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當道之夢迴雙龍 第二卷見龍在田 第十六章歸心(上)
    「就算少帥所言皆對。(小說~網看小說)可是三個月以後呢?南陽不過是一中等郡,人口不足八萬戶,不但不富庶,而且現今糧食還緊缺。少帥又有什麼妙計能夠在三個月內讓南陽百姓安居樂業,將士歸心呢?此時,李密如果挾大海寺勝利之威西進,周圍郡縣必定望風而從,即便不能趁勢拿下洛陽,李密的勢力必定迅速膨脹,到時候他又豈能容得下借他之名在南陽經營的你。更何況你如今還抓了他的心腹之將沈落雁和祖君彥,他豈能甘休?」說話的卻是一直一言不發,閉目養神的虛行之。

    發佈「虛先生說得不錯,困難的確不小。可是以我之才在三個月內如果還整頓不好南陽,那我還奢談什麼爭霸天下?」吳浩昂著頭一幅吞狼驅虎的氣勢:「當然如果兩位肯助我一臂之力,那自然是如虎添翼。如果不能,也不過是多廢我一些手腳而已!」

    發佈虛行之張了張嘴,卻還是沒有說話。

    發佈吳浩也不去管他,而是繼續說道:「至於說到李密,如果我不出現的話,的確他就如猛虎下山,蛟龍出海,此次西去必定勢不可擋。可是現在我來了,而且他已和我結下了仇怨。無論是個人感情還是爭霸天下,他西征之後,必定會掉頭南下,取我南陽。可惜他遇到的是我,這也就是他的不幸了。光是說瓦崗內部而言,翟讓得了我的信,如果說沒有一點動作,我才不信。而且翟讓回瓦崗,帶走了大量的糧草和輜重。李密要西進,又想取得民心,勢必要開倉放糧。這樣一來,他的糧草豈能夠用。洛陽城高牆厚,除非偷襲,否則此時的李密想取洛陽不過是癡人說夢。洛陽不能取,附近其他的郡縣糧草也都不多,那麼他就只有一條路,就是去攻打洛陽附近的興洛(即洛口)倉。興洛倉是朝廷的戰略性糧倉之一,楊廣一貫注重糧食儲備,寧肯餓死老百姓也要裝滿國家的糧倉,因此此時雖然河南山東等地餓殍遍地,但興洛倉仍然儲備著充足的糧食。如今亂世之中,有多少糧食,就會有多少軍隊。只要打下了興洛倉,李密的勢力必將一發不可收拾。不瞞兩位,我帳下的程咬金和現居虎牢的河南討捕大使裴仁基的副將羅士信關係素密。羅士信少年就在張須佗帳下,張須佗待他甚厚,猶如親生子嗣一般。張須佗死在李密手中,這仇羅士信豈能不報。我相信羅士信看過我讓程咬金寫給他的信後,必定會申請調防興洛倉。興洛倉同樣是城高牆厚,防禦嚴密。如果再加上羅士信這樣的悍將拚死守城。李密想要攻克興洛倉,他未必有這麼好的牙口。久攻不下,洛陽的援軍又開到,到時候李密即使不是楊玄感第二,也只是一隻病老虎了。又有翟讓在他身邊,就算不趁他病,奪他命,恐怕也會一舉奪了他的軍權。到時候,想打南陽,他是有心無力,只有空悲切了!」

    發佈虛行之和李靖互望一眼之後,兩人都默默無言。

    發佈「俊達,把地圖拿來!」吳浩看到二人的神情,知道事情已經有門了,於是興致勃勃地說道:「當年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我這人酒量是沒有的。不過附庸一下風雅,效仿一次古人,倒也未嘗不可!」

    發佈二人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卻把目光都盯在了掛起的地圖上。

    發佈「楊廣無道,天下共伐之。幾年間義軍是潮起雲湧。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了。可是現如今,最有聲勢的也就是瓦崗軍、王薄、竇建德和江淮軍這四股勢力了。這王薄兩敗於張須佗,如今已是英雄遲暮,雄心不再,前途嘛,那是可想而知了。」

