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神州飄搖第八十章高杉創建奇兵隊
日本,長州藩。
剛被長州藩家老益田彈正任命為下關守護之職的高杉晉作,正與十多位年輕人齊聚在他的官邸內,徹夜密談。
這些人,大多都是高杉晉作的好友,或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輕武士,其中在座三人更是日本大名鼎鼎的人物,正是組建「精忠會」的三大領: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和大久保利通。
西鄉三人前幾年從美國潛回日本,他們帶著從西方學習的先進知識與政治觀念,試圖改變日本落後的面貌。可誰都沒想到,當他們重新踏上日本國土的那一刻起,就因為宣言西學,提倡變革被幕府傳文通緝,而在國內各地到處流亡。
掌握日本命運上百年的德川幕府雖已是日落西山,但在日本國內依舊牢牢的緊握著最高統治權。而被日本民眾視為神人的天皇,在德川將軍眼裡只不過是一個用來號施令的傀儡罷了。這些年,隨著西方國家的侵入,尤其是當年和珅與佩裡艦隊攻下江戶,與幕府簽定了一系列條約後,日本就和中國一樣,被外來的堅船利炮給打開了國門。
不過,日本與中國不同,日本是一個小小的島國,資源和人力本就遠遠比不上龐大的中國,在大量的外來商品湧入的同時,日本積累的財富逐漸被消耗一空,這些條約對日本的影響當然更甚與中國許多。
不論是從經濟還是政治,腐朽的幕府根本就無法保證日本面對各國地利益。反而使得日本國內民生日下,處處怨恨四起。在這種時候,不光是西鄉等人,還有不少有識之者看到了日本和西方國家的差距,提出了富國強兵的一系列口號。
這些人中,為的就是高杉晉作,他指出「富國之本在於節儉」。「富國之末在於國產」,「強兵之本在於統一人心」。「強兵之末在於使國之人學習洋術……。」,這些觀點,正與西鄉的主張相同,一樣的目的使他們漸漸走到了一起,找尋改變日本地方法。
「高杉君,此次你被授予下關守護可是一個好機會!」西鄉隆盛神情振奮,迫不及待地說道:「下關是長州藩重地。守護更是握著兵權,如高杉君能練出一支強軍來,何愁大事不定?」
「西鄉君說的正是!」大久保利通點頭道:「日本要變強,江戶幕府必須推翻!」
眾人連連附和,都露出了迫切地神情向高杉晉作望去。
高杉晉作微微一笑,端坐而道:「諸君之意也正是我高杉所想,今日請諸君來此,正是對此做一番商討。」
「高杉君如有需要請直言。我等必不推辭!」木戶孝允神情堅毅,等待高杉晉作往下說。
高杉晉作向他點點頭,接著說道:「高杉已徵得長州藩支持,打算在下關建一支強軍,用來作為推翻幕府的力量。不過,此事如今只不過在計劃之中。要想創建一軍談何容易,先不說那些武器來源,更要緊的是單靠我一人之力實在困難。諸君都是我大日本精華所在,尤其是西鄉君、木戶軍和大久保君三人更是遊學西方的能者,為了大日本的復興,還請諸君齊心協力,助我高杉一臂之力!」
說完後,高杉晉作伏在地上,鄭重其事地向眾人拜倒。
「高杉君何必如此,你之所想也正是我等所想!」高杉晉作的好友久阪玄瑞連忙站起身來。神情激動地伏在高杉晉作面前。大聲道:「高杉君請起,我等必將盡力而為!」
「正是如此!我等必將盡力而為!」
所有人齊聲喝道。頓時高杉晉作面前伏倒一片,如此情景,頓時讓他感動地咽嗚幾聲,忍不住掉下淚來。
當下,有人的出人,有錢地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踴躍非常。尤其是西鄉等三人,他們在美國求學多年,有著旁人所比不上優勢,當下就答應立即找人聯繫軍械的採購事宜,為高杉晉作的強軍打好基礎。
不僅如此,西鄉隆盛還提議由他遊說薩摩藩被譽為「當世三百諸侯世子中無人能比」的島津齊彬,取得他的支持,雙管齊下,加大將來與幕府交戰的力量。
「島津齊彬?此人雖然才華橫溢,但他能支持我們麼?」高杉晉作有些遲疑地問道。
西鄉隆盛淡淡一笑,還未等他開口,邊上的大久保利通就搶先而道:「高杉君有所不知,島津齊彬乃西鄉君地好友。此人不僅胸懷大志,在藩中銳意改革,學習西方國家進行了各處建設,同時還廣募人才,以抗幕府。另外,他在去年就提出了『公武合一』之說,提倡由天皇與幕府之職合而為一,強化君權,對我大日本進行變革!」
「居然還有此等事?」不僅是高杉晉作一臉驚訝,其餘眾人也是第一次聽聞此事,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大久保君說的沒錯,島津齊彬雖是藩主,但卻可以稱得上我們的同志。諸君或許還不知道,我西鄉已入薩摩藩為職,此次前來與諸君相會,也是島津君的意思。」
「好!如此甚好!有薩摩藩的支持,大事可成!大事可成啊!」高杉晉作合掌大笑,眼中晶瑩閃動,看得出他心裡有多麼地激動和興奮。
有兩藩支持,再加上新軍的建立,他們彷彿已經見到了幕府轟然倒塌的那一日。等推翻幕府後,再歸政與天皇,上下齊心協力,以西學治國,中學為體,到那時候,何愁日本不興?
