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匡山寺的半個多月裡,東巖子邀請了十多個道觀的住持為李白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李白身著道士裝束,向師父行了莊重的拜師大禮。東巖子也讓李白當場演示了無量劍招,受到了各位住持長老的喝彩叫好。接下來的幾天中,李白在東巖子師父的精心傳授下學了「道生萬招」第六層的招式,他廢寢忘食地天天學、夜夜練,不僅把一招一式練得精益求精,而且按照師父的要求做到了道生一招、道生二招、道生三招、道生萬招的相互融匯貫通,靈活巧用,使得精湛的無量劍法又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東巖子時常就在觀察他練劍,有時看到李白練得精彩,他也情不自禁地舞起劍突然地殺了進去與李白實打實的對練。他是感覺到已有十多年沒跟任何人拚鬥打殺了,很想過一過這腥風血雨的拚殺癮,二想讓李白親臨實戰以提高劍術。
李白怕傷著師父,就不敢使出全力對陣。東巖子曉得他的心思,便把臉色一黑:「你幹啥的,怕我是麼?告訴你,我是你仇敵,要對我狂傲,目中沒有你這個師父。」他話說得咬牙切齒,使出的一招一式都是奪命致死李白。看到師父真的撕下臉皮與自己打,他也就拼出全力去抵擋。
「你這孬種,咋不向我攻擊?」東巖子厲聲喝斥,就想試試他的應變能力,便把劍招一變,攻得凌厲,殺得兇猛。
李白明白師父的苦心,也就身形一變,先是使出道生一招,既而又拿出了道生二招,看到還是不能奏效,急忙使出了道生萬招的第六層功力。
想要戰勝李白,東巖子很是不易得手。他心中不由得暗自歡喜,想不到李白徒兒的武功已是這麼的高強。想到此,他就故意地一跤跌倒。就在李白粗心大意的一瞬間,東巖子從下往上突然發招將李白手中之劍打飛。東巖子跳起一個旋身飛躍挺身站住,說:「你再繼續練,只是最後這一劍,師父還沒教你險中取勝的絕招。」
當天晚上,東巖子差人把正在練劍的李白叫進屋裡,拿出自己一生心血寫成的十卷《長短經》說:「你的劍術已是很高強,隨之而來的該是加緊讀書。這十卷《長短經》莫要看不起眼,它是前輩人失敗與成功的教訓和經驗總結,學起來比練劍還難。真正的學精弄通,就有姜尚、諸葛、張良之才,可安幫定國,助你飛黃騰達,青雲直上。」
李白迫不及待地打開初略一觀,發現這是一本集排兵佈陣、運籌帷幄、用人選才、統帥指揮等等一些智能謀略的縱橫術,頓時高興得愛不釋手。他明白,這是許多英雄豪傑苦苦尋求,萬般難找。有的為此你爭我奪,拚死拚活也要得到的秘籍。而今師父傳給我,可見師父是如何地器重我,我可當作寶貝了。
從此以後,李白天不亮就起床練劍,就想早日達到「道生萬招」的十層功力。太陽升起時,他就開始讀《長短經》。讀起書來,時常忘記了吃飯睡覺。白鶴就把飯菜送到他手上,吃了飯他又繼續讀書,一直讀到天黑才停止。晚上,他接著又練劍,一練就至深夜。
東巖子並不讚賞他,而是啟發說:「你讀書,練劍方法不對。讀書練劍就像吃飯一樣,肚子有個限量,有一個消化的過程。你大腦也是一樣,總不能拚命往裡裝,同樣應該有一個接收消化的過程。吃飯要講究可口,有營養。你的大腦接收也應該有幽靜,清閒的環境和條件。何不走出去觀山望景,讓大腦受到大自然的靈氣感應,然後你就慢慢地讀,牢牢地記,而且要學會融匯貫通,以便在實際中運用。」
