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當道之夢迴雙龍 第二卷見龍在田 第十五章文臣武將
    「兩位看起來身體不錯嘛!」吳浩笑呵呵的看著李靖和虛行之,陰顯鶴和尤俊達則堅持一左一右的站在吳浩的身後。(小說~網看小說)陰顯鶴當然是在一絲不苟的執行吳浩剛剛發佈的命令:沒有吳浩的命令,要和他寸步不離。而尤俊達則是主動堅持留了下來,說他要學習少帥說服別人的藝術。吳浩也由得他。

    發佈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被輾轉關押了二十餘天,但是李靖和虛行之的體重比之以前是明顯有所增加。不增加那才是怪事呢?一個拚命的海吃猛喝,另一個雖然奮起絕食,但是卻被尤俊達每餐強行灌下比他原來食量還要多三分之一的食物。

    發佈虛行之坐在那裡哼了一聲後,就一言不發。

    發佈李靖衝著吳浩翻了個白眼:「承蒙關照,吃得好,睡得香,這肉也瘋長,和豬羊倒是有的一比!」

    發佈吳浩前前後後也來見過李靖幾次,雖然都沒有說話,但是也算是不陌生了。而且到了南陽之後,吳浩讓那些看守他們的親兵每日都把他們所知道的吳浩以及南陽郡的事情都有意無意的在兩人面前反覆的提起。所以這兩人雖然人是被關著,但是對外界的情況和對吳浩還是有所瞭解。

    發佈「倆位都是大賢,之前我魯莽了。這裡先行告罪!今日來此,別無他意。我是鄭重的懇請二位出來為南陽的發展出謀畫策來的!」吳浩站起身來深深的鞠了一躬。

    發佈虛行之依然不說話,李靖卻說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道不同,不相為謀。」

    發佈「原來如此。那麼敢問藥師,(李靖字藥師)您這位君子願與誰為謀呢?」吳浩也不生氣,一幅虛心求教的樣子。倒是身後的陰顯鶴和尤俊達一臉的怒色,只是吳浩之前就和他們說好了,沒有吳浩的許可,不讓他們說話,他們的任務只是警衛,另外再帶著一對耳朵來就行了,嘴巴就不要帶了。所以二人強忍著滿腔的怒火。

    發佈李靖想了一下,氣憤憤地說:「現今之世,英雄輩出。任誰都比你這個靠著坑蒙拐騙的小人強上百倍!」

    發佈「是嗎?我看不見得吧?坑蒙拐騙那也是本事,一月之前,我還是孤身一人,藉藉無名。如今卻已有南陽六縣,擁兵近萬。現今世上誰能與我相比?藥師說我是小人,那改朝換代的人物哪個又是謙謙君子?昔日的劉邦出身市井,不敵霸王后乃親至鴻門,卑辭言好。楚漢分界之後,劉邦又背棄盟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他可算得上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可是劉邦開了漢朝一代盛世,難道算不得一代名君?再說本朝的文帝(楊堅)本是北周托孤之臣,輔佐八歲的北周靜帝。可是他控制了朝政之後,卻一點也沒有客氣,發動政變,廢掉了北周靜帝,奪取了帝位。恐怕他也算不得是什麼君子吧?可是後來文帝結束了自東晉以來270多年的戰亂和長期南北分裂的局面,難道他算不得是一個有為的君主嗎?」吳浩可是個歷史愛好者,上下五千年都可以侃侃而談。不要說談歷史了,就是論軍事,李靖這個初唐的軍事第一人此時也鐵定不是吳浩的對手。當然要是實際打起來,如果吳浩手下沒有得力的老行伍出身的助手,那吳浩必定是百戰百敗。不過,這時候的吳浩和還不成熟的李靖紙上談兵還是可以把他唬得一愣愣的,更別說談古論今了。