當然,這想法是不錯。但還欠缺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必須要得到天皇地支持。現在在位的天皇是孝明天皇,孝明天皇與其父仁孝天皇相同,都愛好文學,善於吟詩作畫,熱衷創立公家學問所學習院。
自佩裡艦隊來航以來,孝明天皇對於幕府持有言力。以及江戶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獨斷與各國訂下條約表示極大的不信任,一時之間還表示意圖要讓位。孝明天皇對攘夷的意願相當激烈。還將其妹和宮親子內親王嫁給第十四代征夷大將軍德川家茂,敵視西方各國,盼望能夠繼續進行鎖國維持現狀。從這些方面來看,這位年輕的天皇並不是一位英主,反而是一個庸碌之人。
如此天皇,根本就沒任何倒幕的念頭,要想取得他暗中支持簡直是難於上天。當在座地伊籐博文提出這個問題地時候。這些日本精英一時間都沉默不語,歎聲不止。
「大久保君,聽聞你家與宮廷大臣巖倉具視大人一向交好,能否請他上書天皇陛下呢?」木戶孝允皺眉想了半天,把目光投向了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默默想了想,搖頭道:「恐怕不行,巖倉大人雖是宮廷大臣,但天皇陛下一向生性軟弱。做事保守,斷然不會答應倒幕之舉。何況,天皇陛下一向倚仗幕府,萬一上書後走露了消息,反而會致使我等計劃失敗啊!」
大久保利通這話說的有理,大家仔細一想。點頭稱是。可是,沒有天皇地支持莽然倒幕實是師出無命,一旦被幕府和天皇都視為叛亂的話,他們將在日本再無立足之地,非但辦不成事,更會使得變革強國的計劃化為泡影。
「實在不行的話,不如到時候打個幕府措手不及,再逼迫天皇陛下下詔!」
久阪玄瑞越想越鬱悶,忍不住建議道。
他話剛一說完,大家都連連搖頭。尤其是伊籐博文當即反對。指出一旦天皇投向幕府反而會壞了大事。
「那怎麼辦?難道就眼看著我大日本再如此積弱下去麼?」高杉晉作失望地長歎一聲。
眾人全都神色黯然,悶聲不語。心裡的失落和高杉晉作一樣,難受極了。
正在這時候,大久保利通突然開口說道:「諸君,我倒想起一人來,也許此事的解決之道就在此人身上。」
「誰?他是誰?」眾人異口同聲地問道,尤其是高杉晉作更是迫不及待。
「皇太子,睦仁殿下……。」大久保利通很有把握地回答。
「睦仁殿下?」眾人誰都沒想到大久保利通所說的人居然會是皇太子睦仁,一時間不由得面面相覷。
「可是……睦仁殿下今年才十三歲啊……你說地人是他?大久保君,你不是和我們開玩笑吧?」
「如此大事,我怎麼會亂開玩笑?」見有人質疑自己,大久保利通不由得站起來怒目圓睜,差一點兒拔刀相對,直到西鄉等人勸止一番,這才憤憤不平地坐了回去。
「大久保君,你瞭解睦仁殿下否?殿下如今年幼,難道你真的以為他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高杉晉作畢竟老成,仔細一想覺得大久保利通能說出這種話應該是有些把握的,但對於這個年幼的太子,他的確有些不放心。
「睦仁殿下年紀是小,但他聰慧好學,胸懷大志!而且殿下一向同情我等倒幕派,提倡王政復古之說,仇視幕府,這些都是對我們有利的地方。另外,巖倉大人作為殿下的老師,與殿下關係密切,殿下對他也是言聽計從。殿下身為太子,當今儲君,身份貴重,如果他能替天皇陛下下詔,一切難題就可迎刃而解。」