師父的一點撥打開了李白心靈的窗戶。過去,他擔心自己喜好遊山玩水怕擔誤了讀書練劍,很怕師父責怪。卻沒料到師父考慮問題是這般的有遠見,不由得在心裡暗暗地敬佩師父。
尊從師父的教導,第二天一早起來練劍之後,李白便把背包一背,慢步就朝山下去。卻沒料到白鶴快步跟上來:「李白師弟,我也跟你去。」看到李白搖頭,她又說:「有一個地方景色優美,環境清幽,要不要領你去呀?」
李白仍是搖頭說:「你跟去我能清靜呀?」
「你呀,脫去道服,打扮一個白面書生去幹啥?」白鶴笑吟吟地說:「該不是見大小姐?」
「你,師父喊我這樣穿的。」李白見白鶴言語怪怪的,就又說;「你就跟我去,免得凝心生暗鬼。」
白鶴回頭看他一眼說;「你曉得不,我可是受師父之命引你去的。」
到達柳林子的涪江邊,這兒是兩座山峰間的大峽谷,彎彎曲曲的幾十里,兩岸山清清,河裡水碧碧,景色顯得很是秀麗。李白信步往岸邊一望,見河水緩緩南去,碧波蕩漾,心情豁然開朗。
白鶴把流淌的河水一指:「師父叫我給你說,到涪江邊讀書,要你明白這樣一個自然規律:臨江而詠,流水不回,歲月如梭,光陰難追,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你呀,還有師父說的?」李白把江面一指,師父還說:「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魚在水中,水在魚中。道就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人不能失去道,就像魚不能離開水一樣。道不遠人,修之則應。人能從道,道不負人。」
「師弟學道已有見地,好呵,你就安心讀書吧!」
李白租了一隻小船,就喊白鶴上船。可白鶴搖頭說:「我得講信用,決不打擾你。」說著就頭也不回地離開。
望著白鶴遠去的背影,李白心裡有些惆悵,似乎有些說不清的難受,很想叫住她,讓她留下來,但忍住沒有喊出聲。隨即他就划著小船沿江而上,逆水行舟很是吃力,劃呀劃,一路欣賞兩岸的絢麗風光,不知不覺地到了娃娃溝。
這兒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李白划著船兒行進在青山碧水之間,忽然發現左邊山崖下有一個溶洞,洞中有一股碧綠綠的泉水淌進涪江。李白生起一絲尋古探幽的好奇心,划著小船兒進了洞。見洞中也是一個地下的大峽谷,似乎兩邊也是崇山峻嶺,那些鐘乳石卻不晶亮發光了,而是黑黜黜的奇形怪狀,有的像頂天的石柱,有的像塔又似山,有的像樹又似人,或凹進去像老虎張開大口,或凸出來,就像是老鷹展翅欲飛,景色雖不艷麗卻是另一種風貌。李白明白,這是洪水淹進洞中把鐘乳石的光艷模糊了。此時,他就屏息側耳嚀聽,泉水叮噹響,有如珠寶落玉盤,錚錚悅耳,好似誰人撥弄琴弦,彈響樂曲,悠然婉轉。李白突發奇想,在這幽靜的地方,正是讀書的好環境。於是,他在洞口臨近河畔的地方,找了一處光線充足且又寬敞之地盤腿坐下,拿出書時而默默讀,時而高聲朗讀。不知不覺忘記了時間,讀得夜幕降臨。想走,讀書興致正濃,想留,卻又看不見書上的字。他想了想,就閉起眼睛背誦今天學過的內容,竟然是背得滔滔不絕,而且沒有任何的差錯。