    發佈「你,你這是詭辯!」李靖兵書讀了不少,這些舊事當然也是耳熟能詳,一時張口結舌答不出話來,只得氣呼呼地說了一句。

    發佈那虛行之更好,聽得吳浩說完之後,乾脆兩眼一閉,養起神來。這估計還是現在他是吳浩的階下囚,要不然肯定是已經端茶送客了。

    發佈「是嗎?藥師乃是兵法大家,豈不知『兵者,詭道也』。世間之事,你不得不承認皆是以成敗論英雄,歷史更是以勝利者來抒寫。藥師豈能和那些酸儒一般胸中無半分丘壑,只做些婦人之仁?」吳浩又打量了一下李靖,見他神色緩和起來,又說到:「如今義軍四起,昏君暴虐,天下行將大亂。即便是在這亂世中只想苟全性命,恐怕也不容易。更何況赤手空拳想要爭霸天下?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不夠心狠手辣的人統統都要被掃進歷史的塵埃。所以只要我們認清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始終不迷失方向,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當然大理不可廢,我還是有道德底線的:那就是背叛祖宗的事情不做,背叛民族的事情不做,卑鄙下流齷齪的事情不做,殘害百姓的事情不做。至於那些世人眼中的黑白道義,不過都是人云亦云,過眼雲煙罷了。過得數十年,藥師安知這道德的評判標準不會變嗎?」

    發佈虛行之猛地睜開眼,旋又閉上。

    發佈尤俊達實在忍不住了,大聲說道:「我們現在是兵微將寡,糧少錢窮。可是少帥仍然堅持不讓我們去強抓壯丁,而是採取募兵的方式;又不讓我們增收捐稅,難道不比那些嘴裡「之乎者也」手中卻拚命撈錢的傢伙更君子嗎?」

    發佈虛行之恍若失聰一般,閉眼端坐不動,看起來倒有些像一老僧在打坐入定。吳浩沒有責備尤俊達,也沒有誇獎,只是直直的看著李靖。

    發佈李靖彷彿把尤俊達當成了空氣,直接略過;「學得文武藝,報得帝王家。如今昏君無道,天下英雄莫不振臂高呼,弔民伐罪。文臣武將為了一展心中的抱負,也為自身的前途,哪個不想尋得一強大的明君,佐之,以得天下?可是少帥如今雖然打著瓦崗的旗號靠著詐術暫得了南陽六縣,但是內部矛盾重重。一旦瓦崗派一支偏軍來到南陽,你的兵丁中又有多少能聽你號令去對付瓦崗的呢?只怕是瞬息之間就土崩瓦解,還談什麼爭霸天下?」

    發佈吳浩笑了,李靖說的刻薄,但是這卻是實情,而且聽話聽音,吳浩聽的出李靖的心理已經有些活絡了,而虛行之也不是表面那樣心平如水。

    發佈「藥師說的不錯,可是自來富貴險中求。我手中兵丁七千餘人,直接聽我號令者不過千人。這千人之中能有半數在大敵來臨之際,隨我拚死相抗就已經甚慰我心了。如果此刻是瓦崗遣一軍到此,那聽我號令者有三百人,我就已經是偷笑了。剩下的人嘛,臨陣逃脫者起碼有四分之一,保持中立者又有四分之一。而反戈一擊者半數恐怕還是保守的估計。但是我如今的處境看似危險,實則至多不過是有驚無險而已。南陽如今之敵一為襄陽,可是襄陽兵不過萬,太守又是碌碌無為之輩,這一路可以略去不計。剩下的就是瓦崗了。如今的瓦崗實際上已是一分為二,翟讓率領了大隊的瓦崗軍回了瓦崗山,自然不會有什麼威脅。唯一的威脅只有李密。可是李密的蒲山公營現在兵不過萬人。無論是他的戰略方針還是他現在的處境,奮力西進是他最好的選擇,因為他是個有極大野心的人。當然也不排除他有派遣一支偏師來南陽攻我的打算,可是他能派出多少兵呢?要知道他本就兵力不足,雖然我軍心不穩,而且這七千人就算真要和瓦崗軍打起來,恐怕還不敵瓦崗的二千精銳。說句老實話,這七千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其中大半是剛丟了鋤頭的農民再加上一部分游手好閒的流氓,而領導他們的大多是各縣的江湖幫派。要說打架也許還有得一拼,打仗嘛,不過是些送死的貨。可是李密是個疑心甚重的人,半生漂泊,好不容易掙來這點家業,即使全力西進尚且心中忐忑,豈會分兵,兩路出擊?更何況如果翟讓看了我的信後,率軍返回滎陽,那李密就更是無暇顧我了。不過如今王伯當來了南陽,而翟讓沒有派人來,看來翟讓還是沒有採納我的建議,但是我敢斷言兩三個月之內,除了信使外,瓦崗軍不會有一兵一卒踏進南陽!」吳浩站了起來,走到李靖跟前,慷慨陳詞。

    發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