高杉晉作眼睛一亮,興奮地追問道:「那麼大久保君,你覺得成功地把握能有多大?」
大久保利通笑著伸出一手正反擺了擺,頓時讓所有人興奮莫名。
「好!既然有殿下支持,那大義之難就解決了!」
在所有人為之高興的時候,伊籐博文卻插了一句:「諸君,殿下雖然貴重,可畢竟天皇陛下尚在,如果天皇陛下下詔否決那又如何?」
伊籐博文這話就如同一盆冷水,把剛還興高采烈的眾人淋了個冰冷。
見大家詢問的目光向自己瞧來,大久保利通臉上猶豫之色一現即隱,平靜地回答道:「諸君不必為此在意,只要有殿下支持,天皇陛下絕對不會反對的!」
「不會反對?不可能吧?」
大久保利通冷冷地用眼光向眾人一掃,從牙縫裡狠狠擠出幾個字來:「就算天皇陛下不肯,我相信巖倉大人與睦仁殿下也會有辦法處理……。」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忍不住打了個寒戰,把到嘴的話全給嚥了回去。
不用大久保利通來解釋,他們都明白這話裡地意思。為了權利殺父奪位的事在日本那朝那代都有,不論是幕府將軍家還是諸侯家,甚至高級武士的家族都免不了會生。這種事已經是見多不怪了,也是日本政治中非常平常的一出。
可是,這畢竟是天皇啊!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天皇卻是日本的象徵,是日本在世的大神!殺天皇,這種手段就連幕府都不敢做出來,一旦傳出去絕對會被所有日本人視為大仇殺之而後快,但在大久保利通嘴裡卻是如此平常,怎麼不讓他們感到害怕?
但反過來再想,眼下除了這辦法也沒更好的手段了,孝明天皇春秋鼎盛,正當壯年,天知道他什麼時候才會把皇位傳給太子?一旦再活個幾十年,難道日本的崛起就白白給耽擱下去麼?別說幾十年了,就是幾年他們這些人也不會答應的,想到這,大家心照不宣的交換了一下眼神,默認了大久保利通地提議。
接著,大家對所建軍隊地名號進行了商議,最後決定以區別藩裡的正兵(正規軍)相對而言非正規軍地這支軍隊正式命名為「奇兵隊」!
就這樣,這支日本歷史上第一支以西方方式組建的新式軍隊誕生了,雖然它暫時還只是在紙面上,但在座的所有人都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帶領這支軍隊打敗強大的幕府,使日本走向富強之路。
夜已經很深了,可高杉晉作等人依舊興致勃勃,等一切商定後,更讓僕人取來了一些好酒,大家一起敞懷痛飲。幾分酒意後,忍不住就著擊打酒罈的敲擊聲,放聲高歌,唱起了一古詩。
「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巖兮,遍生青苔;長治久安兮,國富民泰……。」
************
本人對日本沒什麼好感,本章只不過是闡述了歷史,文筆中再加上些藝術寫法而已.另外,根據歷史記載,當年日本力主維新的這些腦中,有很大部分是反對侵略朝鮮的,當然也沒有後來繼承者們鯨吞中國的那種野心.
雖然這是當時他們的政治觀點,也不代表後來日本當政者的看法,更不代表這些人如果活到甲午那時候會不會改變原來的觀點.但就真實歷史看,這些維新者的魄力與決心還是值得世人讚賞的.
不過,這只不過是對他們在這件事上的讚賞,依舊不能改變本人對日本這個國家侵略中國,給中國帶來災難的痛恨.可是作為一個作者,我無法抹殺歷史真相,這麼寫也是讓大家瞭解這段歷史,瞭解當時的中國和日本在變革之路上不同的選擇.
*************