背誦完畢,他眼一睜,洞裡卻是一片亮堂。李白抬頭一望,只見洞的對面有兩盞明亮的燈籠,燈光直接照射到手中的書上。李白心裡很高興,以為是對岸一座廟宇掛出的兩盞燈籠。他就藉著這燈光,一直讀到東方發白。第二天一早,李白走到洞口練劍時,向對岸一望,這才看清對岸山崖上有一個洞,他猜想可能來這洞裡燒香的善男信女晚上點的燈光吧。
這附近的百姓有人認識李白,被李白的這種專心一意的讀書精神所感動,就紛紛傳揚開,說是李白刻苦的讀書精神感動了燃燈仙姑,每晚都是掛出燈籠讓李白讀書。
整整讀了好幾天,李白將《長短經》前三卷讀完。當他划船出洞到達先前上船的地方時,看見白鶴正笑吟吟地等著他:「李白師弟,我沒打擾你吧?每晚都有人給你點燈,聽百姓傳說好神奇喲,說是一個仙姑給你掛出的兩盞燈籠,是嗎?」
「仙姑?」李白似乎有點明白,他把白鶴一指:「我曉得,原來是你搗的鬼,做的好事呵!」
白鶴擺了擺頭,「你明白不?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不等她說完,李白一口接著說:「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李白走在頭裡,白鶴緊跟其後,兩人一邊走一邊閒聊,走起路來也就輕鬆愉快。
走著走著,白鶴發現走的路不對頭,急忙叫住李白說:「李白師弟,你往哪兒去?不回匡山呀!」
朝前一望,李白把周圍的山形看了看,這才發現來到了觀霧山下,他就笑著說:「咋個搞的,只顧說話,卻把路走到這兒了?那就順其自然,去觀霧山一遊。麻煩你回匡山去給師父說一聲,免得讓他擔心。」
「不行!」白鶴把身一扭,一口回絕:「說得好安逸,你去遊山玩水卻叫我為你跑腿!」她見李白無言以對,就又說:「除非這樣,我跟你遊覽半天,下午再回匡山不遲。」
見白鶴執意要去,李白也沒奈何,只得默不作聲地又往前走。
一路向觀霧山去,白鶴有說有笑,竟然當起了李白的嚮導。她說,我去過觀霧山的,對那兒太熟悉了。因而,她給李白介紹的觀霧山風光有峨眉山一樣的美,說得神神秘秘的,聽得李白既好奇又迷糊。
白鶴瞪他一眼說:「你不信呀?聽我說出根據來,你不得不信的。」
觀霧山地處涪江的西岸,隔江與東岸的竇團山遙遙相望。當地百姓有句口頭禪:團山不算高,打起觀霧山的半中腰,可見觀霧山有多麼的雄奇險峻。說到觀霧山的神奇,白鶴說得更是有根有據。一是觀霧山靈氣,能觀天文氣象。當地百姓早上起來只須看一眼觀霧山頂是否雲遮霧繞「戴帽子」,就可預知下不下雨,而且十分準確,故有「霧山靈雨」一說;二是山形地貌很像峨眉山。觀霧山有普賢頂,峨眉山有金頂,兩山都有一個頂,這決不是山名上的巧合。去過峨眉山金頂的人定會明白,峨眉山的金頂與觀霧山的普賢頂有著一樣的地貌,很是相似、相像;三是當初普賢菩薩自西方東來,選擇的靈山聖地就是觀霧山的頂峰上,認定這兒有靈氣是風水寶地。欲立道場時,因山高風烈,故募建鐵瓦殿,造成凌空而去峨眉山的,現在還留有「雲中振衣」四字,所以至今還留傳著:先有觀霧,後有峨眉的說法。這就足以證明:觀霧山比峨眉山的資格還老。現在峨眉山揚名四海,觀霧山自然也是名聲在外了。
「李白,這觀霧山神秘吧?」白鶴瞟眼問李白。