    發佈「瓦崗軍和江淮軍這兩年倒是風聲水起,很有一些威名。而且也分別攻下了重鎮滎陽和歷陽。這兩支義軍是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兩支義軍裡面都是存在兩個幾乎並列的山頭。瓦崗軍中是翟讓和李密。江淮軍中則是杜伏威和輔公佑。古人就有云:一山不容二虎,共患難易,同富貴難。隊伍越來越壯大,分裂的隱患就不可避免的暴露在陽光下,不管是誰火並了誰,義軍的軍心必定浮蕩。這兩支義軍的前途堪憂啊!不同的是江淮軍軍紀渙散,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土匪,所以杜伏威是注定成不了什麼大事。瓦崗軍則要好一些,可是瓦崗現在奪了滎陽,和隋軍三大重鎮洛陽決戰的時刻就不會太遠了,而翟讓和李密現在矛盾又在加劇,所以前途恐怕也不會樂觀。」

    發佈「河北的竇建德倒是沒有這樣的隱患,可是他的手下將領多是原來各路的義軍將領,大的山頭只有他一個,小的山頭卻是比比皆是,許多將領之間都有很深的矛盾。此外河北一地隋軍沒有多少重兵,倒是義軍不少。這就造成了竇建德的主要對手是各路小義軍,所以他的軍隊打得大多是順風仗,硬仗惡仗很少發生。不過,矮子裡面拔高子,在義軍中我個人還是看好竇建德的!」吳浩說話的時候特意扭頭看了一下尤俊達,果不其然,他聽到這裡,撇了撇嘴,小聲的嘀咕著他自己才能聽得到的話。

    發佈李靖聽到了這裡。終於忍不住了,站了起來:「少帥的話很有道理,但是我卻不以為然。瓦崗、江淮軍的確是內部矛盾重重,在沒有順利地解決內訌的問題之前,的確是前途渺茫。而竇建德的確是一個兵法大家,而且懂得收攬民心,也有一定的威望,在義軍中的確是拔尖的人物。可是我認為隋朝雖然已經是岌岌可危,但是天下落入義軍手上的可能性卻並不高。

    發佈四姓大閥,無一不是財雄勢大,人材輩出,決不會坐看隋室天下落入義軍之手。而四閥最優勝的地方在於四閥無一是屢世顯宦,精於治國行軍之道,又豈是一般起義的山野之民所能及?如果他們登高一呼,無論是朝廷的官員還是民間的士子們大多數都會選擇他們,而棄義軍。而且這種等級觀念根深蒂固,誰都沒法改變!」

    發佈終於來了,李靖終於把心裡話說出來了。吳浩知道能不能收復李靖就看這最後一下了。吳浩「拍拍拍」的鼓掌:「說得好!說得好!」

    fu.com發佈「可惜你光說了門閥的有利一面,卻沒有說出他們的隱患和不利。」吳浩笑著說道:「四大門閥的確是財雄勢大。首先說孤獨閥,皇親國戚,財大氣粗,可惜的是他們斂財不少,也有不少人在軍中任職。可是他們卻沒有一塊自己經營的地盤。而且子弟們多在侍衛中任職,官倒是做得不小,可惜沒有抓住多少軍權。所以他們頂多也就是做個權臣,輔佐一路人馬而已,想要爭天下,只能是水中望月了。」

    發佈「再說,宇文閥。他們原本就是北周皇族,被楊堅奪了江山,心中難免有憤恨。如今宇文化及幾乎把持了朝政,看似風光無限,可惜比孤獨閥也強不了多少。雖然宇文閥在禁軍中勢力很大,但是自己卻也同樣沒有一個穩定經營的地盤。此時他隨駕楊廣在揚州,而禁軍中十之**都是北人。離鄉多年,恐日久生變。再則他為昏君楊廣的近臣,放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死保楊廣,那麼他的下場可想而知。二是,起兵反對楊廣。可是如果他這麼做的話,就面臨一個問題,如何對待楊廣?想要挾天子令諸侯,在現在的情勢下,顯然不會有什麼作用。如果殺了楊廣,那更遭,那必定會引起其餘三大門閥和他的決裂,以及長安代王楊侑和洛陽越王楊侗兩股隋軍最大的勢力的敵視,各地的隋朝官吏也大多不會投奔於他。所以宇文閥頂多也就是為別人做嫁衣。」

    發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