會,倘若聖上利用此舉來開關互市話,那

    我大明邊患可永除啊?」

    「不錯,我大明與蒙古兩百年來的互相征戰,造成邊關連年的戰亂,老百姓生靈塗炭。倘若這次合議能

    談工程,從此以後,草原上的硝煙少了很多,我大明的百姓和蒙古的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再也不用擔驚

    受怕了,這的確是件好事,我不知為何那幫言官如此反對呢?」

    「哎,這也不能全然怪他們,我大明和蒙古自太祖在應天府建立我大明一來,蒙古和我大明的世仇就世

    代相傳。蒙古人自被太祖趕回大漠後,就一直沒有放棄過入主中原,太祖以及後來的文皇帝雄才大略,蒙

    古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如此一來,連年的戰火,讓蒙古的實力大為減弱。蒙古一度被分為韃靼,瓦剌,

    瓦良哈四個政權。我大明邊關也一度平靜了不少。如果世代就這般相處下去自然是很好,可我大明的皇帝

    似乎忘了,蒙古的軍事力量雖然在太祖、文皇帝的一度打擊下,一度衰敗,但是一旦回歸草原,蒙古人很快

    就恢復了昔日剽悍勇武的性格,再次露路了恢復大元的夢想,他們多次侵犯我大明邊關,一度入主中原。

    韃靼更是趁此機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勢力日益強盛起來,從而脫離了我朝的依附,並侮辱或拘留我朝派去

    的使節,還時常對我朝邊境進行騷擾的劫掠。

    永樂十九年(1421年)冬初,韃靼圍攻明朝北方重鎮興和,殺死了明軍指揮官王祥。文皇帝一怒之下,

    輕率大軍攻打蒙古。文皇帝一代雄主,蒙古自然不是他的對手,經此一戰後,蒙古韃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

    眾投降我大明。」於世龍頓了頓,臉上的神情忽然有些暗淡,歎了聲:「可惜到了我朝世宗皇帝,由於皇

    帝一度沉迷修仙練道,權臣嚴嵩借此竊權,排斥異己,結黨營私,政治不穩,韃靼趁機佔據河套,並於來

    年,(嘉靖二十九年)6月,蒙古韃靼派兵進攻大同境內,同時將精兵健馬埋伏於溝壑之中,並且以百餘騎

    老弱騎兵往來誘惑我軍。大同總兵張達出城追擊,蒙古伏兵四起,箭矢如雨,張達被擊斃,副統兵林椿振

    為營救張達也被殺死。張達、林椿振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蒙古軍首戰即擊斃二人,士氣大振,自威寧海