「神秘,我實地一遊豈不更美。」李白感歎著,腳下的步子就加快,就想看這美景的風光。
從山下仰望觀霧山很難看清它的真面目,有時雲開霧散,放眼一望,只見山高入雲,山就在最高的天空頂上,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氣勢。這兒氣候多變,剛才還是晴空萬里,轉眼之間便是雲遮霧繞難見美容再現。
通往半山的極樂堂是曲徑的青石板路,去旅遊的遊客和拜菩薩的香客不少,李白和白鶴慢悠悠地往上走,一路都能見到三三兩兩的遊人。由於山高路陡,一鼓作氣是爬不上去的,只得走一走歇一歇。
走到山的半中腰轉過一個山嘴向前一望,李白忽然覺得眼前一亮,對面山坡上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老寺廟,這就是名揚天下的觀霧山極樂堂。這極樂堂名稱極樂,的確是名符其實的給人歡樂。首先是一過山嘴,一座全新的廟宇突然地展現在你的面前,是讓你驚喜;接著而來是樓堂殿閣重重迭迭的成品字梯形排列,有一種古撲的立體感,就像一幅優美的圖畫,美麗、莊嚴而神聖,使你有種耳目一新的極樂感。
當李白、白鶴等眾多遊客走進彌勒大殿,面對袒胸露腹的彌勒佛,見他樂哈哈地笑容滿面,再有不開心的煩惱和憂愁也會被惹笑的。此時,李白覺得這世間再也沒有了煩惱和憂愁。白鶴向彌勒佛跪拜作揖之後,臉上卻沒有了笑容,她說:「這人世間有喜有悲,有貧有富,有苦有甜,總有人笑不出口。我看呀,這彌勒佛的笑有一半是笑世間的可笑之人和可笑之事。或許你我做的一些事,不被別人理解,也讓彌勒佛見笑了。」
李白並不十分贊同:「你看,彌勒佛是發自內心的笑,笑得好開心。要不,咋會笑得這麼的自然、這麼的順心。人世間應該是多一些歡樂和笑容,少一些煩惱和憂愁。」
他們沿石台階而上,游了天王殿,隨後登了幾百個台階去了萬佛樓。樓上依次排列的神壇上供奉著一萬尊佛像,又叫觀霧山的羅漢堂。這些佛像或站或坐,或怒或笑,有的面目慈善,有的卻很兇惡。他們姿態各異,神情不一,表現得各有個性,無一雷同,個個栩栩如生。據廟裡和尚介紹,這些雕塑是秦漢以來各朝各代能工巧匠花了七、八百年的時光精心完成的。工匠們總想自己雕塑的佛像超過前人,也就大顯身手,一代比一代雕得精,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藝術傑作。
依次觀賞,李白覺得是大開眼界,感覺到祖先留下的是了不起的魁寶。看得高興,真有點留連忘返了。一個和尚見他們總在羅漢前留戀,便向他們作揖說:「施主,不妨以你的年齡數羅漢,看你會遇上哪一位神佛保佑?」李白就從一位書生模樣的佛像數起,一連數了十八個佛像一望,見是一位手持寶劍的兇惡佛像。李白雖是滿意,接著又數,數到最後卻是一個癡呆樣兒的佛像。逗得李白心裡笑自己:我會這麼癡?白鶴從一個較秀氣的佛像數起,一連數了二十四個佛像,結尾卻是一個瞅起眼盯她的老頭兒佛像,看他吐著舌頭笑,白鶴卻不滿意。李白笑她說:「你沒看出來,他是老玩童,逗你樂呢!」
接下來時,他們去了觀音殿,最後又登上極樂堂最高處的大雄寶殿。四處遊覽之後就到大雄寶殿外的石欄邊往下看,在高處觀望極樂堂的風光。他眼中看那台階上往上登爬的人已是小得像螞蟻,不說分不清男女的容貌,也聽不清他們的說話聲。可見這數也數不清的台階托起重重迭迭的樓堂大殿競有如此之高,如此雄偉。
