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從未想要取他性命,只不過想削其兵權發配邊疆,使他對自己的江山不能造成威脅罷了。
黃子澄道:「皇上,如今湘王已死,當務之急是擒拿代王。」
方孝儒道:「皇上,臣認為不可魯莽,現下湘王剛死,已經引起了各地藩王的高度警惕,若再接著廢代王,只怕眾藩王會起來造反。」
齊泰道:「依臣之見,現在各地的藩王也不是盡數想要造反,如今周王被廢,湘王已死,代王雖有心謀反,卻成不了大氣,現在皇上最大的敵人卻不是這周、湘、代這三王,而是坐擁北平大權在握的燕王。湘王有心造反,卻尚拉攏勾結燕王,燕王才是皇上的心腹大患。皇上,依微臣看,不如趁燕王現在尚未成大的氣候,出兵將他一舉拿下。」
黃子澄道:「正因為燕王的威脅最大,才應先剷除代王,少了代王這根針,皇上就可以一心一意對付燕王了。」
方孝儒道:「臣認為不妥,便算剷除了代王,對皇上有威脅的也不只是燕王,還有民間那幫義軍不是也對皇上的江山虎視眈眈嗎?」一頓接道:「所以臣認為應先廢代王,再破民間反賊,然後全力對付燕王。」
朱允炆道:「願聽詳談。」
「皇上,廢代王以立其表,令眾藩王暫不敢輕舉妄動。民間反賊目前已蠢蠢欲動,在江南一帶拉攏民心,四處招兵買馬,勢力越漸壯大,據微臣所知,義軍現在深得民心,已發展各地反賊十萬餘人,嚴重威脅我朝江山。」
齊泰怒道:「方孝儒,廢代王只會令燕王等藩王越加戒備,臣認為應先擒燕王,再對付代王不遲,等朝廷不再受藩王之憂,皇上便可集中軍力對付反賊了。」
「好了,都別說了,讓朕好好的想一想,你們先下去吧。」朱允炆靠在龍椅上,心情十分複雜。
三人不敢多言,遂退出了御書房。
朱允炆此時心裡十分複雜,他知道對他江山威脅最大的不是代王而是燕王,但若要先擒拿燕王的話,首先得有他的罪證——一個足以廢他王位的鐵證,否則難以服眾。
朱允炆想著想著,不知不覺睡著了,夢裡他夢到了燕王朱棣,朱棣牽著兒時朱允炆的手,給他講皇城內外的故事……
朱允炆驀然醒來,憶著剛才的夢,歎道:「皇叔,何必逼我?」
這雖然只是個夢,但在朱允炆心裡這並不僅僅只是個夢,而是朱棣與他兒時的回憶。
在眾多皇叔中,朱棣是深受皇爺爺寵愛的一個,他的府邸在離京城最近的北平,偶爾皇爺爺會召他來京,入宮住上幾日。
而那時朱允炆雖是太子朱標的兒子,但屬庶出,因而年幼時並不得寵,一歲時才有了名字,並不得到朱元璋的喜愛。
朱允炆孤獨無伴時,朱棣幾乎每次進宮都會找他聊一些宮內外有趣的事兒,帶一些民間好吃的糖果給他……
「四皇叔,難道你真的要與允炆為敵嗎?四皇叔你是允炆在皇室中除了皇爺爺和父皇以外最親近的人了,但是允炆自登基為帝,四皇叔便視我作敵人一般,允炆真的不想與皇叔兵戎相見啊!」
朱允炆緊鎖著眉頭,轉念想到代王逼得奕離自傷臉頰,若不廢他怎能嚥下這口氣,更何況吉兒這好妹妹開口請他幫忙,他豈有不幫之理。不如先廢幾個藩王,挫挫藩王們的銳氣?
看著手頭搜集到的各地藩王造反生事的密奏,暗付,這裡面不只代王、燕王有謀反之嫌,尚有七皇叔齊王朱榑所犯下的不法之事,若連擒兩王均與奕離有關,未免難以服眾,不如先廢齊王,再廢代王。
朱允炆打定了主意,於是下詔將齊王擒回京城受審,將其廢為庶人,與周王關押在一起。便在齊王被廢的同時,朱允炆配使者前往山西大同,免了代王朱桂藩王封號,廢為庶人。
這段日子以來,朱允炆一面擒拿藩王,一面還有事沒事的著便裝往太師府裡跑。這多少讓簫驥有些擔心。這王爺提親自己尚能作主,甚至不惜與藩王衝突,但若皇上下旨召她入宮,那豈有不從之理?
其實代王、湘王謀反的告秘者不是別人,正是簫驥幕後操縱,陳紀元跑腿。所以朱允炆的一系列削藩行動都在簫驥的意料之中。但從朱允炆逼死湘王、廢除代王來看,速度之迅猛、出手之果斷卻是簫驥未曾料到的。這一結果也讓料事如神的簫驥有些擔憂,當然簫驥擔憂的不是國事,卻是奕離。
也正是因為這樣,簫驥才頗有些擔心朱允炆對奕離有情。
簫驥左思右想,覺得該是把奕離嫁出去的時候了,於是找來奕離,說道:「離兒,你年齡已不小了,也該找個好人家嫁過去了。」
「女兒不嫁,女兒捨不得爹爹和哥哥。」
「離兒啊,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爹爹決定為你物色一個好人家。這朝中大臣的子嗣中,也有不少年輕有為、一表人才的少年郎。」
奕離接口道:「爹,女兒不願嫁,便算要嫁也要嫁給自己心愛之人。」
「爹不想你嫁入皇宮,宮裡那些妃子們看似高高在上,卻沒幾個活得開心自在的,正所謂伴君如伴虎。」
「爹,您都想到哪兒去了,離兒怎會有嫁入皇宮之心呢,離兒喜歡自由自在,又怎會把自己鎖在那深宮大院之中。」
「不是便好,不是便好。」簫驥嘿嘿笑道。
「爹,若女兒喜歡的是一個普通百姓,無官無職,無房無田,爹會允嗎?」
簫驥一聽,怒了,吼道:「哪有堂堂太師的女兒下嫁一介身無分文的布衣百姓,他又何德何能娶你?」
「爹。」奕離見簫驥生氣,心中頗感委屈。
簫驥見奕離楚楚可憐的樣子,心腸一軟,道:「除非他有一技之長,爹倒可向朝庭舉薦,封他個一官半職,這樣我的離兒也才衣食無憂。」
「他若做慣了閒雲野鶴,不願意做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