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人,這只不過是蒙古的內橫而已,況且那把汗那吉已經像我大明投降,為何……?「尹俊望 著於世龍道,「對了,大人你還未告訴我們,這次的任務到底是什麼,不會是跟俺答的孫子把汗那吉有關
吧?」
「不錯,這次把汗那吉投降,朝中對於是否接受把汗那吉的投降,意見分歧相當之大,大多數官員認
為,把汗那吉區區數人投降,留之無益,反而會引起俺答的報復性攻擊。當然,也有人是力主受降的,他
們闡述了大量的計劃,企圖說服聖上接受把汗那吉的投降。
好在聖上並不糊塗,當夜便召見了高拱張居正兩位閣臣,經過一宿商議後,聖上和兩個人內閣大臣一
直覺得這個事情是有益的,但一些無所事事的言官卻貿然不顧聖上和兩位閣老的決定,極力反對,惹得龍
顏大怒,聖上一怒之下,將帶頭的數位言官連降兩級外調,以做懲戒。誰知這股反對的浪潮剛剛被鎮壓下
去,邊關就出事了!」
「出事了,出了什麼事?」
「事情的發展都在聖上和兩位閣老的預料之中。自把汗那吉投降後,他的祖母一克哈屯很想念這個孫
子,每天找俺答哭訴,俺答無奈,自己又覺得實在有負把漢那吉,於是帶領十萬大軍準備到大同搶人,雖
然他明知道可能不是大同守軍的對手,但是不管怎麼說也要硬著頭皮上了。 」於世龍歎了聲道。」而恰好這時,邊關內部出現了眾多的白蓮教徒刺殺,而刺殺的目標就是把汗那吉,好在有王崇古及時
發現,才救了把汗那吉。「
「那些人是什麼人呢?為什麼要刺殺把汗那吉呢?」我低著聲音問道。
「是啊, 那些究竟是什麼人啊?」尹俊附和著問道。
「那些是趙全的訓練的殺手!」於世龍聲音冷冷的道。
「趙全,他是什麼人啊?為什麼要刺殺把汗那吉呢?而且他殺了把汗那吉,有什麼好處呢?難道他不怕
俺答嗎?」
********************************************************************************」哎,你們有所不知,這趙全本是我中原人士,但他卻做了蒙古人的走狗,戊戌事件後,他屢次閃動
蒙古出兵攻打我大明邊境,實乃造成我大明戰火連連的罪魁禍首。所以凡是我大明子民無比對此人恨之入
骨。這次把汗那吉主動投降我大明,聖上真是想用他來交換趙全。在把汗那吉投降的第二天,王崇古(注
2)立即派人去和俺答談判,希望俺答認清形勢,雙方可以商量議和,只要俺答可以交出漢奸趙全,聖上
可以把把汗那吉奉還,雙方可以和平相處。俺答知道自己憑借武力根本沒有能力攻下我軍防線,所以對議
和的條件喜出望外。答應和平會談。但刺客的出現,聖上怕把汗那吉在邊關不安全,以致量成戰禍,經王
崇古,王將軍的提議,讓杭州府尹捕快護送把汗那吉至京師!「於世龍道。
【 王崇古(1515年—1588年),字學甫,號鑒川,別號清川。山西蒲州(今永濟西)人。
[1] 王瑤三子。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喜論兵事,悉諸邊隘塞。歷任刑部主事、陜西按察、河南布
政使。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為常鎮兵備副使,擊倭寇於夏港,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升任右僉都御
史,巡撫寧夏。隆慶初年,受任總督陝西、延、寧、甘肅軍務。隆慶四年(1570年),改總督山西、宜大
軍務,力主與俺答議和互市,自是邊境休寧。
嘉慶明朝時,邊患十分嚴重。從河套起,東到宣府(今宣化)、大同(今大同)邊界,都是吉囊的弟弟俺
答駐紮。再東的薊州以北一帶,也為俺答佔據。俺答積極活動,招納了明人趙全,倣傚漢人建立城廓宮
殿,還常常深入忻(今忻州)、代(今代縣),騎兵甚至深入到平陽(臨汾)、靈石及潞安(長治)以
北。從嘉靖二十年(1541年)起三十多年的時間,邊患不斷。守邊大臣因為不能平患而遭受處罰的甚多。
有的邊將去向敵人行賄、求和,反中敵人詭計,為敵所用;有的漢人從外族部落中自動歸來,反被邊將殺
死,冒功請賞;「敵情不可得,而軍中動靜敵輒知」。王崇古卻不然,他治邊有方,也有威望。朝廷派他
總督宣(宣化)、大(大同)、山西軍務,他一到任,就頒布禁令:禁止守邊士卒隨便出入邊塞,同時,
派出有經驗的偵察人員深入敵方瞭解情況。還發佈告示,號召陷入敵地的軍民歸來。不久,就有許多軍民
不斷回到內地。由於朝廷首輔張居正的正確決策和支持,加之王崇古辦事有策略,終於通過各種辦法使俺
答之孫把漢那吉也歸降了明朝,進而使俺答受封為王,答應以後不再入犯大同。後來,連吉能也聽從明王
朝之命。至此,北部地區的邊患終於消除了。
王崇古自任職以後,「身歷七鎮,功著邊陲」。他建功立業之時,正值張居正當朝。雖然有人暗中向世
宗進讒言,說他的壞話,但有正直的大臣為他辯護,使他的軍事才能得以發揮,王崇古能做到這些,張居
正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