一位老和尚告知說:「要是早晨或午時起濃霧,遇機緣的話能看到「佛光」。李白、白鶴正在大雄寶殿附近遊玩時,山巒裡生起了濃霧,沒一會兒就把極樂堂全都掩隱在濃霧中。李白急忙去問老和尚,老和尚把濃霧看了看說:「看這情形,不會有佛光,而且佛光一年之中只有兩三回,今天看不到。」
聽了老和尚下的結論很使李白失望,但他不甘心,眼睛就在周圍團轉的霧裡望,多想霧裡看花來個迷迷糊糊,說不定佛光突然出現。
許多的遊客聽說見不到佛光也就先先後後走開,儘管白鶴也叫李白去別的地方玩,但李白很自信,就要等到濃霧散開的一刻才離去。
白鶴心裡很不舒服,認為李白自信、自負而且固執得令人難以理解。本想一甩手走開,可又於心不忍,也就默不作聲地站至一邊望著濃霧瞎看。
無意之間,李白往大雄寶殿下的台階方位看,雖是看不見下面的台階和廟宇,卻看見濃霧突然地凝聚一團打著旋直往上湧。看到有奇跡發生,李白急忙喊白鶴也來看。見濃霧在漩渦裡先是生起一圈一圈的霧打轉,然後就像一束一束的霧旋往外散開,像是閃著光在噴發,就像散絲一樣的花蕾打開,它是接著接著來,絢麗多彩,美妙極了。這種奇觀經歷了大約十秒鐘,當不少人趕來觀看時,這種美景再也不見。看得李白、白鶴和極少的幾個人興奮不已,都說今天碰上好運氣,看到了佛光,一輩子就見到這一回。
白鶴向李白誇耀說:「我說觀霧山神秘麼,這回你是親眼見了,該相信我說的話了?我給你說,這種佛光的奇景除了觀霧山外就只有峨眉山看得到,這說明觀霧山能與峨眉山媲美了!」
濃霧散去,極樂堂像是被揭去面紗似的又現出了這千年古剎的風采。
看到午時過去,李白就與白鶴去廟裡吃了齋飯,便對她說:「你也遊玩多半天,該回匡山吧?」
「你咋個?」白鶴把雙眼一瞪:「你又趕我走?師父說了的,你這人喝酒不曉得量,怕你喝醉了出事,特地叫我跟你的。哼,想趕我走,你想都莫想!」她把碗筷一推:「在廟裡吃飯雖不給錢,總得出功德吧。!」
「你!」李白氣呼呼地站起,爾後又坐下,想到師命難違就口氣和緩說;「你曉得的,我去普賢頂,廟裡戒酒,我咋敢胡來。你找不到別的理由吧?快回匡山去,走晚了要摸黑!」
「這……」白鶴的鬼腦子一動,說:「你去普賢頂,路上要遇到麻煩的,真還少不了我。要不,我敢打賭,你就過不了大椏口。」
「我不跟你賭,你得講信用,先就說好的,只遊覽半天,少說廢話,快走!」
看到李白的固執,白鶴明白自己剛才說的話把一向自信又自負的李白惹毛了,也就手一拱說:「好,我回匡山,你走你的,我在這兒呆一陣再走。」
李白把她望一眼,把背包往身上一挎,就從極樂堂的側後門出去,沿著羊腸小道就開始了登山。
到了極樂堂後面的白雲塔往下一看,浩浩蕩蕩的涪江就在山腳下不遠,這才覺得極樂堂哪是在觀霧山的半中腰。抬頭往上看,雲遮霧繞不見山頂,曉得這才起步,前面的路還很遠。往對面一看,從這兒觀望竇團山又是一幅美景,不再是一頭昂首的雄獅,而是一座大肚園口的香爐,山上雲霧繚繞,就像香客們焚香騰起的香火清煙。