    移駐斷頭山,調集十餘萬大軍打算深入關南。  

    仇鸞接任張達為大同總兵。7月蒙古軍再次來犯,仇鸞派心腹送重金給阿勒坦汗,與蒙古軍隊盟約不再

    進攻大同,於是蒙古軍隊向東挺進,仇鸞假裝援助京城,昏庸的世宗皇帝卻對其大為賞識。  

    同年八月十四日集合於灤河、以馬吐河和以遜河流域的蒙古大軍,順潮河川南下,直逼古北口,進攻關

    城。大將薊州巡撫王汝孝迎戰,蒙古騎兵退卻,誘敵軍追擊。趁此時機,阿勒坦汗率精騎從防禦薄弱的黃

    榆溝破牆而入,從背後攻擊王汝孝,我軍大敗。蒙古軍隊順利南下,經懷柔(注1)、順義(注2)長驅

    直入。17日抵達通州(注3)。  自英宗年間 「土木之變」(注4)以來,北京百年無警,現在三日之內

    蒙古大軍突然兵臨城下,朝中登時大亂。

    世宗皇帝急忙調集各地駐兵保衛北京。五天後,仇鸞率大同兵二萬最先到達,擺陣於通州河西,保定

    巡撫楊守謙也到達,紮營於東直門之外。接著河間、宣府、山西、遼陽諸將也各率兵先後趕到,共七鎮五

    萬餘人,人心方定。明世宗拜仇鸞為平虜大將軍,總領各路兵馬,分別把守北京各門。由於是便倉促,各

    路兵馬都未及準備,糧草一時無從籌措,士兵只能以餅充飢。  

    五日後,蒙古軍隊自通州渡河向西,前鋒七百餘騎到達安定門北面的教場,分別擄掠了北京近郊的西

    山、黃村、沙河、大小榆河等處。仇鸞則不敢正面出擊,不斷的與蒙古軍聯絡,以求自保。

    僅僅一日,蒙古兵放回了在湖渠馬房內捉到的御廄內官楊增。阿勒坦汗讓他進城向明朝遞交一封信。信

    中要求明朝只要答應同蒙古進行互市貿易,就可撤兵拜師,蒙古軍隊咄咄逼人。但即使處於絕對主動的地

    位,沒有攻城,只是提出要和我朝通貢互市。」

    「哎,還好,只是互市。要不然後果真不敢設想,嚴嵩那狗賊,誤國誤民!「張耀小聲的罵道。

    哎,可惜啊,這次互市並沒成功?」於世龍歎道。」這是怎麼回事?」趙武好奇的問。

    「嗨,不用說了,肯定是嚴嵩那狗賊搞的鬼!」尹俊歎了聲道。

    於世龍點了點頭道:「不錯,世宗皇帝雖然沉迷仙道,但並不糊塗,朝中發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立即

    在西苑召集大學士嚴嵩、李本,禮部尚書徐階,問到如今之事當如何應付,嚴嵩仍然反對同蒙古進行和平

    互市,但徐階建言如被逼同意,有失我朝的顏面,可借口「其書皆為漢文」難信,要求蒙古軍隊先撤兵,

    「另遣使繼番文,回大同守臣為奏,事乃可從」。剛愎自用的世宗皇帝至此一無所錯,只有同意徐階的主

    張。  

    五日後阿勒坦汗向白羊口方面撤退。當時大雨彌日,千里之內,泥濘難行。蒙古軍認為白羊道狹窄,怕

    我軍設伏偷襲,中途掉頭,一半由高岸口、鎮邊城等處,一般由古北口舊路全部出邊。人馬疲乏,皆不成

    軍,這批蒙古大軍在沿路大肆強殺了十日,這十日沿途的邊關,被蒙古軍隊掠奪的人畜達二百多萬。我大

    明一時元氣大傷!」

    **********************************************************************************

    【注1:(今北京懷柔)。注2:(今北京順義區)。注3:(今北京通州區)。  

    注4: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明朝北方的邊界上崛起了一支強大的蒙古人部族,號稱瓦剌。也先

    繼承瓦刺王位後,同明朝就開始發生磨擦。明朝的王振,本來也想討好也先,但由於貿易方面的磨擦,激

    化了雙方本就不協調的關係,戰爭終於爆發了。   

    這一年,也先派了兩千多人跟明朝做買賣,為了多得一點賞賜,也先謊報了貿易的人數。這件事給王振

    知道了,便說也先欺騙朝廷,單方面削了價,只給也先五分之二的錢,還下令禮部不給來貿易的人吃飯。

    也先本就找不到發兵的理由,現在終於有了口實。他立即發兵攻打山西的大同,打得明朝的守軍節節敗

    退,緊急軍情很快傳到了北京。  

    明王朝本來已經派了駙馬都尉井源率兵四萬去增援大同了,但是王振卻還想擴大這次衝突。他的家鄉就

    在大同附近,只怕瓦剌人侵佔了自己在家鄉的田莊,又想趁這個機會,到家鄉人面前抖威風,順便建立奇

    功,鞏固自己的地位,便竭力勸明英宗御駕親征。  

    雖說這一年明英宗朱祁鎮已經二十三歲了,但他依然像當年小王子時候一樣,什麼事都聽王振這位「先

    生」的。要知道,英宗小的時候,就這位王振先生是他的朋友,他覺得他最信任的人就是這位王先生了。

    王振說要親征,並說瓦刺人不堪一擊,他立即信以為真,下令三天後立即出征。朝中官員聽到聖旨,嚇得

    在午門外跪了一大片,都說御駕親征不是兒戲,三個月能不能準備好還成問題,要英宗收回成命。可是,

    這位似乎永遠長不大的皇帝只信王振的,根本不管大臣們的建議,一意孤行地要按原來的命令行事。  

    七月十七日,明英宗和王振帶著五十萬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出發了。出發前只把北京交給弟弟朱祁鈺留

    守,也不管敵情如何,也不商量作戰方略,連後勤保障都沒安排好,簡直把親征當作小孩子玩遊戲一般。

    當然,後果大家都知道了,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王振被憤怒的部將錘殺,這就是「土木之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