從白雲塔向觀霧山頂攀登,山勢陡峭,絕壁懸崖。越是向上登,越是艱險,有一種「舉步登九霄」的感覺。李白一路走一路觀賞,景色卻是越來越美,倒懸絕壁的松柏有如猴兒撈月;纏樹繞巖的蔓籐好似蛇盤龍卷。一向在城裡很名貴的蘭花草兒這裡遍地可見,盛開的花朵與不知名的各種野花爭奇鬥艷;野山莉、獼猴桃等等許多的野果掛滿枝頭,此時都已熟透,隨手摘幾個色鮮異常,吃在嘴裡味兒甜酸,既解嘴饞又解渴;各種鳥兒見著李白像是遇到稀客,在樹上枝頭跳躍,聲聲鳴叫就像唱著歌曲婉轉動聽;雲霧在李白身前身後飄忽,使得他迷迷茫茫的,猶如置身仙境。
李白往觀霧山普賢頂去,一路之上只有他一人行走,雖有一路的美景相隨,鳥兒同伴,但仍然覺得冷清孤獨,走著走著就覺得有些膽寒。見那奇形怪狀的山石,有的像虎,有的像狼,蹲著、臥著,好像就要一頭撲出來。特別是走進密林之中,越走越模糊,幾聲野物的怪叫真夠嚇人的。有時也遇到一條、兩條長蛇竄出來昂頭吐信不怕人,看樣子還逞兇,慌得李白連連後退。
到了一個險要路口,忽然竄出一大群猴子,李白初略一觀至少十幾隻。見它們就像一群攔路搶劫的強盜,跳著叫著攔在了路中央。有幾隻猴子一縱一跳爬上了要道口的樹上,就想佔領居高臨下的地勢向他發起猛攻。李白看這些猴子的樣兒,心想:你們比我還傲呢,特別是那隻老猴更是盛氣凌人。它懷裡抱著一隻小猴子坐在了最前面,看它樣子是在倚老賣老擺老資格:對不起,要從此地過,留下吃的來!
面對這種情形,李白那料到會遇上這群猴子打麻煩,包裡除了書,手裡就只有一把寶劍,怎麼辦,硬闖!他隨手在地上撿了幾塊石頭就砸了過去。猴子們哪怕這東西,身子靈巧,幾跳一蹦就躲了過去。稍停,猴子們也是學著他的樣子撿起石頭劈頭蓋腦地甩來,他就急忙揮劍一一擋開。看到猴子們又要抓石頭扔,他就慌了,急忙擺手。猴兒們不曉得他要幹啥,也就停下來盯住他。
李白明白,硬闖是不行的,這群猴子惹急了,自己如何對付得了?他就試著拱拱手說;「猴兒爺們,你們讓一讓,我從這兒過,我們互不侵犯!」
可這些猴子也學著他的樣兒拱了拱猴爪兒,也是嘰嘰哇哇一陣叫,還把猴爪子伸一伸的,仍然是不肯讓開路。
沒辦法可施,李白只得愣怔怔地看著,就等猴子自動走開。猴子似乎也有耐心,就站在路口守著。
這樣,雙方就對峙、僵持著。等了好一陣,猴子們等得急了,有的猴子就這棵樹跳到另棵樹,沒幾下就跳到了李白頭頂的樹枝上「啊啊」叫,似乎向他發出最後的通牒。李白看到猴子們要向他發起攻擊,他就急了,就想硬闖:「憑我的一身武功還怕你幾隻小猴子?」
不過,他也冷靜,沒拔劍也不想傷害猴子,只想把他們趕開。因而他就大步向前,只注意到頭頂和前面幾隻擋道的猴子,卻沒料到側邊突然竄出一隻小猴子,冷不防地揭走了他的頭巾帽,幾個猴子拿著就拋過去丟過來的當玩意兒耍。李白看著急得乾瞪眼,沒想到竟然叫幾隻猴子耍了。
正在這時,傳來一陣「嘻嘻」的笑聲,李白側耳一聽,聽出這笑聲是誰了,他就故意喊:「莫要裝神弄鬼的,你給我出來!」
眨眼之間,白鶴一蹦一跳站在了李白面前:「我說了嘛,你會遇上麻煩的,我說中了麼?」看到李白難堪的樣兒,她就說了一句:「看我的!」只見她手一揚,向領頭的老猴扔了一個白麵饃饃,老猴接著就抱著小猴兒跑開了。
「我的帽子!」李白盯一眼白鶴,向她做了一個求援的目光。白鶴一手一揚,向樹上這隻猴子丟了一個白麵饃去,猴兒在伸手抓白麵饃的同時就把帽兒往下一扔,卻不料又被另一隻猴兒伸爪子抓去。
白鶴在身上一摸,沒有了白麵饃。李白看了著急,「這咋辦?
只見白鶴變戲法似的從身上摸出一把花生,拿出一顆向猴兒亮了亮,就餵進嘴裡吃,然後吐出殼。接著把花生往上一揚,猴兒使雙爪抓,帽子早就輕飄飄地往下落。白鶴飛身躍起接住帽兒向李白一丟。
兩人朝前走,出乎意料的還有幾隻猴兒守住路口,李白很擔心地問她:「還有嗎?」
「不多,夠打發它們的」。說著手就伸進懷裡摸出一把花生扔了過去。可這花生落進了巖坎下的草籠籠,幾隻猴子就爭先恐後地在草籠籠裡尋找。
猴子終於讓開了路道,李白就與白鶴一陣小跑,很快離開了猴子找麻煩的是非之地。
翻過大椏口走了長長的一段平坦之路,見前面一座山峰奇特,就像聳起的一根頂天柱。山上松柏茂密,由下而上有不少的廟宇掩隱在綠樹叢中。李白就在感歎:如此人煙稀少之地竟有如此旺盛的香火。
白鶴笑著說:「這還用你說,普賢菩薩西土東來,既是選定這兒作道場,還不顯聖作法的,修幾重大殿不費吹灰之力。」
登上普賢頂一望,這才見到普賢頂是建在萬丈絕壁之上,在這兒遠望竇團山,猶如一座小土堆。見浩浩蕩蕩的涪江,此時一觀,只是一個白帶子伸向南天。河的兩岸是遼闊的涪江平原,直與天邊的白雲相接。普賢頂建有普賢殿、雷神殿。進內一看,都是無房梁的石殿。李白好奇地東看西望,自言自語地感歎:「無房梁而且還是石殿,這是咋個構造的?很是值得研究和探秘的。」
走進普賢大殿,只見漢白玉雕塑的普賢菩薩騎一頭白象端莊而坐,顯得高大雄偉。一位廟裡的和尚介紹說;「普賢菩薩之所以有神靈顯聖,因這神像是十二萬斤重的漢白玉雕塑的,天色一黑就金身閃亮。」
李白聽了好驚奇:「十二萬斤?這麼重是咋個弄到這兒來的?簡直無法想像!」
白鶴把李白一拉:「這讓你感到神秘吧,我們再去一個地方,還有讓你更感神秘的。」說著,她就前頭帶路,到達普賢頂東面往下一指:「你看!」
李白探頭往下一望,見幾百丈高的懸崖下有一個巨大的洞,她給介紹說:「這就是普賢洞,是當年普賢菩薩閉關修煉之地。」
「這麼高喲!」李白望洞心歎:「咋能下去,除非長翅膀飛下去。」
「你且慢下結論。」白鶴笑著說:「我們今天就要去的,你長翅膀呀!」說著嘻嘻一笑,便把前面的棧道一指:「我讓神秘在你面前變成現實,我們從棧道下去。」
「棧道?」這出乎李白的想像,覺得又是一個神秘:「棧道,從沒見過啥模樣?只知三國諸葛亮走棧道出漢中六伐中原;還聽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侖;沒想到這兒也有棧道,我李白今天走棧道去普賢洞!」
走上棧道,仔細一看,是在石壁上打孔,用鐵棒、園木、木板等材料構造,比蜀漢的棧道更為結實。李白走上去雖是看到一邊緊貼巖壁,一邊有護欄,但在霧懸懸的萬丈懸崖上旋繞著登普賢洞,實在讓人有些腿打軟,心膽寒。偶爾往下一看,百丈懸崖看不見底,只見雲霧在腳下繞,頭昏眼花就不敢再看。好在棧道結實,走在上面不搖也不晃。他們提心吊膽地走了幾百米,終於從一個側洞進入了普賢洞。
進洞一看,首先是一個大廳,高大寬闊,洞口是一個觀景台。晴朗天可看到千里遠的山川、河流、鄉村和城鎮。近處可見浩翰涪江的60里險峻大峪谷。聽廟裡的方丈介紹,這條大峽谷上下六峽,奇險無比,風景奇觀,天下叫絕。雖是美不勝收,卻是路道艱難,難於上青天。這是通江油過陰平出川甘的必經之路,被人稱為是鬼門關。當年鄧艾破江油,走的就是這一條道。
聽得如此一說,李白的心就在嚮往了。
他們回頭往洞裡鑽,這洞雖不深,但洞內有許多文人墨客遊覽此洞留下的題詞和畫下的壁畫。有的雖是雨水侵蝕模糊不清,有的仍然清晰可見。最奇特的是洞頂有許多園坑坑組成的吊鐘,從其顏色看就像是懸吊著大大小小的銅鐘。伴隨泉水落地的清脆響聲還以為誰在輕輕地撞鐘。
當晚夜宿普賢頂,觀看了這兒的奇特夜晚,也許是離天空近了,月亮和星星更明亮。山下的萬家燈火與天上的星星相映成輝,形成了天地一色的景觀,似乎天上的星星映在了地上,也在閃閃發光了。有一位老和尚就在吹神話,說是遇到天降吉祥,藍天就要「開天門,」天上的仙境就會在普賢頂展現。
李白很想遇機緣看到「開天門」,也就守在普賢殿外的走廊上,不時的向夜空張望。半夜之後已是寒氣逼人,但李白固執得就不走。廟裡給送來衣衫,他披在身上一直守到大天亮仍不走。白鶴問他還等啥?他回答:等不到「開天門」我就看日出。
此時,天空一片灰暗,山頂雖沒雲霧,濃霧卻在山下白茫茫地覆蓋了山川平原 ,不一會兒風起雲霧動,雲霧像萬馬奔騰似的賽跑。有的遊客就在失望:「這個鬼天氣變臉變色的,可能看不到日出了。」
李白心裡雖是有些擔心看不到日出,但他仍是守在原地,精神依然很飽滿。
沒一會兒,天空明朗起來,山下的濃霧不僅變成了白色,而且像天上的白雲一樣慢慢飄動,它均勻地平鋪在廣闊的大地,煙波浩瀚地連接著直達遙遠的天邊,這就是普賢頂時常能見到的雲海。
這時,東邊的雲彩逐漸地發紅、發亮,接著就升起園園的太陽。起初太陽是呈淡紅色,沒一點兒光芒,就像十五升起的園月亮。雲彩顯現一片金黃色的燦爛,彩雲像是有意與太陽爭搶時光,時而湧起雲彩遮住,但太陽總是頑強地鑽出來,漸漸地露出了笑臉。
當太陽升起好一陣,已經遠離了地平線時,這才慢慢地放出了它耀眼的光芒。山下的雲海也隨之湧動起來,像是波濤滾滾地奔騰。不久,天地亮開,遍地雲開霧散,地面也就顯山露水的山清水秀。
李白看完日出仍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白鶴乘機誇耀說:「該是神秘吧?去過峨眉山的人講,在這普賢頂看日出與峨眉山看日出一樣,不僅美妙極了,回味起來終生難忘。」說到這兒她把手往西一指:「還有神秘呢,你看。」
李白順著白鶴手指的方位一望,看到一座又一座的園形山巒,在雲海之中湧動起伏,猶如含苞待放的蓮花。她就介紹說:「我聽人講,普賢頂為何有神仙的靈氣?是因為有萬朵蓮花朝普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